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

第183章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

“迷信?”

朱標再度聽到了蘇璟聽到這個詞,他有些奇怪道:“蘇師,這迷信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迷信?

蘇璟倒是被朱標一下給問住了。

遲疑了片刻之後蘇璟朝著朱標反問道:“牛懿,你相信我嗎?”

“自然是相信的。”

朱標點點頭道。

蘇璟繼續問道:“什麼都相信嗎?我說我明天就能變出一萬石糧食你信不信?”

朱標稍稍遲疑了一下,點頭道:“學生相信。”

“這就是迷信了。”

蘇璟立刻道。

現身說法的解釋永遠是最清晰的。

迷信就是盲目的信仰崇拜。

只是,朱標此刻卻是立刻反駁道:“蘇師這是何意?學生是相信老師的,一萬石糧食,以蘇師的能力,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他不傻,蘇璟舉的例子他自然明白。

但他並不認爲自己對於蘇璟的信任是迷信。

蘇璟搖了搖頭道:“牛懿啊牛懿,我和你說了多少次,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伱怎麼老是聽不進去呢?”

蘇璟發現現在朱標對於自己的盲目崇拜,已經到了一種瘋狂的地步了。

“以蘇師的能力,一萬石糧食在一天內籌集出來確實是可以做到的呀。”

朱標依舊很是認真的說道。

蘇璟無奈了,轉而說道:“那我說我能上月亮,你信嗎?”

這一次朱標沉默了好一會,思考又思考了才說道:“我不確定,但以蘇師的學識,或許未來真的有機會也說不定。”

“看看,這還不是迷信是什麼?”

蘇璟看著朱標,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好傢伙,連上月亮都是有可能了。

這簡直讓蘇璟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朱標回答道:“蘇師,學生真的是很認真的思考過,蘇師教導我如此之多的學識,我以爲未來飛上天空,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蘇璟徹底無語了,這可是明朝,僅憑自己一個人怎麼可能完成工業革命,完成現代化。

朱標真是對自己迷信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牛肅,你說說看,你大哥這算不算是迷信?”

他只能將目光轉向了在一旁吃飯的朱橚。

朱橚想了想說道:“蘇師,學生以爲大哥說的不無道理,蘇師最擅長從無到有,即便是飛上月亮,那也未必不可能,只不過時間可能長些而已。”

完了完了!

聽到朱橚這話,蘇璟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沒想到自己的兩個徒弟,對於自己的信任程度竟然都到了如此的地步。

“算了算了,不說我了,反正你能明白迷信是啥意思就行。”

蘇璟選擇了暫時不糾結這個問題。

好傢伙,和朱標叫迷信,結果講到自己頭上來了。

“所謂迷信,指的是盲目的崇拜,就以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這件事爲例子,或許劉邦起義的時候真的斬了一條白色,但具體的經過肯定沒有高祖斬蛇,平帝還命那麼的玄乎。”

蘇璟朝著朱標說道。

此時朱橚問道:“蘇師,高祖斬蛇,平帝還命是什麼意思啊?”

年歲較小的朱橚雖然也看過史書,但僅限於知道斬白蛇起義,再多的就不清楚了。

蘇璟笑笑,看著朱標道:“牛懿,你來給你弟弟解釋下吧。”

朱標點點頭,然後說道:“這高祖斬蛇,平帝還命說的是,漢高祖劉邦在斬殺白蛇的時候,白蛇變成了一條巨大的白蟒,白蟒口吐人言道:‘你欠下的賬一定要還,你斬了我的頭,我就篡你的頭,斬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結果就是劉邦一劍直接把白蟒從中間斬成了兩半。”

“所以西漢傳到漢平帝,白蛇轉投胎王莽,毒殺漢平帝,篡漢爲新。後經光武中興,平滅了王莽,才又恢復了漢室,建立了劉氏東漢王朝。而東西漢恰巧各傳200餘年。”

“這就是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的說法了。”

朱橚聽完,認真的問道:“大哥,蟒蛇還會說話嗎?”

蟒蛇會說話嗎?

這個問題當即問住了朱標。

“當然不會,這就是個迷信的故事而已。”

蘇璟立刻說道。

朱橚的年紀還小,蘇璟可不希望他被這種迷信的思想所影響。

朱標看向蘇璟道:“蘇師,平帝還命這件事是假的,但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怎麼能是迷信,你也說了,這件事有可能是真的。”

白蟒開口這件事,朱標內心也沒那麼相信。

但是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的事情,那可不是神話傳說了。

蘇璟看著朱標笑道:“那你說說,這斬白蛇起義,《史記》都是怎麼記載的。”

“是不是有赤帝白帝之說?”

