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

張壽今天正好輪值在慈慶宮擔任講讀,正兒八經的課上完,侍讀們非常知機地以休息喝茶之類各式各樣的藉口溜了個沒影,從一見張壽開始,那欲言又止就幾乎能被所有人看出來的小小太子殿下,這才終於不用再憋了。

於是,就那一天四皇子一溜煙逃出宮去了張園,回來後又被皇帝提溜去奉先殿跪了一晚上這件事,他向張壽先打聽了一個仔細,得知父皇和自家四弟並沒有在張園鬧得不可開交,他這才長舒了一口大氣,按著胸口對張壽笑了笑。

“四弟什麼都不肯說,我實在是被他給急死了。那天父皇火氣很大,四弟說話又不謹慎,差點就出了大事。”三皇子委婉地把那件事帶了過去,這才低聲說道,“我被撂在宮裡的時候又驚又怕,只想著他應該是去的張園,有老師轉圜一下,也許能勸住。”

“可後來我去奉先殿想探望四弟的時候,還是被攔了下來,四弟從奉先殿回來,又什麼都不肯說。這幾天他又不住在昭仁殿,我實在是……”

聽到這裡,張壽終於聽懂了,敢情是向來愛護弟弟的好哥哥,如今找不到機會,所以心情複雜糾結,那種又怕弟弟想不通心情鬱結,又怕人衝動惹是生非,如此患得患失的情緒,在如今日益沉穩大氣的三皇子身上,真的非常少見。

他當下就笑道:“那麼,鄭鍈今天也沒在慈慶宮一起聽課,而是跑得沒影子了,你是不是也覺得有些不安?”

何止有些不安,我簡直是擔心極了!

三皇子在心裡大聲嚷嚷,可好歹還要在老師面前維持僅剩的一點點東宮氣度,因此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但那種遊離的眼神卻很好地詮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看出來的張壽就笑著搖了搖頭,隨即在一旁高幾上拿了一盤乾果,遞到了三皇子面前。

“你呀,含蓄得說是憂思過度,要是直白得說……你這個哥哥管得太寬!雖說鄭鍈還小,但身在皇家懂事早,他也到了獨自出去做事的時節了,之前在白家村不就是好好上了一堂社會現實課?今天他不在,肯定是去完成皇上交待他的任務……”

張壽這話還沒說完呢,就聽到了外間一個聲音:“四皇子這是回來了?”

隨著這個聲音,也沒有任何回答,他就只見外頭一個熟悉的小人影興沖沖地跑了進來,正是四皇子。熊孩子沒事人似的大叫了一聲三哥,老師,繼而就一溜煙來到了他的面前,隨即滿臉懊惱地大叫道;“那幫高麗人真是沒用,動不動就在那哭哭啼啼的,不像男人!”

張壽頓時覺得自己的眉毛微微抽搐了一下,突然想到當年自己偶爾瞄了一眼某韓劇的情景。一面大叫著娘娘,一面說感動得淚流滿面……姑且不說那是不是中文配音的翻譯問題,反正那會兒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換臺!

聽四皇子在那津津樂道著愛哭的者山君,動不動往地上跪的禮曹參議,然後是兩人拼命地解釋,高麗那些所謂可憐的貴女,以及那些更加可憐的婢女和火者……三皇子只覺得自己剛剛那擔心毫無必要,尤其是在四皇子說著說著還突然問一句三哥你怎麼看的情況下。

他的四弟……一直都是那個大大咧咧,毫無矯飾的四弟。

而張壽一看三皇子那表情,就知道這位太子殿下那點小小的擔心已經無影無蹤。於是,他笑瞇瞇地聽四皇子把話說完,抓了一把堅果給四皇子,這纔好整以暇地問道:“那我問你,你從他們那兒問出的這些事情,對你父皇稟告過了嗎?”

“那當然,我是先去了乾清宮,這會兒纔過來的!”四皇子昂首挺胸地解釋了一句,隨即才涎著臉對三皇子笑道,“三哥,之前不是我不告訴你,是因爲父皇說我老是害你爲我擔心,所以罰我反省……我今天晚上就搬回昭仁殿去,我也很想你!”

