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8章 孝文之治

廢太子之事,對劉恆來說不算什麼,既然這樣處理對天下的影響最小,那就如此做。

他的心中只有天下。

至於長安百姓,對誰是太子沒興趣,他們只希望劉恆能夠長命百歲,長長久久的當皇帝。

劉恆帶著一行人出行,包括皇太子劉徹,以及洛景和賈誼,大將軍周亞夫等等重臣。

劉恆一路走出長安,沿著大道望著三河平原上的無數農田,無數道農夫的身影在其中若隱若現。

等到停下歇息,劉恆臉上滿是懷念的對劉徹說道:“知道今日爲什麼要帶你來到這裡嗎?”

劉徹道:“您是想要讓孩兒見識見識民生疾苦?”

劉恆點點頭,帶著無限的感慨道:“你這孩子,是個要做大事的人,朕知道你的心中懷有無數的大願,想要成就前所未有的功業,對皇帝來說,這是自然之理,若是皇帝沒有信念,豈不是庸庸碌碌?

數十年前,朕還年幼,那時是洛文王負朕於背,總攝國政,他是朕的姑父,也是朕的老師,洛文王時常帶著朕前往民間看那些農夫勞作,稍大一些的時候,就讓朕親自下地,朕種地的手藝非常不錯,何時施肥,何時除蟲,甚至就連天時都會看。

朕永遠記得那時洛文王和朕說過的話,在大漢朝,有千千萬萬的農夫,這些人種地提供糧食,有徭役的時候修建宮室和水利,等到戰時就會跟著朝廷的禁軍出兵,就是這些人,皇帝才能住在豪華的宮室之中,纔有身上的綾羅綢緞,才能安穩的坐在大漢皇帝的位子上。

上天賜予了劉氏天命皇位,但是素王卻平等的愛著每一個子民,這些農夫也是素王的子民,若是皇帝暴虐的對待他們,他們就要聯合起來推翻皇帝,這就是湯武革命!

伱想要做那些前所未有的大事業,朕很是欣喜,但朕希望你能量力而行,不是量你的力,而是這天下萬民之力。

始皇帝做下了多少大事業呢?

但是秦王朝卻滅亡了,朕不希望你也走上這一條路,多出來看看這些百姓,看看這些將你奉爲君父的百姓,朕知道你一定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你是個生來就該做皇帝的人。”

劉徹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從他出生以來,所聽到的就是天下之人對劉氏的稱讚,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沒有人不稱讚劉氏。

從高皇后開始,天下的形勢就越來越好,到洛文王和劉恆,六十年的時間,大漢一直在繁榮的往上走,天下的百姓一日比一日過的好。

這樣長時間的盛世,往前是從未出現過的,劉氏的天命和威望早就深入人心了。

……

長樂宮中。

劉恆望著新一年的賦稅臉上滿是快意的神情,公卿大臣都坐在下首,這是整個大漢朝最有權勢的一部分人。

丞相賈誼正在對劉恆做孝文四十年的年終總結。

“陛下,去歲按照您的旨意,朝廷在整個關中實行了四十稅一的農稅,百姓無不稱讚您的仁德,得益於素王垂佑,以及您的聖明,去歲關中並無大的天災,是大豐收之年,稅率雖然降低,但是朝廷的農稅歲入並未受到影響,此外,朝廷向民間收糧的價格稍稍增加,百姓踴躍出售存糧,收購的糧食存滿了倉庫,百姓手中餘錢增多,天下的商賈來到關中,所以商稅同樣在增加,朝廷的財政蒸蒸日上。”

劉恆聞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對衆人說道:“自古以來絕大多數的君王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總是收刮百姓的錢財。

朕每每讀到便感嘆,真是一些獨夫啊,巍峨的宮室、珍惜的餐食、華美的錦緞,難道比百姓的衣食性命還要重要嗎?

所以朕繼位之後不那麼做,朕以低稅養百姓,百姓自然奮發而爲,朕向天下宣示恩德,百姓自然就會歸心,這是洛文王教給朕的道理。

太子,朕今日將這個道理再教給你,你可知曉了?”

劉徹就坐在劉恆的下首,聞言連忙道:“回稟父皇,孩兒知曉了。”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劉徹心中卻不是特別認可這一點。

他雖然年輕,但已經做了多年的樑王,在樑國之中的種種見聞,讓他認爲朝廷收稅低,只是便宜了那些大族。

因爲大族手中的土地更多,商鋪更多,從朝廷的減稅之中得到的利益更多。

在劉徹看來,這都應該是朝廷的錢!

所以與其減稅,不如朝廷多收稅,然後用這些稅收來做大事,比如興修水利等關係國家社稷的大事。

而且劉徹在樑國之時就感覺國事之靡費實在是巨大,不多收稅甚至就連官吏都養活不起,更不要說還要養活王國軍,還要供王宮之中的各種花銷,畢竟不是每個權貴都像劉恆這樣勤儉節約。

這完全是兩種執政理念的不同,也是兩種做人理念的不同。

賈誼繼續彙報道:“大將軍出征所準備的糧食兵器如下,平定西南夷的花費尚在朝廷接受範圍之內,具體的情況還請大將軍爲您講述,臣就不在這裡多加贅述,這不是臣所負責的範圍。”

劉恆聽著賈誼彙報出的那些數字,喟然嘆道:“這世上果然沒有比戰爭耗費更大的事情,這大概就是‘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了。

若是這些耗費投入關中,恐怕百姓皆能食一餐飽飯。”

絳侯周亞夫聞言有些無奈,生在如今這位皇帝的手下,實在是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如今年紀已經漸漸大了,卻沒有功名可言,即便富貴榮華皆在,依舊不得不說是非常無奈的事情。

