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

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

“你就是老闆?”

劉半仙的嘴角還掛著飯粒,一臉驚訝的看著蘇璟。

他是打聽了一下蘇璟的情況,知道蘇璟有一家蘇氏布行,不久前還出了點事,名聲赫赫。

這蘇氏布行老闆的身份,已經在溧水縣可以算得上是有名的富人了。

現在蘇璟說,連沙縣小吃也是他的,這如何能讓劉半仙不驚訝。

最重要的是,剛纔他如此這般的強蹭蘇璟的飯,現在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吃白食的。

“怎麼,我看著不像嗎?”

蘇璟笑著反問道:“劉半仙,你不是很能算嗎?爲什麼就沒有算到這家沙縣小吃是我的呢?”

劉半仙立刻道:“蘇公子,這可是另外的價錢了。”

蘇璟一愣,隨即笑了起來。

好傢伙,劉半仙的反應是夠快的,也足夠機敏。

一旁的朱棣聽到這話,只覺得劉半仙這人油腔滑調,根本就是個老騙子。

“劉半仙,你倒是一個有趣的人,今夜還要去夜市擺攤嗎?”

蘇璟問道。

劉半仙看向蘇璟道:“那就要看蘇公子你了。”

蘇璟淡淡道:“怎麼,意思是我去了你纔會去嗎?”

“不不不,我早說了,今天算命的次數已經夠多了,無需再算。”

劉半仙搖頭解釋道:“我只是想要提醒一下蘇公子你,你的血光之災,越來越近了。”

又來了。

蘇璟真是對這個劉半仙無語了,血光之災這種套路,他上輩子在電視劇裡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

太沒有新意了。

當然了,或許在明朝這個時候,還是挺好用的。

“那我就多謝你了,這飯也吃了,我該回去了。”

蘇璟起身就要走,朱棣也是緊隨其後。

“等等。”

劉半仙出言喊住了蘇璟。

蘇璟回頭看向劉半仙道:“怎麼,劉半仙還有什麼事嗎?”

劉半仙的臉上沒了之前那股子嬉笑的樣子,整個人看起來也嚴肅了不少。

“蘇公子,本來這話我不應該說的,但既然受了蘇公子的一飯之恩,我覺得還是得說下。”

劉半仙一臉正色道。

蘇璟笑了,淡淡道:“行,那我就聽聽看,你有什麼話不好說,又一定要說的。”

劉半仙看著蘇璟道:“我知道蘇公子絕非常人,科學一事,蘇公子還是少談吧,否則日後絕會遭到禍殃。”

“我言盡於此,蘇公子自行斟酌。”

科學是禍殃。

蘇璟聽著劉半仙的話,人呆呆的立在原地。

這話說的沒錯,但是從一個算命老頭嘴裡說出來,就有些讓人吃驚了。

科學是什麼,本質上就是生產力。

科學的進步,就是生產力的進步,而生產力的進步直接影響社會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意味著利益的寵幸劃分,原有的分配體系必然要調整。

這樣的調整,勢必會帶來既得利益者的不滿。

而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所以禍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完全沒問題。

蘇璟上輩子對西方歷史也有所瞭解,科學的發展,到底都遭遇了什麼,他也清楚。

然而,他明白這一點,是因爲他已經瞭解過那些歷史了。

但這個劉半仙呢?

他只是大明的一個土著啊,還只是個算命的。

他怎麼就能說出這種話來?

恐懼害怕什麼的,蘇璟不會有,因爲科學是‘禍殃’這事,他一開始就知道。

好奇。

對於這個劉半仙,蘇璟是越發的好奇了。

“先生,我們該走了。”

朱棣一句話將蘇璟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蘇璟點點頭道:“是該走了。”

至於劉半仙,現在還沒有什麼需要管他的必要。

夜色下。

街道兩旁各種小商販都竄了出來,燈火輝映,相當的熱鬧。

“先生,剛纔那劉半仙的話,到底是啥意思?”

朱棣好奇的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笑笑道:“怎麼,燕王會對一個算命的話這麼在意了?”

朱棣對劉半仙的態度的想法,那和寫在臉上也沒多大的區別。

現在主動開口提及,自然是有些想法。

朱棣回答道:“科學之事,學生聽大哥說過不少,都是大哥轉述蘇先生的教導。”

“按照學生的理解,科學是可以讓大明強盛的,讓大明的百姓生活過的更好的,但這個劉半仙竟然說是禍殃,先生你也沒有反駁,學生想知道爲什麼?”

