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面用柴禾燒烤狼肉,以作爲食物,一面把狼吃剩下的野獸肉,撕下來餵養黃鷹。這隻黃鷹,也與衆不同,非常馴順,好像知道孛端察兒的心思,經過幾天的餵養,竟然與孛端察兒相依爲命,非常友好。
黃鷹和孛端察兒熟悉以後,有時飛到野外,只要搏取到什麼食物,就立即送給孛端察兒。孛端察兒對此也感到非常高興,經常與黃鷹無論生吃,還是熟食,都共同分享,共度時光,就像是一家人一樣。
孛端察兒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完了寒冷的冬天。到了春天的時候,無數的野鳥從四面八方飛來,黃鷹飛行迅速動作敏捷,眼光敏銳,捕捉野鳥非常厲害,大多被黃鷹捉住,每天有數十隻之多,根本吃也吃不完,他就把剩下的野鳥掛在樹上,風乾後存放起來,作爲過冬的食糧。
肉食雖然有了,只是沒有喝的,他很想喝上馬奶,但是沒有產奶的馬,周圍空蕩蕩的,他一時也根本無法找到。孛端察兒騎著斷尾巴的馬,登上高坡向遠方遙望,看見遙遠的草原深處,羣山的後面有一羣牧民,他們是沿著統格黎小河遷到這裡居住的兀良合部落人,大概有幾十家之多,孛端察兒每天都徒步走向前去,向他們討要馬奶子喝,晚上就回來睡在他的小草棚裡。
這裡的牧民對他不熟悉,開始時不肯給他馬奶喝,後來經過孛端察兒和他反覆協商,就同意用野鳥進行交換,各取所需,互通有無,以物品交換換物品,做起了生意。從此孛端察兒幾乎每天都要到那裡進出,熟悉了起來。只是沒能通報姓名,相互還不能夠完全瞭解。
這時孛端察兒的同母所生的哥哥不忽合塔吉思念幼小的兄弟,前來尋找他。先到牧民中詢問,牧民都說的確有這個人,只是不知道姓名和居住的地方。
不忽合塔吉正在盤問,沒有想到竟遇上了一個英俊的少年。在他臂膀上站著一隻雄鷹,騎在斷尾巴的馬上,隨著噠噠的馬蹄聲,從遠方飄然而至。
那些牧民見了,全都驚呼起來:“他來了,他來了!”不忽合塔吉回頭一望,那個少年不是別人,正是他尋找的弟弟孛端察兒。當時兩人欣喜若狂,握手相見,相互擁抱在一起,詳細敘述別離後的情況,雙方都感動得不禁流下熱淚。
他們坐在地上拉起了家常,不忽合塔吉勸弟弟回家,孛端察兒開始時並不同意,後來還是答應了,就與不忽合塔吉返回到草棚裡,簡略地收拾一下行裝,當天就啓程跟隨哥哥回去了。
他們在返回營地的路上,孛端察兒騎馬跟在哥哥後面,一邊走一邊說:“哥哥啊,人的身子有頭好、衣服有領子好。”哥哥摸不著頭腦,沒有答理他。孛瑞察兒又重複了一遍,仍然不見哥哥回答,等到他說第三遍的時候,哥哥才說:”你三番兩次說這話,神神道道的,是什麼意思?”
孛端察兒說:“那羣兀良合百姓沒有頭領管束,沒有有尊卑上下,多麼粗鄙,我們可以把他們搶來!”哥哥想了想,覺得有理,點了點頭說:“既是這樣,回家和兄弟們商議好,再去搶那些百姓。”
返回到營地,兄弟們經過商議,決定搶劫那些兀良合人,便讓孛端察兒當頭哨走在前面,兄弟們隨後趕到,把兀良人和牲畜搶來,把那些俘虜作爲奴隸,跟隨著部落當僕人。
果然過了幾天,有一位懷妊的婦人正在河中取水,忽然看見孛端察兒帶了幾名年輕力壯的牧民,急匆匆地跑來。兀良合部落裡的一位婦女就上前,好心地詢問他們說:“你莫非又是來喝馬奶的嗎?”
孛端察兒道:“不是,我是來邀請你到我家去的。”女牧民問道:“邀請我去做什麼?”正在他們說話的時候,不提防孛端察兒伸出雙手,就瘋狂地把她抱了過去,這時她連忙叫喊,但是都無濟於事,還是被孛端察兒搶走了。那些兀良合部落的牧民,也不知道孛端察兒把那位婦女搶到哪裡去了,頓時恐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