三皇子再次覺得,自己那些顧慮也好,操心也好,全都特別多餘。他偷瞥了張壽一眼,見自家老師正在親切地誇獎四弟如何懂事了云云,壓根提也不提他剛剛的糾結,他終於走上前去,笑著拍了拍四皇子的腦袋,一副長兄的樣子。

而張壽見四皇子笑得燦爛而明媚,他就咳嗽了一聲道:“好了,這件事既然告一段落了,你們就別放在心上,該幹什麼幹什麼……”

他正打算給四皇子佈置一堆作業,讓熊孩子接下來能夠安分一點,卻沒想到人突然使勁一拍腦袋,隨即咳嗽一聲道:“對了,高麗那個者山君似乎是被嚇怕了,本來就沒好的病更重了一些,我看他那小身板,過了年去國子監讀書恐怕很不靠譜。”

“別大老遠跑過來,然後死……”

這一次,同時捱了張壽和三皇子的怒瞪,四皇子總算沒把那個死字之後的話給說出來,縮了縮腦袋之後,他卻到底還是不大服氣地說:“我不是危言聳聽啊,他那身體真的不行,我回來的時候就對父皇說了,父皇連太醫院的御醫也派過去了。”

見這一次四皇子總算不止會背地裡說,而是至少安排了對策,三皇子總算欣慰了不少,可下一刻,他就被四皇子那一句嘀咕說得想把這剛剛生出來的欣慰給摁下去。

“他要是在京城出什麼問題,反而還成了咱們的不是,這種病秧子送回去不行嗎?讓他們換幾個身體好的送過來!”

“你以爲這是大白菜啊,盡說孩子氣的話!”哪怕自己也是孩子,甚至都沒比四皇子大多少,三皇子還是忍不住在那使勁敲著四皇子的頭,直到人在那抱頭呼痛,他這纔想起來,自家四弟如今這樣不謹慎的言行舉動,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何嘗不是爲了襯托自己?

而張壽看到三皇子責備了一句之後,就突然發起呆來,他就輕描淡寫地對四皇子說:“本朝高麗王族過來國子監讀書的也不是一個兩個,病死在京城的也不是沒有,從來就沒見高麗因此就心懷怨恨的,倒是回回都感激咱們派御醫精心調治。”

“就是之前還被張琛狠狠罵過的現在那位高麗王,他登上王位之後,難道還敢翻舊帳?朝中不因此翻他的舊賬就很好了!入鄉隨俗,既然是藩屬國的臣子,那麼就至少應有臣子之禮。生了病就好好養,又沒人逼他帶著病就去國子監讀書!”

四皇子本來就是用這個話題來向自家三哥變相賠禮,此時訕訕地笑了笑,當然不會繼續說下去,畢竟,一個高麗王族在大明京城怎麼生活這種問題,關他什麼事?

只不過,當接下來短暫的課間休息時間結束,其他侍讀們紛紛進來,然後張壽又開始了今天的下一半課程時,四皇子那張臉就變成了苦瓜。他這些天缺了不知道多少課,再加上本來就因爲沒考上九章堂而進度滯後三皇子不止一星半點,所以此時已經不僅僅是吃力了。

那是茫然!

好在東張張西望望,發現和自己一樣的人比比皆是,四皇子也就安心了。他至少比那些出身半山堂以及國子監的侍讀多點兒基礎,因此至少還能狂翻課本,溫習一下前頭的課程,好容易捱到最後張壽授課結束時,他才微微鬆了一口氣。

可事實證明,他的如釋重負來得有點早,因爲下一刻張壽就開口說道:“物理課本,陸高遠的三三書坊已經印了第一批,皇上說他要親自看,所以頭兩卷已經送過去了。如果沒問題的話,日後慈慶宮的課程,大概還要多一門物理。”

“太好了!”

“天哪!”

這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自然而然就分成了兩大陣營。哀嚎一片的,自然是之前上算學課就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國子監以及半山堂出身的侍讀,以及一個宗室;而說太好了這三個字的,毫無疑問,是九章堂的那些人,以及某個天賦異稟,好學不輟的太子殿下。

至於四皇子,他直接在那兒傻笑。如今已經不再認爲自己是天才的他,一點都不敢放狂言,只等著看到教材再決定回頭是跟著三哥好好學呢,還是摸魚。雖然跟不上三皇子這種體悟曾經讓他覺得很沮喪,可久而久之也就看開了。

天賦也許沒有那麼大區別,但是,他是真的做不到三皇子這樣努力和用心!

