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榮辱觀
評判榮辱是非問題的標準規範
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辱、是非問題總的看法和評價標準,是道德體系中的核心內容,是人生觀的一個核心支柱。不同的榮辱觀反映了不同的道德價值觀。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高屋建瓴、精闢深刻、內涵豐富,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是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中共十七大明確將“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寫入黨章,作爲全體共產黨員必須盡到的義務。中共十八大強調,要“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因此,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要自覺按照黨章要求,牢固樹立並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成爲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模範。
(一)榮辱是非問題至關重要
榮辱觀反映著人們的思想狀況和社會進步的程度。倡導什麼樣的榮辱觀,不僅體現著社會的價值導向,標誌著社會的文明程度,而且還直接影響著社會風氣。社會風氣怎樣,與社會普遍的價值思想狀況是緊密聯繫的。尤其是在最基本的是非、善惡和美醜問題上,社會普遍的觀念認同,對社會風氣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道德傳統中,“知恥”與“榮辱”是人之要義。傳統道德的榮辱觀涉及瞭如何對待義與利、公與私、美與醜、善與惡、苦與樂、生與死等各種矛盾關係,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提供了一整套基本的參照與規範。古代的思想家歷來十分重視榮辱觀念。“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毀人,不可譭譽”、“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等格言警句,都表明了古代的哲人志士將“知榮辱”放到了與人格一樣重要的地位。在古賢看來,惡皆生於無恥,無恥乃人之大患,知恥是人的基本德性和人格。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清朝著名思想家龔自珍說:“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爲國之大恥。”所以,明是非、分善惡、識美醜、知榮辱,乃人之所以爲人的重要標準。人只有知恥才能自覺地趨榮避辱,爲善去惡,有所不爲。“榮”和“辱”從來就是對立的。人一旦連最基本的羞辱感、恥辱感都喪失了,那就什麼壞事情都幹得出來了。羞恥心乃是一道極爲重要的道德堤防,一旦決口,人將無所不爲,無惡不作。可以說“知恥”是榮辱觀的心理底線。同時,古賢認爲,凡人皆“好榮惡辱”,而榮辱之分不在地位的高低、財富之多寡,而在是否合乎道義。“由義爲榮,背義爲辱”,人生應當明於榮辱之分,行當榮之事,拒爲辱之行。這些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道德資源永遠是我們社會道德進步和發展的基礎,它所具有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也是我們民族走向世界的精神支持。
總的來看,當前我們社會精神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是與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趨勢一致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日益深入人心;廣大幹部羣衆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進一步增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爲全國各族人民的廣泛共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快發展、維護穩定的思想,已成爲社會精神生活的主旋律。這些都是當今中國意識形態的主流。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由於社會轉型、利益分化、生活方式多樣化和商品經濟意識的滲透,一部分人的思想中也出現了一些是非不分、善惡不辨、美醜顛倒的突出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這樣三種:
一種是不以榮爲榮。面對許多被尊爲美德、以爲榮耀的言行,有的人棄如敝履。恪守傳統美德的人常被認爲“不開竅”、“死腦筋”,遵守公序良俗的人則被認爲“憨實呆板”。在一些人那裡,勤儉節約是摳門,鋪張浪費是大方。有的先富起來的人,過著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卻對慈善事業一毛不拔。不以榮爲榮,便是道德滑坡的開始。
另一種是不以恥爲恥。面對許多被鄙爲寡德、以爲恥辱的言行,有的人亦步亦趨。諸如懶惰無知,好逸惡勞,揮霍浪費,求神拜佛,欺行霸市等等。更有少數領導幹部跑官要官,買官賣官,以權謀私,權力尋租,貪污受賄,賭博造假,貪贓枉法,違法亂紀,利慾薰心,惟利是圖、見利忘義、損人利己。不以恥爲恥,則連最低的道德標準都已喪失。
第三種是以恥爲榮。有的人認爲張揚個性、主張個人權利,就是放縱自己,放飛慾望,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而對於恥辱的言行,有的人則認爲見慣不怪,是什麼“潛規則”,應當遵從而不是反對。有的人以享有特權爲榮,樂道辦事有“後門”,那些“有關係”的人被視爲有本事、有能耐。有的人結黨營私,搞小團體,美其名曰講團結、講義氣。有的所謂“明星”、“大腕”以鬧緋聞爲榮,造人氣。以恥爲榮,則不僅道德墮落敗壞,人格已不健全,志趣也很低下。
上述不以榮爲榮、不以恥爲恥、甚而以恥爲榮的現象,是榮辱觀缺失乃至顛倒的具體體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十分複雜。面對權、錢、利、色等的誘惑,一些人經受不住,或甘受驅使,心底的道德防線潰退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觀念發生變化。在社會轉型期,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以及市場自身
的缺陷和消極因素等,影響了一些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爲,難免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
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有良好的價值導向、道德規範、行爲準則,對一個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榮辱分明、揚榮抑恥的社會道德風尚。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也要求我們高度重視榮辱是非問題。樹立正確榮辱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榮辱觀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爲人處世方式、生產生活態度以及工作勞動績效,還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創業觀、消費觀、價值觀等等。不難看到,一些人中存在的榮恥、是非、善惡、美醜混淆以及道德失範等現象,不僅敗壞社會風氣,也阻礙著經濟的發展。解決好這些問題,形成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我們纔能有力地推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當前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的新指針
胡錦濤同志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科學地闡明瞭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深刻內涵,涵蓋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時代要求,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確了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爲準則,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闢概括,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是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歷史時期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
胡錦濤同志指出,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廣大人民羣衆的強烈願望,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樹立社會主義的榮辱觀,知榮棄恥,自覺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爲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及價值觀念的多元嬗變,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產生了不可避免的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其中既有積極向上、與時俱進的,也有消極不良、腐敗墮落的。而這些變化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造成了對善與惡、是與非、美與醜在某些情況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們的榮辱觀發生了某些畸變與偏差。胡錦濤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通過對“八榮八恥”的概括,激濁揚清,爲我們提供了“全體社會成員依靠什麼來實現社會和諧”這一重大命題的答案。