“難道科學真的是禍殃嗎?”

不僅僅是理論,科學所帶來的實際改變,朱棣也都是看在眼裡。

所以剛纔朱標以爲,蘇璟會厲聲斥責劉半仙。

但什麼都沒有,蘇璟什麼都沒說。

蘇璟笑笑道:“燕王,不著急,咱們邊回家邊說,正好消消食。”

晚飯過後,走路回家,這是蘇璟經常乾的事。

或者說,經常和朱標一起幹的事。

“劉半仙的意思,其實是想告誡我,科學若是傳播過多,會爲我招來禍殃。”

蘇璟解釋了一下劉半仙的話。

朱棣立刻道:“蘇先生,無論是動滑輪組,還是農學院改進的那些種植方法,或者是火器局的新式火器,這些都應該算是科學吧?”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還有望遠鏡,也是科學發展的產物。”

朱棣說道:“既然如此,這科學又怎麼可能是禍殃,正是因爲這些攻擊,先生你才被封了仁遠伯之位不是麼。”

蘇璟受封仁遠伯這事,雖然他本人不在場,但朝堂上下,算是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有人嫉妒,也有人羨慕,當然也有背地裡怒罵的。

在朱棣這裡,這科學可太好了,簡直就是給蘇璟無數的榮華富貴。

“燕王,仁遠伯的爵位,有沒有可能就是禍殃呢?” 蘇璟隨意的反問道。

這話直接把朱棣給幹懵住了。

啥意思?

仁遠伯爵位是禍殃?這可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伯爵之位,不知道多少官員心心念唸的東西。

這意味著蘇璟的子孫後代,在大明只要不犯大錯,那就永遠都是富貴之家,更不要說種種特權了。

“先生,學生實在是無法理解。”

朱棣看著蘇璟,眼神裡滿是詫異。

蘇璟沒有立刻回答,他的腦子裡想到的是大明開國功臣被屠戮的歷史。

朱元璋作爲一個開創了大明的皇帝,開局一個碗,到走上天子的寶座。

在整個華夏曆史上,絕對算的上名列前茅的皇帝了。

從政一生,對於百姓也是十分的寬仁,諸多政策,更是休養生息。

對外禦敵,將元朝餘孽的問題基本解決。

這樣的一個皇帝,卻也有著難以抹去的‘污點’。

對於諸多開國功臣的屠殺,基本殺光了當年一起爭霸天下所有老夥計。

這種行徑,在歷史上的諸多帝王之中,也找不到能與之比肩的。

只不過,這些現在蘇璟並不能和朱棣說。

“燕王,所謂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這其中之事,並未眼睛看到的這麼簡單。”

蘇璟淡淡道:“皇朝繁榮不過三百年,我也沒那麼在乎後人如何。”

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祿,這些都不是蘇璟想要的東西。

如此一來,仁遠伯這個伯爵,在蘇璟眼裡,也只是一個名號罷了。

朱棣跟著蘇璟的步伐,對於蘇璟的話,他是相信的。

自己的父皇多麼想讓蘇璟入朝堂,滿朝文武都看出來了。

但蘇璟依舊是選擇在溧水縣當自己的富家翁,這不是爲了虛名,這是真不在乎。

“先生,便是如此,那科學也與禍殃無關啊!這等利國利民的東西,可利千秋萬世,可供萬民敬仰纔是。”

朱棣依舊不解,即便是仁遠伯不是真的那麼好,但這也和科學無關。

蘇璟想了想說道:“燕王,土豆和紅薯你應該都知道吧。”

朱棣點頭道:“學生知道,這是先生培育出的兩種糧食作物,產量很高,對於大明的意義,即便是與火器相比,也絕不遜色。”

“學生也都吃過,味道都很好,母后在有自己的寢宮內開闢了一塊菜地,均有種植。”

土豆和紅薯,對於大明那是劃時代的。

如此高產的作物,可以解決無數百姓的口糧問題。

朱元璋很重視,馬皇后也是一直親自種植,作爲表率。

“皇后娘娘也種了麼,真是令人欽佩。”

蘇璟讚歎道。

馬皇后的德行,真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也難怪後來的清朝沒得黑,只能編個大腳娘娘來黑了。

朱棣說道:“先生,您提這土豆紅薯是爲什麼?”

