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zhàn)羣儒

上朝早已變成甘奇一項極其習慣的工作了,大早上起牀洗漱穿戴,抱著笏板走到左掖門外站好等候。

只是而今再也沒有人能站在甘奇前頭了,無所事事的甘奇會時不時回頭看一眼,看著自己身後幾十上百號人,接著微微瞇著眼,口中還有哈欠連天。

顯然甘奇精神狀態(tài)不太好,昨夜倒不是去做了什麼“壞事”,而是與一衆(zhòng)人商量了許久,也是爲了今日大朝會作準備。

待得內侍與侍衛(wèi)把左掖門打開,甘奇用手拍著自己的哈欠,擡步往裡走。

這座皇城,日起日落,一百多年,依舊聳立,皇帝換了幾任,這幾任皇帝倒還並沒有出現(xiàn)什麼真正不學無術的昏君,一任比一任勤勉,趙頊自然也不用說。

垂拱殿裡有些陰涼,甘奇直上最頭前,帶領衆(zhòng)多官員與皇帝見禮。

接下來皇帝就要聽奏了,這個有點事,那個有點事,議論來議論去。

待得旁人都說得差不多了,王安石上前請奏:“啓奏陛下,臣今日想提一革新之策。”

“道來!”皇帝如今在朝堂上早已駕輕就熟。

“臣請開海,鼓勵百姓下海營生,開疆拓土,開荒種糧!”王安石如此說,顯然是甘奇昨夜安排的。

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預料到滿朝文武必然一片譁然,果不其然,朝堂上下一片嗡嗡作響。

甘奇爲什麼不自己提出來呢?因爲他知道要打擂臺,要打擂臺的事情,甘奇就不能親自下場去爭,免得直接成爲許多人的對立面。

甘奇要做的就是那個深思熟慮、多方考慮之後的裁判,如此甘奇就不會變成某一部分人的對立面了,而王安石纔是這些人的對立面。

甘奇聞言,也假裝有些驚訝地看著王安石。

司馬光立馬出來了:“此事不可,王相豈能輕易出得這般策略?你可知此策一出,影響會有多大嗎?”

皇帝趙頊其實知道今日會議論這個話題,因爲甘奇與他提前說過,所以他擡手:“王相且說個道理出來聽聽,爲何要出得這麼策略?”

王安石點頭:“陛下,諸位,而今朝廷戶部在籍者,已然有萬萬不止,朝廷歷年來勤修水利,不斷鼓勵民間開渠開荒,卻是這糧食產量依舊趕不上人口增長之速度,這也直接導致了朝廷在應對災禍之時越來越艱難。這人口還得繼續(xù)增長,但是這田畝出產增長越來越少,雖然甘相公開了河套,卻也是杯水車薪。要想未來不發(fā)生社稷動盪之事,開海是最佳之策,海外肥沃之土極多,隨便佔一地,便可養(yǎng)千萬之民,開海之策,百利而無一害也!”

王安石說的東西不新鮮,十多年前甘奇就在太學裡說過了這個道理,也有甘奇的弟子爲甘奇著書立說,裡面也有這個道理,傳揚甚廣。

司馬光與王安石必然是要夘上的,也不是第一次了,他立馬反脣答道:“一旦開海,戶籍制度必然崩壞,土地失了百姓,官府拿不住盜匪,沿海治安必受滋擾,後果不堪設想。”

“司馬相公,而今朝廷推廣攤丁入畝之策,戶籍制度已然就不那麼重要了,只要稅收不減,何必如此管制百姓?至於盜匪,難道不開海就沒有盜匪了嗎?應對盜匪,唯有打擊彈壓就是。豈能因噎廢食?”

