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

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

明月高懸,月光透亮。

啪啪啪啪啪……

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在小院的門口響起,年關終於到了。

在這萊州府的小院內,蘇璟朱標沐英三人正在廚房內忙碌著。

雖說只有三個人,也沒什麼走親戚的流程,但這吃飯不能隨便。

該講究,還是得講究的。

“好咧!上桌,吃飯!”

身爲主廚的蘇璟一聲大喝,朱標和沐英端著菜就上桌了。

“來,我敬你們一杯,這今年的最後一天,要吃好喝好!”

蘇璟起身,端著酒杯對著朱標和沐英說道。

“謹遵蘇師教誨。”

“蘇先生所言甚是!”

朱標和沐英端酒碰杯,臉上滿是喜悅。

這邊的年,過的是簡單而溫馨。

而此刻的紫禁城內,朱元璋也在大宴羣臣。

在這種重要節日的時候,宴請羣臣,是皇家的常規操作,不僅僅明朝這樣,之前的朝代,皇帝也多有此習俗。

皇宮內,燈火通明。

身爲戶部度支科主事的馬致遠,也有幸來到了皇宮內參加宴會。

當然,他坐的位置是下品桌,他的職級能坐的就是這裡的位置了。

這場大宴會一共有四個等次,分別是上桌、上中桌、中桌和下桌。

根據等次的不同,菜品也有所區別。

上桌最好,小菜的花樣就很多,瓜果蜜餞,燒炸小吃各五種,大菜上的話,有鳳雞、雙棒子骨等,五種酒,菜四樣、湯三樣。

還有馬牛羊肉等等,非常之豐富。

至於上中桌和中桌,菜品上差別不大,只是在酒的種類和菜的數量上有所減少。

而下桌上的菜相較於其他三種,差距就比較大了,只有細粉湯、椒醋肉、並頭蹄、豬肉飯、饅頭和幾瓶酒。

但就算是這幾樣菜,對於馬致遠來說,也是美味佳餚了。

家中的孩子大病初癒,這些食物是吃不到的,只能想著吃完回去的時候,能不能帶些回家了。

主殿之內,朱元璋自然是萬衆矚目的焦點。

在他的身側,便是李善長徐達等六位國公。

再往後是一衆侯,雖然封了28位侯,但有些是追封,所以人數是不滿的。

這些都是朱元璋開創大明的功臣,此刻觥籌交錯,意氣風發。

這樣的場合,一衆皇子們自然也都在。

“大哥不在,總感覺這宴會有些不太習慣。”

朱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朝著一旁的朱棡說道。

朱標作爲太子,朱元璋有多用心培養,誰都看得出來。

只要是盛大的場合,基本上都要帶著朱標出鏡。

理所當然,朱標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無論是朱元璋還是羣臣,都會自然的看向朱標。

這位未來的太子,承載著大明所有的希望。

而身爲朱標的弟弟們,自然也就不會受到過多的關注。

但現在,朱標不在,不少臣子都開始搜尋起朱標的蹤跡。

朱樉這位二皇子,感覺自己突然被好多目光注視,相當的不自在。

“二哥,沒事的,就是那些大臣不知道大哥在哪,找大哥呢,不是特意看你的。”

朱棡真誠的解釋道。

朱樉面色微微有些尷尬,說道:“我當然知道,這不是感覺有點沒勁,隨便找點話題。”

朱棡則是說道:“我覺得二哥你吧,你考慮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了,這些大臣的女兒裡,有你喜歡的嗎?”

朱樉只比朱標小一歲,朱標的婚約早已定下,明年就是成人禮了。

身爲皇子,這婚姻大事,肯定是不能做主的。

大概率是要娶個大臣的女兒,姻親是維持統治關係的有力工具。

不過,這並不妨礙皇子們自己有喜歡的對象。

“三弟,你還真說著了。”

聽到婚姻大事,朱樉一下子就來了興致。

“我覺得衛國公的女兒長的就相當不錯,我喜歡。”

朱樉看向了衛國公鄧愈的方向,腦子裡回想起了鄧愈女兒的模樣。

朱棡想了想說道:“二哥,衛國公的女兒,說不定你還真有可能。”

明年他們就要封藩王,以藩王的身份,配國公的女兒,的確是良配。 Wωω _ttκΛ n _¢ O

但這也只是朱棡的猜測,做不得真。

“嘿嘿,三弟,你這話二哥愛聽。”

朱樉笑了起來,非常的興奮。

的確,將來他是娶了衛國公鄧愈的女兒,只不過不是正妃。

他的正妃是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

而現在的王保保,還是元朝的中書右丞相,正在爲光復元朝擊潰大明而努力著呢。

“老二,你笑什麼呢?”