“八榮八恥”內涵豐富。“以熱愛祖國爲榮、以危害祖國爲恥,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以崇尚科學爲榮、以愚昧無知爲恥,以辛勤勞動爲榮、以好逸惡勞爲恥”,這體現了爲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體現了以集體主義爲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也是每個公民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共產黨員更應該以此嚴格要求自己。“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以艱苦奮鬥爲榮、以驕奢淫逸爲恥”,這體現的是家庭生活等社會生活中公民應遵循的最基本的準則,體現的是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見,“八榮八恥”是社會主義公民應當遵守的規範,反映了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根本要求,也是從總體上對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生動表述。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支撐民族進步的脊樑。榮辱觀不僅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會風氣之“大端”,也是一個民族思想道德的基點,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基石。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發展任務。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只有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才能取得精神文化的認同與共識,由此辨是非、明榮辱、分善惡,有效發揮先進文化啓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鍛造我們社會的文化品性,豐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從而凝聚力量,激發鬥志,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塑造社會主義公民的精神指導。一個人的全面發展,關鍵在於有正確的價值取向,維持一個社會的秩序和諧,需要鮮明的價值導向。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提供了這樣一種價值、這樣一種導向。胡錦濤關於“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概括,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傳統美德、黨的作風建設與時代精神的弘揚緊密聯繫在一起,爲構建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提供了指針。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上,如何觀察身外的世界,如何體驗寶貴的人生,如何審視過往的歷史,又如何創造美好的未來,都與公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歷練息息相關。在社會主義社會裡,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都必須旗幟鮮明。以社會主義榮辱觀進德修業,這是對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的基本要求,作爲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先進分子的共產黨員,光榮之事要走在前列和首先做到,恥辱之爲要堅決不做和有力抵制。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保障。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體現了在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以人爲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八榮八恥”關係到人們的價值判斷和社會風氣的淨化,關係到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有正確、鮮明的社會價值導向來引領和保證全體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個社會有穩定的內在秩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爲形成維繫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提供了重要保障。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增強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堅實保障。樹立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既是對人民羣衆在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上的基本要求,更是對居於執政和領導地位的中國共產黨在思想道德建設上的基本要求。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員以無比堅定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無比高尚的革命情操和革命抱負,鑄煉和培育了現代革命道德,提升了傳統榮辱觀的精神境界,爲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爲當代中國社會應當信守和踐行的榮辱觀樹立了光輝的典範。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不僅需要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建設,同時也需要繼續堅持、弘揚和豐富、完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不僅有利於增強共產黨員的道德自律意識,使共產黨員在各種誘惑和挑戰面前永葆革命先鋒隊的本色,也有利於提升黨在人民羣衆中的良好形象,進一步增強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三)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鞭策自我
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爲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規範,是全體社會成員都應該遵循的行爲準則和道德依據,它對社會成員的道德行爲起教育、引導和約束作用。共產黨員是社會成員中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對於要求社會全體成員做到的,自己應當首先做到。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應當以飽滿的政治熱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實實在在的行動,帶頭遵循、自覺踐行、堅決維護社會主義榮辱觀。
認真學習和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增強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共產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只有思想問題解決了,行動纔可能自覺、纔可能堅持,否則就可能只是一時熱情、只是當成任務甚至負擔。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蘊涵著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其理論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生動地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和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等基本觀點,體現了爲人民服務的人生價值觀和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注重效率與社會公正相協調的原則,強調了在職業生活、社會公共生活、家庭生活中公民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共產黨員把握了這樣的精神實質,才能深化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和理解。
堅持知行統一,把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思想認識轉化爲實際行動。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與共產黨員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的具體要求結合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要把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落實在工作上,體現在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勇於奉獻,精益求精,提高工作質量,爭創一流業績。要刻苦鑽研,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大膽探索,勇於創新,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領。要識大體、顧大局,個人服從組織,以國家和集體利益爲重。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牢記“兩個務必”,以艱苦奮鬥爲榮;堅持求真務實,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頭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堅持實事求是,做老實人,講老實話,辦老實事,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心繫羣衆冷暖,關心羣衆疾苦,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竭誠爲羣衆服務,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把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在社會生活中,戒奢崇儉,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崇尚科學,堅持真理,移風易俗,反對和破除各種愚昧、迷信;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爲習慣;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弘揚家庭美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時時刻刻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廉潔自律,恪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堅決拒絕燈紅酒綠,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及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把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落實到黨性鍛鍊上。見賢思齊,自覺向先進典型學習,對照身邊的先進,確立追趕目標,並付諸行動,使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過程成爲不斷加強黨性鍛鍊、增強黨性修養的過程。不滿足於潔身自好,敢於對違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行爲進行批評和鬥爭。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持和發展先進性,不僅要通過自己的行爲來展示,還需要的是通過承擔社會責任來體現。要有問題意識,帶著觀察的眼光,善於發現、主動發現現實生活中違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行爲。面對違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行爲,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不害怕、不退縮,敢於鬥爭、堅決抵制。通過引導廣大人民羣衆積極參與,使整個社會形成共識,形成合力,齊推爲榮之事,同斥爲辱之行,讓社會主義榮辱觀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長期發揮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