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山再起,就靠這一遭了

年關(guān)又來了,今年的汴梁城,有幾大盛世,一來是燕雲(yún)收復(fù),二來是奪了西夏之地,三來便是徵文大會也進(jìn)入了最重要的階段,只待上元節(jié)公佈最後得勝的十個人以及名次,上元詩會也會與徵文大會的頒獎儀式放在一起舉行。

這些都是甘奇安排的事情。但是今年的年關(guān),卻與往年又不同,士子文人,議政者衆(zhòng)多,議論來議論去,都圍繞著種愕之事,種愕還是獲罪了,遷隨州退休,種愕應(yīng)該纔剛剛接到聖旨,剛剛出發(fā)往隨州去的路上。

而黨項人的軍隊,退了一戰(zhàn),卻還虎視眈眈。西夏失地,怎麼可能善罷甘休?卻是這大宋朝,終究是打了勝仗,得了土地,就算拿種愕治罪了,也沒有理由把佔來的土地與辛辛苦苦建造起來的城池又還回去。

邊境自然還是劍拔弩張之勢,大戰(zhàn)就眼前,看怎麼一觸即發(fā),早晚總是要打的,就看怎麼打。

而甘奇呢?年都沒過,巡河去了,這也是一項大差事,北宋一朝的黃河,年年氾濫,特別是仁宗作死之後,那更成了大麻煩,每年過年都要想著春雨一來,夏雨一起,又要不得了。

所以派大臣巡河,就是巡視各處堤壩防洪的情況,特別是可能危及汴梁的河道,那更是重中之重。

苦逼甘奇,年沒過了,只能站在河道上望水興嘆。

朝廷又有了大動作,仁宗景佑年的參知政事叫作韓億,這個老相公生了八個兒子,這八個兒子都還不錯,靠自己考進(jìn)士的有,恩蔭爲(wèi)官的也有,其中最有名的兩個,一個叫做韓絳,一個叫做韓縝,這兩個最爭氣,正兒八經(jīng)的進(jìn)士及第。

如今馮京也倒黴了,因爲(wèi)馮京有甘黨之嫌,合該倒黴,從御史中丞唐介開始,甘黨之人,一個跟著一個倒黴,馮京翰林學(xué)士,這是名譽頭銜,如今馮京就頂著這個榮譽頭銜了,官職暫時沒有了,美其名曰爲(wèi)國修書。

所以韓絳從給事中之位升到了知開封府。

韓縝也爭氣,如今是度支判官,這以前是王安石入京時候的官職。

之所以要說這兩兄弟,那是因爲(wèi)這兄弟二人開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也在說皇帝趙曙,開始真正有了自己的班底,開始真正行駛起了皇帝的權(quán)柄。朝廷之上,也開始了一代新人換舊人。

除此之外,自然也還有許多人,比如陳昇之,已然是樞密副使。

如今的甘奇,滿朝之中,幾乎沒有一個自己人了,王安石回家守孝去了,唐介退休了,馮京暫時退休了,一些小官,比如張商英不過一個小小御史,還混得一般。張?zhí)朴⒈桓势媾饺萑チ?,蘇軾蘇轍都在外地爲(wèi)官。

至於司馬光,算是甘奇的熟人,卻也就是熟人,司馬光之流,過於保守派,跟甘奇當(dāng)不了一路人,只求如今的御史中丞司馬光少彈劾幾句,那就算是謝天謝地了。真要說起來,如今的司馬光,與當(dāng)初的包拯又是何其的相似,昔日的文彥博是包拯的互相嫁娶的親家,文彥博倒黴了,也不見包拯出來說一句話。

這一類人,眼裡是沒有人情可言的,只有公事公辦。他們的名聲,也就來自公事公辦,他們升官,他們受皇帝信任,也都來自於此。

甘奇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與司馬光談什麼人情,便是看透了。

唯有一個宰相曾公亮,還算是甘奇的盟友,但是如今這個盟友也開始有些偃旗息鼓了,他之前太看好甘奇,覺得甘奇這般的身份與功勞,來日必然是朝堂上的一方大佬,讓自家的孩子與甘奇交好,便是保曾家世代公卿的好辦法。

