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

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

劉伯溫說的那是心甘情願,心服口服。

朱元璋看著劉伯溫,並沒有把第三道題拿出來,而是問道:

“伯溫啊,你以爲科學一道,於大明到底有何意義?”

科學!

這是朱標上次回來之後,在朱元璋耳邊唸叨最多的。

只有科學,才能提高大明的生產力,提高了生產力,才能承載更多的人口。

而人口,便是一個封建王朝國力的印證。

“科學?”

劉伯溫微微一愣,問道:“陛下所言,是科舉之學嗎?”

在明朝,科學這個詞雖然已經有了,但與現代的科學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含義。

科舉之學?

朱元璋也是被劉伯溫這一反問搞的有些懵。

朱標是和他解釋過科學的內涵的,但此刻老朱並沒有和劉伯溫解釋,而是將錯就錯道:“算是吧,伯溫,明年朕就要重開科舉了,伯溫你有什麼看法嗎?”

科舉的事情,也是朱元璋煩憂的一件事。

劉伯溫頓了頓,說道:“陛下大善,科舉重開,遴選大明人才入朝堂,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漂亮話劉伯溫還是會說的,況且科舉之事,本身也是有著諸多好處。

劉伯溫自己是讀書人,這事肯定是支持的。

朱元璋卻是微微一嘆道:“可惜啊伯溫,蘇璟那小子卻說這一次的科舉,舉辦完就得停。”

在劉伯溫面前,老朱並沒有隱瞞蘇璟的事情。

畢竟劉伯溫已經知道了很多蘇璟的大不敬之言論,不在乎多這一點了。

“陛下,蘇先生真這麼說了?”

劉伯溫臉色微變,朝著朱元璋確認道。

朱元璋點頭道:“自然,只不過他沒說到底是什麼原因,朕也頗爲苦惱啊。”

好好的科舉,本來是大好的事情,心情也相當的不錯。

就因爲蘇璟的這一句話,直接讓老朱的好心情沒了。

難受!

相當的難受!

劉伯溫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便沉默了。

賦閒在家的日子,他深刻的研究了蘇璟所言的王朝覆滅論,無論是封建制度,還是天象氣候等。

遍尋古籍之後,他對於蘇璟所言那是五體投地。

這會蘇璟在劉伯溫的心裡,那和天上的仙人沒什麼兩樣。

所以,蘇璟說科舉會停,劉伯溫沒有絲毫的懷疑。

他現在想的是,爲什麼科舉會停?

“陛下,臣可否瞭解下明年科舉的全部章程?”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回答道:“自然是可以,因爲是大明朝的首次科舉,所以此次科舉由朕主持.”

老朱侃侃而談,把科舉的詳細內容說的很清楚。

畢竟是大明朝的第一次科舉,朱元璋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全部的細節,他都知道。

“大概就是這些了。”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朱元璋總算是說完了。

劉伯溫聽完全部,腦海中不斷的思考著其中的問題。

蘇璟說會停,那肯定有理由,這理由到底是什麼?

科舉的章程,其實歷朝歷代都大同小異。

朱元璋初次定下的科舉章程分爲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屬於省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

參加考試的是一些通過州縣考試的“秀才“或生員,他們考中後就成爲“舉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

鄉試的第二年舉行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第一名爲“會元“。

會試中式者再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也就是金鑾殿上朱元璋親自出考題現場作答。

考中者分三甲,其中一甲只包括三名,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統稱“賜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統稱“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統稱“賜同進士出身“。

通過參加殿試中進士後,統統被授予官職。

一般地,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甲、三甲考選庶吉士者可爲翰林官。

其他則被授予給事、御史、主事、中書、行人、太常、國子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

考試內容上,以四書五經爲命題範圍,八股文爲答題規範。

劉伯溫整體上停下來,並沒有覺得有任何的問題。

元統元年,劉伯溫便參加了元朝的科舉,還中了進士。

他是親身經歷過科舉的,朱元璋這次的科舉制度,他一時間是真沒看出啥毛病來。

“怎麼樣,伯溫,你看出什麼來了嗎?”

朱元璋朝著劉伯溫問道。

他本來倒沒有想問科舉的事情,只是劉伯溫誤會了科學一詞的含義,便聊到了。

既然聊到了,老朱也是很想知道劉伯溫到底是何看法。

劉伯溫回答道:“陛下,臣愚鈍,尚未看出有什麼錯漏,或許蘇先生所言並一定代表的是科舉制度的問題。”

若是蘇璟在這,肯定要扣一波666了。

劉伯溫的腦子轉的還是快的,這科舉叫停,也不一定是科舉本身的問題,可以是其他的原因是不是。

“說的好,伯溫!”