朱標點點頭道:“沒錯,《史記·高祖本紀》中有言,吾子白帝子也,化爲蛇,當道,今爲赤帝子斬之,故哭。”

“赤帝指的便是漢高祖劉邦了。說明漢高祖劉邦乃是天命所歸。”

《史記》朱標還是學的很認真的,內容也記得很清楚。

“不錯。”

蘇璟點點頭道:“那牛懿,你真的相信天命嗎?你認爲漢高祖劉邦能夠推翻暴秦,建立大漢是因爲所謂的天命嗎?”

這話若是問普通人,或許立刻會有一個肯定的回答。

但朱標跟在蘇璟身邊已經學習了所有,從事物的現象到本質之間,他已經學會了去尋找規律。

而且,朱標還是朱元璋的兒子,早在朱元璋吳王時期就已經是世子的兒子。

大明是如何建立的,他是看著的。

天命?

朱標搖了搖頭道:“蘇師,學生以爲,漢高祖劉邦的成功,是因爲暴秦無道,而劉邦順應民心,方能奪取天下。”

百姓的重要性,是朱元璋時常向朱標強調的。

可以說,在對於百姓的重視上,朱元璋在歷代皇帝中,也是排的上名號的。

當然,重視不代表他就能讓百姓過的最好。

蘇璟看著朱標,眉頭一挑,說道:“你看,你這不是都知道麼。”

“所以呢,說白了斬白蛇起義這件事,就好像你挪煉丹爐一樣,在傳播之中,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那我再考考你,爲什麼這斬白蛇起義的事情,會演變出這些傳言,甚至是神話出來。”

聽著蘇璟的問題,朱標立刻開始思考起來。

片刻之後,他回答道:“蘇師,學生以爲,這是百姓對於漢高祖的崇敬,他們自發的將自己的想象套在了漢高祖的身上。”

“漢高祖推翻暴秦,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他們去讚揚漢高祖。”

朱標從百姓的角度上去解釋了這件事。

蘇璟吃了口菜,說道:“有一定的道理,但《史記》爲何要這樣記載呢?作爲一本記錄歷史的典籍,難道不應該公正客觀嗎?”

不同於百姓的說法,史記那是官方的記載。

朱標想了想說道:“也許這件事是真的呢?赤帝白帝之說,學生以爲是有可能的。”

終究是還是科學學的時間太短了。

蘇璟看著朱標繼續問道:“那我再問你,這赤帝白帝的說法,是劉邦斬完白蛇之後就有了呢,還是後來才傳出來的。”

“說的直白點,赤帝白帝是劉邦親口對別人說的嗎?有旁觀者嗎?”

朱標搖頭道:“蘇師,這肯定無從得知了。”

漢朝的事情,距離現在都過了千年以上了。

蘇璟笑道:“所以,我們不論真假,想想這件事記載在《史記》上,對於漢高祖劉邦有什麼好處嗎?”

不論真假,只想好處。

朱標被蘇璟這波操作搞的又有點迷糊了,但他還是照著蘇璟的思路想了下去。

“蘇師,學生懂了,這是讓天下百姓都認可漢高祖,漢高祖乃是天命之人,大漢的建立是命中註定。”

朱標興奮的朝著蘇璟說道。

但只是片刻之後,他又道:“可是《史記》完成的時候,是漢武帝時期啊。”

“這時候的漢高祖劉邦,早就死了。”

劉邦死了,還要這認可有什麼用呢?

蘇璟說道:“但劉家還在,漢高祖劉邦越是神秘,越是天命所歸,那劉家的位置就越發的穩固。”

“漢武帝就真的只是爲了讚揚他的曾祖父劉邦嗎?皇帝這個位置,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劉家的位置。

也就是皇帝的位置。

天下共主的位置。

朱標只覺得心神一震,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在蘇璟的講述下,卻是蘊含著如此的深意。

但偏偏仔細想,和蘇璟講的是一般無二。

“所以,蘇師,這也叫做迷信嗎?”

