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剌挖赤回答說:“我是來自西域的人,只知道西域的事務,從前希臘王阿來三得消滅了波斯以後,想進向印度進攻,將領中多有異議,表示反對,發出命令後也沒有多少人執行。阿來三得派遣使者詢問他的軍師阿里斯托忒爾,阿里斯托忒爾沒有回答他的話,只和派去的人在花園中游玩,遇到荊棘擋住去路的時候,就命令跟隨的人把荊棘全部清除乾淨,另外種植上新的樹木。派去的使者這樣就省悟到了其中的道理,隨即返回報告了阿來三得,阿來三得就堅持不同意見的將領,全部誅殺乾淨,立即派兵平定了印度。大汗可以按照這種辦法,處理目前的事!”
蒙哥汗聽了,非常滿意,稱讚辦法高明,就命令把按赤臺等人,全部砍去腦袋處死,又查出些知情不報的官員,殺死了幾人。
蒙哥汗於是就大膽改革政治體制,分別任命各種職官,禁止各位親王向民衆私自徵收財物,放縱官員侵擾民衆。蒙哥汗還下令免除了老人們的稅收,免除了和和尚和道士等宗教徒的勞役。
蒙哥汗是元朝歷史上最仁厚的大汗,施行仁政,讓老百姓得到了許多實惠。因此所有蒙古和漢族地區的民衆,就很擁護忽必烈的統治,蒙哥汗就乘著車輛趕到和林居住,和林的官員和民衆,大多出來興高采烈地迎接他的到來。
趕往和林城以後,他又嚴厲查處各個宗族黨派,有的殺死,有的被放逐。定宗皇帝的皇后海迷失,以及失烈門的生母是太宗皇帝的侄子庫春的小老婆。在宮廷中心懷怨恨,經常訴說怨言。蒙哥汗就命令忙哥撤兒帶兵進入皇宮,把她倆人拖了出來,依法進行處治。忙哥撤兒惟蒙哥汗的命令是從,專門爲虎作倀,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可憐那兩位高貴的夫人,受刑後蓬頭垢面,熬受了各種苦刑,結果還是屈打成招,只得說成是爲了消除災難,將定宗皇帝的皇后處以死刑。把失烈門的生身母親,用氈毯裹起來,投進河流中處死。失烈門兄弟等人,全部加以降職的處分,把他們轉移到摩多齊那裡去囚禁起來,不準再居住和林城。
蒙哥汗爲了斬草除根,連太宗皇帝的皇后乞裡吉帖忽尼也不放過,命令遷出皇宮,居住在和林的西北郊區;凡是太宗皇帝的大老婆和小老婆的家庭資產,全部進行沒收,重新分別賞賜給各位親王,還派遣貝喇到察合臺的所屬地區,嚴厲地處治了違抗命令的各位大臣。
從此以後,太宗皇帝的子孫和拖雷的子孫,永遠結成了仇恨,成爲了仇敵,一個廣闊無邊的蒙古大帝國,這樣就免不了,暗暗地開始分裂了。爲以蒙古的未來前途埋下禍根。
我們現在再說忽必烈,他因爲輔佐蒙哥汗立了大功,深得信任和重用,全權管理大漠以南的軍政事務。在金蓮川建立了首府,召集和任用蘇門的隱居人士姚樞,河內的學者許衡,以及輝和爾部落的人廉希憲,研究和施行帝王治國的方法,體恤民情,休養生息。
京城裡的農業事務委任姚樞辦理;安慰和救濟民衆的事務委任廉希憲輸,興辦學校的事務委任許衡輸。他們三個人都是當時名流,時代的精英,他們非常感激忽必烈的知遇之恩,各自竭力施展才能,京城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社會風氣大爲改觀。從某種程度上說,蒙古之所以能一統天,都與很好地治理京城的基礎有關。
忽必烈是一個很不安分的人,一心想著攻城略地,命令兀良合臺統領各路大軍,分兵三路進攻大理國。
大理就是唐朝時期的南詔國,國王段智興割據偏安一方,與中原素無來往,不通音信。到了遇到蒙古大軍三路夾攻的時候,嚇得手忙腳亂,驚慌失措,好不容易纔召集到數千民兵,出城抵抗敵軍,倉皇應戰,被蒙古大軍一掃而空,全軍覆沒。
國王段智興見了更加驚恐和著急,躊躇彷徨,毫無對策,最後不得不脫guang了衣服,手裡牽著溫順的山羊,乖乖地走出城來,向蒙古大軍乞求投降。
