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4章 京觀

蕭瑟的秋日寒風中,李安良騎著馬漫步在剛剛結束大戰的戰場上,現在戰場上到處都是大明的士兵在打掃戰場,每當看到光頭後腦有根鼠尾巴辮的屍體時,立刻就手起刀落,將對方的頭顱砍下來,本來這並不是打掃戰場的常規程序,只是主將有令,他們也不得不從。

之前經過幾天的苦戰,女真人因爲補給不足,體力下降的很快,再加上大量的傷亡,也已經讓女真人的士氣下降很多,而李安良一方雖然也傷亡很大,但因爲有足夠的補給,所以體力方面並沒有問題,而且他們在兵力上還佔著優勢,因此慢慢的佔據了上風。

今天上午,雙方繼續在戰場上廝殺,不過這時李安良卻敏銳的發現,女真人這時已經到了極限,只要他再加把勁,就可以很容易把對方擊潰,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安良終於命令養精蓄銳的大明火槍兵出陣,結果在這支生力軍加入之後,女真人果然如他所料,很快就崩潰了,結果倭國僕從軍士氣大振,一舉把女真人殺的四散奔逃,福滿等建州三衛的首領雖然極力約束,但卻根本不起作用,最後三人帶著數千親衛發起最後的衝鋒,希望可以挽回戰局,可惜卻是於事無補,反而全部戰死在戰場上

福滿等人戰死後,女真人更是失去了約束,結果剩下的女真人一鬨而散,全都拼命的向後奔逃,在這種時候。恐懼是會傳染的,特別是當大部分人都在逃跑時,就算是有心拼命的人,最後也會放棄拼命的打算而四散奔逃,所謂兵敗如山倒正是如此。

女真人敗的很快,逃的更快,因爲他們大都是騎兵,而且又熟悉這裡的地形,這點正是大明軍隊所欠缺的。而且李安良手中缺少騎兵,自然也不可能追擊。不過他也不擔心那些女真人,因爲按照現在遼東的天氣,那些女真人若是逃到山裡,幾乎不可能活下來,所以他們只會逃回建州衛和建州右衛的居住地。而那裡正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這片不大的小平原經過大明與女真的苦戰,早已經佈滿了屍體,因爲現在也不急著追擊女真人,所以李安良立刻命人打掃戰場,其中屬於大明一方的士兵屍體自然要收斂起來,受傷的士兵也要得到救治。至於受傷的女真人,那就只能補上一刀。另外李安良還額外下達了一條命令,那就是將所有女真人的頭顱砍下來,他要在這裡建造一座京觀,以此來祭奠自己當年慘死的家人。

對於李安良建造京觀的想法,徐程等人最開始還是持反對意見的,甚至還打算勸說李安良改變想法,不過還沒等到他們找到李安良。卻被李安良身邊的一些親衛給攔住了,這些親衛都是當初李安良從朝鮮帶出來的。也都知道李安良家中當年的慘劇,而且這些人家中也不少親人死於當年的野人女真之手,所以他們也和李安良一樣,痛恨所有女真人,當他們看到徐程等人想要勸說李安良改變想法時,就立刻上前將李安良家中的事情講了一遍,另外還有當年他們被野人女真入侵時的慘狀,有幾個親衛更是當場痛哭起來。

徐程聽完這些親衛的講述後,這才終於明白李安良爲何會那麼恨女真人,原來這次作戰並不僅僅是國仇,同時也是李安良的家恨,難怪他之前會對女真人實行屠殺政策。不過想想也不奇怪,若是自己全家上下被女真人屠殺,恐怕他們會比李安良做的更過分。

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更何況是滅門之仇,而且徐程他們也都十分佩服李安良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能夠從一介草莽成爲現在的大將軍,而且親自訓練出一支數萬人的大軍,爲的就是給家人報仇,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而且李安良忍耐多年爲的就是這一天,所以他們也實在沒有理由勸說,甚至就算是硬勸也不可能有用,反而還會引起李安良的反感,更何況女真人也和他們沒有關係,因此沒必要爲了這種小事而與李安良發生爭執。

明白了李安良恨女真人的原因,徐程等人也就打消了勸說的想法,甚至徐程還帶著軍校的學員們幫著建造京觀。

所謂的京觀,其實是一種十分籠統的稱呼,簡單來說,就是戰勝的一方用戰敗方的屍體建造的一種炫耀性建築,一般都是用屍體加上泥土做成的大土堆,但也有用人頭壘成金字塔的形狀,李安良選擇的就是後者,估計是他對女真人光禿禿的腦袋和後面的金錢鼠辮十分看不順眼,所以才決定把所有屍體的腦袋都砍下來。

四萬的女真三衛聯軍,留在戰場上的屍體就達到了兩萬多具,由此可知這場戰爭是何等的慘烈,不過這麼多的女真人屍體,也給李安良的京觀提供了足夠多的人頭,兩萬多顆人頭被擺放成一座巨大的金字塔,看起來極爲的壯觀,而且爲了讓這座京觀足夠結實,徐程還命人把女真人腦袋後面的老鼠辮當成繩子綁在一起,這樣一來,就算是遇到風雨和野獸,也不會輕易的把這座京觀給毀掉

