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五六章 復生

迎著丁仲義的目光,方然,忽然感到渾身輕鬆,他輕輕的點了點頭。

“我覺得,我能明白你話中的潛臺詞,讓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咱們一起分析。

之前我們設想的實驗中,站在甲的立場上,在通過觀察窗、看到貓仔的那一霎那,貓仔生與死之狀態的波函數,的確發生了坍縮,進而呈現出一個宏觀上的確切結果,這當然沒問題,量子力學可以保證,他的認識完全正確。

可是另一方面,對眼前這一幕毫無所知、僅僅知道實驗裝置的乙而言,既然不知道甲的行爲、更不知道甲透過觀察窗窺看時,究竟看到了什麼,

那麼,站在乙自己的立場上,認爲貓的生死仍處於量子疊加態,

這當然也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說,兩個人看法彼此衝突,本質上並不是客觀現實的不一致,而是在於:

不論甲、還是乙,對貓仔是死是活、還是既死又活的判斷,根本上只是他們自我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確定的狀態。”

“恩,正是如此,你這就繼續說下去。”

從躺椅上起身,看起來,丁仲義對這次交談很有興趣,他甚至搓了搓手。

“貓仔是死,是活,還是仍處於量子疊加態‘

所有這一切認知,根本上講,只不過是人類思維的某種狀態,僅此而已。

從這一角度出發,重新審視甲和乙的矛盾,不難發現,如果必定要說兩人中一個是錯、而另一個是對,那麼這個錯了的人……

必然是甲。

怎麼樣,丁仲義COMRADE,你也是這樣想的吧?”

“所見略同。”

“恩,那麼我來說一說理由。

站在旁觀者的立場,當然,未必是乙,而是隨便什麼旁人的立場上,審視實驗過程中,甲打開觀察窗窺視的行爲,但凡堅定量子力學的信仰,就不難發現,其實在窺看實驗裝置內的一霎那,甲的行爲,根本就沒有導致貓仔生死之波函數的坍縮,

而是甲,通過‘觀察’這一過程,將其自身之‘自我意識’的波函數,

與貓仔生死的波函數連立在了一起。

直白的講,就是這兩組波函數,原本各自安好、沒有任何聯繫的函數之間,通過‘觀察’這一瞬間的過程,建立起了某種關係;

而這種關係,以人類思維的感知能力,則只能呈現爲某一確切的事實,

譬如‘啊,這貓已經死了’的認知判斷。”

滔滔不絕,方然的語速挺快,他一方面因剛剛經歷的頭腦風暴而有些興奮,另一方面,也隱約覺察到某種不安。

直覺,不甚清晰的直覺,讓他意識到自己正與丁仲義討論的東西,

絕對非同尋常。

但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

他現在還並無法確定。

說到這裡,意識出現短暫的停頓,而丁仲義呢,則不失時機的接上一段話:

“是的,我此前的想法,正與你所說的很相似。

量子力學,物質的量子特性,在今天,已經被諸多實驗所驗證,我們完全可以將其視作一條客觀世界的真理;

從這種角度,在思考諸如‘薛定諤的貓’之類問題時,我、還有你,乃至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堅定的相信量子力學,相信其經過實踐檢驗、至少是再現過的論斷,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接近真相的結論。

說到剛纔的甲和乙,沒錯,我特別認同你說的那一句話:

在窺看實驗裝置內的那一瞬間,甲的‘觀察’,根本沒有導致貓仔波函數的探索,

而只不過是甲的‘自我意識’,當然,也是量子態的存在,與‘貓仔的死活’這一同樣的量子態之客觀存在,

以某種未可知的方式,進行了一次‘綁定’。

從那以後,不論外界發生什麼,對甲而言,其自我思維,將永遠處於其自我存在的某一‘抽樣’——這便是甲自己,與貓仔的某一‘抽樣’——這便是所謂的事實,兩者相互錨定的現實之中,而量子態所具有的,其他所有的可能,

對那一瞬間的甲而言,都將永遠‘消失’,永遠位於其視界之外,

就彷彿那事關貓仔生死的另一種現實,

本來就不存在。”

話音落地,誰也沒有說話,遠離泳池的休閒場地,一時間就顯得有些寂靜。

遠處隱約傳來嬉戲聲,並不嘈雜,反而如淺淺的背景噪音,讓方然平靜下來,可是剛纔的某種忐忑不安感,卻未消減分毫。

多少年前,在伯克利大學的課堂上,接觸量子力學,到後來的好幾次嘗試,再到今天的此時此刻,之前的漫長歲月裡,自己一直想弄明白什麼是量子力學、觸碰這人類隨深邃智慧的結晶,卻始終不得要領,

甚而陷入迷惘,難以自拔。

可現在,剛纔的一番對話,卻極大改變了方然的思維,甚至於重塑了對自我、周遭環境,乃至整個客觀世界的認知。

按量子力學的說法,世界,一切的一切,原來竟會是這樣的……

這世界,

它,

會是真實存在的嗎。

……

西曆1578年,淨土七十年的初夏,“裡世界”裡一片安寧祥和。

夏天,在虛擬世界裡,只是“混沌”的隨手之勞,與過去的幾十個夏季一樣,廣闊大地上的植被鬱鬱蔥蔥,美麗的蝴蝶、蜻蜓,在花花草草間飛舞,氣溫升高,溼度攀升,女孩的身材被清涼服飾點綴,

青春與美麗,如花般綻放。

眼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模樣,身在這天堂般的世界裡,

方然卻足不出戶。

一個人,多少天來,始終未曾邁出建築大門,飲食起居一概由機器人打理,在這即將進入“意識連接”流程的時候,他每天都花費近十個小時,

在浩如煙海的科學世界裡,流連忘返。

距離連接新的身體,還有十幾天時間,老相識,都逐一拜訪過,

想一想在這“裡世界”中,自己,和仍居住其間的近兩千萬民衆一樣,並無任何牽絆,

他只想在這短暫的忐忑、興奮與憧憬之時段裡,靜下心來,嘗試藉助科學巨人們的肩膀,

洞悉量子力學的奧秘。

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二七二章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四二九章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一章 列車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三九一章 零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利津县| 元氏县| 花垣县| 乌苏市| 蕉岭县| 客服| 洞头县| 双辽市| 宜丰县| 浙江省| 东城区| 沙河市| 巴彦淖尔市| 威信县| 上林县| 金坛市| 维西| 肇东市| 阿克苏市| 远安县| 赫章县| 兴和县| 旺苍县| 九江市| 乐亭县| 剑阁县| 麻城市| 赤峰市| 海门市| 东光县| 临颍县| 株洲县| 天等县| 正宁县| 松溪县| 靖州| 静安区| 黔南| 乌拉特后旗|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