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

和成日裡與朝廷高官們明爭暗鬥已久的楚寬相比,洪氏很清醒地明白,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她在江西可以靠著替父親轉圜各方面的關係,又有豫章書院那些長輩照拂,於是如魚得水,可以利用父親的名義,不動聲色地幫助那些在雜科上有天賦的學生,但在京城……

無論是孝女還是才女,這些名聲對她的幫助都很少。反而因爲父親洪山長之前上書要把她嫁給大皇子的陳情,整個京城對她的那些負面的議論更多,甚至多過對她容貌的品頭論足。這還要幸虧她並不是什麼美人,否則光是衆口鑠金就足以讓她寸步難行。

所以,楚寬到底打算利用她來謀劃什麼,利用她和誰打擂臺,她並不關心,但她知道,一旦擔綱下三皇子老師的名聲,別說朝中一定會一片譁然,就是民間的唾沫星子也能把她淹死。就算是她的父親,也不會爲她覺得高興,只會覺得朝廷此舉實在是太過荒謬。

因而,她之前和楚寬那次見面時,特意問清楚了三皇子的性格、喜好,當得知三皇子很喜歡畫畫的時候,她就在心中打定主意。

可即便如此,剛剛三皇子竟然主動把話頭遞過來,她簡直覺得是意外的驚喜。

此時此刻,她既然將自己想說的話,都放在了這水墨四義之中說了出來,見滿堂皆靜,她就含笑說道:“未知三皇子覺得,妾身教授你水墨之藝,可還夠格嗎?”

三皇子臉上頓時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欣然點頭道:“洪娘子蘭心蕙質,人品高潔,剛剛氣韻、格局、疏淺、藏勢這八個字更是畫龍點睛。要知道我學了水墨畫這麼久,卻一點都沒法入門,父皇老是和我說誰畫得好,可請了過來之後,卻發現畫得好不代表教得好?!?

“我今天就回宮去和父皇說,請你教我畫畫?!闭f到這裡,他就看向永平公主,滿臉誠懇地問道,“不知道三姐可願意割愛,讓洪娘子教我畫畫嗎?也不是天天都過來教我,只要她兩三天來教我一次就行了?!?

儘管嶽山長和華四爺並不能真正算是一邊的,此時仍然情不自禁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即彼此都從各自的眼神中看出了幾分欣賞和忌憚。

那欣賞和忌憚都並不是只對一個人的,而是對兩個人的。無論是三皇子的突然另闢蹊徑,還是洪氏的從容應對,那彷彿是事先排練過無數次的對答,實際上卻分明是各自的臨場發揮,都讓他們看在眼裡,驚在心裡,再不敢小覷了婦人和孩子。

至於他們如何看得出來……只看那位號稱京城第一才女永平公主的莫名驚詫就知道了!

永平公主確實非常驚詫,她完全沒想到,三皇子竟然會把話題突然扯到了畫畫上,洪氏竟然還應付裕如。這如果是事先商量好的也就罷了,可洪氏只見過一次太后,此後就再也不曾入宮,而宣佈了東宮的消息後,三皇子今天還是第一次出宮。

兩人根本不可能碰面,又怎麼可能搭上線?而如果沒有,兩人卻能有這樣的默契!

從前三皇子信賴的是張壽,如今看來,日後加上一個洪氏也未必可知。這女人實在是心計太深,太懂得揣摩別人的心意了!她恐怕事先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爲三皇子名正言順的老師!

永平公主正進退兩難的時候,朱瑩卻笑吟吟地連連點頭道:“這還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主意。三皇子一向最喜歡畫畫,可那些畫師縱使自己筆法絕妙,卻往往不知道應該怎麼傳授他人,有洪娘子來做老師教畫畫,那自然最好了,兩三天一次,這也不耽誤功課?!?

張壽頓時啞然失笑。他也懶得去想朱瑩這是單純不願意動腦子,還是根本就看出來了,於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支持三皇子,乾脆也欣然贊成道:“三皇子既然好不容易找到了名師教導畫畫,那我可要說一聲恭喜了?!?

原本就是心中忐忑卻佯作鎮定的三皇子,得到朱瑩和張壽的先後支持,這才終於如釋重負。他眼巴巴地看著永平公主,想要繼續懇求,卻又彷彿生怕觸怒了姐姐的表情,每一個人都看在眼裡。這下子,永平公主終於不得不給出迴應。

雖然往日和這些兄弟姐妹全都並不親近,但三皇子和四皇子到底是什麼性格,她還是摸得準的。兩人固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但比起她那兩位不成器的兄長,卻到底可愛多了。

她又不可能成爲未來太子的老師,她的侍讀去教人畫畫,她還擋路,傳出去別人豈不是還當她沒有容人雅量?於是,她就故作沒好氣地笑道:“太后給我特意挑選的侍讀,你也要來搶!幸好她不過是教你畫畫而已,若是教你經史文章,別人還以爲是我挑唆的!”

