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

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

朱標儼然成了蘇璟的代課老師,將蘇璟所教導的東西,一一的傳授給他的弟弟們。

連續幾日,都是如此。

朱元璋也樂見其成,朱標這麼做,是有益於提升他在老朱其他兒子面前的威嚴的。

兄友弟恭,這是朱元璋對自己兒子們的要求。

無論是在百姓中的愛戴,還是在羣臣中的威嚴,亦或者是在兄弟間的和睦。

朱標都必須要具備。

太子,就是應該方方面面全部都做到最好,將來纔好繼承大統。

只不過,此時有兩人的心情卻不是那麼的好。

治書侍御史文原吉和太子賓客範顯祖。

這兩人都是大本堂的老師,雖然沒有宋濂那麼有聲望,學問也沒有宋濂那麼深厚。

但當個講師還是可以的。

而這些天朱標給他的弟弟們講課的時候,這兩人也是旁聽了一些。

作爲被儒學深刻影響過的兩人,對於朱標口中的那些知識,並不沒有如同皇子們或是卡奧斯一般的震驚。

他們只覺得太子朱標學的都是些旁門左道。

“文大人,我以爲此事不可再繼續下去了。”

大本堂外,範顯祖朝著文原吉說道,神情相當的嚴肅。

文原吉點頭:“範大人說的不錯,我未曾想過,太子竟然學的都是這些東西。”

“那位蘇先生,怕是欺世盜名之輩!”

說道蘇璟,這文原吉的臉色立刻就變得十分憤慨。

教導太子,不讓他學儒家經典,亦不學聖人之言,搞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太子日後還能成長在正確的道路上嗎?

“可惜,陛下對於那位蘇先生,似乎相當看重,我們人微言輕,就是真的建言,怕是也沒什麼用。”

範顯祖嘆了口氣道。

蘇璟在皇宮中的名聲不小,不少人都聽說過。

他這位太子師,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碰瓷的。

文原吉道:“難道就讓太子在這歧途之上越走越遠嗎?此事若是長久,則於天下讀書人都大爲不利啊!”

“文大人所言甚是,太子殿下如實繼續被那蘇先生教導,日後儒學式微也是有可能的。”

範顯祖附和道。

終究是屁股決定腦袋,這兩人關心的還是儒家的地位問題。

自從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之思想,儒家便成爲了最符合皇家統治的學說,儒學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儒生亦是一樣。

如今的大明,儒學儒道更是讀書人的必修科目。

但若是太子朱標不再學儒,等到他即位成爲皇帝的時候,儒家的地位,還能像現在這樣嗎?

危機感,籠罩在文原吉和範顯祖兩人的心頭。

只不過,兩人也清楚現在的局面,自己出頭,分量不夠。

真惹惱了朱元璋,怕是會吃不了兜著走。

太子朱標,現在也不是什麼小孩了。

不久前那空印案監斬,殺的是人頭滾滾,殺的是百官膽寒。

怕!

還是一個字:怕!

文原吉和範顯祖相顧無言,氣氛有些沉默。

而此刻的大本堂內,朱標還在講解著經濟學的原理知識。

“文大人,我以爲我們不能再等了。”

範顯祖臉色一沉道。

文原吉看了一眼大本堂內的情況,點頭道:“的確如此,範大人可是要上奏?我與範大人一起!”

此刻的文原吉,已經抱著要衝鋒的信念了,哪怕是被朱元璋厭惡,那也是必須要做的。

然而,範顯祖卻搖頭道:“文大人,你我人微言輕,我有更好的辦法。”

“嗯?範大人還請細說。”

文原吉當即來了興趣,這不要自己衝的辦法,到底是什麼?

範顯祖當即靠到文原吉的耳邊一陣耳語。

片刻之後,文原吉的臉上露出了一抹興奮之色道:“範大人此法不錯,我們這就動身吧。”

兩人當即便請假離開了大本堂,直接出了紫禁城。

他們的目標,正是太子五經講師宋濂。

宋府。

自從太子朱標前往蘇璟身邊學習,他去大本堂授課的次數就大大的減少了。

整個人也低調了許多,朝堂之上基本處於一個隱身的狀態。

但他並沒有閒著,而是趁著這個機會,加快修訂《元史》。

這還是洪武元年,朱元璋給他下詔指定的任務,由宋濂和王褘擔任《元史》總裁官,主修元史。

修訂上朝史書,這是一件非常重大和重要的工程。

宋濂能被委以這樣的重任,足以說明他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即便因爲之前的事情,讓老朱心生不滿,但也沒有因此降罪什麼的。

所以呢,宋濂在修《元史》這件事上,是分外的賣力。

如今,第一本修訂好的《元史》已經在宋濂的手中了。

“景濂兄,總算是完成了啊!”