蒙古大軍還分別攻佔了鄯善和烏爨等部落,進入了吐蕃地區。吐蕃就是現在的西藏地區,唐朝時曾經和中國和親,宋代以後也偶爾向朝廷進貢,那裡民衆的習俗都信仰佛教,尊敬和信仰喇嘛?!袄铩眱蓚€字,就是指高僧的意思,具有至高無上的意義。
佛教喇嘛的祖師名字叫做巴特瑪撤巴巴,在唐玄宗在位的時期,從印度北方進入了吐蕃,提倡和傳播喇嘛教,逐漸遍及整個吐蕃地區,後來喇嘛的勢力,逐漸凌駕於王權之上。
蒙古軍隊進入吐蕃以後,猶如猛烈的旋風橫掃大雪,攻無不克,所向無敵,蒙古軍隊一邊作戰,一邊發佈通告,凡是向蒙古軍隊投降的人免予處死,原來信仰的宗教,全部照舊,不予改變。蒙古軍隊也善於政治宣傳,攻打和宣傳,雙管齊下。
吐蕃喇嘛扮底達,迎接了蒙古軍隊,兀良合臺對他也以禮相待,非常尊重。扮底達把蒙古帶領到了都城裡,勸告部落首領唆火脫向蒙古軍隊投降。唆火脫,也記載爲蘇固圖。唆火脫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投降了蒙古軍隊。
當時忽必自己也作爲在後面增援的軍隊,也指揮軍隊進入了吐蕃,會見了扮底達,對扮底達格外優待。
扮底達有一個家族侄子名叫拔思巴,也記載作帕思巴。剛好有十五歲,擅長誦讀經文和咒語,聰穎智慧,忽必烈對他非常喜愛,命令他陪伴在身邊。這時剛好遇到蒙哥汗傳來命令召喚他回國,忽必烈命令兀良合臺進軍西南,自己攜帶著拔思巴向北凱旋歸來,後來忽必烈當了皇帝,就拜拔思巴爲皇帝的老師,共同研究學問,治理國家。
孛兒只斤.蒙哥,元憲宗。成吉思汗孫、託雷長子,蒙古族。1251-1259年在位。即位前曾參加長子軍西征,活捉欽察首領八赤蠻,進攻俄羅斯等地。
1251年,被拔都擁立爲大汗。即位後,以忙哥撒兒爲斷事官;以孛魯合掌宣發號令、朝覲貢獻及內外聞奏諸事;以海雲掌佛教事;以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以帖哥、闊闊術等掌帑藏;孛蘭合剌孫掌斡脫;阿忽察掌祭祀、醫巫、卜筮;以只兒斡帶掌傳驛所需;以孛魯合掌必赤寫發宣詔及諸色目官職。
公元1253年蒙古軍攻入大理,段興智東逃善闡,高太樣被斬。
公元1255年蒙古軍平定雲南全境,赦段興智,封“摩河羅峻”。就管原八府。
平息窩闊臺孫失烈門、腦忽、忽禿黑三王之亂,處決了坐誘諸王爲亂者七十餘人,把反對派的諸王、諸皇后分遷到各地,貴由的海迷失哈敦,皇后和失烈門的母親合答合赤被處死。
針對窩闊臺以來汗廷重臣和諸王貴族以權謀私情況,蒙哥大汗對中央政府的官吏規定了嚴格的紀律,禁止中央政府官吏勾結商人放高利貸,不準他們貪污受賄,也不允許他們直接逮捕人;既不允許官吏私設公堂,魚肉百姓,又要求他們對了解到的案情及時上報大汗,將刑法大權收歸中央政府和大汗。
爲了加強法治,根除諸王、官吏特權,頒佈詔書:凡朝廷及諸王濫發牌印、詔旨、宣令盡收之;諸王馳驛,只許乘三匹馬,遠行者不得超過四匹;諸王不得擅招民戶;諸官屬不得以朝覲爲名賦斂民財;民糧遠輸者,許於近倉輸之。
停止了由一千五百人修建哈剌和林的工程。設置燕京等處行尚書省、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等三個行省,分別由牙剌瓦赤、賽典赤、訥懷三人主事。
1252年,命其弟忽必烈經甘肅、四川至雲南,從背後攻打南宋。次年,忽必烈滅大理,招降吐蕃,佔領了雲南和西藏。同年,令其弟旭烈兀西征,滅木剌夷、阿拉伯帝國。
爲一舉消滅南宋,1258年命忽必烈攻鄂州,今天的湖北武昌、大將兀良合臺攻潭州,今天的湖南長沙,親率大軍入四川。次年,1259年,七月,在合州,今天的重慶合川釣魚城戰鬥中一說中流矢致死。在位九年,享年五十二歲。蒙哥汗挽救了將要崩潰的大蒙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