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1章 弊端

當陽光灑落在皇宮之中,朝臣們還以爲這只是一場正常的朝會,並不知道劉恆準備給所有人一個驚喜。

洛景自然是要上朝的。

劉恆來到殿中之後,朝會開始走流程,等到正式流程走完之後,劉恆就問道:“衆卿可有本奏?”

大朝會上的這種上奏,基本上都是走流程,一般不會真的有什麼事放到這裡來討論,一般都是用來試探的場合。

但是今天特殊,賈誼安排好的一名掌管錢糧的小官從後面起身走到殿中道:“陛下,臣有本奏。”

這一幕讓羣臣紛紛側目,這裡很多人甚至不認識這個人,不知道這樣的小人物能有什麼事上秉皇帝,聰明人已經開始盤算,這是誰推出來的棋子了。

劉恆笑著問道:“卿有何事?”

“陛下,臣諫言。

昔年因爲天下需要大量的錢幣,又因爲假幣氾濫,朝廷不能制止,所以高皇后允許私人鑄造錢幣,但是經過這些年無數的銅錢流在國中,臣以爲此法之弊害已經勝過益處。

鑄幣之權事關朝廷根本安危,應當及早收歸朝廷,禁止民間私自鑄幣,轉而交由朝廷統一鑄造。”

他雖然心中已經確定一定要收歸朝廷,但是聽一聽反對派的意見,或許能夠爲後續的事情做出一些補充,畢竟政策的制定從來就沒有盡善盡美這個說法。

鑄幣權收歸朝廷這件事引發了極大的爭論,這場爭論的風暴甚至直接席捲了所有的學派。

劉恆沒說話,洛景問道:“還請博士詳解。”

實際上天下有識之士早就看出,朝廷遲早是要收回鑄幣之權的,不說那些對朝廷的好處,僅僅是出於人性比較貪婪的角度來看,鑄幣這麼大的利潤,怎麼可能一直放任王侯豪強們去賺取呢?

劉恆眼見這種情況,便暫時停下了朝會。

但是朝堂之上引起的爭論還是出乎了劉恆的預料,而且這完全是一場大亂戰,那些從中得利的人自然不用多說,劉恆不會在乎他們的意見。

黃老道家反對收回鑄幣權,儒家之中有反對的,有支持的,畢竟儒家學派實在是太多了,反而法家基本上都同意收回鑄幣權。

此話一出,很多人都將目光直接望向了上首的劉恆。

劉恆在上首坐著,臉色有些無奈,這個風氣從高皇帝時代就開始了,望了洛景一眼,見到這小子竟然還笑,說道:“阿景,讓他們安靜一點。”

這難道還不能證明洛文王的先見之明嗎?

難道你這是在質疑高皇后和洛文王嗎?

這人很多人都認識,不僅僅是朝臣,還是儒家一脈的首腦人物之一,是當世的大儒,現在怒髮衝冠的模樣,讓人毫不懷疑,如果他手邊有一把利劍的話,恐怕會直接提著劍把剛剛啊說話的朝臣捅個透心涼。

劉恆輕輕揉了揉頭,他就猜到了一定會有爭論,畢竟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要艱難。

洛景笑著手中執著銅錘,然後重重的敲響,如此沉重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之中,羣臣這才氣喘吁吁的停下了友好的交流。

讓他知道一下儒家的武力充沛,讓他知道一下爲什麼當初爲什麼儒墨併爲兩大顯學,因爲其他人打不過墨家,儒家可以!

其他人當然不會讓著他,同樣出列大聲道:“朝堂之上暢所欲言,這同樣是高皇后和洛文王所定下的規矩,你這樣喊打喊殺,是想要做什麼?

