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2章 我全都要

第112章 我全都要

洛又離開了宮中,想要從根源上重塑一個學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還需要好好的謀劃一下,萬一直接將儒家現在就搞分裂,那就得不償失了。

洛長帶著他的堂弟洛禮來到了洛國的守藏室之中,推開門一走進就是濃重的油脂味道,這座守藏室是洛國學宮能夠吸引無數人才的原因之一。

洛禮有些疑惑的問道:“兄長,您帶我來這裡做什麼?我這一支還是公室子弟,沒有到別出的時候,不需要傳下書籍的。”

公室子弟失去聖痕別出時,會由主家賜下傍身的書籍,還有大量的資產。

洛長聞言笑罵道:“你這小子,若是想要別出,便到祖廟之中求見先祖,想必能夠達到心願。”

洛禮嘿嘿笑起來,洛長正色道:“帶你來是因爲叔父現在籌謀儒家,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王道囊括萬千,哪裡是一個區區儒家就能概括的呢?

昔年老子所著道德經,同樣是王道,甚至是比儒家還要立於不敗之地的天道。”

以洛國的底蘊,自然不可能僅僅掌握一個儒家,而且儒家雖然是王道的一種,但並不是全部。

至少老子的學說之中所蘊含的智慧就完全不遜色於儒家,尤其是關於治國方面,老子的思想是高屋建瓴的。

儒家最大的優勢是典籍之中的那些話聽起來實在是太美了。

別管能不能實現,一聽起來就覺得這是正路,像是太陽會讓人感到溫暖。

反觀法家,一項項措施的確都是能強國的法門,但是太不中聽,除了君主之外,任誰看來都是反派。

洛長來到這裡是要尋找一部比較關鍵的典籍,兩人繞過兩個大大的書架,在一大卷竹簡面前停了下來,他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書簡說道:“禮,你看到那十卷書了嗎?那就是法家的源頭之一!”

洛禮擡頭,便見到在書架竹簡旁邊寫著《管子》二字。

“兄長,這難道是昔年管仲所著嗎?”

管仲在諸夏列國之間有著赫赫威名,輔佐桓公五年而霸天下,這是再也沒有臣子達成的戰績,由於管仲行法家之實,行王道之名,所以儒家和法家都非常的推崇管仲。

“沒錯,這就是四百年前齊國冢宰管仲的思想,其中有管仲對國家強盛的思考,還有各種改革的深層原因,這實際上是學宮之中法家的思想源泉之一。

但是現在的霸道法家將管仲提高君主威權和驅使兵民的那一套發揚光大,但是對於管仲讓利於民、中和矛盾的政策全部摒棄,最終造就了現在的法家。

管仲本就是洛國公族子弟,他的理論來源於素王是不爭的事實,等到日後清算嚴刑峻法,踐踏法家之時。

法家子弟定然惶惶不可終日,到了那個時候,或許就需要這一套溫和的理論出世。

伱是公室子弟中學術方面最有天賦的,將《管子》帶回好生研習,就像是明公在儒家之中的地位一般,你要努力在管仲法家之中佔據一席之地?!?

洛禮越聽眼神越亮,連忙道:“兄長放心,禮定不負所托?!?

……

洛長在這裡籌謀儒法這兩家目前比較興盛的學說時,齊國正處於表面的平靜,實際上臺面之下暗流涌動。

齊國戰敗造成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那些想要恢復桓公霸業的貴族遭遇了巨大的打擊,齊國不僅沒有恢復實力,還割讓土地、賠償損失,尤其是淮泗地區的割讓,齊國失去了向南的橋頭堡。

齊國宮中,氣氛很是凝滯,兩撥人爭鋒相對,互不相讓。

國相直接跪在齊公面前泣聲道:“國君。

齊國是武王分封的邦國,和洛國一樣的高貴古老,先君桓公進位方伯,獲得九錫,首開霸主之路,這是多麼輝煌燦爛的歷史。

諸夏大戰,一敗塗地,三分之一的土地割讓,這是何等屈辱的事情?。?

這都是先祖披荊斬棘才獲得的土地,難道您就不感到憤怒嗎?

還請您到臨淄城中聽一聽吧,齊人心中的憤怒像是滾燙的巖漿一般,不知何時就會爆發。

若是您再不安撫,你我君臣一定會死於宮廷之中。”

這正是齊公所擔心的,他同樣泣淚嘆息道:“國相,您所說的危險,難道孤會不知道嗎?

但是現在的局勢嚴重到這個地步,孤應當怎麼做呢?”

國相抹抹眼淚,狠聲道:“國君,齊國戰敗,都是因爲薛元等人作戰不利,還擅自開啓戰端。

他們必須要爲戰敗負責,將他們全部殺死,然後將罪責推到他們的身上,想必可以緩解國中貴族和國人的情緒。”

勝則賞,敗則罰。

這是鐵律,齊國遭遇了這麼大的失敗,必須要有人站出來背鍋,若是沒人站出來,就要君主來背。

但是這次的鍋實在是太大,齊公一個人背不動,所以國相提議讓發動戰爭的那些大夫元士來背。

“殺死薛元等人?”齊公聞言驚道:“他們手握重兵,直接殺死他們豈不是要在國中掀起內戰嗎?”

司馬同樣反對道:“齊國之南有秦國和魏國的軍隊,若是駐守淮泗的秦魏二國乘機來攻該怎麼辦?

