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普通市民朱標
許良轉過頭去,看到的是朱標坦然平靜的眼神,兩人就這麼對視了一瞬。
隨後許良就笑著回答起來:“多謝殿下體量微臣之不易,這兩攤子事情現在越來越大,臣管起來也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了,只不過”
朱標挑了挑眉,看過去:“許卿有話儘可直言。”
許良立刻道:“臣雖然可以放下這兩攤子事情,但是無論工業區還是實驗室,其意義和作用都關係甚大,不能隨意處置,是以最好是有了妥善的安排,再說此事。”
朱標搖頭一笑,往前走去:“今日不是有球賽嗎,孤久聞卻未曾一見,今日卻不能錯過了,走,咱們去體育館邊看邊聊。”
然後兩人一前一後在路上前行,顯然是各有心思,所以一路上都沒有再說話。
其實關於朱標的話,許良早就有心裡準備了,隨著實驗室和工業區的價值逐漸凸顯出來,自己就顯得有些礙眼了,朱家父子肯定沒有辦法接受這麼重要的兩個機構被一個外人掌控。
朱標這個太子相對來說,是有一定的進步性的,但其本質立場仍然是皇權階層,他底層的思維動機仍然是維護自己的屁股。
工業區倒是沒什麼好說的,其本身就屬於朝廷體系之下,朝廷怎麼安排都合情合理,建都工程結束後許良就沒有理由再長期干涉京城事務了。
工業區在建都時期是屬於爲工程服務的特殊存在,許良一手建設一手管理沒有問題。
但是工程結束之後,工業區的性質就變了,從輔助工程的存在順滑的變成京城所屬的地方事務,這就和許良再沒有太多的關係了,畢竟他是工部侍郎,而不是京城府尹。
朝廷遲早要收回這一塊的事情,就算朱標不提,以後的京城府尹也會主動提,這麼大塊肥肉誰不眼饞啊!
只不過關於實驗室這個機構,那就是另外一個事情了,這玩意兒可和朝廷沒什麼關係,從設立到人員到資金,全都是許良一人之力做起來的。
朱標現在要許良對實驗室放手,其實就是我老朱家看上了的意思。
老實說,這確實讓許良心裡有點不太舒服,但這也是他之前就已經預料到的事情,皇權時代從來沒什麼你的我的,只要你具備足夠的價值,那都是皇帝的。
實驗室歷經數年走到今天,現在科研成果碩果累累,科學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專利更是數不勝數,裡面的科研技術人員也越來越多,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這是多麼逆天的存在。
這樣的存在不管擱在哪朝哪代,皇權都一定會收爲己用,個人留在手裡只能是懷璧其罪。
所以朱標現在開口要實驗室,許良是一點都不意外的,只是心裡頭有那麼一點點彆扭,就像是自己精心養大的女兒,最後卻被別人家的豬給拱了的感覺。
當然,就算實驗室被朱家拿去了,它的運轉一樣離不開許良,關於科學的東西沒有許良的參與是辦不成的。
其實工業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以後大明如果真的走上工業化道路,那麼朱標更需要的是許良在宏觀工業上的規劃設計,而不是區區一隅之地的工業發展。
兩人一路走了許久,朱標雖然沒說話,但其實一直都在觀察沿途的景象。
昨天遷都入城,雖然已經在城裡逛過一次,但那是全城戒嚴的情況,朱標根本看不到新城百姓的生活狀況。
如今和許良一起出來,也算得上是微服私訪,他當然要好好看看,城市的好壞不僅要看硬件設施,也要看百姓在其中生活的精神面貌。
而看的越多,朱標也就越發滿意起來,不得不說他細細觀察之下,所見者大多滿足開心,很少能看到面容愁苦的人。
朱標衝著身邊的許良問起來:“孤看這新城的百姓,十分喜於流連旺市,從不吝嗇購入各類商品,難道他們人人都有這般收入?”
許良連忙作答:“目前而言新城雖然建成,但仍然是初級階段,人口構成大多都是工地及工廠的工人,這裡能看到的多是工人及其家屬,而目前工業區所奉行的工票制度,可以保證他們有充足生活保障。”
朱標點了點頭:“孤有一個問題,現在新城固然建設的很好,但舊城又該如何規劃呢,新舊皆是西安城,長久如此的話,新者興旺,舊者愈廢,豈非要形成割裂的態勢?” 許良又道:“臣並非棄舊城於不顧,西安爲千年古都自有歷史底蘊,這本身就是天然的優勢,全面推倒未免可惜,是以臣對舊城都是翻新維護爲主,也許將來交通發達了,百姓富足了,也需要追求精神娛樂生活,屆時舊城就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發展旅遊產業。”
旅遊產業這種事情有可能嗎?
