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並沒有在燕國過多停留,朱棣把他攔下來與其說是見見故人,不如說是試探一下許良的想法。
即便朱棣如今只是海外一個小國君主,但也同樣關心朱家的家業(yè)。
最終的結果就是朱棣並沒有看出什麼不對,雖然就算他看出不對來也沒什麼辦法,但這樣至少能讓他求個安心。
如今棋也下了,話也問了,再留著許良在燕國反而會讓朱棣厭煩,畢竟他本來就不喜歡這個讓自己流落海外的罪魁禍首,所以艦隊再度起航的時候,運河自然是暢通無阻。
經(jīng)過大明二十多年的開海戰(zhàn)略,如今各個地方來往的海路航線都已經(jīng)成熟,從美洲航行返回大明的時間已經(jīng)大大縮短,艦隊保持著不快不慢的速度,也不過只需要月餘就能抵達了。
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許良明顯感受到商船陡然增多了,作爲通往美洲東西兩岸的燕國大運河更是日夜不息。
這樣的圖景,背後是大明設立的國際體系真正步入成熟的表現(xiàn)。
在國際體系之下,這些商船作爲工具整合了半個地球的資源,各國也有明確的國際分工,雖然大明並沒有直接統(tǒng)治海外諸地,但牢牢掌控體系也一樣能把半個世界的力量整合起來。
新時代的華夏已經(jīng)不是單單以國的概念去衡量了,而是以體系去表述。
這個基礎朱標和許良已經(jīng)幫助大明打造好了,只要以後的大明能夠一直守住這樣的下限,那麼華夏就一定會牢牢佔據(jù)世界頂端的位置。
同樣,朱家人只要安安分分不鬧幺蛾子,他們世代傳承並不是不可能,雖然隨著時代發(fā)展,以後必定會有人站出來推翻帝制,但那應該也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許良和朱棣說的話皆是真心之語,如果哪一天大明江山丟了,那一定是朱家自己作的。
從朝廷退下快四年了,朱允熥繼位之後雖然生活奢靡的厲害,但僅僅這樣還不算什麼,大明多花點錢養(yǎng)著他也不是什麼大事,他享受他的不給帝國搗亂,這就算是做好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對許良來說,只要朱允熥保持好現(xiàn)在這個狀況,那他就不會多管什麼閒事,許良要的只是自己工業(yè)化和變法改革的成果繼續(xù)穩(wěn)固下去。
朱允熥能保證這一點,許良也就會如之前一樣真正的退隱下去,但如果有一天朱允熥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的話.
許良當然會一直盯著朱允熥,以他對朱允熥的瞭解,這傢伙應該沒什麼大本事反而就是一件幸運的事,就怕那種自我意識過剩的君主,好事也能整成壞事,朱允熥既然這幾年能安安分分,以後大概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而且朝廷還有楊士奇楊榮解縉這麼一班頂級文臣輔佐,大明的局勢應該不需要自己操心了。
只不過在外遊學一年回到大明的許良,卻發(fā)現(xiàn)事情開始有些一些變化,這一年裡,朱允熥似乎有些不太安分了。
從大明海港登陸之後,許良免不了要被當?shù)匕傩蘸凸賳T們的熱情淹沒,以他的身份無論走到大明的哪個地方,那都是萬衆(zhòng)矚目的存在。
而普通百姓幾乎都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許聖人,那反應更是熱情。對於大明這樣龐大的帝國來說,一些舉措從下行到見效的週期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
而變法改革到了今天,纔算是真正惠及全境,帝國大半的百姓們才被容納進入新的工業(yè)體系當中,與之相應的也就是許良的聲望到達了頂點。
不管許良走到哪裡,當?shù)匕傩章牭皆S聖人來了,無不是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趕去瞻仰聖人,這是千百年來真正第一個功在小民的聖人,自然而然也就能得到小民們最赤誠的熱愛。
百姓們無不是拿著自己捨不得吃喝的好東西,乞求著許良能嘗一嘗,哪怕只是聞聞味,都可以滿足百姓們對他的感激之情。
如今的年輕人體會不到曾經(jīng)生活的艱難,他們生來正處於工業(yè)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物質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足,生活一直都是那麼安定。
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才知道今天的日子有多麼難得,當他們看到現(xiàn)在的小娃娃連一點肥肉星都不願意沾的時候,嘴裡也只能直呼“造孽啊”,然後唸叨幾句朱標和許良的好。
擱以前,大明這無數(shù)的百姓,能吃口飽的都算是不錯了,大多數(shù)都是看天吃飯,碰到什麼旱災洪災那八成都要破家,運氣好點的也就是能給地主老爺當個佃農(nóng)永世不得翻身了。
而自從二十多年前先帝和許聖人開始執(zhí)掌大明開始,一切都變了,糧油肉食糖蛋奶這些好東西在市場上越來越多起來,他們雖然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北方草原還是海外大陸的,但只要吃到嘴裡就都是好的。
就連集市上的商品也慢慢變多變便宜了,以前打個鐵器都要精打細算捨不得置辦,現(xiàn)在商鋪裡琳瑯滿目全都是便宜又好用的鐵製品。
穿的衣服也是越來越方便便宜,樣式也精緻美觀,比自己買布縫製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
更不要說諸如自行車縫紉機這些好東西,別說以前有沒有,就算有那也不是他們這些平頭百姓用得起的,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尋常人家也都開始置備了。
除了這些生活上的東西,最直觀的還要屬這些年身邊的變化,不知不覺城裡的道路突然寬闊規(guī)整了,街邊到處都是公共茅房澡堂開水房這些設施,學校越來越多了起來,福利院也一間接著一間。
這一切的一切,只有老一輩人感受最爲深刻,他們都知道這種生活是先帝和許聖人帶來的,他們的眼裡,這兩個存在就是神聖化的。
所以當聽聞許良到來的時候,他們會用最激動熱情的心情去瞻仰聖人。
當然,心有冤屈的人們,也一樣會來到聖人面前鳴冤,他們堅信救苦救難的聖人一定會幫助自己脫離苦海。
許良看到一大片工人跪在自己面前的時候,他是懵的。
“許聖人,您一定要給咱們做主啊,俺們要狀告官府和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