朱元璋的聲音突然響起,直接把朱樉給嚇的一激靈。

這剛纔想的太美,以至於他根本沒在意自己的形象。

“回稟父皇,兒臣……兒臣正在和弟弟們聊蘇先生,覺得有趣,所以笑了出來。”

朱樉卡了一下殼,腦子一時間沒轉過來,直接扯到了蘇璟的身上。

總不能說自己現在在想女人吧。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樉繼續問道:“蘇璟的什麼事,這麼有趣?”

這可就把朱樉給問懵逼了,他就是胡謅的,哪知道該說什麼。

此時朱棡說道:“父皇,兒臣們說的是蘇先生所造之玻璃,可以變成放大鏡,也可以變成望遠鏡,著實有趣。”

“對對對對對!大哥之前還教過我們,如何用放大鏡點火呢。”

朱樉立刻附和了起來。

“哦,還有這事?”

朱元璋好奇道:“放大鏡如何點火?朕手裡正好有一塊,你演示給朕看看。”

說著,朱元璋已經從手裡掏出了一塊放大鏡。

平日讀書還有看摺子,朱元璋經常用放大鏡輔助,已經習慣帶在身邊了。

這也說明了朱元璋的閱讀頻率和時間都很多。

朱樉立刻道:“父皇,這個得白天,還得是大晴天才行,沒有太陽點不了。”

這下輪到朱元璋驚訝了,他看出來了朱樉和朱棡的雙簧。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怎麼能不瞭解。

但朱樉真會,就讓朱元璋意外了。

“好,那朕之後再看。”

朱元璋點頭,沒有繼續多聊了。

畢竟,這些兒子們,目前還比不上那些大臣重要。

“陛下,這玻璃是蘇先生做的嗎?”

曹國公李文忠朝著朱元璋問道。

身爲朱元璋的外甥,十九歲就開始以舍人的身份領兵作戰。

李文忠那是深得朱元璋喜愛的將領,之前的望遠鏡更是送了不少。

現在的百官之中,大部分都知道望遠鏡的存在了,也知道這望遠鏡是蘇璟做的。

但望遠鏡的原材料玻璃,他們就不知道了。

朱元璋點點頭道:“不錯,玻璃正是蘇璟所創,如今你們買的玻璃,其實都是蘇璟的,宮裡用的,也都是從他那裡採買而來。”

玻璃市場,真是硬生生被朱元璋普及開的。

皇宮內的裝飾修繕,玻璃的使用率非常高。

價格雖然不算便宜,但對於這些開國功臣來說,也不是什麼名貴的物件。

所以,現在蘇璟的玻璃廠製作的玻璃,其實主流市場就是這些人。

主打一個頂層市場。

“原來如此,這位蘇先生,當真是個神人。”

李文忠由衷感嘆道。

望遠鏡的用處,他身爲將軍很清楚,他真是沒想到,原來玻璃也是蘇璟搞出來的。

朱元璋笑笑道:“蘇璟沒你說的這麼厲害,他就是個商人,什麼賺錢做什麼。”

別看話頭好像是在貶低蘇璟,但朱元璋這神色分明就是誇讚。

“臣斗膽一問,今日太子爲何不在皇宮內?”

談笑間,禮物尚書崔亮突然開口問道。

太子朱標!

崔亮這話一問,這大殿內的氣氛頓時平靜了許多。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標不在,也都猜出了現在的朱標應該在哪,和誰在一起。

但沒人第一個開口問。

還是崔亮頭鐵,毫無鋪墊,直入主題。

一方面是崔亮的確比較頭鐵,另一方面則是崔亮已經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不太行了。

禮部尚書這活,真的累人。

朱元璋對於官員的要求又很高,崔亮也是個不會打馬虎眼的人。

啥時候都是盡心盡力的做。

即便是身體不適了,也不會請辭什麼的,就是硬撐。

他覺得自己得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將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承擔好。

朱元璋回答道:“太子在萊州府,暫時回不來。”

他對崔亮這個禮部尚書,還是很滿意的。

幹事有效率,同時也非常的認真細緻。

即位、大祀諸禮都由他條劃,所有禮儀禮制,他都引用典故考證詳細,比前任禮部尚書用壬還要更好。

崔亮說道:“春節是除舊佈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的大節日,天子當祭祀上天,祈求福澤庇佑,太子殿下身爲大明未來的繼承人,也當做好這些事情。”

“臣以爲,如這般情況,不應該再發生了。”

禮部尚書,說話總是由禮出發。

春節對於古代封建社會來說,那是相當重要的節日。

帝王更是要舉行隆重的儀式來禱告上天,爲百姓祈福。

這樣的禮儀,如何進行,有哪些人需要參與,都是有禮儀規定的。

崔亮這話說的,那是相當的沒毛病。

羣臣看著崔亮,神色各異。

當然,肯定有人高興,因爲連春節這種事情,朱元璋都放心讓朱標跟著蘇璟一起過。

這份信任,在將來蘇璟進入朝堂之後,會讓蘇璟越發的難以對付。

“崔尚書說的有理,朕一定讓太子注意。”

朱元璋點頭道,沒有反駁。

這就讓大臣們有些驚訝了,朱元璋這是不準備幫蘇璟說話了嗎?