朱元璋一拍大腿,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

劉伯溫的話讓他醍醐灌頂,十分的受用。

劉伯溫當即道:“臣也是隻是猜測而已,若是想知道爲什麼,還是得問蘇先生。”

劉伯溫現在也有些好奇,蘇璟所言科舉會停的原因是什麼?

“這倒是。”

朱元璋點點頭,看向劉伯溫道:“伯溫,伱可想再見見蘇璟?”

再見蘇璟!

劉伯溫一聽到這話,神色頓時變得不自然起來。

蘇璟!

他以爲自己這輩子是沒機會再見到了。

畢竟現在的自己已經被朱元璋猜忌,而蘇璟的那些理論知識,無一不是君王忌憚的。

他看向朱元璋,但從朱元璋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這是試探嗎?

劉伯溫的心裡在猶豫,他不傻,知道自己現在回答什麼最好。

但蘇璟的那些理論,越是研究便越是沉迷。

“陛下,臣想見。”

劉伯溫終究還是遵循了內心的想法。

明哲保身固然是明智的選擇,但蘇璟所言大道,是劉伯溫畢生之追求。

那可是比屠龍術還要高深的至理。

即便真的是試探,劉伯溫也認了,他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哈哈。”

朱元璋笑了起來,第一時間卻是沒有說什麼。

這讓劉伯溫的心底有些發毛,朱元璋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然而話已出口,此時不管朱元璋的想法是什麼,都沒有更改的可能性了。

劉伯溫只能硬著頭皮耐心的等待著。

“伯溫,你太緊張了,想見蘇璟而已,朕又不是什麼不通情理的人。”

朱元璋笑著說道:“說起來上次朕去蘇璟家中過中秋的時候,他還提了幾句你呢。”

看起來朱元璋並不是有意試探自己的樣子,劉伯溫心底裡稍稍鬆了一口氣。

“蘇先生提到臣了,不知道他說臣什麼了?”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看了看桌上的數學題道:“就是這算學之道,蘇璟說伯溫你的算學之道,相當的高。”

也正是因爲這句話,纔有了朱元璋今日過來一事。

“蘇先生真是太高看臣了。”

劉伯溫立刻說道,這纔剛解過兩道題,劉伯溫對於蘇璟的算學水平,那是相當的欽佩。

朱元璋說道:“伯溫,你可太謙虛了,這兩道題,那可是難倒了大本堂內的諸多學官。”

想到這事,老朱這心裡對大本堂內的一衆學官都有些不滿。

堂堂大明的精英,連幾道算學題都解不開,真是丟人。

還好有蘇璟,不然卡奧斯心裡不知道該如何看待大明瞭。

當然,現在還有劉伯溫。

或許,讓劉伯溫在家賦閒,真是有些太浪費了。

朱元璋看著劉伯溫,心底裡也在考慮著對於劉伯溫的處置,是不是不太妥當。

“臣不敢。”

劉伯溫立刻說道。

朱元璋一旦開始捧人,那準沒好事。

和老朱打天下過來的劉伯溫,又豈能不知道老朱腹黑的本質。

“對了,差點跑偏了,還是說說這個蘇璟的事情吧。”

朱元璋繼續道:“既然伯溫你有意再見蘇璟,那朕就滿足你這個願望,就這幾天吧,你看看什麼時候合適,朕派人送你去溧水縣。”

老朱辦事,雷厲風行。

“謝陛下!”

劉伯溫當即朝著朱元璋跪下,那是無比的感激。

曾經劉伯溫以爲自己這輩子都沒機會再見蘇璟,或者再見蘇璟那也是朝堂上的會面。

點頭式的見面,想要深刻的探討什麼,那是沒有可能了。

沒想到,現在朱元璋竟然就放他見蘇璟了。

這簡直是意外中的意外。

“好了好了。”

朱元璋擺擺手道:“小事而已,伯溫你何須掛懷,還是先想想,什麼時候去纔是真的。”

“自然是越快越好。”

劉伯溫已經迫不及待,他有太多的問題想要和蘇璟探討了。

但轉眼間,他便想到了什麼,朝著朱元璋恭敬道:“陛下,此次前去,需要臣做什麼?”

顯然,朱元璋能放劉伯溫去見蘇璟,肯定不可能只是好心。

必然有事!

