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5章 遼東局勢

消滅一個民族的辦法很多,不過總的歸納起來,其實也只有兩種,一種是從精神上,另外一種則是從肉體上,其中第一種辦法操作起來十分麻煩,特別是在大明這種年代,所以大明在對外的戰爭中,消滅一個民族大都是採用第二種辦法。

從肉體上消滅一個民族,這種辦法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不過卻也最爲簡單有效,比如現在李安良對女真人實行的辦法,就是從肉體上消滅女真人,每當他攻破一個村寨時,就會下令對村寨中的女真人實行大屠殺,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女真人就是死亡的女真人。

整整花費了八天的時間,李安良纔將建州右衛清理乾淨,只要是沒有逃跑的女真人,全都被他屠殺一空,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逃到這裡的建州左衛的女真人,然後在這片女真人居住的平原中心,李安良用女真人的腦袋再次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京觀。

接下來李安良沒有任何的停留,再次兵發最後的建州衛,不過這時建州衛已經從一些逃到他們那裡的左右兩衛女真人那裡,得知了大明軍隊對女真人的屠殺政策,這也讓建州衛大爲驚恐,以他們的實力,守是肯定守不住的,最後恐怕也會與建州右衛落得同樣的下場,但若是逃的話,以遼東殘酷無比的冬季,最後能夠活下來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建州衛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無論選擇哪個,他們都將付出巨大的代價,不過最後經過慎重考慮後,建州衛還是決定選擇逃進山中,畢竟留下來肯定是十死無生,而逃進山裡卻還有一線生機,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建州衛的女真人終於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是在大明軍隊來臨之前進山。而且還要在山中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天。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當李安良帶領著大軍來到建州衛的聚居地時,看到的就是一片空蕩蕩的村寨,不過對於這種情況,李安良他們也早有預料,畢竟女真人又不是傻子,在明知道留下來是死路一條的情況下。自然會尋找其它的出路,而逃進山裡也正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李安良帶著大軍來到建州衛的居住區見到空無一人的村寨。立刻讓人四處查控女真人進山的路線,畢竟遼東的大山全都被山林所覆蓋,山林裡生活著老虎、黑熊、野豬之類的猛獸,所以女真人進山的路線肯定會經過精心的選擇,而不是會隨意闖進山林中,否則那不是逃難,而是直接進入山林送死。

等到派出去的人查清了女真人的進山路線後,李安良卻不禁頭痛起來,因爲對方竟然分成五路。從五個方向鑽進山林中,這也是女真人預防他們尾隨追擊的辦法,畢竟李安良他們對遼東的山林並不熟悉,這也讓他根本不敢分兵追擊。

不過對於眼前這種情況,李安良他們事先也有過預想,而且他們事先也已經做了推測,按照他們的估計。女真分爲幾路進入山中,一方面是爲了防止他們追擊,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增加一些部落存活下去的希望,畢竟山中的環境惡劣,特別是在冬天之時,不但很難找到食物。而且每當降下大雪之時,山林就會與外界完全隔絕,到時他們就要在山中呆上一個冬天,再加上冬天裡的嚴寒,若是他們沒能找到一個安全溫暖的居住地,恐怕真的會全部凍死在山裡,而分成幾部分則增大了他們的生存機率。

連熟悉山林的女真人在冬天進山之前都要做出上面這樣的準備。更別說李安良他們這些大明軍隊了,所以無論李安良再怎麼痛恨女真人,他也不敢把手下的軍隊全都帶到山裡送死,而是開始分兵駐守在建州衛和建州右衛的村寨裡,至於建州左衛的村寨,則被他一把火燒了,免得那些女真人從山裡鑽出來利用。

就在李安良在女真人的領地內打算定居下來,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之時,在他們西南方向的大寧衛那裡,正德也正在爲大軍度過冬天而做準備。

說起來自從正德收服了朵顏衛和泰寧衛後,就一直呆在大寧按兵不動,一方面是爲了坐鎮遼東,使得剛剛收復的遼東南部地區不出出現異動,另一方面正德也在加緊時間整合朵顏和泰寧兩衛的騎兵,這也是當初他攻打遼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花當這些朵顏衛和泰寧衛的首領都已經被正德送到京城圈禁,剩下的普通牧人也被正德正式納爲大明的子民,並且還允許商人進入遼東向牧人收購羊毛等貨物,結果這些牧人們很快就從中嚐到了甜頭,並且也習慣了大明商品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改變,這使得他們與大明之間的聯繫越加緊密,他們想要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的話,就只能依附大明而生,否則就只能回到原來那種沒有任何保障的生活環境下。

隨著朵顏衛與泰寧衛這兩部蒙古人的歸心,正德對於蒙古騎兵的整合也開始進入到關鍵階段,他將這兩部的成年男子都集合起來,去掉年紀太大或太小,以及身體條件不適合的男子,剩下的總共得到三萬三千人,這三萬多人將是日後大明對蒙古作戰的主力騎兵。