就連崔亮也感覺事情順暢的難以想象。

“陛下聖明。”

崔亮緩緩退下。

頭鐵歸頭鐵,崔亮卻也不是什麼傻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夠了。

朱元璋都這麼說了,他是不會繼續再在朱標的事情上糾纏。

只不過,崔亮退下了,有人卻站了出來。

“陛下,這太子殿下在那位蘇璟身邊,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吧。”

朱亮祖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朝著朱元璋說道。

雖然他也姓朱,不過和朱元璋並沒有任何的親戚關係。

相反,他早年效力元朝,與朱元璋多次交手,屢敗屢戰,最後兵敗被朱元璋收服。

他和李善長走的比較近,雖然是淮西人,但根不正苗不紅,只能勉強算是淮西集團的邊緣人員。

這樣的朱亮祖是最容易成爲優化對象的。

他很急!

“永嘉侯多慮了,太子身邊還跟著沐英,沒什麼大問題。”

朱元璋淡淡道。

一聽沐英也跟著朱標,這宴席上的一衆大臣臉色皆是有了變化。

誰不知道朱元璋對於沐英的喜愛,而且沐英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喜愛,無論是幹什麼都非常出色。

在朝中的名聲也是相當的好。

這一個最受寵愛的義子,一個太子,竟然都跟著蘇璟在一起過年。

蘇璟這地位,顯然又比他們想象的高了一些。

“原來如此,是我多慮了。”

朱亮祖說道:“不過陛下,正如崔尚書所言,這春節太子不在,還是有些不好的影響。”

“蘇璟去山東,何必讓太子殿下跟著去,雖說有著沐英跟著,但風險還是有的,青州府的瘟疫就是最好的證明。”

“太子殿下乃一國之本,萬不可出現任何意外,希望陛下不要被蘇璟所蠱惑。”

要說膽子大,朱亮祖的膽子的確挺大。

面對朱元璋,他都敢直呼沐英的名字,雖說沐英也就是他的後輩,但怎麼也是朱元璋的義子。

只能說,被封爲永嘉侯之後的朱亮祖是挺飄的,口無遮攔也一直都是他的毛病。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亮祖,神色間閃過一抹異色,但並未發火。

“蘇璟可蠱惑不了朕,太子殿下隨蘇璟同去山東,乃是朕親自吩咐的。”

朱元璋看似隨意的說道。

此話一出,那可是讓百官的臉色再度發生變化。

啥意思?

這事就是朱元璋安排的?

那蘇璟此去山東,到底是做什麼呢?

竟然能讓朱元璋都主動派著太子隨行。

事情不簡單啊!

不過,此刻最尷尬的還是朱亮祖,他主動出來挑了蘇璟的事,但朱元璋顯然是非常有力的站在了蘇璟的一邊。

朱亮祖騎虎難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本章完)

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127章 梭哈!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61章 父子相爭!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389章 神機妙算劉半仙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413章 反正我不懂,我就胡咧咧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03章 公信力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123章 飛花令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34章 再世神農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44章 不如我們交換如何?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61章 父子相爭!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2章 與我何干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399章 空城計?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
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127章 梭哈!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61章 父子相爭!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389章 神機妙算劉半仙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413章 反正我不懂,我就胡咧咧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103章 公信力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123章 飛花令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34章 再世神農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44章 不如我們交換如何?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61章 父子相爭!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460章 從悠閒到忙碌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49章 朕倒是要看看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2章 與我何干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399章 空城計?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广州市| 彰化县| 扶余县| 姚安县| 吴江市| 惠东县| 桂平市| 凤庆县| 嘉禾县| 顺昌县| 韶关市| 泗水县| 忻城县| 鱼台县| 霞浦县| 金川县| 金山区| 皮山县| 诸暨市| 裕民县| 西丰县| 聂荣县| 塔河县| 炉霍县| 成安县| 霞浦县| 若尔盖县| 武隆县| 霍州市| 龙州县| 洛浦县| 连州市| 邯郸市| 阿荣旗| 怀柔区| 东阿县| 乐至县| 府谷县| 和田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