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5章 先王之道!

賈誼在望著那個儒生,儒生同樣在望著賈誼,微微作揖道:“下臣見過丞相。”

劉徹頗有興致的介紹道:“丞相,這是關東來的大儒,氏董,治的乃是《洛宮春秋》,朕正要與之交談。

丞相前來見朕可是有什麼要事嗎?”

春秋經,那範圍可就大了,作爲唯一一部由兩位儒家聖人所作的經典,治春秋經的大學派有好幾個,不過春秋儒見到皇帝倒是正常,畢竟孝文皇帝尊崇儒家就以春秋經爲主。

甩掉這些思緒,賈誼開始彙報自己的發現,“陛下,早些時候在北境發生了一場規模較小的戰鬥。

經過臣的確認,近些年南下的匈奴人漸漸變多了,臣查閱了資料,判斷是草原上的氣候漸漸開始惡化,水草不如往年豐茂,胡人爲了活命南下。

這意味著胡人出現了生存危機,非常的棘手,朝廷應當予以更多的關注,臣的建議是加大對草原的情報,以便全面瞭解匈奴的動向。”

劉徹聞言正襟危坐起來,這不僅僅是一場小的戰鬥,一旦確認事實,這或許就是兩個帝國之間的全面戰爭。

中原政權對北方胡人一向是抱著十萬分小心的,想想看,諸國在北方修建起連綿的長城,但是面對南方的蠻夷卻沒有做什麼措施,這就是區別。

“董生可是有什麼看法?”

劉徹見到董仲舒聽到匈奴入侵之後若有所思,於是當即問道,這也算是考察一番。

“陛下,臣以爲應當主動出擊,攻滅匈奴,以宏先王之道!”

漢武帝聞言頓時來了興趣,有些驚異的問道:“哦?宏先王之道?何謂先王之道?”

董仲舒雙手交叉,將雙手擡到超過頭頂的高度,然後微微垂首,正色道:“所謂先王,素王一人而已,素王乃天,乃道,乃世間萬物,一切陰陽、生死、禍福,盡在素王道中。

堯舜禹湯難道不是擁有大功德的聖王嗎?

但是夏商的國祚卻遠遠不能和周室相比。

臣遍尋古籍,想要尋找緣由。

最後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素王降生人間,託生在周室之中,所以周室纔有千載天命。

漢室沒有素王這樣的天人託生,那麼弘揚先王之道,也可以使國祚延長,這就是治國的道理。”

賈誼聞言忍不住問道:“董生,素王的確是天人一般的聖王,但是時移世遷,唯易不易,這也是素王所言,難道能用古代的政策來治理現在的世道嗎?”

賈誼是丞相之才,治國理政信手拈來,但是在孟儒內部卻不算是大儒,因爲他的理論水平是有問題的。

董仲舒恰恰是搞理論的高手,他不僅僅有一整套理論,還能切合當時的形勢,統治者需要什麼,他都能提出來。

在真實的歷史上,他實際上算是儒家的毀滅者之一了,外儒內法就是在他的思想指導下逐漸完成的。

從此法家成功借殼上市,代替黃老道家成爲了統治華夏兩千年的思想,還讓儒家背了黑鍋,倒也不能說是黑鍋,畢竟孔子受了那麼多年的祭祀,只能說一切都有報應。

只不過前世儒袍之下是商鞅的骨架,韓非的血肉,孔子的皮毛。

這種情況大概有些像是佛經中魔王對佛祖所說的:“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伱的佛法,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

孔子一輩子爲了心中的理想不願意屈服,結果徒子徒孫爲了榮華富貴卑躬屈膝,若是見到董仲舒這個孽障,恐怕當即就掄著拳頭把他打死了。

只不過這一世出現了洛氏這個大變數,董仲舒的思想自然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董仲舒聽到賈誼的疑問之後便笑道:“丞相,古時的王朝用封建,現在的王朝則用郡國,古時的王朝用青銅,現在的王朝則用鐵器,這就是您所說的變化了。

但古代的王朝有天子和三公九卿,現在的王朝同樣有皇帝和三公九卿,統治這人間一切的依舊是人,一直是人。

先王之道,乃是弘揚人之道,故先王之道不變。

素王曾在周室攝政十二載,置分封,立宗法,平動亂,誅蠻夷,治天下,這是超出前古的事功。

然而素王之不朽卻不在於事功,而在於立言,丞相出身孟儒,想必通讀過流傳在外的經典,有何感覺呢?”

賈誼聞言正色道:“自然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深不可測。”

賈誼這倒是沒說謊,姬昭畢竟是穿越者,他的思想即便是過去兩千年也不會落後,萬法之源絕不是說說而已。

“是啊,這世上有家中放置著黃金做成的山,卻要到百里之外去得到一枚銅錢的聰明人嗎?”

賈誼不說話了,劉徹笑道:“還請董生講解先王之道,爲何攻滅匈奴乃是弘揚先王之道呢?”

董仲舒道:“先王之道博大精深,但臣精研之後,以爲最核心的不過兩點,即一天下與不二王。

一天下之道,這是儒門諸家的共識,改正朔,易服飾,理官制,都是一天下之道,但臣以爲還不夠。

還有不二王之道,素王征伐天下,幾乎摧毀了所有能夠和周室抗衡的蠻夷國家,這才保證了百年的和平,周室所分封的諸國於是得以迅速的發展壯大。

這是何意呢?