老實說,朱標是很懷疑的,還沒有完全從農業社會思維轉變過來的他,實在想象不到這種產業如何發展,在出趟遠門等於背井離鄉的年頭,這理念對他來說實在太超前了。
他原本還想發表一點自己的意見,但是看了看許良之後,他還是閉嘴了。
許良的想法超前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次次都能讓他實現,貿然質疑的話可能最後打臉的是自己.
其實朱標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現在的物質水平解決百姓溫飽都遠得很,旅遊產業要發展起來那更是遙遙無期,這不是短時間的事情,許良最多也就是出於省錢和未雨綢繆的角度這麼規劃罷了。
朱標一路看到什麼都會問問,今天微服私訪,他看到了更多的有趣的東西。
比如這時候他才發現,城裡的小學中學甚至有女學生進進出出,許良解釋過之後他才知道,爲了鼓勵工人把女兒也送來上學,衙門制定了許多政策,其中包括了優免,補貼等等手段。
至於爲什麼要提倡女子入學,按照許良的說法是工業社會個體勞動者的價值會逐漸放大,家庭不再是最小的生產單元,女子將來也需要參與到工業生產當中,而工業發展也需要基礎知識普及,那自然需要提倡女子入學。
這個說法,先不說朱標認不認同,但至少他勉強能夠接受。
這還是許良斟酌之後給出的解釋,更深的東西他現在不敢說,說的太深入了儒家容易炸毛,現在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正面對抗整個舊的社會秩序,這需要徐徐圖之。
許良可沒有忘記,他朱標也是正經的儒生。
然後朱標就看到了隔個幾百米就有一個的公廁,還有佔據整棟樓的巨大商場,裡面包含了幾乎所有的商鋪門類,還有許多工人在裡面悠閒玩耍的公園,還有利用空地做簡易球場奮力踢球的小孩子們。
這裡充滿了煙火氣息,這就是民間真正該有的樣子,工人們都已經適應了這座城市的生活。
城市裡很多新的東西讓朱標感嘆,但是最讓他深思的東西,其實是工人們本身,這些工人以前其實就是社會最底層的那些百姓,這樣的生活是他們這些人以前絕對享受不到的。
什麼商場,球場,學校,公園這些場所就算在其他的地方存在了,那也屬於稀缺的資源,最終一定是被士紳豪商,勳貴官員們所把持的,絕對不是普通百姓能接觸到的東西。
但是在工業的偉力之下,這些曾經稀缺的東西,似乎也在慢慢走向了普羅大衆,所以現在才能看到普通民衆也能享受到這一切。
工業,科學某種程度上真的有造化之奧妙,誰能想到不過數年時間,它們就能展現出如此巨大的能力。
兩人一路來到了工人體育館,朱標似乎想完全作爲一個普通市民體驗百姓生活狀況,所以並沒有展露自己的身份圖取便利,而是老老實實的排隊購票,然後跟隨著人流進入球場。
這樣的體驗對朱標來說是絕對新奇的,饒是他見慣了大場面,但每次他都是作爲審視者,像現在這樣混在人羣當中卻是很少。
尤其是聽到身邊的人都在激情熱烈的討論著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雖然他聽不太明白,但是依然能感受到整個體育館瀰漫的熱情氣氛。
找了個人少一點的角落坐下之後,許良指著球場上各種標線,給朱標介紹起蹴鞠比賽的新規則,還有比賽的賽制。
直到體育館下方的入口緩緩跑出來兩支隊伍,許良才介紹起比賽的雙方。
“現在咱們聯賽制度已經比較成熟了,除了原本工業區的各個隊伍,現在連其他地方也自發的組成隊伍加入了聯賽,比如以青山書院牽頭組織年輕士子的青山隊,還有咱們關中大學的關大隊,還有一些商人聯合組辦的隊伍都加入了聯賽。
一共二十多支的隊伍,雙循環的賽制決出前八名的隊伍,然後抽籤進行雙敗制的淘汰賽,最終決出冠軍隊伍。
目前一共成功舉辦了四屆比賽,今年是第五屆,前面四屆有三屆的冠軍都是工人隊伍,只有去年翻了車讓關大隊拿了一次冠軍,而今天我們看的就是八強的淘汰賽,關大隊對陣第五工人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