在搭建京觀的同時,李安良又命人建造了一座兩人高的石碑,上面被他親手書寫了十個大字“李安良滅女真大軍於此”,另外下面還有幾行小字,上面寫著自己家中當年的遭遇,以及自己這些年是如何苦心積慮的爲家人報仇,今日總算完成大半的心願,只要再帶著大軍把建州三衛剩下的殘餘剿滅,他就總算是爲家人報仇了。

石碑刻好之後,李安良親手在京觀前挖了一個大坑,然後把石碑立在京觀前,一來是爲了祭奠自己當年受害的家人,二來也是向後人顯示自己的軍功。

打掃過戰場,並且建立了京觀之後,李安良讓疲憊的軍隊好好的休息了一晚,當天晚上,無論是倭國僕從軍還是大明軍隊,都準備豐盛的飯菜慶祝這次大勝,可惜軍中不能飲酒,所以李安良他們只能以茶代酒,並且大家約定,日後回到京城一定要補這頓慶功酒。

不等到第二天一早,李安良命人四更做飯,等到軍隊吃完了之後,立刻就開始沿著昨天女真人敗退的方向追擊而去,這條路也是通往建州衛和建州右衛老巢的方向,兩個部落距離並不遠,而且建州左衛事先撤退的女人和孩子肯定也在這兩衛中。

現在已經是深秋時分,而且這幾天天氣也不太好,隨時都可能下雪,等到遼東真的下雪,那可就真的變成白山黑水了,而且大雪會被道路隔絕,所以李安良他們也必須在下雪之前,把建州三衛的殘餘力量清理乾淨,同時佔據女真人的老巢,並在那裡度過遼東的寒冬。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李安良和徐程等人一直催促著大軍追趕逃跑的女真人,其實也不用他們督促,大明軍中的普通士兵都知道他們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且他們也已經初步領教到遼東的寒冷,特別是晚上睡在帳篷裡的時候,哪怕是身上蓋著棉被,卻還是得幾個一擠在一起睡才能感到暖和,所以他們必須在冬天之前給自己打下一個居住的地方,而建州衛和建州右衛的老巢那裡就是一個不錯的居住地。

經過幾天的緊急行軍,李安良的大軍終於趕到距離最近的建州右衛的居住地,這裡與建州左衛那邊差不多,都是一片村寨的聚居地,各個村寨分佈在一片山間的平原上,中間最大的村寨就是建州右衛的主寨,只可惜現在建州右衛的首領已經戰死,而且族中的男人也同樣戰死近半,剩下的雖然都逃了回來,但大都是惶恐不安,幾個倖存的頭目也同樣是手足無措,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也正是在這種時候,李安良帶領的大軍再次殺了過來,而且還是分兵兩路,一路從正面攻擊各個村寨,另外一路卻是繞過建州右衛,然後從後方把建州右衛的退路給堵住了,這下建州右衛的人想逃都逃不掉了,除非他們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進入山中。

人都是有惰性的,哪怕是在遇到危險時,他們寧願呆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也不願意衝出去面對未知的命運,現在女真人就是如此,他們在面對攻打自己的大明軍隊時,大都選擇了固守自己的村寨,很少有人敢於冒著巨大的危險逃進山中。

女真人的軍隊本來就被李安良打殘了,現在村寨裡守衛的女真人都是之前從戰場上逃回來的,他們在保衛家園的動力下,總算恢復了一些勇氣,但是在大明軍隊的人數優勢和優良的裝備面前,勇氣能夠起到的作用卻很小,所以建州右衛的村寨被一座攻破,至於村寨中的女真人,則全都被李安良下令屠殺,而且他已經打算在這裡和之後的建州衛那裡,再分別建造一座京觀,以此來祭奠自己的家人。

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521章 談判第10章 少女靈蕓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63章 宣旨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131章 送行(下)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493章 認錯了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257章 遊泰山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70章 又是債務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58章 豆腐宴第54章 謝靈蕓與金瓶梅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502章 夜襲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491章 晉商(下)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205章 瓦倫船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88章 回家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章 再無瓜葛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88章 回家第140章 做廣告第42章 暴打兇徒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95章 背叛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
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521章 談判第10章 少女靈蕓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63章 宣旨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131章 送行(下)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493章 認錯了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257章 遊泰山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70章 又是債務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58章 豆腐宴第54章 謝靈蕓與金瓶梅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502章 夜襲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491章 晉商(下)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205章 瓦倫船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88章 回家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章 再無瓜葛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88章 回家第140章 做廣告第42章 暴打兇徒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95章 背叛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昭通市| 永康市| 井冈山市| 长子县| 鱼台县| 新龙县| 沁阳市| 平江县| 河池市| 南召县| 临沂市| 徐闻县| 绿春县| 玉林市| 宜黄县| 伊春市| 惠来县| 丽水市| 明溪县| 肃北| 鲁山县| 龙泉市| 湘阴县| 泰安市| 嘉黎县| 璧山县| 崇信县| 梁河县| 临邑县| 昌邑市| 湟中县| 庆城县| 珲春市| 桓台县| 宝坻区| 冕宁县| 旌德县| 军事| 桃江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