奈何皇帝翻臉翻得快,曾公亮也就有了一些聰明的應(yīng)對,比如先看著,看著再說,反正與甘奇的善緣是結(jié)下了的。甘奇起得來,再續(xù)前緣,甘奇要倒黴,那也不能把禍水往自己身上引。

說官員,從來都不能非黑即白,總有利弊,包拯司馬光這樣的人?好在哪裡,又壞在哪裡,不在於他們做的事情,更不在於人品,只在於他們的認(rèn)知水平與意識形態(tài)。這不是簡單的對錯,而是時代的侷限。

說皇帝,顯然也是如此道理,仁宗是如此,英宗也是如此,如今的趙曙,說他是昏君,顯然不至於,他做的事情,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顯然是沒錯的。只因爲(wèi)甘奇,如今怎麼看起來,都不像是讀書人眼中的一個忠臣良相。

唯有甘奇自己有那上帝視角,心中有追求,所以甘奇知道不論自己用了一些什麼手段,都是爲(wèi)了達(dá)到一些偉大的目標(biāo),只有甘奇知道自己是好人,是正派人物。

正派人物甘奇,自然不能真的倒下,東山再起是必須的。

要想東山再起,那自然得乾點什麼,比如讓狄詠乾點什麼。這種事情,他輕車熟路,不就是打仗嗎?

你打我是打仗,我打你也是打仗。當(dāng)初的巨馬河,本來是憋了心思去打別人,不照樣變成了被別人打了嗎?

這朝廷就是不願意打仗,這大宋朝就是不願意打仗。有一句話說得好,中國人什麼都不怕,就是怕不安逸。只要安逸了,怎麼樣都行。

甘奇自然要讓那些一心求安逸的人安逸不下來,讓他們一直生活在不安的氛圍之中。

“打吧!”這是甘奇看著黃河奔涌的大水說出來的話語,應(yīng)該是長吁短嘆。

自然有人會聽到甘奇在黃河岸邊說的話,比如黃河上游的狄詠,他就“聽到”了甘奇在黃河下游說的話語。

延州知府陸詵,最近挺開心的,終於把那個不聽話的種愕給弄走了,彈劾種愕,就是他最先乾的事情。身爲(wèi)下屬的種愕,私自調(diào)兵遣將與黨項人開戰(zhàn),這還了得?

這是不讓他陸詵自在的意思?如今當(dāng)了知府,當(dāng)幾年太平知府升官不好嗎?沒事打什麼仗?

???沒事打什麼仗?你要打仗也行,會州,平夏,熙河蘭煌,哪裡打不行?非要在延州鬧事?真要是打起來了,打大仗了,他這個知府怎麼辦?就在邊境,首當(dāng)其衝,到時候黨項人幾十萬南下圍城?怎麼辦?

陸詵,就是這麼一個一心求太平的知府,對西夏如此,對遼如此,神宗一上臺,就把他貶了又貶。

種愕也算是生不逢時,一心進(jìn)取的他,偏偏碰上了這麼一個領(lǐng)導(dǎo)。說什麼擅自開戰(zhàn),宋夏邊境,一直都在打,雙方犬牙交錯,從未停戰(zhàn),這種事情,只要陸詵這個知府點一個頭,哪怕不點頭,只爲(wèi)種愕說一句話,種愕也不至於獲罪,反而有功。他卻連一句話都不說,反倒彈劾起了種愕。

這大宋朝的兵事,也是奇怪,只要令出文官,就不是擅自行事,只要令出領(lǐng)兵將軍,立馬就是擅自行事了。也就是說如果是陸詵乾的這件事,那就是大功一件,如果是種愕這個清澗城守將乾的事,那就大罪。

