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六章 促農業司工作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蘇第九十六章促農業司工作

農業司!

在反覆安排了嚴濤戲劇的事情之後,嬴城便來到了新立十三司之一農業司。

並不是新立。

此前在治粟內史之下,有一個專門負責管理農事的部門,倉粟。

負責天下農田的勘驗和耕作。

這和少府的水利部門互通。

也就是在這兩個部門的建議下,纔有了川蜀李氏去疏通天下河道。

而現在。

他單獨將這個部門劃分在了一起,組建了農業司。

站在民生的角度思考,華夏自古以來都是農耕大國,農業的發展是重中之重,必須要將農業單獨拎出來。

站在大秦安定的角度上,要把農和士做一個分割。

他從不認爲一個老農會造反,哪怕是一縣之地的老農們。

恰恰相反的是,造反的都是讀了點書的讀書人,因爲他們懂得如何利用人的疾苦來謀取自己的利益。

不管是項羽也罷,劉邦也罷,陳勝吳廣也罷。

若是將農業這個龐大的基數最大的羣體從造反羣體切割出來,穩定大秦便成功了一半。

“下官田震拜見成誠公!”

剛到農業司,田震就上前來迎接。

而除了田震之外,還有一衆在農業司任職的吏員。

整個農業司在穩定的運行,一點也看不出這是一個新立的官署,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

“沒事,我就來是隨便逛逛!”嬴城平和的說這。

便在農業司裡面真的閒逛了起來。

到處翻翻看看。

這裡近乎掌管著大秦全數農田結構及分佈,尋常人還真的看不到這些。

“大律令,這是田畝分佈!”田震跟著嬴城迅速的回道。

嬴城點了點頭,隨手翻看著,並沒有多說。

很明顯,嬴城也很意外。

這是十月份的統計,也是大秦一年一度的統計。

總計一億三千七百八十二萬畝田地。

主要分佈在川蜀,齊地,關中三地,是三大主要產糧區。

關中以內因鄭國渠形成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

川蜀之地因都江堰形成的成都平原。

齊地三面環水面朝大海,天然的平原丘陵地形,形成的河濟平原,華北平原。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糧食產量並不高。

這基本上都集中在黃河流域。

至於對長江流域的開發,也略有不足,諸如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潘陽湖平原,長江沿岸平原,長江三角洲等,都還在未開發區域。

長江流域昔日是楚國的地盤,楚國若是能和秦國一樣開發長江流域,也不至於被滅國。

怎麼說,其實糧食對大秦來說,並不是稀缺之物。

就是農作物太單一了。

主要還是稻穀小米粟米。

土豆,番茄,辣椒,胡麻,胡蘿蔔,西瓜,玉米,棉花等等等,還待引進。

尤其是土豆,必須要找來,至於怎麼找來,這是個問題。

土豆現在指不定還在南美洲哪個犄角旮旯裡面漫山遍野長滿著。

玉米現在指不定還在中美洲哪個犄角旮旯裡。

這個時候漂洋過海來看你,有點費勁!

尤其是棉花,彈棉花啊彈棉花,沒有怎麼用羊毛彈麼!

當然。

這只是嬴城前來的目的之一,但並不是主要目的。

有什麼樣的條件辦什麼樣的事,即便是知道南美洲準確的地點,想要去尋來也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

多想無用。

大秦目前的土地主要分類有三大類。

官田,租田,私田。

官田,也就是秦國所有的田地,

這個佔據十分一的比例,且極爲混亂,如果要分下去,這些田可能就要給大秦百萬將士分完了。

稅田,爲徵收賦稅之用,官府從百姓擁有田地之中按一定比例劃爲稅田,此部分稅田產出全部上繳。

私田,私有制田畝,這已經是極爲先進的制度了,土地私有化,這類佔比最重。

而這其中。

官田又有很大一部分爲租田,也就是百姓可以租用官田耕種。

同時,農具,耕牛這些也可以租用官府農具。

“看來,真正導致大秦大亂的因素,不是農田的問題啊!”

