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

西域。

這是中原人眼中的不毛之地。

即便是前往過西域的人都說那裡極其的瑰美,有巍峨的雪山、潺潺的溪流、蒼翠的森林以及無數適宜耕作的土地,但根本改變不了觀念。

就連河西走廊上都不願意遷徙,更不要說數千裡之外的西域了。

長安城裡的百姓說:“西域的人不會說雅語,沒有雕廊畫棟,屋檐齊飛的建築,沒有諸子先賢的典籍,沒有巍峨八主的神廟,沒有三皇五帝的祭祀,最重要的是,不明白什麼叫做素王在上,唯有黑暗和蠻荒,那不是人能夠生存的地方啊。”

直到皇帝劉徹任命無雙侯洛無疾鎮守西域,天下人的觀念才發生了一點改變。

皇帝和洛氏一同在民間宣傳著:“無雙侯可是未來的昭公,是洛氏的家主,他願意到西域去,縱然曾經荒無人煙,但日後定然不是完完全全的黑暗和蠻荒。

聽說數十年前無雙侯的先輩就帶著族人去過西域,還在那裡留下了子嗣,數十年過去了,還在蠻荒之地祭祀著素王上皇?!?

……

洛無疾前往西域,自然不僅僅是他一個人。

西域都護府的級別是凌駕於郡之上的,這從另外一座遼東都護府的設置就能夠看出來。

遼東都護府下轄郡、王國以及義從軍隊,遼東大都護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在大漢這種郡縣二級政治結構中是前所未有的。

劉徹對西域都護府的初步規劃是建立一個無雙侯國和都護府的治所,先在西域站穩腳跟,有駐軍的地方,至於郡縣的建立在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設置。

想要讓一片土地自古以來,不是在書上指手畫腳一下,吹個牛就能夠做到的,更不用說西域本就有比較強大的土著居民。

尤其是洛氏選定的立足之地伊水河谷,水流充沛,土地肥沃,既是上好的馬場,又是上好的農耕區,是西域烏孫大國所在。

這不是那些總人口不過一兩萬的小國,而是一個很強的西域大國,鼎盛時期有百萬人口,是僅次於匈奴的強國。

即便經歷了連番的分裂戰亂,烏孫國依舊有數十萬人口,不容小覷。

而且最關鍵的是,從長安到烏孫,有足足七千裡的路程,遠遠超過了昔年漠北大戰時的距離。

如此遙遠的距離,即便是在現代社會,很多國家都難以完成力量的投送,在這個依靠牲畜的時代,想要依靠漢廷供給糧草,加上路上的人吃馬嚼,把漢廷全賣了都不可能。

在姬昭所在的世界中,歷代王朝對西域都是羈縻統治,西漢時期不多說,可以說是羈縻中的羈縻,基本上依靠武力恫嚇和和親公主來施加影響力。

班超三十六人通西域,然後終生都在平叛的路上。

大唐武力昌盛到極點,動不動滅國亡族,高仙芝遠征小勃律國,行軍四個月,跨越五千裡,史書記載,“不作休息,半日而下”。

這麼巔峰的唐軍,面對時降時叛的土著,同樣沒有趕盡殺絕。

這難道是老祖宗們善良可欺嗎?

還是古人的智慧不足呢?

都不是!

老祖宗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因爲沒辦法,中原大軍派過去的代價太大,獲得的收益又太小。

大唐安西軍,已經是出現在西域最強的勢力,但僅僅那麼一點安西軍,都需要中原的支援才能維持,數十年的時間,根本就不足以建立穩固的統治。

經常旅遊的人,見到各地的山川地勢,就會明白想要真正的建立統治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洛氏自然不滿足於羈縻統治,洛氏的目標是佔據那裡,再不離開,那就需要一片真正的可以棲身的土地。

以現在的漢廷,征討西域,如果是一場大戰,能派過去的甲兵,可以達到十數萬。

但是常駐的兵力,不會超過三千,這個數量的確不算少,打匈奴的一個王部都綽綽有餘,但是打烏孫不夠。

因爲烏孫國以逸待勞是守城,而且烏孫國的甲冑同樣多,作爲溝通東西的要道,天山北麓的必經之路,烏孫國是真的富。

若不是烏孫國處於四分五裂之中,即便是洛無疾也不願意帶著數千的甲兵去送死,勝一場容易,滅一國容易,但是立足卻難。

想要在西域維持一支三千人的常備軍隊,就需要三十萬的人口,這實在是太困難了。

漢廷的府庫消耗的那麼快,不僅僅是戰爭,還有建立朔方郡和五原郡的遷徙費、安家費,土地沒有開墾出來之前的口糧費用,各個都是用錢的大頭。

……

洛無疾率領著全甲全馬的五百敢戰士,再加上兩千從無雙侯國徵召的軍隊,五位洛氏子各自率領著洛氏的族人一同前往西域。

可以說,自邦周時代結束,這是洛氏出力最大的一次,就連誅暴秦都沒有出這麼大的力。

經過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洛氏終於再次壯大了起來,畢竟這不僅僅是爲大漢開疆擴土,同樣是爲洛氏開分基地,是洛氏的千年大計。

