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

第420章 女真?同化不就行了!

府兵制和軍戶制的區別?

朱棣腦海中不斷的回憶,然後說道:“先生,您剛纔說了,這府兵制其實是有錢的富農主動當兵,而這軍戶制乃是官府設立軍籍,世代爲兵。”

“學生以爲,區別就在這其中。”

蘇璟擦了擦手,無比滿足。

碳水拉滿的早飯,纔是打工人的早飯啊!

“不錯不錯,看來燕王一直都聽得很認真,府兵制和軍戶制的區別,其實就在於主動和被動的分別。”

蘇璟笑著說道:“府兵制的核心是府戶當兵,而府戶一般爲高門子弟,他們當兵打仗,那是爲了榮譽,武器裝備自備,雖然不夠統一,不過卻也稱得上精良。”

“軍戶制的話,當兵的都是貧苦的老百姓,社會地位低下,那是爲了生存去打仗。”

“咱們大明的衛所制,其實就是一種變化的軍戶制,我記得你父皇說過很豪氣的一句話,養兵百萬而不費百姓一粒糧是不是。”

朱棣立刻點頭道:“不錯,這話父皇的確是說過的。在學生看來,衛所制於兵役而言,相當的優秀,既可以保證充足的軍隊數量,同時也有著可供戰爭的糧草。”

“但第一日的時候,先生同學生講述這軍糧之事的時候便說了,衛所制的弊端是很明顯的。一旦到了無仗可打的時候,那麼屯田就會變成私產,軍糧也會被交易倒賣。”

“如此看來,這衛所制的兵役制度,或許纔是導致其發生的根本原因。”

朱棣這話讓蘇璟相當意外,沒想到軍糧和兵役,現在直接讓朱棣給聯繫起來了。

雖然這本身就有著關係,不過能提出來,說明朱棣是真的認真聽了。

茶水喝完,蘇璟付了錢,然後帶著朱棣便轉身回家了。

無論是蘇璟還是朱棣,都不是很喜歡逛街的主。

路上。

“燕王,兵役的形態變化,其實就是國家財政的象徵。”

蘇璟淡淡道:“爲什麼大明要採取衛所制,而不是募兵制,說白了,就是國庫裡沒錢糧,若是軍隊不能自己解決糧草問題,那百姓負擔太大,生存就成問題了。”

“我第一日的時候就說了,現階段來說,衛所制對於大明是相當不錯的制度,只不過不能一直持續,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改進變化。”

“軍事不僅僅是帶兵打仗,還和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財政水平以及政治水平息息相關。兵役的目的是爲國家招攬足夠的士兵作戰,不管是強徵還是募兵,都只是手段而已。”

“完美的兵役制度,理論上恐怕也不存在,因爲一個王朝的發展是有著各個時期階段的,不同的階段,自然需要適配的制度。”

朱棣只感覺自己接受了太多的訊息,蘇璟對於兵役的講解,讓他再一次有了新的認識。

“對了,燕王可知道女真族?”

蘇璟突然開口問道,女真族也就是滿族的前身,蘇璟從商周說到了明朝的兵役制度,這清朝,也可以扯一扯的。

只不過現在還沒有清朝,只有女真族。

朱棣點頭道:“學生知道,北平更北的地方,便是女真族生活的地方,據說是一羣馬上的民族,男子騎術個個了得。”

“學生早就想過,等就藩北平之後,便要招募一支女真人組成的騎兵,效仿漢景帝的羌騎。”

現在的朱棣,那是完全沒把女真人放在眼裡。

畢竟此刻的大明纔剛剛建立,女真人還屬於落後的部族,不說是大明的對手了,活著就艱難無比了。

“好志氣。”

蘇璟點頭道:“我正好對這女真人有些許瞭解,女真族人數不多,又生活在寒冷的北地,可以種植的土地幾乎沒有,基本上都以狩獵爲生,故而騎術精湛。”

“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集體狩獵,雖然不算是軍隊,但也可以理解爲一種兵役的模式,與部落兵制度相似。”

“不過女真人比起一般的部落,行動組織力更強,喜歡用帶有顏色的旗幟來區分不同的部落,指揮作戰,若是燕王能收服的話,那也算是一個強大的助力。”

“最好還是收服之後,直接讓其與漢族通婚,讓其徹底的歸屬於大明,如此一來,可保大明邊境無虞。”