此刻的宋濂家中,王褘也在,二人同是總裁官,通力合作,關係也是不錯。

“子充,還是多虧了你啊!”

宋濂看向王褘,神色的激動無法掩飾。

修《元史》是個大工程,王褘在其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宋濂並不是小肚雞腸的人,這點胸懷還是有的。

王褘立刻道:“我們總算是沒有辜負陛下所託,我們還是速速入宮,向陛下彙報這個喜訊吧。”

當初是老朱下的詔令,這會完成了,向他彙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可是大功一件。

“也好,那我們便同去吧。”

宋濂點點頭道。

他聽說朱標回來了,身爲太子師,他教導朱標的時間是最長的。

即便是之前有些不愉快,但這並不妨礙他和朱標之間的感情。

順道去看看朱標也是好的。

就在這時,兩道身影出現在宋濂和王褘的面前。

“宋大人,王大人,看來下官來的正巧了。”

範顯祖朝著兩人拱手作揖,相當的尊敬。

一旁的文原吉也是同樣行禮道:“宋大人,王大人。”

宋濂微微一愣,有些搞不清楚狀況。

這自己太子朱標去了蘇璟那裡之後,自己這個太子師的地位,那是直線下降。

很多之前關係還不錯的官員,後面都不怎麼聯繫了。

畢竟太子都被蘇璟搶走了,宋濂這個最大的太子師,處境必然是尷尬的。

像是文原吉和範顯祖兩人,已經有些日子沒見過了。

人情冷暖這種事,宋濂是清楚的。

他也沒意外,劉伯溫的話,他可是還記著呢。

“文大人,範大人,你們前來所爲何事啊?”

宋濂雖然不解,但還是朝著文原吉和範顯祖問道,臉色並無異樣。

這蘇璟一事,給他了很大的教訓。

有些事,面上就是得做好了。

範顯祖卻說這一茬,而是直接看向了宋濂手中的《元史》。

“宋大人,這《元史》已經編撰修訂好了?”

範顯祖朝著宋濂問道。

宋濂點點頭道:“沒錯,剛修訂完,正要進宮面呈陛下。”

“恭喜宋大人,恭喜王大人!”

範顯祖當即朝著宋濂和王褘拱手恭喜道。

文原吉也是立刻附和道:“《元史》乃是陛下親自下詔令兩位大人主修,如今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兩位大人便已經修訂完,陛下若是知道,必然大喜!文原吉在此恭喜兩位大人了。”

雖然知道是拍馬屁,但這好聽的話,誰都喜歡聽。

“文大人和範大人說笑了,我們不過是完成陛下的囑託而已,算不得什麼。”

王褘笑著回答道,臉上的喜色已經說明了一切。

宋濂的臉色卻沒有多高興,只是繼續問道:“兩位大人到底有何事?應該不只是來道謝的吧。”

文原吉和範顯祖對視了一眼,然後一同開口道:

“宋大人,確有一事,事關天下讀書人的命運,還請宋大人出面!”

說話的同時,兩人也是朝著宋濂直接躬身行起了大禮,就差沒跪下了。

這態度,相當的誠懇,也只是把懸念拉到頂了。

王褘看著兩人,臉色怪異。

他又看向宋濂,似乎想從宋濂的臉上得到一些什麼。

天下讀書人的命運。

這事,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

宋濂面色微微一沉,但比王褘看上去要鎮定的多。

他說道:“兩位大人是否說笑了,我宋濂何德何能,天下讀書人的大事,我可左右不了。”

雖然不知道文原吉和範顯祖所爲何事,但他的直覺告訴自己,大概率和蘇璟有關。

聽到這話,文原吉當即道:“宋大人,近日太子歸來一事,想必您應該是知道的吧。”

太子朱標!

宋濂聞言,心頭立刻警惕起來。

他點點頭道:“確實略有耳聞,不知道文大人所言,究竟與太子是何關係?”

凡是涉及到太子朱標的事情,必然都繞不開蘇璟。

宋濂相當的謹慎。

這讓一旁的範顯祖有些詫異,自己和文原吉都把事情說的這麼嚴重了,宋濂的反應竟然還是如此的平淡。

不應該啊!

文原吉繼續道:“宋大人,太子這幾日在大本堂內講課,講的都是那位蘇先生教導的內容,我與範大人旁聽幾日,一致認爲太子殿下已入歧途,若是不行糾正,那便是大大的禍患啊!”

太子入歧途!