魏侯卿背叛秦魏兩國的盟約,秦伯背叛秦楚兩國的盟約,這兩國都是不講信義的豺狼之國。

一旦國中動亂,他們一定會頃刻之間就撕毀洛水和議,到那時又是社稷傾覆的大禍,國相您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齊國在過去都是和洛國同行,所以基本上沒有做過背盟的事情,對於魏國和秦國毫無顧忌的背盟行爲,齊國心中大生警惕。

齊公躊躇道:“國相,現在沒有洛國公室襄助,孤的心中實在是沒有底啊,不如派人到洛國之中,問問洛侯可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國相簡直氣的要吐血了,生死存亡的時刻,顧慮這麼多,真是豬隊友啊!

真以爲洛侯想見到你嗎?

國相直接站起用力握住齊公的手臂厲聲道:“國君!

不能再猶豫了,您立刻向國中貴族發書,就說齊國戰敗是因爲您的德行不足,請各位忠臣前來臨淄商議齊國大事。”

說著,他的眼中已經滿是殺氣,緊緊盯著齊公,大有一種你不答應就先把你殺掉的意思,齊公膽寒連聲道:“那便依照國相所言?!?

齊相不論是否存在私心,但他對齊國局勢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

各國的貴族都在戰爭之中損失慘重,楚國這些戰勝國的貴族還能夠拿到補償,齊國這種戰敗國就太慘了。

國中矛盾叢生,尤其是一些要彌補損失的小貴族,直接開始攻擊相鄰的城池,還有那些直接被割土的貴族,失去了封地,心中滿是憤慨。

這些怨氣最終一定會傳導到臨淄城中,這就是社稷主的必然宿命。

接到臨淄城中傳來的消息時,由於齊公邀請了整個國中的貴族,而且語氣很是誠懇,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齊國數十座城池之中的近百位貴族,攜帶著自己的家臣前往臨淄城中。

……

現在距離孔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儒學的昌盛,不僅僅因爲洛國一直以來在學宮之中扶持,還是因爲昔年孔子門徒的後裔確實賢人輩出。

想要插手未來的儒家,這些人都需要搞定,尤其是孔子最著名的那幾個學生,一定都要放入賢人名單之上。

實際上對於儒家的現狀,現在的領袖人物端木公早就已經憂慮了,他不是孔子那樣的聖人,做不到那樣的雲淡風輕,他對儒家的地位和發展都非常的在意。

“現在列國之中,居於高位的人,皆是兵法縱橫之士,世道崩壞,列國君主重法重術不重仁德,儒家該何去何從呢?”

所有的學說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爲了實現政治理想,建立自己心中的世界而存在的。

學說被一國君主排斥不要緊,但是所有的君主都排斥,這讓儒生怎麼能淡定呢?

“端木公,前些時日我在公子又的府邸之中,見到了昔年洛明公所著的《洛語》原書,其中還有洛氏歷代先賢做的註釋,甚至還有孔聖的註釋。

我看了一卷就覺得大受震撼,這些思想和儒家無比的貼合,但是卻不在我們的經典之中,若是能夠吸引這部分經典,想必儒學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

室中本就有洛國公族子弟,聞言便說道:“公室之中有無數的秘傳典籍,尤其是公室子弟大多聰慧,恐怕在公室之中,孔聖的典籍註釋也是極多的,只不過外人不得而知罷了。”

洛又輕輕地拋出了一個餌,要將儒家這一條大魚釣上鉤。

……

洛國積累的底蘊實在是太過深厚,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之後,吳國陷入了滅亡的境地,齊國陷入了內亂之中,韓國和趙國對魏國伏低做小。

反觀洛國,僅僅是失去了政治霸權,轉而開始揮舞文化大棒,通過素王崇高的地位,歷代先祖觀點各不相同的典籍和洛國學宮的壟斷權力,對各種學說和思想在底層加強自己的影響力,這使得洛氏在激烈的學派之爭中獲得了超然的地位?!稇饑械穆鍑?

(本章完)

第332章 陰雲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657章 死!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123章 開整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67章 聖人老子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424章 求見洛無疾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429章 新皇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646章 美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505章 終結!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347章 回京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69章 天崩矣!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229章 拜將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460章 會師長安!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273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347章 回京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69章 公室求書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353章 太學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53章 太學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12章 熊頓問鼎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627章 進宮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269章 昭公,救命??!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106章 毀滅之前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49章 定策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333章 典範第427章 選帝!第14章 漢水之戰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226章 雙方第387章 大戰
第332章 陰雲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657章 死!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123章 開整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67章 聖人老子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424章 求見洛無疾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429章 新皇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646章 美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505章 終結!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347章 回京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69章 天崩矣!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229章 拜將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460章 會師長安!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273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347章 回京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69章 公室求書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353章 太學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53章 太學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12章 熊頓問鼎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627章 進宮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106章 毀滅之前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49章 定策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333章 典範第427章 選帝!第14章 漢水之戰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226章 雙方第387章 大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太仆寺旗| 枝江市| 泌阳县| 道孚县| 孝昌县| 新安县| 永顺县| 石柱| 扎囊县| 永泰县| 阳东县| 锡林浩特市| 东安县| 文山县| 文昌市| 安图县| 鲁甸县| 碌曲县| 普兰店市| 如东县| 武乡县| 尚义县| 湟中县| 榆中县| 特克斯县| 吉安市| 巴东县| 皮山县| 平南县| 宜昌市| 宜春市| 辽阳市| 宁武县| 大悟县| 陇南市| 盖州市| 常熟市| 江孜县| 新源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