若是皇帝不信任他也就罷了,但別人不說,皇帝對自己這位大將軍的信任是沒話說的,這些年的加恩也沒有斷過。

無功而受祿,唯有忠心皇室一條路可走,之前平定西南夷叛亂,周亞夫身先士卒,親臨險境既剿又撫,盡心盡力,就是爲了報答劉恆的恩情。

周亞夫的年紀比劉恆還要大,畢竟他的父親是高皇帝時期的人,作爲目前軍方最高的官員,同時是開國功臣集團的領袖,他向劉恆開始講述西南夷平叛的細節,以及那些花費主要用於何方。

劉恆聽的很是認真,雖然他常說好戰必亡,但他投入在軍隊中的資源並不少。

三公九卿一個個的彙報自己部門的具體工作,洛景作爲皇帝秘書則在旁記錄著雙方之間的談話。

等到衆人都說完之後,洛景起身道:“陛下,昔年英侯言,沒有壯麗的宮殿,就不能彰顯天子的威嚴,您親政以來,勤儉節約,以身作則,臣以爲,聖明的不去宣揚,就不能讓天下人知曉。

您不論是從德行上,還是從功績上,都已經達到了古聖王所應該達到的地步,世上的百姓稱讚您,卻不知道如何做。

現在理應召集天下的博學之人,爲您做《大漢聖王賦》,此賦應當將您的功績一一列出。

再召畫師爲賦作畫,描繪您治下的盛景,以流傳後世,乃至於上呈素王。

臣以爲,天下盡皆受到您的恩典,應當使諸郡列國,乃至於嶺南王國等外藩向您進獻詩歌、文賦,臣在其中擇優選取,爲您奉上大漢所有臣民的心聲。”

劉恆聞言先是一喜,然後有些憂慮道:“此舉是否有些勞民傷財呢?朕行事爲天下計,若是爲了些許聲名要累及百姓,豈不是可笑之人了?”

洛景笑道:“不過一些紙墨的耗費而已,天下文華之士,半數就在長安,其餘郡國就讓他們隨著貢品一同呈上即可,並不會有什麼靡費。”

劉恆這才放下心來,欣然道:“那便如此做吧,此事就由東阿侯負責,朕信任你。”

……

【《大漢聖王賦》降世,您獲得了500氣運點,這是一片煌煌盛世的景象,文化的繁榮,天下的繁榮,這是諸夏的興盛,這是您的願望,您的家族參與在其中,氣運點獲取速度稍稍加快了。】

這世上大概沒有人知道這到底是何等的盛世,連續積攢的國力,雄渾到可能是真實歷史上的數倍。

————

“孝文之治”是指在漢文帝統治期間所出現的治世,這是諸夏文明從封建時代邁向帝制時代之後出現的第一個治世,一向爲史學家所津津樂道,筆者以爲更確切的稱呼應當爲“高文之治”,因爲這個治世是從呂后就開始的。

漢文帝以他崇高的品德、卓絕的才能,仁慈的統治著這個龐大的王朝,王朝的經濟不斷恢復,徹底從凋敝之中走出並大踏步的發展,數十年的穩定富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整個國家的物質基礎底蘊大大增強。

同時“孝文之治”期間,政治環境始終相對清明,察舉制度不斷完善,漢王朝的統治基礎不斷穩固,爲後續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孝文之治”是帝制時代的標桿,成爲了所有治世的標準,這是漢文帝所建立的不朽豐碑。——《漢王朝興衰史》

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236章 爲天下共主加冕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313章 長安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646章 美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36章 再幸洛邑第270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182章 馬踏秦營第30章 申戎入寇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卷末感言第347章 回京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626章 談崩了第24章 洛蘇薨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29章 新皇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340章 奪權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180章 秦人來了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21章 四姓公卿第157章 試探第626章 談崩了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314章 宮中第321章 裂國:前奏曲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192章 落幕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54章 合諸侯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538章 巫蠱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346章 嘲諷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451章 獻闕!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著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333章 典範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30章 申戎入寇第445章 收穫第159章 楚國項氏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8章 商議勤王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260章 洛採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564章 劉秀!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647章 極於情!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6章 再幸洛邑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72章 問道第81章 《洛宮春秋》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
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236章 爲天下共主加冕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313章 長安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646章 美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36章 再幸洛邑第270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182章 馬踏秦營第30章 申戎入寇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卷末感言第347章 回京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626章 談崩了第24章 洛蘇薨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29章 新皇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340章 奪權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180章 秦人來了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21章 四姓公卿第157章 試探第626章 談崩了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314章 宮中第321章 裂國:前奏曲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192章 落幕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54章 合諸侯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538章 巫蠱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346章 嘲諷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451章 獻闕!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著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333章 典範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30章 申戎入寇第445章 收穫第159章 楚國項氏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8章 商議勤王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260章 洛採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564章 劉秀!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647章 極於情!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6章 再幸洛邑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72章 問道第81章 《洛宮春秋》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沛县| 瓦房店市| 嵊泗县| 拜城县| 大丰市| 克什克腾旗| 宜良县| 塘沽区| 清苑县| 石狮市| 广东省| 桐柏县| 安顺市| 赤壁市| 中牟县| 获嘉县| 高淳县| 云安县| 循化| 台安县| 福安市| 翁牛特旗| 彰化市| 阜平县| 东台市| 桦南县| 新乡县| 温泉县| 淮北市| 洱源县| 金溪县| 乌兰浩特市| 万盛区| 安西县| 桐城市| 成安县| 郧西县| 永州市| 尖扎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