王安石這些話語早就準備好了,或者說是甘奇早就準備好了,許多事情都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稅收一改,再也沒有了人頭稅,也就不必再用戶籍制度來把百姓圈禁在家鄉(xiāng)收稅了,接著開海,良民們出海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不必擔心自己因爲交不了稅而成爲黑戶。

監(jiān)察御史程顥出來開口:“王相公,你此舉,定會造成民間人心不定,若是百姓不在田地之間,那天下必生大亂。”

程顥,就是程頤的哥哥,程朱理學的二程之一,程顥與蘇軾是同屆進士,而今被司馬光調入了御史臺,歷史上也是這麼回事。這事情甘奇倒是沒有阻止,一來是爲了表達自己信任司馬光,也自然信任司馬光用的人。二來也顯得甘相公大度,畢竟甘相公與程頤可是有仇怨的,卻還能重用他的哥哥,這是何等的心胸?

程頤出言了,同爲監(jiān)察御史的李定卻道:“臣以爲此事並非不可,養(yǎng)萬萬之民,爲將來計,開疆拓土必是要做的,而今我大宋,往北乃是草原,不適合耕種,往西乃是戈壁大漠,也不適合耕種,往南能耕種之地早已都開拓了,再想有可耕種之地,不出海,怕是尋不到了。天朝上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海外有肥沃之土,豈能不用?”

李定這個御史,是甘奇安排的,此時李定說出這麼一番話,司馬光回頭看了一眼李定,內部出了叛徒啊!其實歷史上的李定是一個保守派,而今受得甘奇十多年教導,已然不那麼保守了。

王安石立馬接道:“嗯,李御史所言有理,我天朝上國,已然再也尋不出多餘的耕種之地了,人口越發(fā)增長,以何養(yǎng)之?若是不能養(yǎng),纔是天下大亂之根本所在。”

司馬光想得一想,有些猶豫,主要是王安石這麼一番理論很有道理,道理是有道理,就是這個道德觀念不對勁,他再道:“讓百姓背井離鄉(xiāng)出海,海上風浪危機重重,此非仁政也!”

王安石又道:“並非逼迫百姓出海謀生,而是讓百姓自己選擇,這有何不仁?難道讓百姓在家中飢餓難耐便是仁政?”

“王相,一旦開海,律法威嚴盡喪,再也沒有人會懼怕律法,一旦作奸犯科,皆往海路而逃,必生大亂也!”司馬光這話顯然也是有道理的,如此時代,不開海的明朝都會有倭寇之亂,那倭寇之中漢人無數。開海的話,那豈不是更加亂作一團?

“朝廷建水師,把沿海附近島嶼土地皆管控,盜匪之流何以藏身啊?”王安石這麼一說,見得司馬光還要說話,立馬又接道:“甚至還可以主動把作奸犯科之輩流放遠海,即可開疆拓土,又可以儆效尤,豈不是好事?”

這計策,顯然是甘奇想出來的,本身宋朝就會把罪犯流放到近海島嶼,比如沙門島(煙臺附近),再加上這事情也有借鑑,比如後世澳大利亞就是英國流放罪犯的地方,大宋也可以這麼做,當然,澳大利亞就不會再叫澳大利亞了,得起個大宋朝的名字。

大航海前期,就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劫掠,第二件事就是開大農場大莊園,第三件事就是淘金尋寶之類。

甘奇開海禁,前期也是這三件事,最重要的就是開大農場莊園。讓大宋百姓拼命的生孩子,生多少都養(yǎng)得活。

生孩子其實就一個目的,還是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拼命地生,到處去住,住遍全世界所有肥沃之地。

司馬光自然還有話要說,但是此時皇帝開口了:“甘相對此事有何見解?”

甘相公要出馬了,但是說話之前,還得裝作一副想了又想的深思熟慮模樣,臉上的表情要格外複雜,爲難、猶豫、沉思、皺眉、無可奈何之下做出一個判斷……

衆(zhòng)人都把目光投向甘相公,顯然甘相公早已就是他們心中的裁判了。

裁判開口:“唉……開海之事,必然亂象叢生,要謹慎。”

司馬光面色一喜。

卻聽甘奇又道:“但是……以長久計,這丁口壓力越來越大,王相所言並非毫無道理,我經年征戰(zhàn),不外乎也是爲了開疆拓土,百萬人口遷河套開荒,無外乎也是爲了種糧。而今唯有東北遼人之地未靖,這戰(zhàn)事還是要起的,因爲東北之地也是肥沃之土,可成糧倉。說一千道一萬,社稷是什麼?江山是什麼?不外乎種地產糧也,爲百姓世代之溫飽。”

司馬光立馬大急,說道:“相公,王介甫說海外有肥沃之土,豈能當真?萬一要是海外沒有肥沃之土便如此隨意開海,該當如何啊?”