不過大明對於異族一向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哪怕是確信朵顏和泰寧兩衛的騎兵不敢再反叛,但正德依然不放心,所以正德又從大明的邊軍中挑選出兩萬七千人的漢人,將他們與三萬多蒙古騎兵編到一起,組成一支六萬人的龐大騎兵,並且開始每天操練,由那些優秀的蒙古騎兵每人帶一個漢人騎兵,讓漢人騎兵儘快的提高騎射的技術,爭取早日讓這支騎兵早日形成戰力。

另外爲了保證大明對這支騎兵的絕對統治,正德準備將這支騎兵的所有軍官都換成軍校騎兵科畢業的學員,不過因爲這支騎兵的數量太多,軍校騎兵科這兩年畢業的學員根本就不夠,最後正德不得不從軍校騎兵科未畢業的學員中抽調出一批,這批年輕學員將在軍隊中一邊任職一邊學習,日後只要在軍中服役兩年並且無過錯,軍校也會給他們頒發畢業證。

在正德的整合之下,這支漢矇混合的龐大騎兵終於慢慢的成型,並且開始了緊張的訓練,而正德在經過認真的考慮後,將這支龐大的騎兵命名爲“火龍騎”,大明屬於火德,而龍則是指這支騎兵由正德這個真龍天子指揮,全軍將士統一穿著紅色鎧甲,當戰馬奔騰之時,整個騎兵就像是一頭火龍在翻騰。

不過火龍騎雖然基本成型,但是內部卻還是有許多的問題,想要讓火龍騎形成戰力,就必須要把內部的問題解決,比如蒙古人都是天生的騎兵,但他們卻都十分的散漫,也不喜歡受到軍紀的約束,而漢人騎兵雖然習慣聽從命令,但在騎射上卻與蒙古人有些差距,導致騎兵彼此間無法形成配合,更無法完全發揮騎兵的威力。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正德這段時間一直忙著解決火龍騎內部的問題,針對蒙古人與漢人的特點,各自制定了相應的訓練,另外在訓練的同時,正德也沒忘培養蒙古人與漢人之間的感情,甚至將漢人與蒙古人混合編在一起居住,平時也組織了不少娛樂活動,加深彼此之間的瞭解,雖然民族之間的隔閡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消除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總可以讓他們彼此之間培養出一定的感情,這也更有利於大明對這支騎兵的掌控。

除了訓練火龍騎的事外,正德最爲關心的就是李安良對女真人的戰爭了,自從李安良突襲建州左衛得手後,就每隔一天派出一個信使,把他對女真人的戰爭經過詳細的報告給正德,所以正德對於李安良那邊的行動也是十分的瞭解。

另外李安良在對女真人戰爭中,也需要後勤的大力支持,畢竟他們是孤軍深入,若是沒有後勤的保障,恐怕別說是打仗了,光是每天的消耗就能把整支軍隊給拖垮。

當李安良把自己與建州三衛的決戰結果送到正德手中,同時還有福滿等人的人頭,這讓正德也十分興奮,因爲這標誌著建州女真已經被大明完全打垮,就算是李安良不能將建州女真完全剿滅,日後這支女真也無法再對大明形成威脅。

而且在建州女真被消滅後,朵顏三衛中僅剩的福寧衛就面臨著被大明兩面夾擊的危險,無論是南面的正德大軍還是東面的李安良大軍,都可以隨時攻打福寧衛,面對這種情況,只要福寧衛的首領還有一點腦子,現在就可以做出明智的選擇。

果然,正德並沒有等太久,幾天之後,當建州女真被大明剿滅的消息傳遍遼東時,福寧衛也是嚇的魂不附體,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派出使節,表明自己也願意向大明歸降的決心,而且日後該如何安排部落?一切都聽從大明的決定。

第214章 買海蔘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7章 羅嬸第493章 認錯了第514章 京觀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232章 神機營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8章 菜市場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48章 形勢逆轉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90章 鬧鬼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42章 暴打兇徒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65章 欺人太甚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75章 聯手滅門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6章 又見謝靈蕓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2章 負債累累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53章 石嘴崖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22章 烤番薯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98章 船艙旖旎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46章 又見謝靈蕓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289章 送大禮第153章 平妻?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
第214章 買海蔘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7章 羅嬸第493章 認錯了第514章 京觀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232章 神機營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8章 菜市場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48章 形勢逆轉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210章 謝靈蕓想通了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90章 鬧鬼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42章 暴打兇徒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65章 欺人太甚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75章 聯手滅門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6章 又見謝靈蕓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2章 負債累累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53章 石嘴崖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22章 烤番薯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98章 船艙旖旎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46章 又見謝靈蕓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289章 送大禮第153章 平妻?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托克逊县| 军事| 永康市| 宜宾县| 子长县| 琼中| 唐河县| 鄱阳县| 资阳市| 凌海市| 航空| 巴彦淖尔市| 永吉县| 隆安县| 伊通| 阿坝县| 阿克苏市| 台北县| 育儿| 锦州市| 筠连县| 唐海县| 云林县| 屯昌县| 萨嘎县| 化州市| 四川省| 离岛区| 大宁县| 新郑市| 郑州市| 石首市| 凉城县| 伊宁县| 鸡泽县| 礼泉县| 武胜县| 佛坪县| 维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