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

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

“怎麼樣,燕王,有什麼想法了嗎?”

蘇璟也停了下來。

朱棣沉思一會之後,說道:“蘇先生,學生覺得,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糧食的保障,絕不只是一個方面,或者說一個辦法能解決的。”

“嗯,不錯,思路是對的,那燕王能想到哪些方面呢?”

蘇璟笑著看向朱棣問道。

之前他和朱棣,基本談論的都是如何排兵佈陣,如何在兩軍對壘的時候贏得勝利。

後勤這一塊,基本沒說過。

蘇璟也想了解了解,這朱棣對於戰爭中後勤重要性的理解,到底有多少。

朱棣回答道:“先生,糧食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物資,想要保障糧食的安全,自然需要配備足夠多的士兵去保護。”

“另外,糧食的運輸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爲糧草運輸要比戰鬥士兵行軍更加的困難,速度也更慢,所以通常需要先行,這便是爲什麼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法的原因。”

蘇璟不住的點頭道:“看來燕王對於糧草重要性的認知非常的到位,那麼燕王可知道,大明現在的軍隊北伐,運糧的效率是多少?想要往從大明糧草運往邊疆一石糧,在路上需要消耗多少?”

朱棣搖頭道:“學生不清楚。”

雖然朱棣對打仗很感興趣,也很想加入軍營之中,征戰沙場。

但現在這般年紀,肯定還是太早了。

糧草細節上的事情,他了解的不多。

蘇璟笑道:“若是正常運輸的,前線送去一石糧,路上至少需要損耗七石糧,雖然不是十不存一,但也不會差上太多。”

“竟然這麼多嗎!”

朱棣有些驚訝道:“就算是運糧的士兵要吃,也不會吃這麼多吧?”

這運糧效率方面的情況,朱棣之前是真沒了解過。

一聽到這麼一個低效的運糧效率,朱棣是有點懵的。

蘇璟淡淡道:“燕王,除了人要吃糧之外,運糧的馬屁也是要吃糧的,甚至比人吃的還要多,同時運糧的路線上,可不都是平坦的官道,有些損耗完全正常。”

事實上,蘇璟上輩子在知道古代運糧效率的時候,也和朱棣的反應差不多。

而通過這麼一個運糧效率,蘇璟頓時便明白了,史書中記載的百萬大軍,根本不可能。

就憑著古代的這點生產效率,是無法供應百萬大軍的糧草消耗的。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

十萬的軍隊,已經屬於數量非常多了。

而且這十萬的軍隊裡,能夠有效作戰的單位,估計也就三四萬頂天了。

這麼一來,一些戰役裡,帶上一兩千精兵突出幾十萬大軍的包圍,也就能順理成章的說的清了。

“蘇先生,如果是這麼說,那這保障軍隊糧草安全最重要的事情,豈不就是運輸了?”

朱棣思維很快,朝著蘇璟發出了自己的疑惑。

蘇璟笑道:“運輸自然是很重要的,我剛還說了,爲啥諸葛亮北伐總是失敗,這和糧草運輸太難有著直接的關係。”

“沒糧的軍隊,就沒有任何的戰鬥力,而要保障糧草的安全,運輸是其中的關鍵。你父皇爲了搞定這個,不就效仿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度發明了衛所制度麼。”

“京師達於郡縣,皆設立衛、所,外統於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每個軍士受田50畝,給耕牛給農具,還豁免所有的租稅勞役。”

“這麼做,直觀的解決了糧草的問題,非戰時期,士兵種田,自給自足還能囤積點糧食,到了戰時,囤積的糧食直接拿出來用,因爲是在當地屯田,所以運輸也簡單很多。”

要說這打仗方面的事情,朱元璋那是真的非常擅長,縱觀華夏曆史長河,不單說皇帝,哪怕把歷朝歷代的名將都算在裡面,那也沒幾個比得上的。

朱棣聽得認真,但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父皇,竟然做了這麼多他不知道的事情。

像是衛所制度,朱棣之前從未關注過。

因爲他喜歡行軍打仗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爲感覺身爲男兒,就該沙場馳騁,建功立業。

哪怕是後勤這樣的事情,他也覺得應該是謀士的事情,自己只需要管好前線的戰鬥就行了。

蘇璟繼續道:“但衛所制度終究只是一種切合現在大明狀況的制度,時間久了是不行的。”

“爲什麼?這衛所制度有什麼缺點嗎?”