吾看就是伱自己鑄造錢幣獲得了大利,所以才阻撓朝廷收回鑄幣之權。”

這一番話讓劉恆微微皺起了眉頭,因爲在某一個方面來說的確是很有道理,當初洛新也是因爲有這方面的原因才放開對錢幣的管控。

法家好利,求的是榮華富貴,面對強權跪的很快,不僅僅面對君主這樣,面對洛氏同樣如此。

所以如今出仕的法家學子還是不少的,洛新擔任攝政之時,雖然親近儒家和黃老學派,但對法家學子,只要德才兼備,他同樣願意使用。

竟然直接把高皇后和洛文王搬了出來,而且說的讓不少人都認同,尤其是洛新的地位和影響力,對這些人來說實在是太高了。

一旦您開始收回鑄幣權,那麼就一定會強行要求民間接受這種錢,畢竟這天下沒有朝廷鑄錢,百姓卻不收的道理,那是蔑視朝廷的威嚴。

臣實在是不願意見到如今來之不易的場面,毀於一旦,所以才諫言您,萬萬不可收回鑄幣。”

這樣的情況直到朝廷下放鑄幣權,天下豪強競相提升錢幣的質量纔算是結束,臣可以直接確定的說,高皇后到洛文王執政的這數十年,是從有銅錢以來,錢幣質量最高的數十年。

“諸位卿家的意見,朕意見知曉,既然如此,那就挑時間使諸位卿家一同商議一下,看看到底哪方更有道理。”

他們將那些馭民術從思想典籍去除之後,中和了一些不太偏激的思想,改造了自己的學說,然後接受洛氏的監管。

以臣的瞭解,最低級的手段就是在銅錢的邊緣磨下銅粉,那麼大的錢幣磨一些根本就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這些銅粉日積月累,然後就可以鑄造成新的錢,從中得利。

難道您以爲只有諸侯王以及豪強會造假嗎?

造假之風是從上到下,幾乎所有人都參與在其中,因爲成本實在是過於低廉,手段實在是過於多。

開頭就直接是黃老派的一位博士直接說道:“朝廷收回鑄造錢幣的權力,是殘民、虐民之舉,天下百姓的苦難就要從此而開始了,臣望陛下深思。”

這番更是直接人身攻擊,朝堂之上頓時就亂做一團,這些人紛紛指著鼻子罵起來,甚至離得近的人直接就動起手來。

這裡就要首先說明一點,雖然經歷了洛陵踐法,但法家並沒有被消滅。

陛下,請殺此賊,以正視聽。”

洛景翻看著那些奏摺,沉吟道:“這些人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這世上本就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關鍵是要看需要什麼,當年朝廷需要下放鑄幣權,現在則需要收回鑄幣權,沒什麼可值得討論的。”

雖然主流輿論是義在利上,但這世上難道真的有不愛錢的人嗎?

即便是皇帝想要做什麼事,那也都是需要錢的,皇帝擁有著天下最大的權力,無論如何想,都不可能放棄鑄幣這座不斷產出的金山。

因爲洛陵踐法沒有將法家一棒子打死,而是批判了其中的某些思想。

這些年還在繼續改學說,學習儒家的做法,大量從儒家,黃老家之中吸收那些好聽又好看的文字來掩飾自己。

不過法家學子之中有才能的不少,但有德行的卻不多,法家那種認爲仁義德行完全沒用的教育思想還是有些太過偏激了。

更有甚者,直接將銅錢融開,向其中摻雜其他的金屬,做成那種不值錢的小錢,裡面甚至快要沒有銅了,民間稱之爲‘葉錢’,意爲像葉子一樣輕的錢。

允許私人鑄幣,這是高皇后和洛文王的創舉。

劉恆準備好好探討一下,畢竟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振振有詞的場面實在是不多見。

這樣的手段不盡其數,墨家想必知道的最爲清楚,畢竟很多鑄造錢幣的工坊都是他們建造的。

真是好大的狗膽!

