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三二章 環帶

西曆1502年秋,在嚴寒冬季降臨之前,“紅軍”集結起空前強大,同時卻也後繼無著的一千餘萬作戰單元,在陸續清除外圍據點後,多路向心突擊,對東尤洛浦大區傳統首府——茅斯考發動總攻。

這一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爲“東尤奪還戰”,儘管戰役目標與東尤洛浦平原的關係一點也不大,而更近似於拼消耗。

以茅斯考爲中心,誘使“十字軍”決戰並損失大量兵力,是“盤古”的主要意圖。

這一點,站在強人工智能的立場上,自然而然,阿達民卻在一旁看得膽戰心驚,即便如此,現在也根本沒辦法讓蓄勢待發的“紅軍”停下來,更不用說以現在的實力對比,貿然終止攻勢,有可能遭遇“十字軍”的強勢反撲,結果殊難預料。

經過幾個月的高烈度作戰,“紅軍”一步步將尤洛浦大軍迫退到茅斯考——斯塔林格勒一線,戰線基本拉平,態勢上是相當有利。

然而付出的代價,也十分驚人,截至1502年10月15日的編制總數,

居然已掉落到16,000,000以下。

一場持續幾個月的戰鬥,損失一千多萬作戰力量,這,相當於GPL大區軍工年產能的兩倍有餘,著實令阿達民心中忐忑。

即便現在雙方停戰,照現在的速度,GPL的“紅軍”也要五年時間來恢復實力。

從編制四千萬到一千六百萬,戰爭,吞噬資源與單位的速度,快到無法想象,換做自己,根本沒有這種破釜沉舟般的勇氣,哪怕放棄進攻東尤大區,也絕不會讓“紅軍”編制跌落到兩千萬大關以下。

單憑現有的16,000,000作戰編制,莫說對抗“十字軍”,東線也會岌岌可危。

但,出於對“盤古”能力的信任,權衡再三,方然還是強迫自己不去幹涉,而靜靜的在一旁充當觀察者。

ASA的報告顯示,在茅斯考戰役前夕,“十字軍”的總規模也縮減嚴重,總編制數量應在13,400,000左右,對照雙方的規模、質量與指揮能力,應該說,這一場戰役並非是毫無把握的戰略冒險。

一句話,殘酷的消耗,讓“十字軍”的實力大爲削弱,甚至比“紅軍”更差。

在1502年的蓋亞大戰時代,茅斯考,與東尤平原上的一系列非工業城市情況類似,人去樓空久矣,城區早變爲連片廢墟。

但是在這座特大城市周邊,仍然存在大量高價值目標,譬如火車站,反導陣地,大型工業中心,發電廠等,這些據點陸續被東尤大區改造、擴建,圍繞茅斯考而形成一座近似呈圓形的“環帶”。

在北大陸城市周邊,這情形十分罕見,多半是受城市功能與規模的限制。

在戰爭中,西面涌來的“十字軍”攻佔茅斯考環帶後,將所有人清理,並接管全部產業體系等硬件設施,到1502年10月,“紅軍”進攻矛頭抵達城廓時,只見一大片黑壓壓的後現代工業風格之景象。

圍攻茅斯考,一方面爲奪取環帶,也是爭奪東尤平原的關鍵。

從十月中旬開始,廣闊東尤洛浦平原上,“十字軍”與“紅軍”的千萬大軍便向茅斯考環帶雲集,外周戰鬥陸續結束,前者將幾百萬武裝單位蝟集在狹小的環帶區,後者則引出三支規模百萬以上的精銳兵力,多路向心突擊。

一方死守,一方進擊,看起來,茅斯考環帶即將迎來惡戰。

但,站在全局高度,觀察東尤平原的戰況,方然卻一天天的越來越發現,不論“十字軍”還是“紅軍”,都對環帶心不在焉,反而執著於廝殺激烈的遭遇戰。

這樣觀察了一段時間,他才意識到,“盤古”根本就在消耗對方的機動兵力。

一模一樣的戰局,就在當年十月間,也發生在上千公里外的斯塔林格勒,坐落在伏爾加河上的工業城市,現如今,已完全要塞化,潮水般涌來的“紅軍”同樣未急於攻城,而採取圍困的方式穩紮穩打。

優先消滅機動兵力,而非一城一地之得失,看起來,“盤古”同樣深諳此道。

不過與人類的思維相比,這種計算,更迅速而精確,阿達民每天一早起牀,都會對著大屏幕上的編制數字捏把汗,強AI則沒有這種憂慮。

有,還是沒有,一切只是方然的猜測,他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緊張。

如果“盤古”計算失誤,最終,還沒等把“十字軍”拖垮,自己這邊就先消耗殆盡,將會怎樣;

或者說,即便計算無誤,原本可以拖垮尤洛浦大區,東線的“伊甸軍”卻趁機發難,僅憑區區三四百萬作戰單位、無法抵擋,丟失NEP又會怎樣。

又或者說,即便這一切都沒問題,東面頂住AMA,西面消滅“十字軍”,但是在幾個大區打生打死、不可開交時,蓋亞表面其他的割據勢力,一夕做大,甚至黃雀在後,那事態又將會怎樣。

機器大軍,是管理員的生死線,如今卻從16,000,000的水準線繼續下滑,身爲阿達民也難免會心生不安。

憂慮之餘,他審慎的提出要求,讓“盤古”準備一份詳細的戰略報告。

在等待的時間裡,將注意力投向其他領域,避免影響每天的起居、睡眠等作息節律。

……

永生,無限長的生命,一切必須有堅實的研究成果來保障,這方面的努力,不論什麼時候都不會間斷。

不過在西曆1502年,GPL大區研發機構的工作,還是會受到影響。

一切資源優先用於作戰,從“全產機”到前線的軍事行動,皆耗費甚巨,相比之下,研發機構消耗的資源,規模上就差至少三、四個數量級,永生相關研究的經費仍有保障,只不過會因爲戰時管制等要求,多少耽誤一些進度。

與此相比,其他科技領域的研究,尤其是一時不會有成果的基礎研究,則嚴格限制經費,甚至處於基本停滯的狀態。

對這一切做法頗有微詞,大區研發機構的科研工作者們,時常抱怨,阿達民卻視若無睹。

甚而,還撰寫一份耐人尋味的通告,讓研發者們“好好活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只待一統蓋亞之後,便能再開展無須顧慮經費的科學研究。

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七章 生命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一九八章 逆轉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十四章 適者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七四章 相似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八〇四章 虛擬
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七章 生命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一九八章 逆轉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十四章 適者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七四章 相似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八〇四章 虛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肥东县| 岑溪市| 镇沅| 新营市| 集贤县| 卓资县| 蒙自县| 宜州市| 东海县| 澎湖县| 历史| 监利县| 图木舒克市| 平泉县| 秦安县| 乡城县| 平安县| 临朐县| 太和县| 自贡市| 芜湖市| 顺昌县| 女性| 余干县| 从化市| 尉犁县| 伊春市| 望奎县| 云梦县| 萨迦县| 镇沅| 疏附县| 吴桥县| 武川县| 商都县| 阿拉善右旗| 年辖:市辖区| 象山县| 建昌县|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