朱棣好奇的問道。

蘇璟淡淡道:“燕王,你想一想,現在的大明已經北伐數次,外患不斷,衛所制度是爲了保障大明軍隊有著充足糧草同時又不對百姓有太大壓榨的制度,在這種時常征戰的時候,自然是很好用。”

“但如果等到外患都肅清的差不多了呢?元朝餘孽的禍患徹底的解決,也沒有外敵再敢對大明發起戰爭的時候,你覺得這衛所制度會變成什麼樣子?”

朱棣眉頭緊鎖,他還真沒想過這麼遠的事情。

此刻循著蘇璟的思路,他開始考慮了起來。

“若是沒有戰爭,那這些屯田的士兵種出的糧食會越來越多,這些糧食也不用交稅。”

朱棣自言自語的說著:“衛所制度的糧食,是軍隊使用的,但軍隊無法消耗掉,那隻能售賣出去,這樣一來的話,邊軍的將領,豈不是會變成鉅富?”

“只是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朱棣的腦子,終究還是在行軍打仗上用的多,到了其他方面就不太行了。

“學生不知道了。”

朱棣擡頭看向蘇璟,直接了當的說明了自己的情況。

蘇璟淡淡道:“燕王伱說的基本沒錯,但有一點,這些衛所制度下的屯田,只會慢慢的被朝中的大官或者是軍中的將領侵佔,普通士兵種田的報酬也會越來越低,直到他們自己都接受不了跑了,真到了要打仗的時候,可能連士兵的數量都湊不齊,只能去招募新兵。”

蘇璟現在說的,正是一百多年以後真實發生在明朝大地上的事情。

當時的大明打仗,士兵不足,甚至要去遼東和陝西招募傭兵。

沒辦法,衛所制度下的這些豁免了租稅勞役的田地,那是最優質的的土地資源。

同時衛所制度下,軍隊都是就地開墾良田,大部分的戰事區域距離京城遙遠,所謂天高皇帝遠,被發現的概率也很低。

土地兼併本身就是明朝最大的一個禍患,在軍隊裡,自然也不例外。

當然了,對於現在的朱棣來說,這些只是蘇璟的分析見解。

但朱棣知道,蘇璟說的話,肯定不會有假。

“真的嗎?這衛所制度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危害?這豈不是我大明之禍患?”

朱棣一臉驚訝的朝著蘇璟說道。

蘇璟搖頭笑道:“燕王,你理解錯了,這不是衛所制度的危害,這充其量只能算是個弊端,難道沒有衛所制度,這些良田就不會有人想著去侵佔了嗎?” “看事情要看本質,衛所制度在目前大明的情況來說,還是很好用的,至少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不是嗎?”

“只不過,你的父皇有一個特點,你知道嗎?燕王。”

朱元璋的特點!

朱棣聽著蘇璟的話,那是心驚肉跳。

蘇璟竟然敢如此隨意的品評自己的父皇,那可是大明的皇帝啊!

妄議皇帝,死罪一條。

但朱棣也知道,這一點在蘇璟身上肯定是不適用的。

所以這時候的朱棣,只是低著頭,啥也沒說。

蘇璟繼續道:“你父皇他啊,太自信了,自信的以爲自己設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就不需要任何的變化了,只要你們這些子孫能按照他設定的方針不改變,就能子子孫孫無窮盡,大明王朝萬世長存。”

“當然了,現在他稍微好點了,知道自己求變了,也不枉我一番敦促吧。”

老朱對於穩定不變的追求,那真是刻在骨子裡的。

只不過,朱棣對此的感受不深,因爲他還小,許多事情還沒經歷過,大明也沒穩定下來。

“蘇先生,父皇乃是一代聖君,難道這樣不好嗎?”

朱棣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的話,他倒也沒有完全的認同。

蘇璟說道:“明君你父皇肯定是,但這聖君麼,就得看標準了。”

朱棣臉皮跳動,內心已經開始糾結自己回去之後該如何向自己的父皇彙報了。

“蘇先生,那若是要改呢?日後大明該如何改這衛所制度?”

朱棣只得將話題重新給引導了回去。

蘇璟也沒多在意,看向朱棣道:“這個不是今日講解的重點,也不在糧草保障的內容之中,暫且不提。”

“說回糧草保障,衛所制度是一方面,但僅僅只是這個肯定是不夠的。”

“既然可以在當地屯田解決運輸路徑過長的問題,那麼還有一個便是建立糧道,方便運輸。”

“交通,是戰爭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除了前方進攻需要開闢的進攻路線交通,還有後方運輸補給的輜重路線交通。”

“我問你,燕王,這戰爭中,運糧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什麼?”

