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君玉的回答,對與錯
“君玉先生?!?
雪落山莊後院,蕭瑟見到了君玉。
“你來了~~”
對於蕭瑟的出現,君玉似乎並不意外,反倒更像是在等他。
蕭瑟眉頭一皺,儘管他從心裡就不認爲恩科的事情是君玉所做,但對方的態度卻讓他猶豫了。
“貢院那邊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蕭瑟坐在一旁,目光顯得很平靜,石桌上放著兩杯早就泡好的茶。
“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了不起的志向?!?
君玉嘆了口氣,言語之中既有感慨,也有讚賞。
“你來是想問,這件事兒是不是我做的??”
蕭瑟默然。
君玉擡起頭,目光顯得有些複雜。
“我倒是希望這件事兒是我做的,可惜,不是”
蕭瑟聽到這話,本該放鬆的心情,不知爲何卻生出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強烈。
“若是我出手,死的就不是這些人了,我能讓天啓城三月縞素,自此天下沒有一個人敢入天啓爲官”
蕭瑟眼角直跳,雖然君玉的話很平靜,但這些話背後所透露的意思,卻讓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蕭瑟,你知道趙守一爲什麼不願意來天啓嗎?”
君玉忽然再度開口。
蕭瑟搖了搖頭。
“當年我師父——李長生就是一個教訓,這裡的人容得下神遊玄境,容得下我們幾個半步歸真境,但卻容不下一個歸真境?!?
“當一個人的境界超出常人太多的時候,你覺得最後會發生什麼??或許你會覺得有他在,天啓會安然無恙,但你有沒有想過,若是天啓如今的問題解決了,矛頭又會對向何人?”
“等到那個時候,你是希望讓他妥協,還是希望他手裡的那把劍斬向你們”
“或許正是因爲他看懂了一切,所以纔不願意捲入天啓城的這潭渾水之中?!?
蕭瑟坐在原地,沉默了許久。
很多事情,若是不去想,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真相,就如同君玉所說的這件事情,他在剛剛捫心自問,若是趙守一真的來了天啓,未來究竟會如何?是否會像君玉所說的那樣,他不敢保證,就像他自己都不敢保證未來有一天會不會爲了天下放棄身邊的人一樣。
只是現在的他不會。
“人心嬗變,這本來就是一個事實,身處紅塵,都是蕓蕓衆生的一員,都是普通人,未來的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事情,有些是符合我們心意的,有些是不符合的,始終如一,就算是聖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到,何況是我們了?”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
“看到事物的另一面,然後有所堅持,這是一種修行,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下來,特別是在權力這個大染缸之中?!?
“甚至還有些人爲了大局退步妥協,當年的瑯琊王便是如此,有時候我也會想當年瑯琊王做的那一切到底是對還是錯,站在他的角度,站在我的角度,站在天下的角度?!? 蕭瑟坐在一旁,靜靜地聆聽。
忽然他出聲說道:“先生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君玉長長嘆了口氣。
“就在你們進入貢院的時候,我發現貢院那邊有些不對勁,可當我正要仔細查看的時候,卻一無所獲,所以我去了一趟欽天監?!?
“欽天監”
蕭瑟心裡有些詫異,君玉如今的境界在天啓算是最高的了,他都沒發現異樣,那去欽天監又有什麼意義?
“不要小看齊天塵那個老道士,他出身黃龍觀,手裡的東西多著呢!”
君玉見蕭瑟似乎不懂,難得解釋了一句,就算是如今宮裡用的大陣,還是齊天塵回觀裡找的。
他那一代,黃龍觀出了兩個人,一個是他,另一位是莫衣,說實話,就算是自己師父李長生門下的弟子,論質量都不一定比黃龍觀好。
“欽天監之中,有一物,名氣運金蓮?!?
蕭瑟聽到此物,眼皮下意識一跳,心裡似乎有了猜測。
“不錯,正如你猜測的一樣,此物與北離氣運相連,貢院那邊出事的時候,一共九朵氣運金蓮,瞬間枯萎了三朵?!?
蕭瑟雙掌一緊,氣運金蓮一事,他是第一次聽聞,但就數量來說,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可想而知,北離如今的情況並不好。
“還有一事,動手之人就在貢院之中,但具體是誰,我還無法鎖定,可能是考生,也可能是考官,也有可能是藏在貢院附近的人,但此人境界非常高,就算不是半步歸真,也在神遊玄境走得極遠?!?
“多謝君先生。”
蕭瑟一抱拳,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此一來,自己需要調查的範圍一下子就縮小了。
“另外,若是有時間,你可以去查各級科考考試,不過,我可以先給你提個醒,這裡面的東西會觸犯很多人的利益,一個不好,整個天啓都要晃動?!?
君玉意有所指,就在蕭瑟還要出聲詢問的時候,君玉已經轉過身,腳下一點,消失在原地。
白王府,四大監的掌冊監瑾玉聞訊趕來。
“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沒想到世界上居然還有如此有血性的讀書人,若是當年”
蕭崇聽到瑾玉的感慨,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規勸了,囿於身份的原因,當年瑾玉想要讀書入仕的想法一直未能實現,這件事兒在他心裡一直都是一個結。
“二師父,我還是覺得此人做法有些太激進了。”
“這個天下需要的是安定,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一旦國家發生動盪,受苦的終究還是老百姓.”
瑾玉笑了笑,沒有接話。
科舉考試背後藏著很多不爲人知的交易,朝廷有很多人都牽扯其中,這一點他很早之前就知道,這幾年,蕭崇替明德帝主持考試,自然也接觸到了。
只是爲了朝堂的穩定,蕭崇選擇睜一眼,閉一隻眼,跟明德帝親自下場主持時一般無二。
他說不上,這種做法到底是好是壞,但他心裡總有一種感覺。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