朱標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搖頭道:“這叫製造迷信,用這樣的手段,去控制愚昧的百姓,穩固自身的地位,這可以算得上一種輿論的用法,儘管看起來時間跨度有些長,但效果卻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的成形。”

“配合上其他的手段,比如白馬之盟,定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讓劉姓成爲正統,直到現在,我們不還是自稱漢家天下麼。”

“你說說,這劉家是不是有夠高瞻遠矚的,大漢距離過去都這麼多年了,我們還叫自己漢人呢,明明是始皇帝嬴政創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但現在沒人說我們是秦人吧。”

蘇璟侃侃而談,這些東西倒不是他在什麼正統的歷史讀物上看的。

前世各種亂七八糟的解讀太多了,蘇璟偶爾也會看看,覺得有點道理的就記在腦子裡了。

這會用來和朱標吹吹逼,那是正合適。

果然,聽著蘇璟的話語,朱標的臉色已經變了。

漢人這個稱呼,朱標此前還真的從未想過。

聽著蘇璟這麼細細道來,仔細的想象漢朝的那些事,竟然真是如同蘇璟說的一樣。

這輿論,竟然還等有如此厲害的作用嗎?

“蘇師,那到底該如何控制輿論呢?”

朱標朝著蘇璟問道。

聽了這麼多,朱標心中對於輿論的重視,已經非常大。

“想要控制輿論,那這個事就得細細講了,一時半會怕是說不完。”

蘇璟繼續吃著,淡淡的說道。

前世作爲上市公司的ceo,遭遇到的各種公關危機那是不少的。

在這一方面,蘇璟還是有著不少經驗的。

不過,明朝和蘇璟前世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這想要說明白,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朱標立刻朝著蘇璟拱手道:“還請蘇璟教我。”

“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蘇璟知道,這朱標又來勁了。

自己只要但凡扯點東西,朱標聽著都想學。

好在蘇璟也習慣了,學就學吧。

但吃飯是大事,先吃飯纔能有後續。

“是,蘇師。”

朱標立刻扒拉起了飯菜,速度相當快。

……

此刻的奉先殿內。

李善長正站在朱元璋的面前,看著朱標所寫的以工代賑的基建方案。

朱元璋對於這個方案,那也是認真思考過。

但民生這方面,並不是他最擅長的。

搞錢這件事,主要是李善長在負責,而朱標的方案裡,錢糧是最重要的。

“怎麼樣,善長,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朱元璋朝著李善長問道。

李善長拱手回答道:“啓稟陛下,太子殿下的建言,臣以爲尚且不妥。”

“嗯,說說看,都是什麼地方不妥。”

朱元璋也沒什麼表情變化,只是詢問道。

李善長說道:“以工代賑肯定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這一點在之前的賑災中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檢驗。”

“但像是修路鋪橋這樣的事情,也用這樣的辦法,臣以爲行不通。”

“大明治下,的確有頗多窮苦百姓,但若是想要採用這以工代賑的辦法,甄別百姓的情況已經是個大工程了,下面的官吏難免有別有用心之人。”

“更何況如今國庫尚不充盈,陛下還需用兵,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糧來做此事。”

“臣以爲,此等修路鋪橋之事,還是從當地徵收徭役來的直接。”

李善長那是有理有據,直接將朱標的辦法給反駁了。

他低著頭,表情嚴肅認真,就好像完全是爲了大明著想一般。

朱元璋聽完之後,沉默了一會,問道:“善長,此事當真不可行嗎?”

李善長恭敬道:“陛下恕臣無能,實在是沒有辦法。”

“好,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擺擺手,直接讓李善長下去了。

李善長剛走,他的臉色就微微沉了下來。

(本章完)

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119章 概率論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65章 恭喜陛下!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
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119章 概率論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65章 恭喜陛下!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249章 牛府再見,不歡而散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111章 “雷厲風行”的朱棣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92章 三大產業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攀枝花市| 长泰县| 沛县| 和静县| 进贤县| 聂荣县| 克东县| 会泽县| 吉隆县| 青河县| 常山县| 增城市| 宝兴县| 黄大仙区| 右玉县| 正蓝旗| 浑源县| 乌兰察布市| 句容市| 凤庆县| 泸西县| 山阳县| 呼伦贝尔市| 鸡西市| 师宗县| 綦江县| 南雄市| 怀仁县| 绥阳县| 汤阴县| 故城县| 玉溪市| 长海县| 丹棱县| 丰城市| 定边县| 突泉县| 闻喜县| 罗田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