甘奇笑道:“此事不難,且派人出海探一探就是,我在泉州倒也聽人說過海外肥沃之土甚多,但是那裡的土人卻都不知開墾之道,刀耕火種極爲原始,當真是暴殄天物。不過這聽人說的也不作準,親自派人去尋一尋便是萬無一失。這般吧,派個陛下親近之人,領船隊出海走走,既是探路,也能宣揚國威,還可尋一尋這海外到底有沒有肥沃之地。如此一舉幾得,若是海外皆是蠻荒之土,那這海便不開也罷,諸位以爲如何?”

甘奇這真是一舉幾得,李憲出海的事情,名正言順了,不然這般耗費錢糧的事情,又得在朝堂爭論不休。

至於海外有沒有肥沃之土,甘奇心中豈能沒有點數?這地球就這麼回事,只要稍稍往南,越是日照充足之地,越是適合耕種,而且降雨又多,水系又發(fā)達,隨便找棵樹搖一搖都能掉下來野果子,不用來種地豈不是浪費?

劫掠搶奪之事,其實也不符合這些保守派的道德理念。出海殖民,甚至奴役他人,這些事情都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名頭,用來忽悠司馬光這一類人。倒也不是說儒家這方面的道德不好,而是文明太超前了,在這個時代,相比與其他人類文明,這道德理念超前了七八百年。

必須得回到肉弱強食,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司馬光聞言也就說不出什麼來了,反而還覺得甘奇很公正,不偏不倚,開口:“那便派人出去看一看,想我大宋,地大物博,物寶天華,天朝上國之所也,得天獨厚之國,何處還能比得上我大宋之地?”

得天獨厚,就是上天唯一的寵愛厚待。這不能怪司馬光沒有見識,而是隻能說古代中國人對於自己文明的自信。

這麼一番操作,明年只待李憲一回來,開海的事情就板上釘釘了。這叫徐徐圖之,溫水煮青蛙。

甘奇還一副不在意的模樣擺擺手:“那這事就議到這裡了,算不得什麼大事,我剛好在泉州有些船隻,便請陛下派個人就是了。”

皇帝趙頊倒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擡手一招:“李憲,此事就交給你了。”

李憲上前大禮:“奴婢必然爲陛下辦成此差事。”

皇帝已然起身:“無事就退朝了。”

沒什麼事了,皇帝也就不多等。

甘奇抱著笏板轉頭而出,司馬光走到甘奇近前,像是有話要說:“相公……”

甘奇擺擺手打斷了司馬光的話語,說道:“你且往中書去,擬一篇討遼檄文,東北之處沃野千里,必要奪得,可養(yǎng)千萬之民也,這比開海來得方便。”

司馬光見得甘奇知道他要說什麼,立馬答道:“下官這就去擬詔,奪遼之地,開拓田畝,此乃上策也,相公高明!下官必然把這討遼檄文寫得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痛陳遼人與我大宋百年積怨,不討不足以平天下人心。”

司馬光如今對打仗的事情一點排斥都沒有,主要是甘奇打仗太讓人放心了,甘奇打勝仗,那就好似舉手之勞。

是得打仗了,只待開春天氣轉暖,必須要把遼人徹底捏死,把這個巨大國家自古以來的基本版圖徹底定下來,從西伯利亞到南海,從東海之濱到西域萬里。

滅遼就是爲了西伯利亞,不過滅完遼,西伯利亞面前還擋著一個女真,這也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還得給女真安一個名頭,華夏的名頭,想來想去,還是殷商後代吧,東胡自古以來就是殷商遺民,用來忽悠女真人,也用來忽悠宋人。這種辦法是高明的,壓迫與反抗總是在一起的,要想女真人不反抗,宋人就不能像遼人那麼欺負女真人,要想宋人不欺負女真人,就得給宋人一個能接受女真人的理由,殷商遺民就是這個理由。