新到延州上任的兵馬都總管狄詠看著這位上官,心中有氣,不過倒也平和,因爲(wèi)他也要坑這個知府一把了。

陸詵於公堂之上,看著面前一衆(zhòng)武將,開始三令五申:“都在各地城池堡寨勿要外出,好好守城,黨項人此時準(zhǔn)備倉促,必然不敢妄開戰(zhàn)端,都不要惹事,把城池堡寨都守好,種愕便是前車之鑑,爾等心中當(dāng)要知曉,綏州那邊,也是一樣,只要守住了城池,黨項人也無可奈何。”

衆(zhòng)多軍將一一行禮:“遵命?!?

邊境州府,與內(nèi)地州府不一樣,一個知府,權(quán)力極大,麾下人馬幾萬,城池堡寨一大堆,是真正的大權(quán)在握。

狄詠卻開了口:“陸知府,綏州本是黨項聚居之地,而今成了宋土,想來黨項人一定會有反撲,末將願親自守綏州,以保不失?!?

陸詵看著狄詠,這個年紀(jì)輕輕的大帥哥,心中也有擔(dān)憂,因爲(wèi)狄詠是狄青之子,在這延州軍中一呼百應(yīng),狄詠剛一來延州,各地軍將士卒,那是一波接一波的來迎接。陸詵不放心這個年輕人好戰(zhàn)心切,又做下種愕那般的事情。

這些將門虎子,沒有一個不是摩拳擦掌的。

但是綏州還真是重中之重,若是不能有一個坐鎮(zhèn)軍將,一旦得而復(fù)失,他陸詵也吃不了兜著走。

想到這裡,陸詵心中又開始怪罪起了種愕,好端端的,非惹出這麼多事來,弄個綏州到手,真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狄詠啊,你去綏州新城也無妨,但是有一點你必須要做到,千萬,千千萬萬不可求戰(zhàn),一定要緊守城池,不可惹事。你也知道,種愕就是因爲(wèi)擅自調(diào)兵才被朝廷治罪的,你還年輕,一定要以大局爲(wèi)重,要以前程爲(wèi)重?!标懺柺强嗫谄判?。

狄詠便是一拱手一躬身:“末將不敢,萬萬不敢擅自調(diào)兵?!?

陸詵放心多了:“那便由你去守綏州新城吧。”

“得令?!?

狄詠走了,往綏州城去了,這裡本來沒有城池,是種愕建出來的一個城池,不大,方圓幾百步而已,說是城池,倒不如說就是一個軍事堡壘,種愕也沒有能力真的建出一個什麼大城。

但就這個軍事堡壘,那也足夠了,可以輻射百里之地爲(wèi)宋土。西夏與宋的邊界,從來都沒有真正明確過,到處都是模糊不清的邊境土地,大宋朝從仁宗開始,也從范仲淹等相公治理西北開始,就明確了一條清晰的戰(zhàn)略。

一個字,建城池,建堡寨,往前線建,往北建。不斷的建,一個堡寨城池輻射幾十裡土地,再往前建一個,又輻射幾十上百里土地。這就是北宋對西夏的進(jìn)攻策略,相當(dāng)有效。

所以昔日哪怕好水川全軍覆沒,其實並沒有失去多大的土地,戰(zhàn)局還是能穩(wěn)得住。

狄詠此去,路上反覆把一封信拿出來看,這封信是甘奇親筆,牽涉甚廣,狄詠已經(jīng)看了幾十次了。

綏州城,禁廂攏共五千人馬,其中一半還是種愕昔日麾下。

聽聞狄青之子狄詠來了,五千人馬列隊等候,其中也有一些狄詠昔日的熟人,狄詠還是少年郎的時候,就在軍中摸爬滾打,熟人無數(shù)。粗略一算,狄詠已經(jīng)去東京十年左右了,而今再回,故人依舊。

