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9章 陵邑

邯鄲。

一輛馬車在繁華的街道上緩慢行走,馬車之中正是巡視山東的洛景,望著眼前的盛世繁華,洛景滿意的點了點頭。

作爲天下最爲繁華興盛的商業城池之一,邯鄲的情況對整個天下都是富有參考價值的。

數年之前朝廷褫奪宗親封國之後,就在天下各郡國設置了監錢司,專門用來監視各個郡國之中,是否有那種明顯的差錢在市面之上流通,一旦發現就是扭送官府,依照罪責或重罰,抄家,乃至於流放。

通過如此嚴格的監管,雖然不可能真的徹底消弭掉那些差錢,但是基本上已經見不到那些花樣百出的造假手法了。

“君侯,如今天下數十個郡國之中,絕大多數都已經使用朝廷所鑄的天漢錢,前些時日下臣拜訪大司商時,大司商說去年朝廷的歲入增長極多,這鑄幣之利,真是可怕,由此可知昔年的那些王侯到底賺取了多少利潤。”

洛景聞言沒有應答,反而說道:“陛下這些年減刑行仁,減免農稅,雖然大大恢復了民間的經濟,但是因爲施政過於寬仁,民間兼併定然嚴重,但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卻是不可能,希望這一次前來,能夠緩解一些。”

說完拉下了馬車的窗簾,馬車之內陷入了靜謐之中,只聽見嗒嗒嗒的馬蹄聲在不斷向前。

“信使向四方散出,徵召天下的豪強,告訴他們,按時來到邯鄲朝拜,吾有大事要宣佈,未到者,後果自負。”

洛景來到邯鄲之前就已經向諸多的豪強大族發出了徵召信,要求他們按時到邯鄲接受召見。

這實在是千年未曾聽聞過的景象!

洛景笑道:“爲先帝守陵,此乃對朝廷的忠心之舉,閣下又何出此言呢?”

若是大漢朝廷能許諾他們利益,這些人甚至可以自備武裝去幹翻蠻夷。

但是沒有根基的外地人到了遍地勳貴和皇親國戚的關中,那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嘛。

這句話直接讓衆人都繃不住了,就連趙王臉上都開始抽抽,他當年也是在長安生活過的,皇帝陛下當然不會在意這些外地豪強。

“君侯!”

前世明朝末年,朝廷一敗塗地,但是下層宗族又原子化到無法支持豪傑成長。

竟然沒有出現本地士族支持諸侯混戰的局面,清廷這個外來戶,幾乎勢如破竹的接納了整個士族體系。

臨死之前還將這些人聚集起來,告訴他們,我要來殺你們了。

直接有數人都忍不住悲憤起來,這個時代的人,相當的有血性,一言不合就血濺當場。

洛景環視半周道:“今日將諸位召集來,是有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需要諸位爲朝廷出力。

聽好了。

洛景彷彿沒有感受到他們身上傳來的凜冽殺機,依舊笑道:“稍安勿躁,若是真如爾等所想,便直接一封旨意,爾等難道還敢不去嗎?

但陛下仁慈,不願意強令爾等遷徙,離開故土,所以才命吾來勸說爾等,好好商議一番。”

陵邑!

王宮之中已經坐滿了來自各個郡縣的大族。

要知道就連腐朽的門閥貴族時代,東晉都能把北方打的滿頭包,雖然一北伐就拖後腿,但起碼守土沒問題,結果千年過去,士族已經連守土都做不到了。

若全是依靠壓榨百姓才得來的財富,早就把你們抄家流放了。

“君侯!”

身爲臣子見到君上有難卻不相助,這不是臣子應當做的。

因爲不論願不願意承認,這些有文化、有進取心、有武力的豪強,就是目前諸夏最有力量的一批人。

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陵邑制度就像是噶韭菜一樣,一茬一茬的收割著大漢朝的各個郡縣的豪強,不斷的防止豪強在地方坐大,是極其具有進步意義的政策,雖然這項政策手段太過粗糙,但中央朝廷實力強橫的時候,這些人不得不服從,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雖然還掛著趙王的名義,但稱作邯鄲王可能更加合適。

腦子靈活的人很快就反應過來,直接下拜高聲道:“吾等愚笨,還請君侯示下!”

至於土地兼併,豪強會本能的吞噬周圍的一切壯大自己的力量。

對於洛景的召見,這些人心中只有惶恐,因爲洛景從長安而來,身份太高,遠遠不是他們所能相提並論,面對這種人,稍有不慎就會引來禍患。

皇帝是想要再派人去守皇陵啊。

但大漢自然有大漢的規矩,陛下知道諸位都是大族,族中人口衆多,所以要求諸位爲入宮的郎官備足家資,郎官的親屬等等同樣都要帶往長安。

這種思想的根源來自於姬昭所著的書。

皇帝親政這些年,做事一向仁慈,都是用寬廣的胸懷和崇高的品德來感化天下人,就像是當初楚王被陛下的仁慈所感動,主動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洛景正與趙王寒暄。

在長安之外有三座大漢皇陵,爲太祖高皇帝陵,高皇后陵,仁宗孝惠皇帝陵,日前陛下前往祭拜之時,曾經感慨三座皇陵人煙稀少,於是落下淚來,稱是因爲自己不孝,才使得先祖如此孤零。

身爲臣弟見到兄長哀傷卻不安慰,是不足以稱作孝的。

土地兼併是不可逆轉的,這由政權的性質而決定,只能儘量去緩解。

洛景剛剛說到這裡,那些豪強大族的臉色就已經大變了,甚至是驚駭之色。

但面對這些人就連洛氏也沒有什麼辦法。

……

經過裂國推恩,如今的趙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能節制整個燕國代國諸國軍事的諸侯王了。

不過這些人手中畢竟有藏書,教育資源豐富,還有土地,發展起來很快,只要朝廷稍微控制不嚴,基本上二十年之內就能徹底控制地方。

洛景是什麼人?