嬴城翻看著,忍不住的心中一嘆。

因爲以現在這個體量,養活天下三千萬人,足夠了。

其實很奇怪,大秦並沒有天災,旱災,洪澇災害都是極少發生的事情,用句風調雨順來形容也不爲過。

這並非天下無災,而是興修水利的結果。

但就是,大秦二世忘了。

“人頭稅!”

嬴城又翻到了賦稅的地方,農業司雖然不負責徵收賦稅,但因爲之前的存量。

賦稅的賬目還沒有來得及搬走,這才被他給看到。

人頭稅其實就是個稅,男子成年之後就必須在官府登記,分立門戶,按照規定交納賦稅,隱匿或者逃避都會加重處罰。

如果再加上稅田,這個賦稅要達到十稅四左右。

“這個問題立法的時候再改吧!”

嬴城搖了搖頭,將賦稅賬目放下,繼續翻看了起來。

看的出來,大秦在田地上面沒少花費功夫。

整個竹簡書海,主要以郡爲目錄,分門別類放置。

種植什麼,產出多少,都有詳細的劃分。

但至於這其中的水分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田震悄咪咪的對著一個吏員擺了擺手, 示意衆多的吏員下班,自己留下來陪著嬴城就足夠了。

內心也是十分無語,這天已經黑了啊,休息時間到了!

從進來之後,這爲大律令就一直翻翻看看,也沒有任何的指示,著實令人難受。

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位是來幹嘛的。

可他身爲司正,還得陪著。

一旦這位有疑問,他還得及時的做出解釋。

誰讓他,只是一個司正呢!

不過他不得不佩服這位,竟然一聲不吭的看了這麼久,也不知道是要看出什麼來。

“咕嚕!”

田震真不是故意的肚子咕嘰咕嘰的叫了起來。

“大律令,下官……”田震尷尬的一笑,可不餓了麼,都跟著轉大半天了。

“準備點吃的吧,辛苦一下田司正,今夜就在這陪我熬夜吧!”嬴城理所當然的說道。

“能陪大律令閱覽這些複雜的文牘,這是下官的福分!”田震內心呵呵的感激道。

“嗯!”嬴城沒有再說話,一目十行的掃視所有的竹書。

大秦完整的田地佈局已經越來越清晰的印刻在他的腦海。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堆積如山的文牘,就是黃金屋!

