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

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

“原來如此,這都是小事,自然是可以的?!?

蘇璟當即點頭同意了下來。

這秦王朱樉能如此好學求問,也是讓蘇璟頗爲欣慰。

一個藩王,就應該有這樣的態度。

上位者不學習,只會被下面的人超越,僅僅是御下,並不足夠。

“多謝蘇先生,學生對於金銀與紙幣的關係,尚有疑惑。”

朱樉也沒有過多的廢話,直接開始問起了自己的疑惑。

金銀和紙幣的關係?

蘇璟聽到朱樉的問題,不由的點了點頭。

能問出這樣的問題,朱樉肯定是有認真課後思考過的。

蘇璟笑著問道:“那麼秦王,你是怎麼理解金銀和紙幣之間關係的呢?”

朱樉頓了頓,回答道:“蘇先生,我以爲,紙幣就是金銀的替代品,金銀不便於攜帶,這才催生了紙幣,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全仰賴其對標的金銀,我將紙幣理解成一個憑證,一個可以兌換一定量金銀的憑證?!?

朱樉緩緩說完,內心也有著緊張。

在蘇璟的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要闡述詳細,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挑戰。

好在剛纔他表達的不錯,他自認將自己想要表達的表達了出來。

“秦王看來的確是認真想過,這般理解,已經相當的深刻了?!?

蘇璟點點頭,沒有吝嗇讚揚。

朱樉此刻卻說道:“可是,蘇先生,當我如此思考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既然紙幣只是金銀的憑證,那麼紙幣的價值便和金銀綁定,如果有一天,金銀徹底的被紙幣所取代,到時候紙幣的價值又從而來?”

朱樉的想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超前性。

在大明這個還是使用金銀貨幣爲主的時代,看到了未來紙幣徹底取代金銀的時候。

“不錯不錯,秦王當真是讓我意外,竟然已經想到了如此之深的地步了?!?

蘇璟由衷的讚歎道。

這就讓朱樉有些不好意思了。

“蘇先生謬讚了,我就是隨便想想,總覺得哪裡不太對,想不明白,就跑過來了?!?

朱樉撓了撓頭。

別看他說的輕鬆,但實際上他是真正認真思考過的。

在一衆皇子中,雖然他的年紀僅次於朱標,但他的學識水平,卻是中等偏下的。

能問出這等深度的問題,只能說明朱樉一點也沒有偷懶。

蘇璟笑笑,說道:“秦王,多思考,總能進步,你現在就做的很好。”

“我們迴歸正題,這金銀與紙幣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其實我們還是要從貨幣這個概念上入手。”

“首先,金銀是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尋找到的最佳的貨幣材料,金銀的優點我就不再多說了,反正金銀被人類選擇,所以成爲了貨幣對吧。”

朱樉點頭道:“嗯,蘇璟之前的課都有提及,貨幣的發展歷史便是如此。”

蘇璟繼續道:“我們先不管紙幣,就看這金銀,金銀有一個特性,支撐了其成爲貨幣的根本,你知道是什麼嗎?秦王?!?

朱樉想了想說道:“因爲金銀很稀有?”

“很好!”

蘇璟點頭道:“沒錯,金銀的稀有,正是它被選爲貨幣的根本原因,物以稀爲貴,貨幣就是錢,錢肯定是貴重的?!?

“但稀有是金銀的優點,同時也是金銀的缺點?!?

缺點?

稀有?

朱樉一時間被蘇璟的話給搞蒙了,稀有什麼時候成缺點了。

“學生不懂,還請蘇先生講解?!?

朱樉朝著蘇璟詢問道。

蘇璟淡淡道:“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農戶養一頭豬,一年後可以賣一錠金子,當養殖技術進步了,農戶一年的時候,付出同樣的勞動,可以養出十隻豬,那麼就是十錠金子?!?

“養殖技術的進步,也就是生產力的進步,這時候農戶的產能上升,豬的數量變多,而金子的數量恆定,如此一來,豬的的價值會縮減對不對?!?

朱樉點點頭道:“嗯,這就是蘇先生之前說的,貨幣的總價值和所有物品的價值相對應,金銀恆定不變,但生產力進步,生產出的東西就會變多,物品的價值自然是會縮水的。”

“可是,這又有什麼問題呢?”

朱樉顯然還沒能理解到蘇璟話語裡的深意所在。

蘇璟淡淡道:“那麼,我請秦王思考一下,若伱是農戶,你會選擇怎麼做?”

“是努力提高養殖技術,讓自己可以養殖出的豬數量變得更多,還是維持原狀,就這麼得過且過呢?”

