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

7.發展觀

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

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爲民、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因此,作爲執政黨的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幹部,必須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發展觀,就是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它決定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和基本模式,對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指明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科學道路,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一)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的最新發展理念

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當今世界和時代主題的深刻把握、對發展問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的集中體現,是黨和人民所需要的最新發展理念。中共十八大強調:“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在對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基礎之上提出來的。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兩大主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加強合作,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同時,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日益加深,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在這種形勢下,只有堅持科學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才能趨利避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在爲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還不發達,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深化改革進一步觸及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須解決;人民羣衆在初步解決溫飽問題以後,追求更幸福、更殷實的生活以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願望更加強烈;社會利益關係更趨複雜,處理好社會利益關係的難度加大。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的系統理論,是新世紀中國共產黨員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研究和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所取得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不僅從世界觀的層面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從方法論的層面爲我們認識和處理髮展問題提供了科學指導和基本遵循。科學發展觀在工作方法上突出體現爲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強調統籌兼顧,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來妥善處理和解決我國的發展問題。在統籌兼顧中,“統籌”指的是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兼顧”則強調照顧各個方面,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係,解決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防止顧此失彼。統籌兼顧,要求我們把發展看作是各方面共同推進、彼此協調的過程,在處理髮展中的重大關係和矛盾時堅持“兩點論”,而不能只顧一頭、不及其他;必須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是要把握好重點和非重點的辯證關係,而不能平分秋色、不分主次。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統籌兼顧,不能搞“單打一”,不能搞片面性、絕對化。然而,由於複雜的社會歷史原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夠和諧、不夠平衡,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抓住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矛盾,有重點地求得突破,防止搞“一線平推”。黨中央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一個根本點就是要立足國情,把統籌兼顧與重點突破更好地統一起來,努力實現發展的均衡和協調,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這集中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和一般方法。

中國共產黨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總結新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一系列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舉措,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走和平發展道路等。正是這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完善著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內涵,開拓著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道路。正是在這個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過程中,科學發展觀展示著在新世紀新時期作爲重要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實踐將證明:只要我們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前進,就一定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用科學發展觀武裝自己的頭腦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在進入新世紀之初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馬克思

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等全面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

胡錦濤同志指出:“要抓住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難題,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關鍵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我們共產黨員來說,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是用科學發展觀武裝自己的頭腦,緊緊抓住科學發展觀這個靈魂,吃透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提高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科學發展觀體現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觀點,是指導我們認識和加快發展的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把發展生產力作爲首要任務,把經濟發展作爲一切發展的前提,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的觀點。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爲本,把人民羣衆作爲推動發展的主體和基本力量,以滿足人民羣衆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爲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是歷史發展主體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強調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於事物之間普遍聯繫、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強調要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科學發展觀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看成相互聯繫的整體,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看成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社會生產各個部類、各個地域、各個方面,人與社會、當代與後代等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過程,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對發展問題的認識。

科學發展觀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道路,是指導我們推進發展的根本方法。科學發展觀要求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發展速度與效益、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改革發展穩定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一系列重大關係,在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促進政治、文化、社會共同發展,解決好與經濟增長相關的各種社會問題。科學發展觀提出統籌兼顧的根本要求,把發展看作是相互推進、系統協調的過程,強調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協調一致地運轉。科學發展觀著眼於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創新發展模式、健全發展機制、提高發展質量,努力實現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處理中心與全面、重點與非重點、平衡與不平衡的關係,注重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實現發展的均衡和協調,充分體現了唯物辯證法在發展問題上的科學運用。

科學發展觀賦予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以新的時代內涵和新的歷史任務,爲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指明瞭方向。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中保持和體現黨的先進性,必須始終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努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爲本,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後的一項根本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黨領導發展的能力。科學發展觀賦予黨的執政理念以鮮明的時代內涵,爲中國共產黨更好地領導發展提供了新的遵循、新的思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完善黨的執政方略、健全黨的執政體制、改進黨的執政方式、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水平的戰略選擇。只有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的成效作爲衡量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尺度,把堅持黨的先進性落實到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來,中國共產黨才能得到人民羣衆的衷心擁護和廣泛支持,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科學發展觀著眼於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在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戰略、發展動力、發展目的和發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發展的系統理論,也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理論。科學發展觀涉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各個環節,貫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各個方面,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豐富和發展,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指針。