蘇璟笑道:“燕王,你覺得大明有了土豆和紅薯,會不會有人不高興呢?甚至在心裡都恨死了我這個仁遠伯了。”

“怎麼可能!”

朱棣立刻道:“先生,您是在說笑吧?這等大功德,怎麼會有人不高興,又怎麼會恨先生呢?”

“多少百姓心中,怕是都把先生供起來了。”

糧食的重要性,那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太重要了。

糧食與國家財政是密不可分,有糧就有錢。

朱棣年紀雖小,對於這個道理卻也明白的很。

所以蘇璟這話,他根本不會相信,也無法相信。

蘇璟淡淡道:“燕王,不妨想一想,若是真有人恨我,這些人會是誰?”

嗯?

朱棣愣了一下,他本能的想要直接說沒有,但蘇璟的話卻是讓他設想一下,好像也未嘗不可。

畢竟帶兵打仗,假想敵人的行動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

過了一會,朱棣搖頭道:“學生實在是想不到。”

蘇璟也不意外,繼續引導道:“燕王可曾看過史書,可知道到了王朝滅亡的時候,田地的所屬情況大致是什麼樣的。”

史書?

王朝滅亡?

田地歸屬?

這問題直接讓朱棣的腦子懵了起來,但好在他自從上次之後,已經不再是隻知道舞刀弄槍的皇子了,讀書也是有的。

“學生知道一些。”

朱棣回答道:“元朝末年,這天下的土地,全部都集中在了世家貴族還有官員的手裡,百姓手下無田,連自己都無法養活,只能起義,推翻元朝。”

蘇璟看向朱棣,微微點頭:“不錯,你說的很對,世家貴族還有官員,這些有權或者有錢的人,會想盡辦法的兼併土地。”

“那你覺得,普通百姓怎麼樣纔會把土地賣給他們呢?”

這……

朱棣沉默了。

他是看過史書的,兼併土地最常見的辦法,可不是用高價收購,而是趁著災年,百姓無法過活的時候,低價收購。

因爲只有這個時候,百姓只能售賣自己的田地才能繼續活下去。

而現在,土豆和紅薯的出現,讓災年不再那麼可怕了。

無論是土豆還是紅薯,曬乾保存的時間都很長。

產量很高的情況下,當年無法吃完,就可以存著。

等到了災年,再拿出來吃。

如此一來,即便不賣出自己的土地,也能安然的度過災年。

那麼,那些世家貴族還有官員們的如意算盤,自然就落空了。

也就是說,恨蘇先生的就是這些人!

朱棣內心震撼不已,只覺得事情不可能會是這樣,但他的每一次想法,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蘇璟只是引導,說的也都是事實。

現實的殘酷,一時間讓朱棣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看來燕王你想明白了。”

蘇璟看著呆住的朱棣道:“科學的確是爲大多數人謀福祉的,但科學的發展,某種程度來說,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變化會損害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他們通常都是有權有勢的人。”

“這樣的人,爲了自己繼續能夠獲得利益,自然就會想辦法針對科學了,而針對科學最好的辦法,就是針對科學的傳播者,也就是我了。”

“這就是劉半仙告誡我的原因了。”

雖然給朱棣講的很簡單輕鬆,但那是建立在朱棣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麼的基礎上。

蘇璟和劉半仙說的科學解釋,可僅僅只有‘科學是完全泄露的天機’這一句。

僅憑這一句,劉半仙便想到了如此之多,此人當真是不簡單。

朱棣面色不斷的變化,最終變成了果斷的神色:“先生放心,若是有人真的想要成爲先生的禍殃,那學生一定會先殺了他!”

(本章完)

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103章 公信力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88章 閉門羹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92章 三大產業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518章 蘇璟的試探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18章 惱怒的老朱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
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103章 公信力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88章 閉門羹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92章 三大產業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518章 蘇璟的試探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519章 孟府家宴,孟鬆之女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18章 惱怒的老朱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怀柔区| 林西县| 永康市| 肃北| 紫云| 湖北省| 淮南市| 东源县| 和龙市| 舒城县| 涿鹿县| 从化市| 常德市| 南涧| 正阳县| 达日县| 邵阳市| 集安市| 监利县| 开远市| 怀柔区| 桐庐县| 项城市| 垫江县| 南充市| 镇康县| 九龙坡区| 南靖县| 紫金县| 石首市| 苏州市| 平陆县| 合作市| 乐山市| 武隆县| 县级市| 遂宁市| 盐边县| 偃师市|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