文原吉這話,已經有些危險的味道了。

即便是和他一起來的範顯祖都是有些驚慌,他忙補充道:

“文大人的意思是那位蘇先生教導太子的都是旁門左道之學,先賢經典,聖人之言那是分毫沒有,太子殿下涉世未深,這才被其矇騙!還請宋大人出面告知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必能勘破騙局。”

範顯祖可不敢說太子朱標的不好,最多就是受矇蔽。

老朱對於朱標的護短,那是到了一定境界的。

除了他自己,其他人敢說朱標的不好,大概率要倒黴。

當然,蘇璟暫時是個例外。

“宋大人,文原吉知道太子殿下與您關係深厚,此事只有靠宋大人了,否則這天下讀書人的未來,危矣!”

文原吉十分真切的說道。

只有太子朱標接受儒家教育,不斷的深化,內心徹底的認同了儒學。

儒學的地位才能穩固,他們這些精研儒學經典的讀書人,才能一直保持著現在的地位。

這不是在危言聳聽,這是文原吉內心無比認可的事實。

他相信,身爲大儒的宋濂,肯定是清楚這個道理的。

“竟有此事嗎?”

王褘聽著文原吉和範顯祖的話,臉上也露出了震撼之色。

他對於蘇璟的瞭解不多,這一年多來,也是基本上在修《元史》。

如今聽到兩人這麼一說,頓時覺得事情變得嚴重起來了。

王褘也是個儒學大家,內心對於儒學正統十分的認可。

聽說太子朱標儒學經典不學,聖人之言也不學,這可是大事。

“千真萬確啊!王大人,我與文大人在大本堂聽了幾天了,太子殿下講的都是些三教九流之術,旁門左道而已。”

範顯祖急切的說道:“王大人若是不信,現在就可以入宮,太子殿下可還在繼續講呢。”

此刻王褘也有些坐不住了,朝著宋濂道:“景濂兄,此事的確嚴重,看來伱我二人,都不能坐視不理了。”

太子殿下不學儒家經典了,轉而學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可是會動搖讀書人根基的大事。

“宋大人,您是太子五經講師,此事唯有您出面才行啊!”

範顯祖再次朝著宋濂請求道。

他和文原吉的分量不夠,但宋濂的分量就大多了。

尤其是這纔剛剛將《元史》修訂完成,是大功一件。

這事能成!

範顯祖內心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然而。

“子充,莫要急躁。”

宋濂朝著王褘說道:“此事尚且不明,不用著急下定論。”

這.

範顯祖和文原吉都愣了。

尚且不明?

不著急下定論?

難道是他倆還沒把事情的嚴重性描述出來嗎?

不應該啊!

連王褘都主動輕盈了,這宋濂爲何還能無動於衷呢?

“宋大人,若是不信我二人的話,可以自行前去大本堂內瞭解,相信宋大人會看到”

“不用說了,這些我知道。”

範顯祖還想繼續勸說,宋濂直接打斷了他說道:“待我將《元史》交由陛下,自會了解,兩位大人,請回吧。”

話說到這份上,宋濂已經是在趕客了。

王褘有些不解,想要說些什麼,但宋濂直接眼神制止了他。

文原吉和範顯祖感覺到了不對,但具體是哪裡不對又不知道。

“那就不叨擾宋大人了。”

兩人自知多說無益,便直接轉身離開了。

宋濂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微微搖頭道:“人心難測啊!”

(本章完)

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76章 信任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啊!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不現實的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57章 我永遠是你的後盾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354章 十三香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532章 大結局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82章 馬爾薩斯陷阱第34章 再世神農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413章 反正我不懂,我就胡咧咧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205章 軟廣教學!春秋筆法!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122章 上點強度
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76章 信任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啊!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現實是不現實的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457章 我永遠是你的後盾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354章 十三香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476章 現在不能說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63章 重農抑商,對立統一,穩定與不穩定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67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403章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第532章 大結局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82章 馬爾薩斯陷阱第34章 再世神農第90章 這就是少年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413章 反正我不懂,我就胡咧咧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121章 李善長的擔憂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205章 軟廣教學!春秋筆法!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122章 上點強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抚松县| 江城| 海口市| 会昌县| 洛浦县| 沽源县| 遂平县| 佛坪县| 靖州| 文成县| 秭归县| 布尔津县| 阜南县| 鹿邑县| 古蔺县| 松潘县| 潼南县| 喜德县| 阳江市| 筠连县| 朝阳县| 登封市| 永定县| 芦溪县| 栾城县| 科技| 观塘区| 锦屏县| 庆安县| 木兰县| 陕西省| 蒙自县| 乐安县| 安龙县| 嘉善县| 扎鲁特旗| 新和县| 洛阳市| 仪陇县|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