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

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

“滅秦之策?”

朱樉有點懵了。

他是知道的,這商鞅變法,乃是秦國走上強國之路的關鍵時間。

商鞅作爲主導者,可以說是秦國的大功臣,當然最後下場有點慘就是了。

怎麼這會,商鞅會協(xié)助魏國滅秦啊?

蘇璟點點頭道:“沒錯,就是滅秦之策,商鞅在魏國,自然要爲魏國效力了。”

“這滅秦之策有兩條,第一,利用魏國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延續(xù)當年晉國的經濟封鎖政策,魏國可以利用自己的地理優(yōu)勢和霸主地位,威懾其他國家,確保秦國無法大規(guī)模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當秦國無法對外開展大宗貿易的時候,秦國自身的產業(yè)結構又不夠完整,無法做到自給自足,那麼肯定會爆發(fā)經濟危機,這就是商鞅奉上的經濟戰(zhàn)策略?!?

朱樉聽著這話,眉宇間滿是疑惑道:“爲什麼無法對外開展大宗貿易就會爆發(fā)經濟危機,學生有些不太懂。”

這原本對於蘇璟上輩子的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常識,但朱樉這個‘古人’卻不是很明白。

蘇璟淡淡道:“秦王,你漏了一個關鍵點,自身產業(yè)結構不足?!?

“秦國地盤雖然不小,但地處西邊,氣候條件並不好呢,適宜生長的作物並不多,糧食的問題勉強還能解決,但其他方面,例如紡織布料用的桑麻等作物,卻沒有那麼容易生長,人們都常說衣食住行,這衣物是用來蔽體的,更是用來禦寒的,秦國又深入西北內陸,一到冬天便是天寒地凍,若是不能通過貿易解決衣服的問題,那麼這衣物的價格必然猛漲,衣物的價格漲了,其他商品的價格也會隨著崩盤,因爲種糧食的也需要衣服,買衣服花的錢多了,手裡沒錢,只能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就好像是一個鏈條,一節(jié)出了問題,整根都會斷。”

“所以,一個完整的自產自足的產業(yè)結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相當的重要,重要的資源無需被他國掣肘,發(fā)展才能穩(wěn)穩(wěn)當當,順順利利?!?

“商鞅的這個滅秦法之一,可謂是相當高明的經濟戰(zhàn)方針,十分的有用!”

聽完蘇璟簡單明瞭的例子,朱樉立刻就明白了過來。

“原來如此,想不到這就是經濟戰(zhàn),實在是令學生大開眼界。”

朱樉頗爲感慨道。

蘇璟則是繼續(xù)道:“我們再來說商鞅滅秦法之二,他建議魏國在每年春天的時候對秦國發(fā)起襲擊,不求什麼戰(zhàn)果,只求讓秦國動員大量的人員,以達到錯過農時的目的?!?

“如此一來,便能從根本上影響秦國的農業(yè),錯過農時,哪怕不能完全杜絕糧食的產出,但也必然能使產量大大下降?!?

“只需要多來幾次,秦國的糧食便會耗盡,秦國想買糧食又被魏國的貿易壁壘給封鎖住了,沒了糧食的秦國甚至不需要攻打,百姓自己就亂了。”

“可以說,商鞅這兩個辦法,以貿易和糧食爲出發(fā)點,十分準確的抓住了秦國的命脈。若是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秦國必死無疑?!?

“可惜……”

說到這裡,蘇璟頓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不用蘇璟說,誰都知道了,秦國並沒有滅亡,反而日漸強盛,最終滅掉了六國,成就了大一統(tǒng)。

朱樉說道:“這魏國的君王都在想些什麼,商鞅這種人才的話竟然也不聽,簡直愚蠢!”

在朱樉看來,商鞅是絕對的人才,這兩條滅秦的策略,更是高明無比。

蘇璟淡淡道:“秦王,話也不能這麼說,當時的商鞅雖然老師是魏國的丞相,但本身也只是一個聲名不顯的年輕人罷了,秦國積弱,魏國又有其他的對手需要對付,魏國的高層不採納也情有可原?!?

“畢竟,當時的他們誰也不知道後面的商鞅,能搞出那麼厲害的變法。這就是歷史的侷限性了,身處其中的人,並沒有全知全能的視角,無法看清全貌,也就無法做出絕對正確的選擇了?!?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迅速強大,完成變法。

蘇璟本身對於魏國,也沒有那麼的小看。

一切只能說是時也命也。

“那之後呢?”

朱樉朝著蘇璟追問道。

蘇璟笑笑,繼續(xù)道:“之後麼,這商鞅氣不過,直接跑到了秦國,把自己的滅秦兩策直接和當時秦國的王秦孝公說了一遍?!?