所謂不二王,就是諸夏天朝的身邊,絕對不能再存在另外一個同等強大的國家,如同匈奴之於大漢,自古以來有鄰居握刀,主人卻能夠安然的情況嗎?

攻滅匈奴,天下才能昌盛。”

董仲舒稍微停下,他看出了劉徹想要開疆擴土的心思,於是適時的將不二王的理論擴展一下,不過這理論本來也沒有什麼問題,的確是他從春秋之中找到的理論。

“彩!”

劉徹忍不住振奮的拍掌,他需要一種能夠說服天下人的理論來爲自己的政治行爲背書,董仲舒的言論非常符合他的口味,於是大聲笑道:“董生的言論,真是讓朕醍醐灌頂啊,心中的迷霧散開了。”

賈誼有些驚異的望著董仲舒,沒想到這個沒聽說過的儒生,竟然有一番這樣的見解,春秋儒之中真是人才輩出。

不過賈誼倒是不太在意,畢竟孟儒是不同的,這世上總是有他們的位置,畢竟亞聖的地位擺在那裡,不可能跳的過去。

劉徹轉向賈誼問道:“丞相,您也是天下知名的大儒,剛剛董生的言論,您可有什麼看法呢?”

賈誼搖頭道:“董生所言有理,匈奴入寇漸多,這天下不可能一直如這數十年,沒有天災,遲早要兵戎相見,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匈奴單于必須臣服在您的麾下,就像是西南夷之中那些臣服的部落之主一樣,這是毋庸置疑的。”

賈誼這一番相當霸道的言論,劉徹一點都不意外,或者說任何人都不會感到意外,因爲這就是世人對儒生的印象,一羣文質彬彬的內在卻極爲霸道的狂人。

很多人會因爲一些表象而忽視內在的邏輯,比如真實的歷史上,很多人因爲項羽暫時的分封,就認爲項羽喜歡分封制,甚至以爲項羽想要退回到春秋時代。

實際上稍微思考一下,看一下項羽的分封方式,就明白項羽實際上是想著諸侯混戰,削弱他們的力量之後,再平定天下,只不過他沒有劉邦的能力,失敗了而已。

若是劉邦剛剛建立大漢朝,分封了異姓王之後就崩殂,或許世人也認爲劉邦是想要恢復分封制了。

由於實行法術的秦國最爲積極進取,最終得到了天下,於是法術家成爲了開拓的代名詞,而儒家則被認爲保守,這實際上同樣是誤解。

從法術家的歷代先賢典籍之中就能看出,法家首要的是維持君主的地位,這就需要一個相當穩定的社會,而戰爭則是最不穩定的方法,所以法家從根本上是排斥戰爭的。

直到耕戰體系的出現,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最終還是受到了反噬,秦王朝崩潰的極快。

儒家同樣在試圖構建大一統,並且選擇了區別敵我文明的方式,這對民族的形成有極大的貢獻。

“董生,朕請您做十三經博士,在太學授課,您的理論應當使天下人知曉。”

劉徹朗聲說道,董仲舒心中激動,知道這就是自己飛黃騰達的開始了,賈誼則心中一凜,知道劉徹想要爲戰爭造勢了。

看來這位皇帝早就想要和匈奴開戰了,賈誼心中有些對未來戰爭的不安,但還是沒有阻止。

————

在西方世界中,民族是國家的主體,文明則是世界的集合,但是在東方,“夏”是一種文明的集合,又是王朝的聚集,這是一種向心力極強的文明,它反對“夏”之間的分裂,任何一個夏文明的知識分子都致力於統合所有的“夏”,如果一個君主不願意統合,那麼他將會被取代,這是東方世界許多戰爭的邏輯所在。——《全球通史·亞洲古代諸國文明》

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496章 王文君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12章 熊頓問鼎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8章 攝政會議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47章 極於情!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562章 小民從來不可欺!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637章 又行了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155章 白起第122章 素王歷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227章 備戰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27章 斥天子第255章 我劉邦要爭一爭天下共主的位置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639章 看看人第244章 驚變第369章 天崩矣!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52章 蒼翼之盟第7章 姬昭薨第650章 洛楚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195章 四海一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298章 五年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54章 合諸侯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18章 攝政會議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178章 再離間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29章 褒姒第442章 風暴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168章 秦異人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311章 爲劉盈求一個身後名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646章 美第506章 薨!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
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496章 王文君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12章 熊頓問鼎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8章 攝政會議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47章 極於情!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562章 小民從來不可欺!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637章 又行了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155章 白起第122章 素王歷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227章 備戰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27章 斥天子第255章 我劉邦要爭一爭天下共主的位置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639章 看看人第244章 驚變第369章 天崩矣!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52章 蒼翼之盟第7章 姬昭薨第650章 洛楚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195章 四海一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298章 五年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54章 合諸侯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18章 攝政會議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178章 再離間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29章 褒姒第442章 風暴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168章 秦異人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311章 爲劉盈求一個身後名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646章 美第506章 薨!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香河县| 任丘市| 彝良县| 化德县| 梅河口市| 衡南县| 乌拉特后旗| 南召县| 洮南市| 宜州市| 济南市| 安宁市| 琼结县| 阿拉善盟| 许昌市| 东丽区| 嘉黎县| 辉南县| 寿光市| 自治县| 阿合奇县| 蒙自县| 皮山县| 遂宁市| 壤塘县| 蒙城县| 神池县| 平果县| 岑溪市| 常山县| 八宿县| 陇南市| 拉萨市| 改则县| 区。| 新民市| 揭阳市| 徐州市| 长海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