西北人與東京人不同,太不同了,永遠(yuǎn)都洗不乾淨(jìng)的衣服,灰黃之色,好似衣服上的塵土怎麼也弄不掉,黑黑的臉,泛著紅色,好似是太陽曬傷了一般,又好似是辛苦勞作的見證。

嘴脣上泛著幹皮,就像是十天半個月沒有喝水了,唯有眼睛雪亮有神,帶著別樣的神采。

老狄將軍的威名還在,小狄將軍又回來了,軍中大宴。

無數(shù)士卒抱著大碗,蹲在地上,褲袋一樣寬的面,吸溜吸溜便是一大碗見底,吃完一大碗,漢子咧嘴笑著,臉上的奏摺就如西北的溝壑山川,口中還道:“半飽,半飽?!?

就是這麼一幕,把狄詠看笑了,他笑得格外開心,這般的場景,格外的親切,狄詠開口:“我這還有一碗,都給你吃了?!?

“這如何好意思,小狄將軍,你吃你吃。”漢子連連擺手。

狄詠直接把一大碗麪遞了過去,微微擡頭,說道:“吃碗這碗麪,得打仗?!?

漢子聞言一愣,看了看狄詠,伸手接過,又笑:“好嘞,那小的就不客氣了,吃完小的跟小狄將軍去打仗?!?

狄詠點點頭,環(huán)看四周,一個個軍將皆愣了。爲(wèi)什麼?因爲(wèi)來之前,知府就反覆叮囑不要惹事,怎麼小狄將軍才吃第一頓飯就說要打仗?

小狄將軍開口了:“羌人可恨否?”

“可恨!”

“羌人可殺否?”

“可殺!”

西北州府,幾代人與黨項羌人血拼,早已是深入骨子裡的仇恨了。

狄詠再問:“那就都吃飽,吃飽去殺人。”

衆(zhòng)多軍將頭一點,吃飯。

別的就不問了。

狄詠也吃飯,西北窮,窮到一個主將,飯桌上都沒有幾個小菜,唯有火頭兵又送上來一大碗褲帶面。

狄詠也吸溜起來,他也蹲著,彷彿吃這褲帶面,就得蹲著,哪怕是蹲在椅子上,吃起來就香了許多。小時候他就是這樣的,只是去了汴梁,這麼做會被人笑話,而今在這西北,彷彿椅子不是用來坐的,就是用來蹲的。