若是女真人不願意接受,那就得先征伐一番了。

這塊巨大版圖內部的和平與團結,就得這麼弄。

又要打仗了,甘奇還是準備親自去,親自結束版圖之內的最後一場大戰(zhàn),有始有終,史書之上,當是甘奇親自統(tǒng)一天下,百姓口中,也當是甘奇帶領大宋一步一步掃蕩寰宇。

甘奇這輩子都在沽名釣譽,他心中已然起了更大的心思,但是這份心思,不能對人言,卻又要做好一切的準備,不能造成社會動盪。

要想不造成社會動盪,就得不斷沽名釣譽,不斷不斷沽名釣譽,還得選定一個誰也說不出什麼話語的時機。

是的,甘奇想當裁判了,一個名正言順的裁判。

當裁判,只爲了他心中的那些大戰(zhàn)略更好的實施,不必像今天這樣什麼事情都要搞得這麼繁瑣。

萬事一言而決,真正的一言而決!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切開始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乃何物?第五百七十六章 必不長久、必不長久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師與帝師的老師第五百三十八章 誓隨相公效死第四百四十章 亂了亂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業(yè)與運動的絕配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宗諤相請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一百二十五章 咱買不買?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六十九章 還請道堅兄速速解惑第五百三十八章 誓隨相公效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第四百四十一章 吃,我先吃給你看,這是牛肉第五百八十七章 甘奇要殺臣第二百一十七章 頭幾日去殺人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zhàn)(大章節(jié))第五百七十四章 魂歸故里第一百五十八章 見過甘先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飯桶的用處?第四百五十四章 契丹狗不過如此嘛(五千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君臣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夕與考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包伯父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五百四十三章 甘奇愛女子第七章 散手相撲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業(yè)與運動的絕配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大哥忍你們很久了(六千)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堅果然能謀大事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二百二十五章 恨不早生三十年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六百章 此實乃大兇之兆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達天聽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zhàn)!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二百八十四章 趕著懶驢去上磨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宗諤相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五星級溫泉酒店第三百三十一章 讀書,讀書人,國家,社會,進步第五百五十五章 君臣!(感謝書友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四章 多謝大哥第四百八十八章 生死攸關第四百七十七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山人海的樊樓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五百九十四章 你得幫我辦件事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zhàn)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誒,好兒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三百四十章 此生再也不考第四百一十八章 落幕與開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甘博士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切開始了第二百二十章 無論如何,我也要去試一試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師與帝師的老師第四百五十一章 甘奇的項上人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三百二十六章 扎心了,皇帝扎心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牛逼哄哄,閃亮出場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看老夫這信中寫了什麼第七十九章 聚人(大宋猛虎改書名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甘先生此番,必然是那案首解元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都是爲哪般啊?第四百九十二章 胡說!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碗吃不飽第五百九十九章 陛下聖明第九十六章 大兄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一百九十五章 可否能當個明白鬼?(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四十四章 大姐你盡胡說第三百二十六章 扎心了,皇帝扎心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五百萬貫?第五百三十八章 誓隨相公效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三百三十四章 五百萬貫?第四百一十九章 讓他來見朕第五十一章 就當看人耍猴戲第八十五章 國舅爺,您沒事吧?第一百一十章 你慫什麼?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七章 散手相撲第五十六章 大俠草上飛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要死,功要搶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古田县| 元氏县| 高雄县| 错那县| 新郑市| 景洪市| 乳山市| 韩城市| 卫辉市| 夏河县| 灵璧县| 绵竹市| 沧源| 白朗县| 临江市| 象州县| 南和县| 内乡县| 印江| 乌海市| 个旧市| 金平| 灵台县| 沧州市| 五家渠市| 开化县| 湖南省| 宜城市| 鹤壁市| 安阳市| 宝坻区| 抚顺市| 徐水县| 兴义市| 筠连县| 德格县| 阿克苏市| 澄城县| 平邑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