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宗諤相請

趙宗諤想要拉攏甘奇的事情,韓琦是肯定會知道了。

韓琦能怎麼辦?一邊笑著敲打暗示一下趙宗諤,一邊氣得七竅生煙,還得反覆與趙宗諤說他與甘奇仇怨有多深。

趙宗諤也並非完全傻,便也多少有些明白了,再請甘奇吃飯的事情,也就不會再發生了。

尷尬的是韓琦,夜晚難免,覺都睡不著,這個甘奇,當真如芒刺在背,如今又是侍御史,朝堂小事之上,韓琦也受夠了噁心,大事之上也沒有一件事情是順的,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計策,轉過頭來,趙宗諤竟然想要去拉攏甘奇。

韓琦真是一個頭兩個大。站在韓琦的角度而言,每天被一個從六品的小官弄得心神不寧,他這個宰相當得是真的很憋屈。

半夜不睡的韓琦,在院中踱著步子,此時如何也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把甘奇徹底解決了,就算不能徹底解決甘奇,也要暫時把甘奇解決了,不能再讓甘奇壞了大事。

想來想去,韓琦倒是也想到了一個辦法,興許能成。

這個辦法說出來也不算多麼高明的事情,之前韓琦只想著把剛剛當上知開封府的馮京調走,此時回頭一想,這種辦法用在甘奇身上,似乎也是可以的。

既然皇帝看重甘奇,必然也會對甘奇的未來有些安排,以後也會有重用。既然要重用,那有一樁事是甘奇如何也繞不過去的,那就是到基層去工作鍛鍊,沒有這個經歷,甘奇便不可能步步高昇。

那麼對付馮京的辦法,用在甘奇身上,應該比較容易成功。馮京是有基層任職經歷的,而甘奇正缺這個資歷。

把甘奇調走,似乎真的能行。

韓琦思前想後幾番,長出一口大氣,決定好之後,只等天一亮,韓琦就先到了政事堂,然後又去了吏部,在吏部待得許久之後,把一切準備妥當,到得下午韓琦才入宮而去。

再次面聖,老皇帝依舊穿著一身紅色官袍,坐在御書房的木頭椅子之上,這位老皇帝的簡樸,還真不是其他皇帝能比。

“陛下,老臣此來是要稟報一些官職空缺之事。”韓琦這個開場白,是準備好的。

“說一說有哪些官職空缺。”老皇帝並不擡頭,一邊處理著公文,一邊答著韓琦的話語。

“朝廷之中,御史中丞空缺,地方上,河東太原知府空缺,河北西路趙州知州空缺,河北東路博州知州空缺,京畿也有兩個知縣上書致仕,江南婺州知州任上病逝,也當補缺。還有……還有福建路泉州知州剛得升遷,需要補一員知州。”韓琦慢慢答著。

老皇帝點著頭:“御史中丞之事,先且擱下,待朕思慮一番。其他職位,著吏部差調就是,報上來批閱一下即可。”

老皇帝只在意御史中丞,這個職位對皇帝來說很重要,都要親自把關。其他地方州府的,老皇帝便不那麼看重了,也操不來這麼多心。

韓琦卻直接從懷中拿出一張紙呈上,口中說道:“陛下請看,吏部的人選皆在其上,每個職位都有三個人選,第一個人選便是吏部的意見,還請陛下定奪。”

這辦事效率,當真不錯。老皇帝很是認可點頭,拿起名單看了起來,其實大多數人他也不認識,或者說見過了也不記得了,看著一個一個的人名,老皇帝其實也沒有什麼意見,天下這麼多官員,他再如何博聞強記,也不可能瞭解每一個人。

只是老皇帝忽然在名單上屢次看到甘奇的名字,婺州知州的第二人選,博州知州的第三人選,泉州知州的第一人選。

這是怎麼回事?老皇帝擡頭看了看韓琦,開口問道:“緣何哪裡都有甘奇?”

“回稟陛下,老臣知曉陛下對甘御史看重有加,老臣也知曉甘御史能力出衆,才華不凡,來日必是朝廷棟樑之才。甘御史年紀輕輕,若想擔當重任,必要經歷一番磨練,到地方州府任職也是必不可少的資歷,所以老臣以爲,如今商稅事情已了,又值朝堂事少之際,此時機會正好,把甘御史放到地方上任職幾年,好好磨練一番,再調入京城,便可真正堪當重任了。”韓琦這一套話,說得無懈可擊,一切都是爲了甘奇好。

老皇帝哈哈大笑:“可是因爲他最近總是在朝堂之上與你不對付,所以你想把他支走?”