蘇璟的話說完,朱樉就陷入了沉默。

思考了一會之後,朱樉回答道:“我明白了蘇先生,對於農戶而言,如果養一頭豬和十頭豬可以賣的價錢一樣,那麼他們便沒有了改進養殖技術的動力?!?

蘇璟點點頭,繼續道:“好,那麼繼續來看,若是將來秦王就藩,在你的屬地之上,你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這就是讓秦王從農戶到上位者轉變身份了,這個問題朱樉思考的更快了,因爲他真的會就藩。

“自然是不願的,我的屬地上,百姓努力的耕作養殖,產出的東西自然是越多越好?!?

朱樉理所當然的回答道。

對於朱樉來說,十頭豬值多少錢並不是最關鍵的,而是他要有十頭豬。

物資的豐盈,纔是決定他屬地強大與否的關鍵。

不過,他剛回答完,便意識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所以,這就是金銀太少的壞處嗎?”

朱樉朝著蘇璟詢問道。

蘇璟笑著點點頭道:“沒錯,若是金銀的產量跟不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容易出現大問題?!?

“好在,對於目前的大明來說,還不足以出現能夠顛覆社會生產力的事件,所以只用金銀等金屬貨幣,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農業社會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穩定。

沒有工業的發展,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也就是不斷的數百年輪迴而已。

生產力只要不發展,那一切都是在原地踏步。

“原來如此,蘇先生真是學識淵博,學生已經有些懂了?!?

朱樉一副恍然的樣子,著實是被蘇璟這番理論給震撼到了。

蘇璟則是繼續道:“那麼秦王,你知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時,一般會採取什麼樣的辦法嗎?”

朱樉當即便思考了起來,因爲這正是他將來有可能會遇到的情況。

這事,得好好思考。

很快,朱樉便有了答案:“蘇先生,學生以爲,還是得多開採金銀礦,不能讓百姓們失去努力工作的動力,得讓他們繼續的發揮自己的才智,提高生產,增多物資?!?

朱樉作爲上位者,肯定是優先爲了自己考量,所以肯定是不可能讓百姓的生產積極性下降的。

蘇璟淡淡道:“若是找不到金銀礦了呢?畢竟金銀是很稀少的?!?

金銀的珍惜屬性,註定了其不會大量的存在。

生產力的發展,卻是迅猛無比。

朱樉頓了頓,又道:“那就發行紙幣,也就是寶鈔?!?

蘇璟笑笑道:“紙幣好發,但百姓接受亦需要時間,在這期間呢?秦王打算怎麼辦?”

每一次貨幣形式的變化,都需要百姓或者說民衆的緩慢接受。

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時候甚至需要漫長的過程。

“學生不明白,還請蘇先生賜教。”

朱樉沒再多說,直接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笑笑道:“我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不過倒是知道有人怎麼處理的?!?

“方法麼很簡單,就是將金錠中的金含量縮減,只用之前的八成金子鑄造金錠,但規格依舊相同,如此一來,同樣數量的金子,便可以鑄造出更多的金錠?!?

“同樣的辦法還有用在銀錠或者是銅錢上,畢竟哪怕是儲量比金銀豐富許多的銅,也總有會被用完的一天?!?

蘇璟的這個辦法,說到底其實也是一種取巧。

“原來如此,蘇先生大才,學生佩服。”

朱樉立刻朝著蘇璟拱手道。

蘇璟淡淡道:“秦王,我說的這個辦法,只是暫時的,並不能長遠?!?

朱樉卻是說道:“但若是用在金銀向紙幣過度的期間正合適不是嗎?”

“或許吧?!?

蘇璟笑著說道。

有件事蘇璟並沒有說,他所說的這個辦法,其實是西方的一位國王想出來的。

那位國王採用的是減少金幣中的金子含量的辦法。

乍一聽,可能與蘇璟所說的沒多大區別。

但實際上,到了明朝,無論是金還是銀,對於銀色也就是純度的鑑定技術已經相當的純熟了。

減少鑄造所用金子的含量這個辦法啊,或許在西方行得通,在明朝想要實施,可能沒那麼簡單。

“蘇先生,這金銀作爲貨幣的優劣您說完了,但與紙幣的關係到底如何?我還不是很清楚?!?

朱樉朝著蘇璟再度發問道。

這正是他一開始的問題。

蘇璟說道:“秦王,你仔細想想,金銀稀有的問題,對於紙幣而言,是否存在?”