朱元璋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了滿意之色。

他緩緩道:“此去溧水縣,伯溫你隨意就好,只不過,朕有點事想要問”

朱元璋朝著劉伯溫囑咐了幾句,劉伯溫聽的很是認真仔細。

“就這些,伯溫你都記住了吧。”

朱元璋朝著劉伯溫說道。

劉伯溫拱手道:“臣已記牢,請陛下放心。”

對於朱元璋想問的那些事,劉伯溫並沒有太過意外。

蘇璟掌握的知識,對於一個封建王朝,或者說,對於帝王來說,太過重要了。

即便是朱元璋,也不能免俗。

“好。”

朱元璋點點頭道:“伯溫,你在家中稍候吧,到時候會有馬車過來的。”

這劉伯溫見蘇璟,朱元璋那是肯定得安排好全部事項。

將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就是朱元璋的風格。

“是,臣明白。”

劉伯溫點頭躬身,無比尊敬道。

事了,朱元璋也是直接離開了劉伯溫的府邸,他是真的忙,沒那麼多時間在這一直呆著。

劉伯溫維持著躬身的姿勢,直到下人回報朱元璋已經走遠,這才直起身子。

“我去書房有事,陛下的馬車來了再叫我,否則不要打擾我。”

劉伯溫朝著下人囑咐了一句,然後直接進了書房。

隨著書房的門被關上,劉伯溫的神色也再沒有了之前的淡然。

那都是要裝給朱元璋看的。

站在書桌前愣神了一會,劉伯溫便轉身從書架上拿出了幾本書。

他仔細的翻看記憶著,大多數都是一些史料,平日裡劉伯溫早就翻熟了,但現在還是要再加強鞏固一下記憶。

和蘇璟再見面,求教的時候,可不能一直翻書。

此時的劉伯溫簡直就像是一個忐忑的學生,馬上就要接受大牛老師的教導。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無法自已。

此時的溧水縣,蘇璟的別院內。

蘇璟正帶著朱標在做木工,斧子鋸子刻刀砂紙一應俱全。

“蘇師,學生做好了。”

朱標拿著一個做好的滑輪遞到了蘇璟的面前。

蘇璟接過,看了一眼,點頭道:“做的不錯。”

說完,他便用這個滑輪加上繩子和木架,做成了一個簡單的動滑輪架。

“定滑輪之前已經學過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那麼現在,牛懿你來看看,這動滑輪是怎麼一回事。”

蘇璟將一袋重物掛在了動滑輪的鉤子下,往上拉起了繩子。

隨著滑輪的移動,重物被提了起來。

朱標認真的觀察著整個過程,並在在一旁用紙筆畫出了草圖。

蘇璟又說道:“來,牛懿,你過來試一下,用動滑輪提東西,和直接提的區別在哪裡?”

“是,蘇師”

朱標立刻點頭,來到了蘇璟的旁邊,接過了繩子。

先是拉著繩子感受了一下,然後再從掛鉤上取下繩子試了下。

只是剛試了一下,朱標的眼睛便亮了起來:“蘇師,用上動滑輪好像更省力!明明多了一個滑輪的重量,爲什麼會如此?”

要說滑輪,其實古代早已有之。

最多的就是井口打水的那個汲水輪,其實用的就是定滑輪的原理。

不過動滑輪,出現的時間就有點晚了。

至少,此時的朱標是第一次接觸到。

蘇璟淡淡道:“這就是你今天的課後作業,將用動滑輪提重物這個過程的受力分析畫出來。”

(本章完)

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6章 “劫富濟貧”!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61章 父子相爭!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329章 出獄!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329章 出獄!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184章 老朱一句話,皇子扛大鼎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03章 公信力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239章 你就真的不怕嗎?第477章 皇帝難當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166章 臣不如蘇先生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60章 產業鏈!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
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6章 “劫富濟貧”!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61章 父子相爭!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329章 出獄!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131章 狗急也會跳牆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329章 出獄!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184章 老朱一句話,皇子扛大鼎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03章 公信力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239章 你就真的不怕嗎?第477章 皇帝難當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166章 臣不如蘇先生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60章 產業鏈!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通江县| 安阳县| 英吉沙县| 保山市| 辰溪县| 那曲县| 三台县| 白河县| 毕节市| 策勒县| 台前县| 南部县| 云霄县| 通山县| 正安县| 太康县| 淮南市| 贡觉县| 环江| 洛阳市| 温州市| 武鸣县| 深水埗区| 白城市| 皋兰县| 民丰县| 扶沟县| 衡阳市| 久治县| 凤庆县| 体育| 云龙县| 科技| 鲁山县| 博爱县| 祁连县| 天气| 武宁县| 中宁县|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