老皇帝一語中的,但是韓琦也極其聰明,故作尷尬一笑,說道:“老臣慚愧,陛下若是不如此說,老臣自己還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陛下如此一說,老臣似乎還真有一些私心在其中。不過老臣還真不是爲了打壓與他,若說能力才華,朝中能及得上甘御史者,少之又少,如此能臣,不爲其前程考慮一番,便也是老臣的失職。如今看這朝堂,皆是白髮蒼蒼之輩,便是能上朝的五品六品官員,年紀低於四十之人也是屈指可數。如此景象,不免讓老臣想起了當年,當年老臣隨著范文正公革新官制的時候,不過三十五歲,那般年紀正是銳意進取之時。再比如今,這朝堂多少有些暮氣沉沉之感,新老臣工,青黃不接。此時不培養年輕能臣,更待何時?”

這話說得當真讓人感動,昔日慶曆新政的許多事情,老皇帝在這一瞬間歷歷在目,似乎還真如韓琦所言,那時候的朝堂,中流砥柱還真有許多都是黑髮之輩。如今這朝堂,放眼望去,皆是一派暮氣。這朝堂似乎隨著皇帝年紀的增長,也慢慢老了。

韓琦提出的問題就是青年官員的培養,這話是真的很有道理。

老皇帝一時間有些唏噓之感,又低頭看了看那份名單,開口說道:“泉州太遠,趙州博州略微貧瘠,江南婺州算是比較繁華……”

老皇帝只是單純評價一下。

韓琦立馬開口:“老臣所想,便是越艱苦之地,便越是鍛鍊人,也越能知道民間疾苦。甘御史乃是汴梁生人,又是豪富之家,難免少見了一些民間疾苦。所以老臣才授意吏部如此安排。”

老皇帝點了點頭,也覺得韓琦說得有道理,卻還是說道:“不若把甘奇召來,聽他自己如何作想。”

韓琦其實不願意把甘奇召到當面來,只想說服了皇帝之後,便安排下去,由不得甘奇多言。但是此時老皇帝開口了,韓琦便也只有點頭說道:“還是陛下週到,便聽聽甘御史自己如何作想。”

老皇帝示意了一下身邊的小太監,小太監立馬飛奔而去。

不得多久,甘奇就被從御史臺召進了宮內。

看見韓琦的那一刻,甘奇心中就知道有問題,不過也不著急。

老皇帝把那份吏部名單給甘奇看了,然後開口:“道堅可願意往地方州府爲官?”

甘奇看著名單,博州、趙州、婺州、泉州,這是什麼意思?要把自己調走?

韓琦生怕甘奇此時出一些什麼歪理邪說把皇帝給說動了,也是如今韓琦還真有點怕了甘奇那張巧舌如簧的嘴巴,覺得甘奇真有可能弄點什麼奇怪的理由留在京城,所以立馬說道:“甘御史,陛下對你的厚愛,當真是旁人羨慕不來的,如今安排你往州府任職,便是磨練,要不了幾年,待得再入京,必有重用。有了州府的資歷,以甘御史之才能,來日步步高昇不在話下。”

甘奇這就明白了,韓相公的手段,真的厲害,值得學習。這是要把他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支走的意思。

甘奇腦中飛快運轉著,權衡利弊得失,當大官是要當的,所以到地方州府任職是一定少不了的,滿朝文武所有人,都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這個時候,到底能不能走?走不走得?

老皇帝還能活兩年多,不到三年。又正是皇子之爭,這一走,萬一趙曙失勢了怎麼辦?萬一真讓韓琦把趙宗諤推上去了,那問題就大了。

韓琦見得甘奇沒有立馬答話,又說一語:“當然了,甘御史剛立大功,此番去州府,這侍御史的官職,也當寄祿在御史臺。”

這話不用韓琦說,老皇帝心中自然也是這麼想的。

甘奇的組織關係肯定還要放在中央,不會放到地方上去。寄祿的意思,就是寄存俸祿之意,大概就是借調的意思,把一個人從原單位借調到另外一個單位,但是原單位的工資還繼續發,這就是寄祿。

不過寄祿官,更多的意思是給你一個官職,給你俸祿,但是不給你實權,這是比較普遍的,恩蔭官員裡大多都是這種寄祿。

甘奇終於開口了:“回稟陛下,臣願意去泉州。”

這一句話,出乎了韓琦的預料,更出乎了老皇帝的預料。

老皇帝意外是意外,卻是很滿意,哈哈笑道:“哈哈……泉州可遠著呢,三千里路,你可想好了?”