(三)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

胡錦濤同志

強調,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進一步把全黨的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爲全黨的實際行動,轉化爲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工作能力,抓住發展機遇,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切實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用科學發展觀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導工作,就要把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基本要求轉化爲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爲保證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和機制,轉化爲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中去。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要求我們要把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落實到堅持以人爲本,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上來;落實到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上來;落實到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上來;落實到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增強開發創新能力,爲實現科學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上來;落實到把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順分配關係,努力解決城鄉困難羣衆的基本生活問題,使廣大人民羣衆從改革發展中獲得更多的實惠上來。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要求我們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更新發展觀念,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系統地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增強運用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是創新體制機制,統籌考慮,全面把握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國際收支平衡這四大宏觀調控目標,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力度;三是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正確地履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四個主要方面的職能;四是改進工作作風,真正樹立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政績觀,用全面的、實踐的、羣衆的觀點看待政績,爲發展,爲造福人民而創造政績;五是抓緊研究制定統籌兼顧的政策和規劃,合理調整與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包括從財政、稅收、投資、分配等方面採取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體制、制度、機制和法制建設。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真正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幹部是關鍵。科學發展觀要求領導幹部要站在時代的前沿,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指導工作。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科學發展觀與正確政績觀是高度一致的。而且,發展觀也總是與政績觀緊密相聯繫的。一方面,科學的發展觀是正確的政績觀的前提和基礎,是衡量政績觀的標準。正確的政績觀應該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只有以科學的態度和戰略的思維樹立起科學的發展觀,才能真正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另一方面,只有樹立了爲大多數人謀利益,捨棄個人得失的政績觀,才能坦誠地、自覺地接受科學的發展觀。沒有科學的發展觀,政績觀必然要發生扭曲和變形;沒有正確的政績觀,發展觀也必然會失去主體的認同和社會價值的支撐。習近平同志2010年9月1日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強調:“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在發展觀上出現盲區,往往會在事業觀上陷入誤區。”他特別指出:“有的領導幹部天天講科學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卻往往偏離科學發展的軌道,做違背科學發展的事。領導幹部都要懂得,不堅持科學發展,即使一時搞得轟轟烈烈,最終也幹不出黨和人民需要的事業來。對待政績,要堅持實踐觀點,把求真務實作爲實現政績的基本途徑;要堅持羣衆觀點,把維護羣衆利益作爲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要堅持歷史觀點,把科學發展作爲衡量政績的主要標準,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要求廣大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爲此,就要用全面的、發展的、實踐的、羣衆的觀點看待政績,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爲人民謀利益;就要堅持“五個統籌”,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爲此,要揚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片面的政績觀,樹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政績觀;要揚棄單純追求局部利益的狹隘的政績觀,樹立全局協調發展的政績觀;要揚棄單純追求眼前發展的政績觀,樹立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政績觀。共產黨員的政績,說到底是要落實在爲最廣大人民謀取根本利益上。當代共產黨人的真正政績,就是要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就是要解決羣衆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科學、有效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對此,全體共產黨員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把握,並切實落實到行動中。

(本章完)

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3.價值觀:支撐黨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精神支柱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3.價值觀:支撐黨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精神支柱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8.榮辱觀:評判榮辱是非問題的標準規範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3.法紀觀:遵守國家法律和組織紀律的自覺意識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3.法紀觀:遵守國家法律和組織紀律的自覺意識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8.榮辱觀:評判榮辱是非問題的標準規範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3.價值觀:支撐黨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精神支柱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8.榮辱觀:評判榮辱是非問題的標準規範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3.法紀觀:遵守國家法律和組織紀律的自覺意識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
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3.價值觀:支撐黨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精神支柱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3.價值觀:支撐黨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精神支柱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8.榮辱觀:評判榮辱是非問題的標準規範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3.法紀觀:遵守國家法律和組織紀律的自覺意識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6.人民觀:共產黨員實踐根本宗旨的永恆意識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3.法紀觀:遵守國家法律和組織紀律的自覺意識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8.榮辱觀:評判榮辱是非問題的標準規範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11.創新觀:共產黨員與時俱進的一種素養理念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3.價值觀:支撐黨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精神支柱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7.發展觀:抓好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首要問題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1.世界觀:管住黨員思想觀念的“總開關”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0.學習觀:共產黨員提升素質的態度和方法16.親情觀:人之常情與黨性原則對共產黨員的考驗8.榮辱觀:評判榮辱是非問題的標準規範15.修養觀: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的自我修煉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4.作風觀:黨員素質、能力和形象的綜合體現2.人生觀:指導黨員人生追求的一種思想意識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4.權力觀:影響黨員工作態度、行爲和績效的直接因素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9.政績觀:黨的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導向12.民主觀:共產黨員必須帶頭弘揚的一種社會觀念17.道德觀:共產黨員必須樹立並堅守的底線觀念13.法紀觀:遵守國家法律和組織紀律的自覺意識5.利益觀:制約黨員行爲和追求的內在動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图壁县| 醴陵市| 荃湾区| 白水县| 丹江口市| 化州市| 永川市| 洛阳市| 贺兰县| 九江县| 瓦房店市| 易门县| 革吉县| 青龙| 孟村| 吴旗县| 大同市| 绵竹市| 霍山县| 台前县| 崇明县| 司法| 盐城市| 大关县| 正阳县| 霍山县| 娱乐| 南康市| 昂仁县| 都兰县| 突泉县| 涿鹿县| 阳曲县| 泽州县| 宁陕县| 阳东县| 江华| 富裕县| 怀化市| 青川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