朱樉瞬間怔住。

他整個人都是恍惚的狀態,剛纔他還在仔細思考著蘇璟所說的內容,沒往紙幣上聯繫太多。

現在想來,紙幣除了攜帶方便之外,與金銀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了。

金銀的儲量是有上限的,但紙幣卻沒有這個限制。

“蘇先生,這即是您之前在課堂所說的,紙幣也能夠反向調節生產力和經濟之間的關係吧。”

朱樉朝著蘇璟激動的說道。

先前蘇璟的貨幣課程,朱樉沒聽懂的可太多了。

現在這麼一點撥,他感覺自己有種通暢的感覺。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看來秦王領悟的很快,紙幣的好處這纔剛剛展現,紙幣與金銀貨幣之間的區別,其實正是它們之間的聯繫?!?

“你一直都覺得,紙幣只是金銀的替代品,但事實上,紙幣不僅僅是金銀的替代品,紙幣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朱樉這次的反應和思維,也讓蘇璟感覺到了他的努力。

果然老朱的基因,生出的孩子都不會太差。

“嗯,蘇先生,我明白了,紙幣就像是一個必需品,現在的大明或許沒那麼需要,但到了一個合適的時間,紙幣必然會興起,並徹底的取代金銀貨幣?!?

朱樉一臉興奮的朝著蘇璟說道。

“不,秦王,你錯了?!?

蘇璟搖頭,直接否決了興奮的朱樉。

朱樉也沒有生氣,而是問道:“蘇先生,我哪裡說錯了嗎?”

蘇璟淡淡道:“紙幣有著其獨特的作用,但說到底紙幣無法單獨存在,沒有了發行機構的權威,紙幣就只是一張廢紙,同時紙幣還需要黃金來錨定其價值?!?

“紙幣的確會成爲主流,但紙幣永遠都無法取代黃金。”

上輩子蘇璟的經濟學學的還是很不錯的,紙幣的歷史更是相當的熟悉。

到蘇璟上輩子的時候,紙幣的發展已經度過了相當漫長的時間。

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出現過,其優劣和可能造成的後果,早就成了教科書的案例。

黃金在貨幣之中的獨有地位,紙幣永遠都無法替代。

朱樉還在仔細思索著蘇璟的話語,整個人都是一副凝神靜氣的樣子。

蘇璟沒管朱樉,自顧自的繼續道:“由於黃金的貨幣屬性能錨定紙幣的價值,當紙幣出現幣值不穩的情況下,黃金的貨幣屬性將延伸出其避險屬性,所以黃金與紙幣主要體現爲負相關關係?!?

“當紙幣成爲主流的時候,黃金便會成爲一種投資品,同時具備貨幣屬性和商品屬性。”

“當受到不同事件的影響時,比如戰爭之類的,就會直接導致黃金的價格上升,畢竟黃金本身就具備價值?!?

“所以,在貨幣市場之中,紙幣和金銀之間,就像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總是時刻的在影響著對方,因爲金銀更爲的稀有的穩定,通常變化更大的都是紙幣?!?

……

蘇璟侃侃而談,說的也有些入神了。

這些內容,那都是上輩子蘇璟學了許多遍,甚至在考試卷上做過的,記得十分的清楚。

朱樉眉頭緊鎖,半刻不敢大意,生怕漏過了蘇璟講述的隻言片語。

他敏銳的覺察到,蘇璟說的這些,不僅僅是一些理論,還是對大明有著深遠影響的東西。

(本章完)

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362章 從經濟弱勢到經濟優勢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531章 此事太過簡單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532章 大結局第92章 三大產業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65章 恭喜陛下!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43章 改寫歷史?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88章 閉門羹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78章 劉伯溫的自我攻略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31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43章 改寫歷史?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380章 晉王朱棡的覺悟!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
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11章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幹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116章 攤丁入畝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362章 從經濟弱勢到經濟優勢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531章 此事太過簡單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532章 大結局第92章 三大產業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65章 恭喜陛下!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43章 改寫歷史?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88章 閉門羹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啊!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78章 劉伯溫的自我攻略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31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371章 這又是誰在罵我?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43章 改寫歷史?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380章 晉王朱棡的覺悟!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阳市| 北川| 泽库县| 定结县| 兰考县| 东丽区| 湘阴县| 福州市| 通河县| 久治县| 迭部县| 织金县| 绍兴市| 特克斯县| 鹰潭市| 屏边| 崇文区| 重庆市| 甘德县| 运城市| 元朗区| 浪卡子县| 佛教| 九龙县| 仁怀市| 广汉市| 杂多县| 青州市| 类乌齐县| 清水县| 澄城县| 资中县| 扎囊县| 灵武市| 北京市| 顺义区| 方山县| 秭归县| 定州市| 仪陇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