韓琦帶著瞇瞇笑臉,心想這小子終於犯傻了,若是博州,那三四百里的路,來去幾日就是。最重要的是近地方,消息也靈通,做出了一點什麼成績,請功都近。偏偏這小子選個泉州,泉州山高皇帝遠,傳個消息都十萬八千里,待得韓琦事成,這小子這輩子也別想回來了。

甘奇哪裡不知道韓琦心中那點小算盤,甘奇敢走,便是胸有成竹。

利弊得失,甘奇是深思熟慮了的。人生很長,從六品的官,如果就在京城這麼混下去,還真有點浪費時間。甘奇其實也有點羨慕馮京,進官場十年就知開封府了。

但是甘奇還是覺得十年才當首都市長,還是太慢。

那捷徑就一定要走,別人以爲泉州路途遙遠,不是個好去處,此時的甘奇卻覺得泉州就是一個好去處。

因爲泉州可以快速立功,趙州博州婺州這種地方,其實沒有什麼功勞可以立,所以是真的去混資歷的地方,那就真得在地方待幾年。

但是泉州可以快速立功,只要能快速立功,就不用待幾年時間了。甘奇有信心,兩年之內,一定會調回來。

至於什麼皇子,什麼趙宗諤的事情,甘奇也有後手,最近一段時間,甘奇可沒有閒著。

所以甘奇又道:“陛下,要去地方州府,那自然就不能去享福之地,如江南婺州之地,乃魚米之鄉,何人去爲官都一樣。臣就要去那看得到真正民間疾苦之地。不知真正的民間疾苦,何以爲官?”

甘奇這話,說得大義凜然。

老皇帝聽得高興不已,心中只覺得果然沒有看錯人,口中也連連說道:“好,當真極好。你若願去三千多裡之外的泉州,便給你再升一級,升到正六品又何妨?”

這是意外之喜,又往上擼一級。甘奇卻答:“陛下,臣想去泉州,還有他想。”

“嗯?說來聽聽。”趙禎答道。

“陛下,泉州之地,雖然地處偏僻,但那裡乃是胡商聚集之所,往來商船無數,還有許多胡人聚居其中,也是海口關防要地。臣去那裡,一要對泉州胡人進行管制,教他們信服王化,安紀守法。第二點便是最重要的,便是海關,所謂海關便是關稅所在,進出貨物都要嚴格收稅,如此也是重中之重。”這就是甘奇要去泉州立的功。

韓琦聞言笑道:“倒也聽說泉州有胡人,想來也沒有幾個,至於關稅之事,泉州衙門每年倒也有報備,只是並無多大的數額。都是小事爾,甘御史只管去辦妥。”

這大宋朝,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北方,三千多裡之外的海濱泉州,從來都不在朝廷眼中。

所以哪怕是韓琦,其實也不知道泉州具體的情況。不知道那裡的胡人聚集到了多大的規模,不知道那裡各種信仰是寺廟林立,不知道那裡的海上貿易是何等的繁榮。

朝廷不知道這些,所以給泉州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這個隱患大到以後的泉州胡人,竟然敢揭竿而起,光明正大的對抗官府。

甚至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泉州幾乎就成了胡人的地盤,管理碼頭地方,欺壓當地百姓。

再後來,泉州胡人甚至成了蒙古人的幫兇,宋朝最後的皇帝被逼跳海,泉州胡人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那時候的泉州也真正成了胡人的泉州,幾乎獨立成一國,殺戮泉州本地百姓,組織軍隊,據城而守。

這些歷史,都埋在史書之中,沒有幾個人去翻看。

泉州海關,朝廷不重視,那是因爲朝廷壓根就不知道泉州那裡的海貿有多繁榮,甘奇卻知道。那裡可以收的關稅,不可能是一個小數目。

甘奇此去,就關稅一樣,就是莫大的功勞,要把整個朝廷都嚇一跳。還要把許多事情,都扼殺在萌芽之中。

所以甘奇只是點頭笑了笑:“便是這些小事,下官此去,也當盡心盡力辦好。”

老皇帝很是高興,說道:“此去泉州,路途遙遠,你在汴梁裡把事情都安排妥當了,也不急著出發,若是到得泉州,做出政績了,回來朕再給你升官。”

甘奇這樣的臣子,覺悟真的高,忠君爲國的榜樣,那麼多好地方不選,非要去幾千裡之外的偏僻之處,還那麼有能留,作爲皇帝的趙禎,豈能不喜歡這樣的臣子?

