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9章 洛世揚鞭

洛世並不知道家族集體選擇了一條很難走的道路,他率領著整個西域都護府的軍隊征討大宛王國。

軍隊的主力是三千神廟軍,行軍途中自然不會著甲,這三千大漢各個看起來都身材魁梧,從面容來看,各族都有,甚至還有之前生活在河西的匈奴人,面容嚴肅,顧盼之間有凜凜威勢,目光如電,騎在馬上就彷彿融爲一體般,行進之間頗有章法,一看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西域都護府別的不多,就是好的戰馬多,無雙侯國和烏孫王國的勢力範圍內,都有大片的草原馬場,再加上河西走廊軍馬場的支持,所有的騎兵都是一人三馬,就連步兵都可以騎馬趕到然後下馬作戰。

除了神廟軍外,一同出征的還有都護府的三萬餘漢軍士卒,其中甲士的比例不低,還有盟友國的數萬軍隊。

單論戰鬥力的話,漢軍就足夠了,西域的盟友主要是提供糧草,以及攻城時發揮作用,西域的戰爭形勢和中原大不相同。

洛世坐陣中軍,望著大軍綿延極遠,最終到了望都望不到的地方。

收回目光後,洛世沉聲道:“今日紮營時統計死者和亡者人數。”

從伊水河谷到大宛要行軍數千裡,而且大宛國的地形極佳,整個國家坐落在一個極其肥沃的盆地之中,四面都是高高的山脈環繞,是天然的長城,只在西南側有一道狹窄的山口進出,若是在山口修建長城,再修建函谷關那樣的軍事重鎮,幾乎稱得上不可陷落之國。

歷史上李廣利征討大宛就吃了大虧,尤其是從長安調兵,跨越上萬裡的路程進軍,真的離譜,簡直不把士卒當人看,洛世從伊水河谷都感覺後勤困難。

大軍要翻越許多的山脈,幸運的是從北進軍不需要穿越大沙漠,沿著沙漠盆地周朝的綠洲進軍即可,洛世爲了征討大宛,籌備了許久,深耕天山北麓的諸國,交好沙漠以北的綠洲諸國,到了今日終於算是得到了回報。

數千裡的行軍,這對統帥的綜合能力是種考驗,能不炸營安撫士卒情緒就很不容易,而且一定有行軍中途死去,或者大量逃走的士卒,這都是對統帥的考驗。

即便是霍去病和洛無疾這樣優秀的統帥,當年和匈奴大戰時,行軍過程中損失的漢軍士卒都不少,洛世自然不會例外。

從出無雙城以來,陸陸續續死亡和逃走的士卒已經快兩千人了,死的主要是漢軍,水土不服之類的負擔還是比較大,逃走的則是西域土著,意志力比較差,不能承擔長時間行軍的辛苦。

洛世望著手中的堪輿圖,盯著地圖上大宛所在,眼中滿是戰意,只要擊敗大宛,讓大宛臣服夏天子,西域諸國定然震動,就連大宛國王都會被大漢殺死,他們就會掂量一下自己的地理位置,到那時西域諸國定然都會臣服在西域都護府之下。

到那時,西域都護府就能夠從一個軍事屯駐機構,轉變爲一個徹底統治西域的最高政權機構,就像是現在的遼東都護府。

遼東都護府和西域都護府還是不同的,遼東距離中原近的多,而且燕國曾經統治了那裡數百年,遼東半島上曾經建立過諸夏的列國,西域這是徹徹底底的異域。

洛無疾治理西域的那些年,做出了很大的功績,但是一人一時之力還不夠,洛世從父親的手中接過了責任和權力,用自己的方式來維護這片土地的統一。

又是不知道多少日行軍,漢軍翻越了山脈,出現在了大宛的土地上。

大宛是個很強大的國家,比昔年強盛時的烏孫不弱半分,有一組數據可以大概對比一下。

在後世伊水河谷居住的人口大約是四百萬左右,而大宛所在的盆地人口大約是一千四百萬,這片土地有長達兩百四十多天的無霜期,簡直是農耕的天選之地。

現在的大宛僅僅城邑就有上百座,雖然大部分城邑的人口都很少,但是綜合起來的人口還是達到了八十萬,軍隊有八萬,實力強勁。

面對這樣的強敵,洛世自然是非常的謹慎,面對出現在面前的大宛邊境城邑,洛世看都沒看一眼,留下一部人馬看守城中的守軍,直接而果斷的繞城而過,他率領著大軍直奔大宛王都。

這是典型的春秋戰國時期戰術,因爲大宛就是一個這樣的城邦國家,各個城池基本上都屬於貴族所有,只要能攻下王都,大宛就會不敗而敗。

洛世要的就是王族承認戰敗,至於佔據整個大宛?

那簡直就是在開玩笑,城邦國家能發揮出來的實力不算強,但是守衛自己利益的時候那可是寸土不讓,想要佔據大宛,除非一座城一座城的攻過去。

這和諸夏列國之間的戰爭還不同,諸夏列國之間是有文化認同的,互相接受起來不算是困難,但是和大宛人之間基本上做夢。

“我軍速度驚人,野戰戰鬥力強,所以直奔王都,擊潰大宛王的軍隊,然後圍點打援,擊破前來支援的大宛王國貴族軍隊,最後攻破大宛城,殺死大宛王,用他的頭顱來震懾所有人!”