洛無疾率領著騎兵軍隊穿過河西走廊,沿著天山北麓而行,沿途願意提供糧草的國家留下,不願意的則直接攻破,讓國民四散奔逃,就這樣花費了不短的時間纔算是到達了烏孫東國。

烏孫東國是烏孫國分裂出的一部分,在伊水河谷東端,國中有大片的草原,後世的空中草原就在這裡。

烏孫東國的騎兵不少,所以實力並不弱,可惜遇到了洛無疾,若是步兵守城或許活路還大一些,但騎兵作戰那真就是找死。

當年洛無疾和匈奴大戰,那都是十萬計的騎兵廝殺,西域這幾千騎兵,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洛無疾帶著洛氏的騎兵僅僅兩個衝鋒,就將烏孫東國的騎兵斬於馬下,然後進了烏孫東國的都城,砍下烏孫小王的頭顱,宣佈西域都護府成立,暫時以東城爲都護府的辦公地點。

西域都護府建立之後,主要面臨著兩個問題,第一是守衛現有的成果,第二是如何持續的開拓。

烏孫國雖然四分五裂,但自然不可能坐視自己的國土被漢人侵佔,要發兵攻打新建立的西域都護府。

不過洛無疾在烏孫東國很快就建立了一套軍管體系,能夠爲從中原而來的軍隊提供糧草。

還同天山北麓的幾個西域國家,諸如焉耆,龜茲等等建立了商業上的聯繫,再加上河西走廊的開拓,劉徹持續不斷的將糧草運來,時不時的派遣野戰軍團晃悠,雙重壓力之下,西域國家還算是配合。

後勤的壓力一旦消失,回到最擅長的打仗上面,洛無疾自然不虛。

尤其是烏孫國竟然敢和他打野戰,簡直要讓洛無疾笑出聲來,若是匈奴祁連單于泉下有知,恐怕會和烏孫王惺惺相惜了。

即便是數千對數萬,但是洛無疾並不在乎。

五位洛氏子在正面指揮著軍隊,他則帶著二十名靈兵和敢戰士在雙方膠著之時,瞅準空檔,一波衝鋒。

敢戰士和漢軍有多強,漢帝國和匈奴帝國十年大戰,互相之間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雙方之間流的血將整座草原都染紅了,最終漢帝國憑藉著更強的國力,更強的統帥,贏得了這場殘酷的戰爭。

烏孫國當年或許很強,但是多年以來在西域菜雞互啄,哪裡見識過這種對手,被洛無疾馬踏王旗,直接陣斬了烏孫王,剩下的軍隊如鳥獸般羣散,紛紛逃竄而走。

“大都護,烏孫國已經退去,短時間內應當沒有餘力反攻,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麼?”

在粉碎了烏孫國妄圖干涉大漢立足西域的陰謀和戰爭之後,朝廷的官員向洛無疾這位大漢第一任西域大都護問道。

洛無疾擡頭望著湛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雲,遙遠的天邊是天山,山頭白雪皚皚,之下一片碧綠,空氣中傳來清香的溼氣。

真是美麗啊。

洛無疾忍不住想到,然後指著城池大聲說道:“當然是在那座城中,立起素王的祭祀,放置祖宗的牌位,這裡是諸夏大漢的土地了?!?

衆人聞言心神搖曳,齊聲應道:“喏!”

在伊水河谷立起了素王的祭祀神廟,就像是在黑暗之地立起了一座燈塔。

這道光或許只能照耀伊水河谷的一部分,卻能夠給予所有前往西域的漢人以安慰和希望。

因爲人是很容易孤獨的,尤其是在遠離生土他鄉的地方,但是素王的存在可以減弱這種鄉土難離的情緒。

素王上皇所在,即諸夏之人心安之處。

————

大漢進入西域是西域史上不可磨滅的重重一筆,洛仲堪發現了這片土地,他的兒子洛無疾則爲這片土地帶來了先進的文明,優秀的文化,長久的和平,從洛無疾進入西域以來,這裡的一切就煥然一新了,各族百姓熱烈的歡迎大漢的軍隊,這是曾經統治西域的匈奴所不能做到的,充分體現了諸夏文明的優越性?!段饔驓v史文化遷徙研究》

第496章 王文君第513章 孽子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133章 衛鞅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192章 落幕第639章 看看人第29章 褒姒第31章 天命在誰?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138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642章 回家嘍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639章 看看人第53章 合縱扼楚第513章 孽子第71章 孔子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開啓(卷末)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334章 還政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670章 我周氏!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卷末感言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341章 弊端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220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346章 嘲諷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a>第11章 祁巖之盟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301章 洛仲堪第32章 天命在周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429章 新皇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200章 項羽第136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346章 嘲諷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259章 諫楚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337章 結算第298章 五年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28章 王畿弊政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
第496章 王文君第513章 孽子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133章 衛鞅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192章 落幕第639章 看看人第29章 褒姒第31章 天命在誰?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138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642章 回家嘍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639章 看看人第53章 合縱扼楚第513章 孽子第71章 孔子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開啓(卷末)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334章 還政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670章 我周氏!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卷末感言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341章 弊端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220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346章 嘲諷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11章 祁巖之盟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301章 洛仲堪第32章 天命在周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429章 新皇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200章 項羽第136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346章 嘲諷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259章 諫楚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337章 結算第298章 五年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28章 王畿弊政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达拉特旗| 长治县| 淄博市| 晋州市| 莎车县| 轮台县| 乐至县| 民丰县| 大洼县| 米林县| 太仆寺旗| 铜梁县| 扎囊县| 潼关县| 鄯善县| 定襄县| 昌吉市| 大姚县| 苍南县| 云林县| 宁德市| 兴义市| 花莲市| 平乡县| 黔西县| 大城县| 宿松县| 屏山县| 沙雅县| 太谷县| 封开县| 秦安县| 钦州市| 永寿县| 胶州市| 昭通市| 阿城市| 荥经县| 平南县|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