“這一說,當即就把秦孝公給驚出了一身冷汗,作爲秦國的王,他自然清楚商鞅的這兩條滅秦辦法是多麼的可怕,可以說若是魏國真的採納了,那秦國就真的除了滅國再無其他的可能性了?!?

“同時秦孝公也考慮到,即便現在的魏國沒有采納商鞅的辦法,但不代表以後不會,畢竟商鞅的老師那是公叔痤,誰也說不準?!?

“所以爲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得趁著魏國沒反應過來,儘快的將這個兩個問題給解決掉,至於解決的辦法,秦孝公自然就想到了眼前的商鞅,而商鞅此行的目的也正是此。”

“商鞅很是自信,他既然能提出滅秦兩策,那自然也有彌補秦國這兩個弱點的策略,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便開始在秦國實施自己的一整套計劃,計劃內容很多,說的簡單點,就是調整秦國的產業(yè)結構,使得秦國能夠自給自足,成爲一個相對穩(wěn)定獨立的經濟體,以避免魏國甚至是其他強國的經濟封鎖,畢竟秦國根本不是魏國的對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得面臨隨時可能會出現的魏國封鎖。”

“這個計劃,我將其稱之爲秦國經濟獨立計劃!只要秦國能自給自足,不管是魏國還是其他國家封鎖秦國,秦國都能不緊不慢的發(fā)展壯大自身。”

“那麼秦王,你以爲,秦國想要經濟獨立,有哪些資源是秦國必須自給自足的?”

面對蘇璟的提問,朱樉立刻思考起來,片刻之後他回答道:“糧食肯定是其中之一,民以食爲天,吃飯是第一位的,再然後就是銅礦和鐵礦,因爲秦國的壯大,不可能只靠嘴皮子,軍隊和武器是必須的,銅鐵有了,纔能有強大的武器,纔有資格反攻魏國?!? “嗯,不錯,秦王你說的這兩個都是秦國很需要的資源?!?

蘇璟點點頭,對朱樉的答案表達了認可,不過剛誇完他就話音一轉道:“不過還有一樣東西秦王沒提到?!?

“是什麼?”

朱樉立刻詢問道。

蘇璟回答道:“鹽。”

鹽!

蘇璟的話一出口,朱樉便立刻反應了過來,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解釋。

因爲在古代,鹽就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堪比大國重器。

古代社會中,鹽是人們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是最關鍵的產品,它的使用關係到國家社會的穩(wěn)定。因此,在古代食鹽歷來都是由國家掌控。其稅賦次於土地稅。

所以,又有一個說法:食鹽是天下賦的一半。

蘇璟繼續(xù)道:“當時的秦國境內,並沒有大一點的鹽礦,秦國都是西北內陸的國家,不靠海,沒有海鹽可吃,秦國百姓所吃的鹽,基本只能從國外買,銅鐵的情況,也和鹽大差不差?!?

“這麼一來,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就成了糧食問題,多開荒,獎勵生產,減輕賦稅,這是最容易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

“在鹽和銅鐵這兩個需要靠對外貿易才能獲取的資源上,需要謹慎的選擇貿易對象,魏國或者韓國趙國這樣的大國,可以作爲貿易對象,卻不能作爲主要貿易對象,一方面這幾個國家作爲貿易對象秦國需要大放血,另一方面也容易被鉗制卡脖子,最合適的貿易對象,就只剩下了楚國?!?

“楚國在地理位置上和秦國接壤,運輸方便,在盟屬關係上,楚國和秦國爲了對抗魏國和三晉聯(lián)盟,兩家已經是背靠背的盟友關係,可謂是同仇敵愾,脣亡齒寒?!?

“然後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銅鐵還是鹽,楚國境內的儲量都是豐富的,完全可以滿足秦國的貿易需求。”

“爲了保證貿易安全和國家安全,秦國就需要和楚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友好關係,從秦孝公開始,秦國和楚國就一直在交好,甚至在秦孝公之後的秦惠文王直接娶了一個楚國女子羋月做妻子,很明顯的政治婚姻?!?

“除了秦王本人之外,當時的秦國高層貴族們,也開始大規(guī)模的和楚國聯(lián)姻,這是爲了與楚國的聯(lián)合,但也導致了一些不太好的後果,比如後來秦始皇登基,秦國的內容,楚國一系的力量過於強大?!?

“說白了,其實就是爲了利益,聯(lián)合是爲了利益,分裂也是爲了利益。”

“秦國爲了對抗魏國可以和楚國聯(lián)盟,等到了滅六國的時候,對楚國也不會手軟?!?

“只不過,政治聯(lián)姻,這是一項需要長遠經營的事情,一時半會是無法取得明顯的成效的,無論銅鐵還是鹽,那都是相當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楚國可沒有那麼容易賣給秦國?!?