而丟下一顆重磅炸彈,張壽這才笑瞇瞇地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自己那個年代,這陣風都已經過去了,理科生扎堆乃至於高考分數線高過文科生的時代成了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文科分數線年年比理科高一大截。

然而,在他看來,理科也許是很多人心中永遠的痛,但理科永遠是篩選一小撮天才的試金石——也就是那一小撮人做出的成就,可以推動整個文明,尤其是現在處於先進和落後分界線上的大明。畢竟,太祖皇帝那些劃時代武器帶來的紅利,遲早有吃盡的時候。

一頓午飯,他照舊是被三皇子留下陪吃,對於這樣特殊的待遇,他也沒有什麼戰戰兢兢,反而還饒有興致地點評了一下皇帝特意撥給慈慶宮的那些御廚手藝好壞——常吃的他甚至能分辨出來,這是又換了人的結果。

三皇子對吃不那麼在意,四皇子卻不一樣,立刻嘰嘰喳喳也加入了討論。至於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標準,早就被他丟到了九霄雲外。雖說這聲音足以傳到隔壁侍讀們用餐的地方,但他卻毫不在意,直到有人突然風風火火闖了進來。

“太子殿下,四皇子,哦,張學士您也在,那是正好。”

再次親自來充當傳話人的陳永壽見此時三個人非常齊全,他頓時稍稍舒了一口氣,再一瞥發現桌子上的碗碗盤盤都已經被掃了個乾乾淨淨,他情知這頓飯已經吃完了,就滿臉肅然地說:“皇上召見閣臣議事,請太子殿下和四皇子一同去旁聽。”

這話說完,見三皇子立刻一把將四皇子拉了起來,他就笑瞇瞇地請了那兄弟倆先走一步,等一步三回頭的那個小的總算被大的給強行拽走,他甚至還到門前看了一眼,確保四皇子不會再跑回來,這才匆匆又來到了張壽麪前。

“張學士,高麗剛剛派人來報信,只來得及說了兩句話就昏死過去了。其中一句說是……高麗王薨了!”見張壽頓時愕然,陳永壽很想說自己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覺得不可思議,皇帝更是一怒之下冷冷說了一句莫不是殺人滅口,他就趕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之前四皇子他們已經去過會同南館了,高麗使團那幾個人估計也嚇得夠嗆,如今皇上要和內閣幾位大學士商量出一個子醜寅卯來,卻不僅僅因爲人說高麗王死了,而是因爲……”

“而是因爲那傢伙另一句話,大王大妃攝政,請者山君回去入嗣先王……也就是說,要接那個本來應該入國子監的小子回國繼位爲王。可最離譜的是,那信使竟沒有帶正式的信。”

居然這麼轉折的嗎……

張壽雖說沒見過那位者山君,但從朱二以及四皇子先後透露的消息來看,那無疑算得上是一個倒黴的角色。父親本來是正兒八經的世子,結果卻早早故世,拋下母親和他們那一對小小的兄弟,叔父本來是次子,卻幸運地坐上了王位,直接把侄兒送到大明國子監深造。

就這麼一個苦情戲中的悲情男主角,竟是突然就要繼承王位了?那就是那位禮曹參議都口口聲聲說大王年輕,而且還曾經和張琛當街大鬧一場,足可見是個年輕氣盛的傢伙吧,怎麼在這當口說死就死了?

張壽心裡這麼想,但更知道陳永壽絕對不是因爲和自己私交如何如何,就對自己透露這麼多消息,因此他直截了當地問道:“怎麼,是要我去會同南館見一見那個者山君?”

陳永壽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一字一句地說:“皇上說,不論高麗濟州島海盜的事如何處置,者山君不能這麼快就送回去。請張學士多多費心,給他當一個月的老師。”

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九章 小先生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三十章 欺世盜名之徒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三百七十九章 猶如陽光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兩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第六百零六章 一個都不靠譜!第兩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壓力大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剛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發展基金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九十章 皇帝駕到!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高雄县| 延安市| 江安县| 望城县| 永嘉县| 潼南县| 巩义市| 咸阳市| 梁山县| 西和县| 彭泽县| 盐源县| 辽阳市| 安远县| 翁源县| 莎车县| 塔城市| 大石桥市| 泌阳县| 林周县| 迁安市| 酉阳| 临漳县| 健康| 五大连池市| 德保县| 榕江县| 南安市| 陵川县| 南宫市| 青铜峡市| 玉门市| 甘孜县| 夹江县| 东至县| 科技| 莎车县| 周宁县| 大宁县|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