第三百七十七章 刺刀見紅(五千)第一百四十五章 氣人氣人,氣煞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道堅你所言當(dāng)真?第五百六十一章 反賊啊反賊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司馬君實與你割袍斷義第二百七十三章 戲精甘奇,再次上線第三百一十一章 生命在於泡澡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wèi)宰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開,不開,我不開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九十二章 成衣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此時有何不敢?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頭胡瑗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二百六十章 大樹要倒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腦殘界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zhàn)(大章節(jié))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六十四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甘道堅,要鬥爭?。ㄋ那Ф嘧郑?/a>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三百三十三章 被人嫉妒,是一種享受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zhàn)!第五十六章 大俠草上飛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學(xué)去搞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炮,工廠第七十一章 什麼是大明星?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是道堅高明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當(dāng)佩劍,推官司馬光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四十六章 范進(jìn)中舉……第一百零六章 君實兄,你也撒尿?第六十一章 招攬?站隊?第七十一章 什麼是大明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zhàn),勇氣也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級噴子與低級噴子的區(qū)別(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五十五章 紅火,紅紅火火第一百一十章 你慫什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zhàn)起第三十三章 滾蛋第四十六章 這他娘也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王,救命啊第六百零七章 任重而道遠(yuǎn)第三百五十二章 妥了,可以抓人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五百一十二章 甘成木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一百四十章 兄長息怒(月票月票)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jìn)士了嗎第八章 你可知道老夫是誰?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jìn)r劉萬賞)第九十五章 哇……嚶嚶嚶第三百一十五章 我的錢,去哪了?(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jìn)r劉萬賞)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dāng)個人吧第五百五十九章 高明,醞釀第八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十八章 國子學(xué)大才(祝大家春節(jié)快樂)第十八章 你猜得不錯(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五百四十七章 恕罪恕罪(來晚了)第六十五章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第五十一章 就當(dāng)看人耍猴戲第四十四章 大姐你盡胡說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奸巨猾與鋒芒畢露第二百五十一章 比文彥博有本事的韓大相公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開始動手第二百九十章 甘奇座下猛將初顯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興許不該生在王侯家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檔,搖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黃,焦黑,水,天和第一百三十二章 甘家村的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大相公的朝堂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十一章 拔苗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師與帝師的老師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四百零八章 準(zhǔn)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五百七十六章 必不長久、必不長久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哥,我必百死!
第三百七十七章 刺刀見紅(五千)第一百四十五章 氣人氣人,氣煞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道堅你所言當(dāng)真?第五百六十一章 反賊啊反賊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司馬君實與你割袍斷義第二百七十三章 戲精甘奇,再次上線第三百一十一章 生命在於泡澡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爲(wèi)宰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開,不開,我不開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九十二章 成衣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此時有何不敢?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頭胡瑗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二百六十章 大樹要倒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腦殘界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zhàn)(大章節(jié))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六十四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甘道堅,要鬥爭?。ㄋ那Ф嘧郑?/a>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三百三十三章 被人嫉妒,是一種享受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zhàn)!第五十六章 大俠草上飛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學(xué)去搞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炮,工廠第七十一章 什麼是大明星?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是道堅高明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當(dāng)佩劍,推官司馬光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四十六章 范進(jìn)中舉……第一百零六章 君實兄,你也撒尿?第六十一章 招攬?站隊?第七十一章 什麼是大明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zhàn),勇氣也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級噴子與低級噴子的區(qū)別(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願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五十五章 紅火,紅紅火火第一百一十章 你慫什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zhàn)起第三十三章 滾蛋第四十六章 這他娘也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王,救命啊第六百零七章 任重而道遠(yuǎn)第三百五十二章 妥了,可以抓人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五百一十二章 甘成木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一百四十章 兄長息怒(月票月票)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jìn)士了嗎第八章 你可知道老夫是誰?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jìn)r劉萬賞)第九十五章 哇……嚶嚶嚶第三百一十五章 我的錢,去哪了?(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jìn)r劉萬賞)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dāng)個人吧第五百五十九章 高明,醞釀第八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十八章 國子學(xué)大才(祝大家春節(jié)快樂)第十八章 你猜得不錯(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五百四十七章 恕罪恕罪(來晚了)第六十五章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第五十一章 就當(dāng)看人耍猴戲第四十四章 大姐你盡胡說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奸巨猾與鋒芒畢露第二百五十一章 比文彥博有本事的韓大相公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開始動手第二百九十章 甘奇座下猛將初顯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興許不該生在王侯家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檔,搖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黃,焦黑,水,天和第一百三十二章 甘家村的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大相公的朝堂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十一章 拔苗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師與帝師的老師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四百零八章 準(zhǔn)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五百七十六章 必不長久、必不長久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哥,我必百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衢州市| 呼伦贝尔市| 日喀则市| 常宁市| 沂南县| 隆林| 开平市| 海城市| 梁平县| 辽阳县| 高青县| 吴桥县| 平乐县| 嘉峪关市| 肥西县| 云阳县| 平定县| 浮梁县| 土默特右旗| 抚宁县| 固始县| 壤塘县| 尼玛县| 那曲县| 同仁县| 比如县| 宕昌县| 昌吉市| 黄龙县| 舞钢市| 安阳市| 呼玛县| 盘山县| 临安市| 靖边县| 筠连县| 诏安县| 泸水县| 潜江市|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