她語帶雙關地說出了這麼一句話,這才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嶽山長和華四爺:“我這三弟從小就極愛畫畫,洪娘子卻又是聞名遐邇的才女,所以我沒防著他今天陪著我來見人是假,想要拜師求教是真。二位既然今天親眼見證了,回頭若有人非議,可一定要幫忙澄清?!?

華四爺立刻心領神會,當即不假思索地答應道:“公主放心,這是一樁美事,若是有人非議,那必定是包藏禍心!”

這一刻,換成嶽山長有些後悔今天不該和華四爺同行,於是撞見方青了。如果只有他一個人在,此時或義正詞嚴地駁斥,或言辭委婉地勸告,或不動聲色地提醒……諫勸不成然後就立刻拂袖而去,至少還能設法把自己反對的消息散佈出去,把自己摘出來。

可現在,華四爺搶先表態,永平公主又出言擠兌,他要是再拂袖而去,那就真的惡了三皇子這位未來太子了。

就算三皇子真的雅量高致,不放在心上,最記仇的天子也絕對會重重記上他一筆。

於是,他斟酌再三,終究還是忍不住勸道:“洪娘子畢竟是女子,教授三皇子是否有些不妥?更何況,因之前洪山長那道上書的緣故,一旦得知此事,屆時恐怕難免有人管不住自己這張嘴,於三皇子多有不利,於洪娘子的名聲也不好聽?!?

聽了嶽山長這話,張壽本待幫著說兩句話,可看到三皇子面色堅定,一副我意已決的表情,他就感覺自己用不著多事了。果然,下一刻,他就聽到三皇子開了口。

“三人成虎,曾參殺人,衆口鑠金……既然這麼多成語都是這個意思,那我就算爲人處事再謹慎,也終究不可能沒人非議?!?

這一次,滿臉坦然的三皇子輕輕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地說:“我不可能討好所有人,我更沒必要討好所有人!”

“說得好!都說人言可畏,但只要你不在乎,別人還能拿你怎麼樣?”朱瑩此時笑得極爲燦爛,甚至一把拉過三皇子後,就如同平常在宮裡那樣,親近地摸了摸他的腦袋,彷彿完全不在意這是未來的東宮太子,“要是讓皇上聽到你這霸氣的話,一定會很高興的!”

突然被這麼誇讚,三皇子反而有些靦腆了起來。他不安地瞅了一眼張壽,等到看見張壽竟然也笑瞇瞇地對他豎起了大拇指,他一時又驚又喜,當下也顧不得剛剛朱瑩摸頭那一幕讓他失去了東宮太子的形象,卻是咳嗽一聲道:“當然,這事兒我肯定得和三姐先回稟了父皇?!?

瞄了一眼嶽山長後,他就憨憨一笑道:“我資質愚鈍,從小喜歡畫畫,但一直都畫不好,卻還是喜歡。而自從在半山堂聽老師講過那些粗淺的算學之後,我很感興趣,所以在宮裡又和四弟一塊纏著父皇講葛老太師的《算學新編》,最後才能考進九章堂。”

“父皇常說,幸好我喜歡的是畫畫和算學,不是別的,否則要是像他當年喜歡騎馬和練武那樣,一定會有人痛心疾首地說玩物喪志。可我覺得,騎馬和練武能夠強身健體,又怎麼能稱得上玩物喪志?”

“一個人的喜好只要能適當有度,又無害於人,別人就應該尊重,而不是一個勁地想辦法把他掰過來。那樣的人就算居心再好,也要敬而遠之,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三皇子的這番話,永平公主沒想到,張壽也同樣沒想到,就連朱瑩也沒想到,一貫靦腆到顯得有些弱勢的三皇子,竟然也會把話說得這麼鏗鏘有力。

而嶽山長更是從三皇子這番話裡,品出了這位年少皇子那種非同小可的獨立意志,心裡不禁把對這位未來太子的評價又調高了一個等級。

至於華四爺,從表面上來看,他彷彿已經完全折服於未來東宮太子的氣勢——又或者說霸氣,竟是除了點頭就是點頭,除了附和就是附和。

“三皇子所言不錯,那些打著爲你好旗號說三道四,指手畫腳的老頑固,確實是可惡至極,我從前初掌家業時,也碰到過不少這樣自以爲是的長輩,最後全都被我送去養老了!”