“所以,糧食問題是最先需要解決的,我剛纔也說了,增產糧食最簡單的幾個辦法,多開荒獎勵生產,減輕賦稅,但這些都是尋常的辦法,商鞅可就不走尋常路了,他爲當時的秦國量身打造了一套體系,迅速的讓秦國的糧食產量上漲,秦王伱可知道商鞅的辦法是什麼?”

又是問題,朱樉有些難受,畢竟聽的正入迷被蘇璟提問。

但他不敢表現出絲毫的不悅,認真的思考起蘇璟的問題。

如果是朱標或者朱棡,此刻應該立刻就能給出答案,這兩個的知識儲備相當的豐富。

不過對於朱樉來說,這個問題顯然有點難。

“學生不知道。”

朱樉搖了搖頭,略顯頹廢。

他知道蘇璟問的就是商鞅變法的內容,史書上肯定有記載,但偏偏他完全沒印象不記得。

還是書看的太少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朱樉此刻算是清楚的體會到了。

蘇璟並未多說什麼,只是繼續(xù)道:“商鞅給秦國設計了一套全新的經濟體系,我稱之爲耕戰(zhàn)體系,核心便是二十等軍功制,在這套制度下,平民可以靠著軍功或者是種地給國家多繳納糧食賺取功勳,獲得爵位,說白了,無論是種田還是打仗,都是非常容易的階級上升渠道?!?

“比起簡單的獎勵,階級的躍遷這種誘惑對於平民的刺激可太大了,秦國百姓開始熱衷於種地和打仗,只要階級躍遷成功,那就意味著社會地位的提高,財富的增長,用鯉魚躍龍門來形容也不爲過?!?

“這樣一來,秦國的糧食產量迅速增長,很快便沒有了糧食危機,同時,和楚國的關係上,也不斷的升溫,鹽鐵資源的貿易越發(fā)的順利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秦國的經濟,已經可以算是半獨立了,魏國再想採用商鞅之前的辦法,已然晚了。”

“經濟的強大,直接讓秦國的國力不斷的強盛,人口的數量也是不斷的增加,軍隊的規(guī)模更是不斷的擴大,實力也是在日積月累中越來越強,只等一個機會朝魏國開戰(zhàn),奪回昔日求和割讓的大片疆域。”

“而這個機會,並沒有讓秦國等待太久,因爲魏國和東方的齊國開戰(zhàn),桂陵之戰(zhàn)和馬陵之戰(zhàn)兩場大戰(zhàn)先後發(fā)生,魏國的主力精銳軍隊,也因爲魏國的決策失誤,在這兩場大戰(zhàn)中損耗的差不多了?!?

“秦國出擊了,商鞅直接帶領軍隊,開啓了對魏國的戰(zhàn)爭,剛在和齊國大戰(zhàn)中落敗的魏國,又怎麼能是隱忍發(fā)育多年秦國的對手,直接再度被擊敗,當年從秦國手裡搶走的土地,也都全部吐了回去。這場大勝,不僅僅是收服了秦國的失地,更預示著秦國的再度崛起。”

“到這裡,秦國的崛起,在商鞅這個關鍵人物的作用下,算是順利的完成了。而秦國的崛起,核心便是經濟領域的崛起,從一開始的被卡脖子,當後面的半獨立經濟體,這條獨立自主的道路,秦國走的十分的正確?!?

(本章完)

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第123章 飛花令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77章 有何不可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fā)的“慘案”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462章 朱亮祖也病了?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tài)度第328章 你說朕不如蘇璟?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fā)展階段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tǒng)的根基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386章 帶著朱棡去查賬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fā)展階段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477章 皇帝難當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18章 惱怒的老朱
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第123章 飛花令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77章 有何不可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100章 望遠鏡引發(fā)的“慘案”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462章 朱亮祖也病了?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tài)度第328章 你說朕不如蘇璟?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8章 劉伯溫的試探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255章 聖人治不了國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fā)展階段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tǒng)的根基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383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386章 帶著朱棡去查賬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fā)展階段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28章 因爲人太多了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477章 皇帝難當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18章 惱怒的老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石景山区| 富顺县| 镇平县| 定边县| 论坛| 顺义区| 囊谦县| 同心县| 玉林市| 封开县| 梧州市| 舞钢市| 蒙阴县| 葫芦岛市| 济阳县| 株洲市| 泰兴市| 司法| 永昌县| 山丹县| 大埔县| 嘉义市| 化州市| 苗栗县| 东乌珠穆沁旗| 长阳| 泾源县| 北票市| 安阳县| 麟游县| 巴林右旗| 南乐县| 昭觉县| 历史| 肥乡县| 平湖市| 云浮市| 石阡县| 格尔木市|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