洛世向都護府將軍和校尉宣佈自己的戰略,大宛王得到了漢軍進入大宛的消息,聽聞漢軍只有兩萬人,他哈哈大笑道:“漢軍是強大的,他們擊敗了匈奴,但是本王聽說他們的軍隊從伊水出發,跨越數千裡的距離,他們的糧草從一萬里之外的漢朝運來,還沒有到達就吃掉了大部分。

這樣的漢軍難道能夠擊敗強大的大宛軍隊嗎?

大宛將會是埋葬他們的土地啊。

將軍們,聽從我的命令,騎上戰馬,穿上鎧甲,拿起武器,去殺死那些漢人,告訴他們,大宛的威嚴不允許一個萬里之外的國家觸碰。”

這話聽著就有些色厲內荏。

當年大漢和匈奴之間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血腥拼殺了十年,流下的血淹沒了整座草原,從遙遠的遼東海濱之地,到西域的天山所在,到處都是雙方之間拼殺的痕跡,現在過去並不久,西域還沒有忘記。

大宛王之所以敢這麼搞,就是因爲仗著大漢距離他遠,對於一個農耕國家來說,將力量投送到萬里之外,基本上可以說癡人說夢,但是他不知道遠征萬里,擒殺敵首,這對於一個喜好武功的皇帝來說,是多麼的誘惑。

劉旦接到洛世的上書之後,雖然沒表態,還交由大臣討論,但是心裡早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征討大宛,讓大宛王臣服在自己膝下。

……

“大都護,斥候來報,大宛國王都的軍隊出現了。”

在漢軍極速逼近大宛城時,漢軍校尉向洛世彙報著,洛世精神一震,正色道:“通知各軍依次行軍,穩住隊形,不能亂!

甲兵依次披甲,神廟軍全員披甲,準備隨著本侯衝鋒!”

隨著洛世的命令,西域都護府各軍都按照先前排列的隊形排開,在西域這片土地上打仗,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畢竟這裡一馬平川,上千人還能藏,一旦到了數萬人,根本藏不住,沒了埋伏的可能,很多戰術就用不上。

在這裡打仗,更考驗的是臨陣的調度水平,裝備的精良程度,士卒的精銳程度,以及正面戰術的運用,更強的一方得到勝利,就是這麼簡單。

很快雙方都出現在了對方的視線之中,洛世以漢軍在最前。

因爲漢軍之精銳,不是西域軍隊所能比的,這是爲了防止西域盟軍直接被大宛打崩,進而裹挾漢軍。

漢軍中有人騎著馬走出,大宛軍中同樣走出一人,兩人騎著馬到了數十米的位置,大聲道。

“大宛人,回去告訴你們的王,立刻打開大宛城,向大漢皇帝獻上忠誠,大漢將賜予大宛最珍貴的友誼,否則大宛將會迎來最可怕的毀滅!”

“漢人,這裡是大宛的土地,即便是匈奴人也不曾征服偉大的大宛,你們將敗在這裡,屍體鋪滿每一個角落,化爲肥沃的土壤,來年的牧草和糧食一定會格外的茂盛!”

雙方之間互相打了嘴炮,都是夾雜著諸夏雅語和西域本地的語言,自然不可能說服對方。

咚咚咚!

戰鼓之聲開始響徹,嘴炮打完就該真刀真槍的開幹了,洛世坐鎮在中軍,騎著一匹個頭極高的大馬,在他的身邊是敢戰士和神廟軍,還有數位眉心浮現著聖痕的洛氏子,每個人都披著厚厚的甲冑,全副武裝。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尤其是冷箭傷人之事層出不窮,只要不是南方潮溼的山林之中,全甲是必須要穿的,尤其是面甲和脖頸處的甲冑,能保命。

“大漢的將士們,大宛對大漢不遜,殺死他們,洗刷恥辱,皇帝陛下在長安城等著我們凱旋,擊破敵軍,萬里之外,立下功勳。

殺死大宛王的人,本侯向陛下請賞,連升五級爵,升到關內侯爲止!

向前!”

洛世抽出利劍大聲吼道,伴隨著他的聲音,戰鼓聲再次重重響起,漢軍士氣高昂,大踏步向前。

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11章 祁巖之盟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47章 回齊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348章 結束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259章 諫楚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346章 嘲諷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373章 衛青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426章 迎立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325章 激將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259章 諫楚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146章 孟子卷末感言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637章 又行了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227章 備戰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713章 災!第698章 昭城中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30章 申戎入寇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
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11章 祁巖之盟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47章 回齊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348章 結束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259章 諫楚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346章 嘲諷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373章 衛青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426章 迎立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325章 激將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259章 諫楚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146章 孟子卷末感言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637章 又行了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227章 備戰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713章 災!第698章 昭城中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30章 申戎入寇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宜黄县| 丹寨县| 陇西县| 平舆县| 金门县| 金溪县| 九寨沟县| 九龙坡区| 平舆县| 天峻县| 卢氏县| 呈贡县| 汶川县| 盐池县| 罗甸县| 会理县| 田东县| 固原市| 贵溪市| 万山特区| 怀宁县| 综艺| 万荣县| 海阳市| 龙南县| 广汉市| 贞丰县| 八宿县| 榆林市| 古田县| 光山县| 新源县| 吉林省| 泰宁县| 枞阳县| 康平县| 衡水市| 灵寿县| 九江市|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