“謝陛下皇恩浩蕩。”甘奇答謝。

韓琦心情也好,萬事大吉了,也出言勉勵幾句:“甘御史能自請泉州爲官,當真是衆多年輕臣工該效仿之榜樣,若是人人都如此,天下必將大治,國泰民安。”

甘奇也笑著看向韓琦,心中也在笑,似乎在說:讓老子走?臨走也要坑你一波大的,等著。

老皇帝也把韓琦拿來誇了幾句:“韓相爲國,當真是盡心了,道堅往後若是能成大才,當要感謝韓相今日栽培之恩。”

甘奇笑著,扯著嗓門喊道:“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

第五百四十六章 高原英豪董氈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甘成木第三十八章 國子學大才(祝大家春節快樂)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樣的國家,還能好得了?(感謝盟主地球修補匠巨賞!)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我的錢,去哪了?(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四百章 沒有安全感的蒲家,胡旋的姑娘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三百四十章 此生再也不考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不心善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四十一章 再催怕你要吃虧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七十九章 聚人(大宋猛虎改書名了)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百二十五章 咱買不買?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此方能解朕心頭大恨第三百一十四章 甘奇,搞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罷官與坐牢,譁衆取寵第二百八十六章 甘先生此番,必然是那案首解元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山再起,就靠這一遭了第八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六章 大俠草上飛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八章 你可知道老夫是誰?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四十章 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百零九章 韓大相公召見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定要辦成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披枷帶鎖的滋味第二百八十五章 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不了第六十三章 贖身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發落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落的陳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情四射打小三(再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三百一十二章 立儲之應對第二百八十三章 衣鉢傳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子瞻同學,該幹活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櫃忠義無雙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開,不開,我不開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八十四章 教訓第三百八十二章 誰比誰高明?(六千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裹挾與大軍,遼皇的爲難第五百零九章 道堅,快快頭前來坐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心惶惶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來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八十八章 咱們不殺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五百零六章 再送一個樞密使,誠意!(六千)第二百八十四章 趕著懶驢去上磨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檔,搖頭第六百零六章 那上面寫的什麼?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五百一十五章 演武大閱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堂風雨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三個野人,生的與熟的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五百九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跡江湖的宰相之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勇氣也第四百四十六章 八百搏依阿哈,一千女真鐵甲重騎第六百零一章 還請陛下罪己第三百五十八章 牛逼哄哄,閃亮出場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霆萬鈞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不得奇事(第六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決戰第五十八章 不知尋我何事?
第五百四十六章 高原英豪董氈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甘成木第三十八章 國子學大才(祝大家春節快樂)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樣的國家,還能好得了?(感謝盟主地球修補匠巨賞!)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我的錢,去哪了?(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四百章 沒有安全感的蒲家,胡旋的姑娘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三百四十章 此生再也不考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不心善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四十一章 再催怕你要吃虧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七十九章 聚人(大宋猛虎改書名了)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百二十五章 咱買不買?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此方能解朕心頭大恨第三百一十四章 甘奇,搞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罷官與坐牢,譁衆取寵第二百八十六章 甘先生此番,必然是那案首解元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山再起,就靠這一遭了第八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六章 大俠草上飛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宰相第八章 你可知道老夫是誰?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四十章 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百零九章 韓大相公召見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定要辦成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披枷帶鎖的滋味第二百八十五章 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不了第六十三章 贖身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發落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落的陳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情四射打小三(再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三百一十二章 立儲之應對第二百八十三章 衣鉢傳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子瞻同學,該幹活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櫃忠義無雙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開,不開,我不開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八十四章 教訓第三百八十二章 誰比誰高明?(六千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裹挾與大軍,遼皇的爲難第五百零九章 道堅,快快頭前來坐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心惶惶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來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八十八章 咱們不殺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五百零六章 再送一個樞密使,誠意!(六千)第二百八十四章 趕著懶驢去上磨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檔,搖頭第六百零六章 那上面寫的什麼?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五百一十五章 演武大閱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堂風雨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三個野人,生的與熟的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五百九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跡江湖的宰相之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勇氣也第四百四十六章 八百搏依阿哈,一千女真鐵甲重騎第六百零一章 還請陛下罪己第三百五十八章 牛逼哄哄,閃亮出場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霆萬鈞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不得奇事(第六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決戰第五十八章 不知尋我何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焦作市| 乐山市| 屯门区| 静海县| 安康市| 博白县| 南汇区| 玛曲县| 东乡县| 科技| 平顶山市| 鄂托克旗| 泰安市| 库尔勒市| 唐河县| 板桥市| 连州市| 龙陵县| 镇赉县| 开江县| 泾源县| 手机| 东乡| 宁乡县| 易门县| 庄浪县| 阳泉市| 罗山县| 遂川县| 宁陵县| 安仁县| 成武县| 新兴县| 东平县| 阜平县| 阿图什市| 潼关县| 丹巴县| 武邑县|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