吾看你就是個想要霍亂朝綱的奸臣,說這些奸邪之語,想要蠱惑陛下,實在是萬死難辭其咎。

洛景遠遠的看著,臉上滿是笑意,真是生動有活力的朝堂啊。

博士便道:“昔年暴秦之時,始皇帝統一列國錢幣,由朝廷統一發放,但是很快民間就開始造假。

劉恆輕聲笑道:“話雖如此,但姑父昔年教導朕,一定要多聽臣子的勸諫,廣開言路,善於納諫,只要聽了,不論有沒有按照諫言去做,臣子都會盡心盡力,所以朕要聽一聽他們能說出什麼話來。”

到了大漢同樣如此。

但問題是那些和鑄幣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之中也有不少反對。

這不會是皇帝直接找的人吧?

長樂宮中,劉恆望著眼前如同雪花一般呈遞上來的奏摺,頗有些感慨的說道:“阿景,你說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反對呢?”

剛剛還比較安靜的朝堂之上,立刻就是一片譁然,甚至直接就有朝臣出列怒斥道:“真是一片胡言!

數十年來,在這項政策之下,天下愈發的欣欣向榮起來,而且本朝的錢幣質量是歷代最高的,現在民間連一丁點是使用前朝舊幣的都沒有。

劉恆的速度很快,長樂宮的一座偏殿之中很快就坐滿了各方大佬,那些有利益關係的大部分都沒有來到這裡,因爲劉恆是想要聽到一些收回鑄幣權的弊端,從而修補自己的政策。

洛景聽著這一番話卻有些同意,但也有不同意見,不過這種場合,他自然不會親自下場,自然有無數人爲他衝鋒陷陣。

果然很快就有人發聲反對,而且是從完全不同的方面。

————

在漢文帝時期,針對鑄幣權的歸屬問題,朝堂之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漢文帝特意召開了一次會議,史稱“鑄幣之議”,這場會議雙方的言論被完整的記錄下來,得以通過史籍流傳後世,筆者將會詳細將史料翻譯解讀,力爭使每一個讀者都能夠理解這場爭論的雙方。——《漢王朝興衰史》

第544章 皆亡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648章 曹操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325章 激將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31章 天命在誰?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321章 裂國:前奏曲第631章 諡號第201章 製造讖言第505章 終結!第122章 素王歷第710章 曹洪死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卷末感言第655章 殺!第731章 大將死!第343章 聖諭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505章 終結!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534章 進長安第691章 公子楚!第278章 帝崩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573章 太平道!第457章 朕不允!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369章 天崩矣!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343章 聖諭第259章 諫楚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327章 完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224章 洛陵第344章 洛陽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299章 凋零,呂后崩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33章 姬涅崩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409章 建新郡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250章 帶著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122章 素王歷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201章 製造讖言第217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639章 看看人第340章 奪權第538章 巫蠱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
第544章 皆亡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648章 曹操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325章 激將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31章 天命在誰?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321章 裂國:前奏曲第631章 諡號第201章 製造讖言第505章 終結!第122章 素王歷第710章 曹洪死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卷末感言第655章 殺!第731章 大將死!第343章 聖諭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505章 終結!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534章 進長安第691章 公子楚!第278章 帝崩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573章 太平道!第457章 朕不允!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369章 天崩矣!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343章 聖諭第259章 諫楚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327章 完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224章 洛陵第344章 洛陽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299章 凋零,呂后崩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33章 姬涅崩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409章 建新郡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250章 帶著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122章 素王歷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201章 製造讖言第217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639章 看看人第340章 奪權第538章 巫蠱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清涧县| 香港| 昌吉市| 石棉县| 广河县| 且末县| 汕尾市| 洛南县| 蒲城县| 彭水| 平罗县| 衡水市| 宝清县| 永嘉县| 舟山市| 呼玛县| 五台县| 天峻县| 保靖县| 闵行区| 新乡县| 广平县| 秭归县| 将乐县| 汉沽区| 饶平县| 辽宁省| 新绛县| 桃江县| 宣武区| 澄迈县| 锡林郭勒盟| 泾源县| 柯坪县| 双辽市| 香港 | 哈巴河县| 玉龙| 内江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