朱棣立刻回答道:“人力和牲畜,一些水戰可以用船隻。”

蘇璟點頭道:“不錯,現在的戰爭,基本上就這三種選擇,其中最爲廣泛的還是牲畜,運輸的數量比人力多,可以適應的環境比水力多。”

“這交通方式就這麼多,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運輸的效率呢?”

朱棣不假思索道:“路!路越好,運輸的速度就能大大的提升。”

“很好!路就是戰爭中糧草安全保障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蘇璟說道:“而且路好不僅有利於運糧,還有利於運兵,還記得去年中秋節的時候,我講的秦統一六國的課嗎?車同軌,看起來是規定的馬車的規格,其實目的是爲了讓路統一起來,提高行車的效率。”

“同時將全國各地的行道打通,建立起一個四通八法的交通網絡,嬴政對於路重要性的認真,那是相當到位的。”

蘇璟的話瞬間將朱棣的思緒拉回了去年的中秋節。

當時的蘇璟的的確確講述了秦朝大一統的諸多內容,其中就有關於路的一些描述。

“原來如此,學生受教。”

朱棣認真行禮道。

兩人邊走邊說,已經回到了小院。

蘇璟打開屋門,朝著朱棣道:“燕王,泡腳嗎?”

???

朱棣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蘇璟這思維跳躍的程度,著實有些太快了。

不等朱棣回答,蘇璟直接道:“你騎馬來的,肯定要泡,咱們去廚房燒水。”

“是,蘇先生。”

朱棣立馬跟著蘇璟到了廚房裡。

不多時,一鍋熱水便燒好了,蘇璟又找來兩個腳盆,一人一個,直接在廚房裡開始泡熱水腳了。

要說爲什麼不去大廳裡屋泡,那自然是在鍋邊加熱水方便。

蘇璟這裡雖然說是小院,但其實還是挺大的,廚房的空間也完全夠兩人泡腳。

“嘶……真舒服。”

蘇璟感受著腳上的灼熱感,分外的舒適,他還加了一些生薑,可以去去腳味。

朱棣自然也很舒服,騎馬雖然不用走路,但踩著馬鐙一路,還是很累腳的。

“蘇先生,這糧草的保障,就這麼多了嗎?”

朱棣趁機繼續向蘇璟詢問道。

“怎麼,燕王還想知道什麼?”

蘇璟笑著說道。

朱棣回答道:“學生是覺得,蘇先生說的這些,雖然都很有用,但好像應該還有一些東西。”

“哦,什麼東西?”

蘇璟淡淡道。

朱棣說道:“蘇先生之前教過學生大縱深作戰理論,其中一些戰法蘇先生告訴學生,現在的火器水平無法達到,但將來等到火器不斷髮展,便可以了。”

“學生便想,到了那個時候,這糧草的保障,是不是也會有著不同的地方。”

聽到這話,蘇璟那也是被朱棣驚了一下。

好傢伙,朱棣真是天生的將領,這都能想到。

明明之前還是一個對於後勤保障沒多少了解的菜鳥,這會已經直接聯想到了現代戰爭中的補給運輸了。

蘇璟頓了一下,說道:“那自然是有著變化的,就說個最簡單的吧,運輸方式的變化。”

(本章完)

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123章 飛花令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184章 老朱一句話,皇子扛大鼎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329章 出獄!第74章 高薪養廉?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115章 何爲徭役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92章 三大產業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343章 左丞相,韓國公,政客!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36章 老朱就這樣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42章 多事之人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著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42章 多事之人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6章 “劫富濟貧”!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
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123章 飛花令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37章 開海?暴怒的老朱!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184章 老朱一句話,皇子扛大鼎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329章 出獄!第74章 高薪養廉?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115章 何爲徭役第467章 好話要說,狠話也要說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92章 三大產業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138章 何爲國家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343章 左丞相,韓國公,政客!第468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36章 老朱就這樣第270章 朱樉的致富之路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42章 多事之人第315章 哪有什麼真相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著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42章 多事之人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6章 “劫富濟貧”!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32章 朕沒了,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503章 李世民與魏徵,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南澳县| 文化| 忻城县| 沅江市| 临朐县| 峨边| 独山县| 宾阳县| 黄平县| 北京市| 华容县| 会同县| 汝城县| 东阳市| 德保县| 平阳县| 临湘市| 呼和浩特市| 从化市| 木兰县| 武宁县| 柳州市| 钟祥市| 营山县| 山丹县| 个旧市| 花莲县| 赤峰市| 金山区| 江陵县| 德清县| 响水县| 青龙| 城固县| 龙海市| 九龙城区| 织金县| 新郑市| 平邑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