“我之前就曾經和陸三公子談過,希望能夠將葛氏算經印上幾千幾萬冊,在江南之地的書坊甚至書院中推廣。不知道三皇子能否說動皇上,親自爲葛老太師的這部宏圖鉅著寫序?”

雖說從小就因爲前頭有兩個哥哥而並不受宮裡人重視,但因爲皇帝時常把他和四皇子帶在身邊,也算是頗爲受寵,因此三皇子對於一般的奉承,那是早就有很強的抵抗力。

可是,華四爺這奉承,卻著實讓他感到又驚又喜。他差點想要立刻就滿口答應下來——在他看來,父皇那是絕對也會一口答應的。可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一聲清脆的咳嗽。

循聲望去時,他就只見朱瑩嗔怒地瞥了他一眼,等目光下移,他便發現,張壽正堂而皇之地牽著朱瑩的手。

這一刻,他不禁有些迷惑,到底是朱瑩覺得不對,而出聲提醒他,還是張壽覺得不對,於是讓朱瑩提醒他。但只是片刻,小小的皇子就迅速做出了決定。

“此事我也需得先稟明父皇。”三皇子輕輕點了點頭,可雖說沒有做任何承諾,卻還是用讚許的口吻說,“蘇州華家能在豪富的江南佔有一席之地,這份獨到的眼光確實厲害。聽說華家旗下各種工坊雖多,但這麼多年來,卻沒有出現過一起傭工鬧事,這很難得。”

雖然最希望辦成的事還沒個準信,但三皇子的稱讚已經足夠華四爺驚喜了。

他連忙欠了欠身以表示謙遜,隨即就笑呵呵地說道:“江南傭工雖多,但只要勤懇做事,大多數人都能溫飽。我是覺得,反而是江南那些讀書不成,卻又不能養家餬口,整日裡不但不事生產,還要讓家人妻子養活的秀才乃至於童生,其實比傭工更容易鬧事?!?

“若是都能像召明書院的學生這樣腳踏實地,不以農科爲苦,那還好一些,但要是整日裡高談闊論,不務正業,那簡直是比市井閒漢危害更大。其實如今江南之地,工坊遍地,傭工無業時固然容易有所危害,但這些取得功名卻無法上進,又或者連功名都沒有的……”

“書生那纔是最大的隱患!這些人只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不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反而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而如果無用,那便是朝中和地方有奸臣阻道!”

剛剛他一直都表現得像是阿諛奉承的小人物,可此時此刻突然揭開這麼一個蓋子,四周圍頓時出現了片刻的寂靜。而後打破這寂靜的,卻是朱瑩。

“華四爺說,讀書人閒置無職,因此聚衆鼓譟,非議頗多,這倒確實是一個大問題,都說如今大多數讀書人六體不勤,五穀不分,未知嶽山長對此有何高見?”

嶽山長沒料到突然針對自己的不是張壽,而是朱瑩,一愣之後頓時神情一冷。他緩緩站起身來,一字一句地說:“不少讀書人固然忘了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但與其埋怨他們迂腐,還不如先想一想,朝廷拿來考校讀書人,給他們授官的卷子,都出的是什麼題?”

他深深看了一眼三皇子,隨即從容拱手一揖道:“三皇子願意博取衆長,涉獵廣博,這是好事,我非常贊同,若有人非議,我自會一一駁斥,但華四爺這等將閒散讀書人聚集議論時政當成隱患的說法,我不能茍同?!?

“書生不事生產,因爲所學就非生產,而除非出仕,他們找不到一身所學能用上的地方!”

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六章 不把自己當外人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五百四十四章 請君同參觀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六百一十二章 這個位子,你來坐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堂聚賢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後算總賬?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釣魚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四百零四章 不爭這口閒氣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機靈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
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六章 不把自己當外人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五百四十四章 請君同參觀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六百一十二章 這個位子,你來坐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堂聚賢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後算總賬?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釣魚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四百零四章 不爭這口閒氣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機靈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义乌市| 广西| 香港| 永年县| 富平县| 和平县| 三台县| 柯坪县| 株洲市| 唐山市| 泰兴市| 长沙市| 大同县| 沂水县| 昌都县| 隆昌县| 玉林市| 雅安市| 忻城县| 资阳市| 和平县| 琼结县| 崇义县| 福清市| 武冈市| 星子县| 浮山县| 漠河县| 乌审旗| 武乡县| 宣汉县| 侯马市| 永登县| 康定县| 和静县| 牙克石市| 青田县| 西畴县| 平度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