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雨雪瀟瀟。天亮了,通宵沒眨眼的蓮子剛準備好今天待貴客的菜餚,就戴著一頂大斗笠,站在家門口水塘路邊上,向屋場口大樟樹下路旁眺望。她,一件已舊得發白的粗布斜面襟外衣,罩著裡面的舊棉襖,黑色外褲,穿著粗線襪的雙腳套在平腳踝的雨鞋裡。
水塘旁生長著一排竹林,竹林掩著後面一幢老土牆房屋。一陣陣寒風吹來,她撩起棉襖前襟裹住佈滿青筋、粗糙瘦小的雙手。也許是棉襖前襟擋不住寒意,或許是心情激動,她伸出手揉搓會兒,又撩起前襟裹住,揉搓會兒,又撩起棉衣前襟裹住,如此不停地反覆著。眼睛卻一直朝著大樟樹旁伸向屋場外的蜿蜒小路上眺望,眼裡滿是期待。
“媽,叔叔們那能這麼快來到家呢,外面冷,我們先回屋吧。”18歲的三女兒雲荷穿著花?棉襖,右手撐著紅色油紙傘向母親走來,邊說邊走向前左手挽著母親的右手臂往家裡走。又說道:“叔叔們要從虔江城坐汽車到鎮街上,再從鎮街上徒步20多裡山路才能到我們家,哪有這麼早到呢?”蓮子點了點頭:“其實我也知道你叔叔們沒有這麼快到,就是忍不住要出來看看。”“嗯,我知道媽媽的心情。”雲荷理解地點頭應答。
“媽,今天的大閹雞是紅燒還是白斬啊?”14歲的四女兒秋虹戴著小斗笠向母親迎來,嘴饞地問道。“肯定是白斬了,你叔叔們多年在外吃得都較清淡, 紅燒雞味更重,怕他們吃不慣。記得等會兒吃飯時,你們的筷子帶斯文些哈,不要亂夾菜,多夾素菜,少夾葷菜哈。”蓮子又一次吩咐女兒。“甚至不夾菜。”秋虹接著媽媽的話憤憤地回答。“家裡每次來客人你都要這樣給我們上規矩課,我挺住不吃就是了,就看兩個妹妹挺不挺得住!”
說話間三人在竈間門前摘下斗笠和收起油紙傘,蓮子頭上露出一頂手工織的黑色毛線帽子。進了門,11歲的五女兒晶雪和7歲的六女兒寶珍撲上來抱著一身寒氣的母親高興地說:“媽,今天叔叔們要來,會有好多好吃的。”“再多好吃的都是客人吃,我們都吃不上。”秋虹在年三十晚上積攢的氣,再次發泄地嗆著母親。蓮子疼愛又無奈地看?了看她,小心翼翼地解釋道:“虹仔,生產隊過年就只分的這些東西,如果過年我做給你們姐妹吃了,你叫媽媽這個正月拿什麼待客呀?你要爲兩個妹妹做出榜樣哦!”說著走向竈臺再一次數著昨晚準備好的,等客人一到,加熱就可以上桌的菜。
褪了毛的大閹雞在砧板上靜靜地躺著;紅燒肉在鍋裡燜得透亮;油炸好的小炒魚和切好的配料放在一個盤子裡;芹菜、肉絲已切好;魚絲在缽碗裡用溫開水泡著;裝著肉丸和魚脯的竹藍掛在從房樑垂下來的木鉤上;圓圓的蛋卷已包好扣在大碗裡;香腸已蒸熟切好裝上了盤;油炸好的花生米也已裝在了盤子裡,和香腸並排著; 蒸好的板鴨泛著金黃色的油光,香氣誘人; 一把鮮嫩的青菜已擇好洗淨。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蓮子眼睛掃看著放在竈臺的菜,食指點著數,“沒錯,是十二碗,是待貴客的十二碗菜。”數完她放心地自言自語。
“你都數了多少遍了,都是你昨晚沒有睡覺做好的,現在還要數。”秋虹怨氣沖沖地撮起小嘴又一次嗆母親。“你不可以這樣跟媽說話。”雲荷小聲訓斥妹妹:“媽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其實就是太激動了,哪是記性不好。”姐姐的訓斥,讓秋虹也放低了聲音。“好了,好了,你們不要吵了,再把家裡打掃一遍。”蓮子吩咐幾個女兒。“我再去看看你們的叔叔們有沒有來。”說著拿起放在門檻邊的斗笠再次戴在頭上,冒著雨雪邁出門檻。
“媽,叔叔們沒有這麼快到,外面雨雪會把你凍病的。”雲荷勸說著母親。但蓮子這次沒有聽女兒的,她迎著雨雪向水塘路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