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

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

北宋,商品經濟。

朱標聽到這些內容的時候,腦子有些嗡嗡的。

因爲這和他想的不一樣。

蘇璟剛剛告訴他,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十分的脆弱,在遭遇天災人禍的時候,容易發生土地兼併,造成封建王朝的覆滅。

朱標以爲,只要不是小農經濟,便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但他沒有想到,與小農經濟對立的商品經濟,竟然已經出現過了。

還是已經滅亡的北宋。

好像是什麼經濟類型,對於延長封建王朝的壽命,並無幫助。

這種感覺,很不好。

明明看到了希望,卻又再度消失。

“牛懿,怎麼,有什麼聽不懂嗎?”

蘇璟注意到朱標有些發愣,問道。

朱標立刻回答道:“沒有,只是想到了一些事,蘇師繼續教我,這商品經濟和小農經濟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嗎?”

蘇璟頓了頓道:“不一樣的地方那就大了。”

“首先是商品經濟的立足點在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商品的種類多種多樣,不再僅僅只是靠天吃飯。”

“而不再選擇農業的這一部分人,從農業活動中剝離,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

“他們生產商品,例如紡織、製陶、釀酒、造船一類的,直接將自己的生產的商品售賣,再換取自己生活所需的糧食和物資。”

“對於他們而言,雖然也受自然災害影響,但卻有了積累和積聚原始資本的能力,因此抗風險能力大大提升。”

“同時,商品經濟下,市場的變化,會讓商品出現高附加值,若是有能力者,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積聚大量的財富,不依靠特權或是巧取豪奪的手段積聚的財富。”

“總的來說,商品經濟的出現,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蘇璟侃侃而談,說起自己的強項來,還是頭頭是道的。

朱標眉頭卻是皺了起來,現在的腦海中出現了新的疑惑。

因爲這和他的父親朱元璋對他說的不一樣。

朱元璋說過,商人是一切動亂的禍源,是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的根源!

商人逐利,所以會剝削農民。

但現在聽蘇璟的說法,好像並不是這樣。

宋史他也學過,但那記錄的多是一些國家大事,對於這些生活方面的細緻記錄,他並沒有學過,或者說老師沒有教導。

“蘇師,如果真如你所說,那宋朝的農民起義數量不應該那麼多啊?”

朱標想了想,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可以反駁蘇璟的點。

在史料的記錄之中,兩宋一共爆發了數百次農民起義。

“哈哈。”

蘇璟笑著說道:“牛懿,你是說兩宋319年一共爆發了434次起義的事情嗎?”

“是的,蘇師。”

朱標點點頭,他沒想到蘇璟竟然知道一共爆發了多少農民起義。

蘇璟看向朱標反問道:“牛懿,你仔細想想,爆發了這麼多起義的宋朝,爲何會延續這麼久?”

朱標懵了。

這啥意思?

農民起義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爲活不下去了,纔會揭竿而起,走上反抗的道路。

如此多的起義,自然說明了宋朝對於百姓的壓榨之大,纔會民怨沸騰啊!

只是,蘇璟這樣問朱標了,朱標知道其中定有深意。

思索了一會之後,朱標搖頭道:“蘇師,學生不明白。”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朱標不會說什麼模棱兩可的話,因爲蘇璟不喜歡這樣。

“那我給你一點點提示,元朝的農民起義,是什麼樣的?”

蘇璟沒有著急回答,而是繼續引導。

朱標想了想回答道:“自泰定二年起,到至正十二年,接連不斷,起義軍不斷壯大,自各處而出。”

至正十二年正是他的父親朱元璋參與濠州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這裡算是朱標刻意的避諱。

蘇璟並未在意,說道:“這些起義的特點是看出來了,是一處起義,然後四處響應,無數股農民起義的力量揭竿呼應,規模不斷的擴大,直到覆滅元朝對吧。”

“嗯,是這樣的,蘇師。”

朱標點點頭。

蘇璟笑著說道:“那你再看宋朝所謂的農民起義,是不是發現了有一些不一樣。”

“雖然每年平均有一到兩起起義,但其實規模很小,也沒有什麼此起彼伏的響應,最終的結果全都是失敗。“

“這不正說明了,其實宋朝的普通人生活沒那麼艱難了。”

“鋌而走險的永遠都是一部分人,而且如果你仔細讀史書的話,會發現宋朝的農民起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宋朝的農民起義,大多不是從農村發起的,而是從城市。”

“比如十分有名的方臘起義,就是爆發在經濟最爲繁榮的江南地區。”

“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聽著蘇璟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宋朝的農民起義,朱標只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好像事情和普遍的認知有了相當大的差異。

這其中,到底還蘊含著什麼呢?

朱標略有些羞愧的搖頭道:“學生愚笨,實在是不知道。”

“不必如此,不知道很正常。”

蘇璟擺擺手,意識到自己對朱標的要求有些太高,他繼續道:“我們就以方臘起義爲例子講講。”

“當時方臘起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這個朱標就知道了,他立刻回答道:“當時的皇帝宋徽宗大搞生辰綱,官員剝削,搞的民怨沸騰,方臘是一名漆園主,不堪重負之下選擇了造反。”

“很好。”

蘇璟點點頭道:“你說到了一個很關鍵的點,方臘的身份,他不是農民,而是一名漆園主,資產頗豐,所以才能在一開始召集到那麼多人。”

“你再看看其他朝代的農民起義,如陳勝吳廣起義之類,那都是純粹的農民階級起義。”

“要我說的話,宋朝的起義,不能叫農民起義,而是應該叫做市民的抗議。”

“市民階層有錢了,卻依舊要受到官員的剝削,勞動果實被隨意的瓜分,稅收也是越發的不合理,市民階級就爆發了抗議。”

“因爲他們的目的不是爲了推翻宋朝的統治,只是爲了自身的利益不受損!”

(本章完)

第532章 大結局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65章 恭喜陛下!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399章 空城計?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328章 你說朕不如蘇璟?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158章 老朱的心思真難猜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著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357章 錢莊 銀號和銀行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354章 十三香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不現實的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61章 父子相爭!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527章 回家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
第532章 大結局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65章 恭喜陛下!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1章 蘇璟的人生追求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399章 空城計?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328章 你說朕不如蘇璟?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158章 老朱的心思真難猜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449章 遲來的賞賜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著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357章 錢莊 銀號和銀行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的“慘案”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354章 十三香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不現實的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61章 父子相爭!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527章 回家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22章 北伐大勝,慘勝?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488章 我不想聽到第二遍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朗区| 南京市| 陆河县| 杭锦旗| 麻栗坡县| 余干县| 英德市| 河源市| 梅州市| 永州市| 巴东县| 广宁县| 涞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昌县| 松滋市| 莱西市| 利辛县| 孟村| 钟山县| 万年县| 玉屏| 孟州市| 瓦房店市| 凤山市| 禹城市| 东台市| 平泉县| 洪湖市| 乌什县| 蚌埠市| 孟州市| 皋兰县| 丹阳市| 平度市| 陆河县| 桃园县| 休宁县| 天长市| 即墨市|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