這是整個大漢所有豪強聞之色變的詞語。

洛氏一向奉行既要強幹弱枝,保證國家的一統,又能保持枝幹的活力,若是主幹出了問題,枝幹能快速成長爲新的主幹。

趙王也有些震驚於竟然直接說出來,這種事情不應該是直接一封旨意強令他們遷徙嗎?

只能說宋明士大夫比漢唐豪強更貪婪卻更無能,起碼漢唐大族上馬打仗,下馬治民,手裡是真有幾把刷子的。

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在這些人的身上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陛下要在山東大族之中遴選一批文采出衆,亦或是有一技之長的子弟,作爲郎官充入宮中,郎官乃是侍中備選,即便是不能充任侍中,那也是陛下的近臣。

直到祭拜結束,陛下依舊感傷不已。

這也太講究了。

那是皇帝陛下最親近的臣子,基本上他出馬就代表著皇帝的意思。

因爲皇室自己都在兼併土地,又怎麼可能管的了其他人呢?

洛景所召集的豪強,不是那些簡簡單單的大商人,因爲那些商人大多數還都是處於依附地位的,他所召集的都是在郡縣之中做了一些小官,家中資產又極其豐厚的人。

趙王陪著洛景走進大殿之中,所有人都起身行禮。

而在如今的時代,土地這種能產量養人的資源就是最強大的力量。

這些人平日裡走南闖北,有些人認識,還有些人甚至有仇怨,但是在這個地方都按捺住了自己的心思,紛紛交頭接耳想要知道有沒有人知道一些內幕。

洛景緩緩收起笑容,淡淡道:“你們這些人今日能夠坐在這裡,是因爲伱們雖然豪富,但巧取豪奪的少,和官吏勾結的少,所以吾才願意見你們。

有人忍不住了,直接起身道:“君侯可是要致我等於死地嗎?”

這些豪強大族之中,許多都是從邦周時流傳下來的貴族支脈,不過經過歷次的戰亂和大漢朝廷對豪強的割韭菜行爲,已經遠不如從前了。

吾出長安,來到山東見爾等忠臣,正是爲了皇帝陛下而來啊。”

陛下一向公允,不會巧取豪奪爾等的家資,你們若是願意遷徙,陛下會記著你們的功勞,爾等皆知我大漢以察舉入仕。

笑言笑語,卻讓人如墮冰窖,話中甚至隱隱有血腥氣和金石鋒銳之音,若是想要殺死你們,還需要廢這麼大的勁?

這一盆涼水直接讓衆人都冷靜了下來,是啊,以前都是直接旨意下發到郡縣王國之中,然後開始遷徙,現在卻是洛景親自來。

但是對這些豪強來說,這就是毀家滅門的政策,甚至因此而對抗朝廷。

陛下要在皇陵周圍建立大縣邑,爲了儘快使縣城興盛起來,需要天下豪強大族入駐其中。

畢竟朝廷都想要他們的命了,還指望他們能夠忠誠,那的確是有些太不要臉。

陛下說了,山東有諸子聖殿,百家同樣多出山東,乃是文華璀璨之地,人才極多,除遴選郎官之外,察舉同樣應當關注山東子弟,若是爾等願意遷徙,近些年的察舉同樣會大開方便之門。”

洛景每說一句,衆人眼中的光就亮一分。

“君侯,王氏願意遷徙到關中。”

立刻就有人踴躍起來,洛景說的好聽,遷徙不遷徙全憑自願,誰信誰傻,現在遷徙還能獲得皇室的關係,再不同意就是傻了。

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237章 洛陵踐法(上)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538章 巫蠱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429章 新皇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195章 四海一第650章 洛楚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204章 韓信第81章 《洛宮春秋》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643章 互斥!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442章 風暴第698章 昭城中第48章 管呂之交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302章 偉大的意義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670章 我周氏!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138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74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425章 驚變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213章 風來!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213章 風來!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698章 昭城中第51章 發文天下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157章 試探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254章 攻楚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428章 劉旦第154章 終入洛第283章 洛辰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691章 公子楚!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56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32章 天命在周第67章 聖人老子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14章 漢水之戰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20章 齊侯向西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322章 孝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146章 孟子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11章 祁巖之盟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81章 《洛宮春秋》第72章 問道
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237章 洛陵踐法(上)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538章 巫蠱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429章 新皇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195章 四海一第650章 洛楚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204章 韓信第81章 《洛宮春秋》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643章 互斥!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442章 風暴第698章 昭城中第48章 管呂之交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302章 偉大的意義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670章 我周氏!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138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74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425章 驚變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213章 風來!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213章 風來!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698章 昭城中第51章 發文天下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157章 試探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254章 攻楚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428章 劉旦第154章 終入洛第283章 洛辰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691章 公子楚!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56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32章 天命在周第67章 聖人老子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14章 漢水之戰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20章 齊侯向西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322章 孝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146章 孟子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11章 祁巖之盟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81章 《洛宮春秋》第72章 問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梅州市| 甘孜| 扶绥县| 鞍山市| 姚安县| 潜山县| 织金县| 乃东县| 吉林市| 青阳县| 涪陵区| 凤冈县| 唐海县| 垣曲县| 方正县| 柳江县| 安吉县| 绥芬河市| 双峰县| 涡阳县| 婺源县| 衡东县| 五指山市| 通海县| 黔西| 隆林| 房山区| 光泽县| 崇礼县| 古浪县| 平塘县| 福州市| 谢通门县| 汤阴县| 长治县| 平南县| 亳州市| 屯昌县| 石家庄市|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