身爲一個漢人,蘇璟還是有些私心的。

儘管現在來看,女真人僅僅只是幾個不成規模的部落,在大明邊境之上,威脅也不大。

但歷史書上的記載是清晰的,女真人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滿族。

最後反攻大明,建立了清朝。

現在蘇璟和朱棣提了這麼一嘴,目的也很簡單,在大明強盛的時候,就將女真人與漢人徹底的同化。

如此一來,即便真的大明王朝覆滅,之後也不是什麼清人入關了。

當然了,清朝還是幾百年後的事情,現在只是對朱棣的一句話,一切都尚未可知。

“學生記住了。”

朱棣認真點頭,雖然他從未對女真人太過在意,但這並不妨礙他相信蘇璟。

“我也就是隨口一說,就藩之後,燕王你自然有你要做的事情。”

蘇璟擺擺手,並未過於強求。

女真人真和漢人徹底同化了,誰知道會不會出現一個新的滿族呢?

明朝的滅亡,滿族入侵只是外部因素。

壽命到了,即便沒有滿族,沒有努爾哈赤,一樣會滅亡。

“到了。”

蘇璟推開院門,麻溜的將木頭和工具拖到了院子中央。

雖然朱棣是最後一天,但蘇璟可不會因此有什麼特別的照顧。

該做的木工,還是要做的。

朱棣也是有眼力見的,立刻幫著蘇璟開始打下手。

只不過,這木材原料換了,操作起來就費勁了許多。

同樣是刨光的操作,蘇璟只感覺刨刀那是相當的難以推進。

“密度大了就是不一樣啊。”

蘇璟感嘆了一句。

這木頭越是難處理,就說明質量越好。

朱棣幫著忙,好奇的問道:“先生,這密度是什麼?”

蘇璟淡淡道:“就是一個物質重量和體積的比例,說的直白點,比如現在我正在刨的木材,比起先前做自行車的木材密度就要大很多,同樣的體積,重量多很多。”

“密度大的木材,自然就能承受更大的重量,更加的牢固,當然,加工起來也費勁一些。”

“嘶……還真他孃的是個體力活。” 蘇璟努力的推著刨刀,本想表現出一副淡然自若的樣子,奈何實力不允許。

“先生,要不然讓學生試試?”

朱棣嘗試著問道。

蘇璟停下動作,看了一眼躍躍欲試的朱棣,點頭笑道:“也行,伱想試就試試吧。”

說著,蘇璟將刨刀遞給了朱棣,同時讓開了位置。

“多謝蘇先生。”

朱棣接過刨刀,學著蘇璟之前的手法,直接開始操作了起來。

蘇璟樂得清閒,直接坐到了一旁的石凳上。

他也不指望朱棣能幫自己做多少活,權當是休息一會了。

一上手,朱棣便感覺到了這活的不容易。

刨刀上強烈的阻滯感讓朱棣的動作十分的緩慢,甚至是動彈不了。

以他這個年紀來說,幹不動纔是正常的。

不過,現在朱棣是不可能就此放棄的,這可是在蘇璟的面前表現。

朱棣緊咬牙關,努力的推動著刨刀。

只不過,他越是用力,便越發現自己推不動。

蘇璟笑道:“燕王,這刨刀不是向下壓的,而是朝前推的,壓的越狠,就越是難推,先把突出比較大的位置刨好,然後一點點的傾斜用力角度纔是正確的。”

雖然說刨木頭看著是一個很簡單的活,但對於朱棣這種從未乾過的人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

主要是不得要領,就很容易難倒自己。

而聽到蘇璟指點的朱棣,立刻就掌握了竅門。

隨著他放鬆了一些氣力,改變了一下角度,刨刀馬上就順滑了起來。

“先生,學生受教了。”

朱棣興奮的朝著蘇璟說道。

蘇璟淡淡道:“燕王,這就叫做過猶不及,有些事情,就是不能用力過猛。”

“戰場有句話叫做,越是怕死,就越容易死,便是這個道理。”

朱棣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好奇道:“先生,此話該當何解?怕死的人,不應該會想辦法保住自己的性命麼,怎麼就容易死了呢?”

