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交鋒,神遊齊至
太師府,隨著幾人交手,動靜鬧得越來越大,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白王蕭崇、赤王蕭羽、再加上蕭瑟一行人都來到了此地,不過這些人只在外圍,並沒有靠近交戰(zhàn)的中心。
“諸葛靖軒?”
蕭羽看著凌空而立的那個年輕人,眼睛下意識瞇了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懷疑過此人,只是後來被蘇昌河給否定了。
“是他?”
蕭崇站在原地,負手而立,看著這個年輕人,他一時語頓。
“那吳靖琪和李當心兩人又是怎麼回事??”
若貢院發(fā)生的事情不是兩人所爲,那說明一下不就行了,他們又爲什麼要逃呢?
只是轉(zhuǎn)念一想,蕭崇不由在心底嘆了口氣。
貢院發(fā)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總需要有人來平息風波,吳靖琪和李當心有能力做到此事,再加上兩人也有動機,那這件事兒到底是不是兩人做的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是那個書呆子。”
另一側(cè),司空千落有些意外地看著半空之中,之前她還覺得這個人傻里傻氣的。
“半步歸真。”
唐蓮輕輕一嘆,誰又能想到,一個讀書人竟然能夠成爲半步歸真。
“董祝死了。”
雷無桀入了神遊,感受到的東西要比唐蓮幾人詳細,這裡面就包括董祝的生死。
“死的不光是他。”
就在這時,儒劍仙謝宣也走了過來,此時此刻,對方的目光非常的複雜,諸葛靖軒今日出手,擊殺之人,不只是董祝一個。
“還有大理寺卿等諸多與科舉舞弊一事牽連的官員,都被他一一誅殺。”
蕭瑟聽到此話,手裡天斬不由一緊。
當然,他並不認爲那些人不該殺,而是諸葛靖軒動手太急,朝廷雖然不缺人,但一下子少了這麼多,一但應(yīng)付不好,恐怕會引起動盪。
“可惜了”
忽然,謝宣語氣有些唏噓地說道。
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諸葛靖軒憑藉一人之力,橫掃半個朝堂,此事絕對會引得人心動盪,朝廷需要給官員們一個交代,也需要給天下一個交代。
所以這一場戰(zhàn)鬥,朝廷沒得選擇,在衆(zhòng)人的圍攻之下,諸葛靖軒的結(jié)局可能就沒有那麼好了。
蕭瑟站在那兒,眼底深處閃過一絲不忍,他聽懂了謝宣的話,只是對於這個結(jié)果,他似乎也無法改變。
畢竟蕭遠山幾個半步歸真可不會聽他的話。
wωw?Tтkд n?¢○
“沒有別的選擇嗎??” 謝宣目光閃了兩下,最後搖了搖頭。
“或許在他動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這個覺悟了,殺身以成仁,世道不公,總需要有人站出來的。”
“了不得的年輕人啊!!”
司空千落聽到這道聲音,下意識轉(zhuǎn)頭看去,只見自己的父親還有師伯都已經(jīng)來了。
“當年師父就說蕭若瑾性格扭曲,陰私太重,雖能平衡朝堂各方勢力,但爲帝之道需要堂皇至正,如此帝者,落了下乘,故而他不適合爲帝,如今再看,現(xiàn)在才過了幾十年,朝堂就成了這副樣子。”
李寒衣對於如今的這位皇帝很是看不上,有心數(shù),有算計,這本來不影響什麼,但這些東西本身是用來對付敵人的,蕭若瑾卻用在了自己人身上。
司空長風聽到這話,不禁搖了搖頭。
“寒衣啊~~要做好一位人間帝王可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不是所有時候都能順心如意的。”
作爲雪月城的三城主,也是負責整個雪月城日常事務(wù)的城主,司空長風深知管理一個門派的不易,由小見大,要想管理好整個天下,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很多時候,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敵人可以殺,對手可以殺,那百姓呢?心腹呢?
“那就換一批聽話的人。”
李寒衣眼中寒光一閃,既然朝堂上的這些人中飽私囊,瞞天過海,那殺了便是,總有人願意來幹他們手中的事情。
“所以很多爲帝者就成了史書中的暴虐之君,遺臭萬年。”
對於李寒衣的這個建議,謝宣似乎並不太支持。
“讀書人好名,所以你縱然知道這些,也做不出這樣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讀書人這個身份對你更多的是一個枷鎖。”
謝宣語塞,只是名利二字世間有多少人逃得過去,就算是李寒衣不也是一樣,若真的放下來所謂的虛名,她與道劍仙趙玉真就不會有這麼多年的等待了。
“我記得那個小道士說過一件事兒,我們都是人,是人便有七情六慾,是人,就會有缺點,不要用聖人的要求去要求我們這些人,那樣的話就不切實際了。”
“明德帝繼承帝位,這些年北離沒有發(fā)生過什麼大事兒,對他來說,便是一件功勞,至少天下是安定的,百姓沒有受到戰(zhàn)亂之苦。”
說到這裡,謝宣不由想起了邊關(guān)之地。
“邊關(guān)那邊,在趙守一徹底解決禍患之前,老百姓過的日子怕是你們想象不到的,若是整個天下都是如此,那對老百姓來說纔是災(zāi)難。”
“世道混亂不會因爲一個人纔會如此,而是整個天下如此,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單靠朝廷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謝宣的話讓在場的衆(zhòng)人都沉默了下來。
他們作爲江湖上的風頭無兩的年輕人,對於世道二字的體驗並不深切,但經(jīng)歷了這次科舉舞弊一事,他們才更加直白的感受到了世道的不公。
無權(quán)無勢之人,是沒有公道可言的,就算是當權(quán)者知道這件事兒,爲了保全大局,恐怕能做的就是犧牲這些人。
管中窺豹,這科舉考試如此,江湖上其實也是如此,甚至是朝堂之上也是如此,可這樣的規(guī)矩真的是對的嗎?
“就如同你的劍會爲一個不認識的人而揮嗎??”
“這便是世道”
答案是殘酷的,就算是百里東君這些人,恐怕也不一定能夠做到這件事兒,道理都懂,但是他們已經(jīng)被那些表象潛移默化影響了許多年,再去扭轉(zhuǎn)此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