沒錯。

他就是在現學,來印證他心中對大秦農業的改造是否合適。

至於要他親自去丈量大秦的田地,他覺得,現在還是算了吧,有機會再說。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九十三章 始皇帝的小心思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258章 宏觀調控貨幣第八十一章 給郭懷義的建議第244章 限制皇權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168章 宗室悲壯的謀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240章 擺爛了?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無私的嬴城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205章 嬴城已經天人感應了第208章 特權等級第128章 第四,閱兵第二十五章 重頭戲,懟始皇帝讓其懷疑人生第228章 始皇帝要回來了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六十五章 思考和衡量的依據第二十六章 絕地翻盤,論自我攻略的重要性第九十四章 郭懷義終於和始皇帝見面了第四章 契機來了,重修親近之路第264章 蠢貨第九十三章 始皇帝的小心思第八十一章 給郭懷義的建議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五十六章 法與禮之爭第168章 宗室悲壯的謀劃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四十七章 簡單的造紙術,一步到位的活字銅版印刷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217章 西進之議第九十二章 始皇帝的震驚第264章 蠢貨第一百零一章 已經麻木的始皇帝第二十三章 第一辯法,辯朝堂諸臣啞口無言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240章 擺爛了?第204章天才是怎樣煉成的第141章 張良的馬臺裡之惑第14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四十七章 簡單的造紙術,一步到位的活字銅版印刷第八十三章 新的開始,願碑第150章 商稅:宗貨交易書第241章 明日,雍城奏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作坊遇寒冬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144章 張良初見華夏字典第284章 西進問答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第192章 咸陽府衙的議事第一百零九章 嬴城,又在惹事了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190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四)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學生的大秦朝臣第五十七章 要將權利關進籠子第197章 大秦第一軍械研究院第192章 咸陽府衙的議事第185章 大秦帝國之縱橫(三)第八十一章 給郭懷義的建議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二十九章 老謀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堆中的道理第一十八章 謀反?在咸陽城謀反第214章 抓抓抓,嚴重瀆職罪第265章 公子懷和公子胡亥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七十四章 與李斯之爭,沒有我不敢說的話第263章 分財不均啊!第206章 天佑春耕,泰和四時,春耕咯!第八十章 造紙術的流水線作坊第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層浪第一百一十二章 茅塞頓開的悟道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終於被震麻了第144章 張良初見華夏字典第270章 想象不到的智慧第六十二章 不眠的咸陽宮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225章 藍田議事第205章 嬴城已經天人感應了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四十八章 羣臣沸騰,爲母者憂思第157章 各方反應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一百零九章 嬴城,又在惹事了
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九十三章 始皇帝的小心思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258章 宏觀調控貨幣第八十一章 給郭懷義的建議第244章 限制皇權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168章 宗室悲壯的謀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240章 擺爛了?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無私的嬴城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205章 嬴城已經天人感應了第208章 特權等級第128章 第四,閱兵第二十五章 重頭戲,懟始皇帝讓其懷疑人生第228章 始皇帝要回來了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六十五章 思考和衡量的依據第二十六章 絕地翻盤,論自我攻略的重要性第九十四章 郭懷義終於和始皇帝見面了第四章 契機來了,重修親近之路第264章 蠢貨第九十三章 始皇帝的小心思第八十一章 給郭懷義的建議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五十六章 法與禮之爭第168章 宗室悲壯的謀劃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四十七章 簡單的造紙術,一步到位的活字銅版印刷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217章 西進之議第九十二章 始皇帝的震驚第264章 蠢貨第一百零一章 已經麻木的始皇帝第二十三章 第一辯法,辯朝堂諸臣啞口無言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240章 擺爛了?第204章天才是怎樣煉成的第141章 張良的馬臺裡之惑第14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四十七章 簡單的造紙術,一步到位的活字銅版印刷第八十三章 新的開始,願碑第150章 商稅:宗貨交易書第241章 明日,雍城奏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作坊遇寒冬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144章 張良初見華夏字典第284章 西進問答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第192章 咸陽府衙的議事第一百零九章 嬴城,又在惹事了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190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四)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學生的大秦朝臣第五十七章 要將權利關進籠子第197章 大秦第一軍械研究院第192章 咸陽府衙的議事第185章 大秦帝國之縱橫(三)第八十一章 給郭懷義的建議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二十九章 老謀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堆中的道理第一十八章 謀反?在咸陽城謀反第214章 抓抓抓,嚴重瀆職罪第265章 公子懷和公子胡亥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七十四章 與李斯之爭,沒有我不敢說的話第263章 分財不均啊!第206章 天佑春耕,泰和四時,春耕咯!第八十章 造紙術的流水線作坊第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層浪第一百一十二章 茅塞頓開的悟道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終於被震麻了第144章 張良初見華夏字典第270章 想象不到的智慧第六十二章 不眠的咸陽宮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225章 藍田議事第205章 嬴城已經天人感應了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四十八章 羣臣沸騰,爲母者憂思第157章 各方反應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一百零九章 嬴城,又在惹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邹城市| 佳木斯市| 临江市| 囊谦县| 盘山县| 绩溪县| 洪江市| 英吉沙县| 淮阳县| 化德县| 寻甸| 铜陵市| 平远县| 沧州市| 铁力市| 轮台县| 金昌市| 呼玛县| 鹿邑县| 耒阳市| 永泰县| 武乡县| 南通市| 准格尔旗| 莒南县| 三亚市| 忻城县| 资阳市| 哈密市| 柞水县| 阿拉善左旗| 华池县| 镇平县| 米脂县| 武陟县| 涞水县| 景宁| 建阳市| 沙雅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