蘇璟說道:“因爲戰場是一個場面混亂,局勢瞬息萬變的地方,想要在戰場上活命,自己不能亂,怕死的人,膽怯會影響內心,讓人失去準確的判斷,沒有了準確的判斷,距離死亡那就不遠了。”

“心態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比如鉅鹿之戰,項羽五萬兵力,對陣四十萬秦軍,選擇了破釜沉舟的辦法,便是要以絕境激發士兵的戰鬥力,從而贏得了這場戰鬥。”

“只不過,這等招數,也得慎用,若是一個不好,很容易造成軍隊譁變,到時候就是不攻自破了。”

“至於生活中麼,比如商場上,凡事用力過猛,很容易被對手看出意圖,與人爭利之時,便會落入下風了。”

“我想你父皇在平日裡對你們也有教導吧,身爲皇子,切忌心浮氣躁,一定要做到寵辱不驚,物我兩忘。”

心態這種東西,其實還是挺玄乎的。

不過玄乎的東西有一點好,就是可以隨便扯。

這不,蘇璟現在這一通,直接就將朱棣給震住了。

他的父親朱元璋,的確是講過類似的話,比如一定不能隨意動怒,不能把自己想的表現給下面人看出來之類的。

只是與寵辱不驚,物我兩忘這樣的描述相比,就顯得有一些上不了檯面了。

“多謝先生教導。”

朱棣賣力的幹著活,身體是勞累的,心情是輕鬆的。

之前因爲一些話語惹得蘇璟不高興,可是讓朱棣著急了好久。

現在看來,好像一切都過去了。

蘇璟看了看朱棣,覺得自己休息的也差不多了,起身道:“燕王,可以了,接下來還是我來吧。”

朱棣還想繼續幹一會,但蘇璟已經來到了他的面前。

“是,先生。”

朱棣無奈,只能將刨刀交還給了蘇璟。

不過朱棣可不敢和蘇璟一樣坐在旁邊休息,而是立馬又給蘇璟打起了下手。

“先生,您剛纔說心態很重要,那又該如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呢?”

朱棣好奇的朝著蘇璟詢問道。

蘇璟笑了笑,這可就來到了他擅長的領域了,上輩子員工培訓,這種套話他是最會說的。

“咳咳,這個保持好心態麼,說簡單簡單,說難也很難。”

蘇璟輕咳了兩聲,說道:“保持好心態,得先了解什麼是心態,說的直白點,那就是心理狀態。”

“心理狀態又是動態變化的行程,指人面臨一定情景、一時刻表現出來的的心理活動顯影。”

“心理狀態是心理活動的背景,是一種基本心理活動,常見的如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鹹。具有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特點,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定性。心理狀態在不同的心理活動階段和活動領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很難用單一分類標準或只從一個角度去分類心態解釋。”

蘇璟這一波理論,直接把朱棣說的那叫一個雲裡霧裡,頭都大了。

“先生,學生聽的不是很明白,還請先生解釋的清楚一些。”

朱棣只能朝著蘇璟請求了起來。

蘇璟自然清楚朱棣現在的理解情況,因爲這些理論,他第一次知道的時候,也是一樣很迷糊。

不過好在蘇璟早有經驗,他拿起刨刀說道:“燕王,其實很簡單,心態就是外界環境的變化,導致的心理變化,比如我在刨木頭,如果不小心傷到了手,手會疼,心裡自然會產生難受的感覺。”

“外在事物的變化,影響到了自身,從身到心,這裡的心,便有著心態在內。”

朱棣眼前一亮道:“先生,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要保持好心態,就不能被外在環境的變化影響,得堅定自己的內心。”

“您在刨木頭,爲的是做自行車,即便是傷到了手,也不會改變原本的目的。”

(本章完)

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127章 梭哈!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啊!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331章 真正的護身符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18章 蘇璟的試探第386章 帶著朱棡去查賬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43章 改寫歷史?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43章 改寫歷史?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276章 李善長請辭,老朱的水平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103章 公信力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章 再世神農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
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127章 梭哈!第190章 鴛鴦陣驚沐英,皇子齊力共撼鼎!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481章 劉半仙的伙食費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181章 未來太子妃和未來皇后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219章 胡惟庸點題,世家寶論事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447章 你的理由,還不夠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203章 真PUA!因爲我相信你啊!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331章 真正的護身符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48章 天子治下,穩定第一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18章 蘇璟的試探第386章 帶著朱棡去查賬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43章 改寫歷史?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43章 改寫歷史?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434章 老周的兩個條件第276章 李善長請辭,老朱的水平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151章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第103章 公信力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章 再世神農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50章 劉伯溫請辭,老朱的態度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大方县| 鸡西市| 桑植县| 白水县| 宁晋县| 玉林市| 阜南县| 宁远县| 大理市| 遂昌县| 新宁县| 洛浦县| 珲春市| 信丰县| 霍邱县| 小金县| 奉节县| 军事| 巫溪县| 敦化市| 白银市| 康保县| 永仁县| 无锡市| 乐安县| 吴旗县| 涞水县| 周至县| 彰化市| 海安县| 泰和县| 连南| 达拉特旗| 石嘴山市| 绍兴县| 江口县| 浦北县| 廊坊市| 夏津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