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 水災_第001章 鱉王

“鱉王死了……”一位老太太惶恐而嘶啞叫喊聲,打破了遊家溝秋日清晨的寧靜。

遊家溝是座落於武當山餘脈山間的一個小村落,全村大約一百五六十戶人家,大概因爲村裡大多人家都姓遊,所以就得了這麼個名字。村西頭有個池塘,水面面積大約百十平方米,池塘裡有一隻磨盤大小的老鱉,全村人都稱其爲“鱉王”,這個池塘也就被稱作了“鱉王潭”。老鱉相傳是明朝初年武當始祖張三豐真人放養的,真假已不可考,反正村子裡現在最老的老人講,他小時候剛記事,池塘裡就已經有這隻老鱉了,而且就已經這麼大了。

村裡人都傳說住在鱉王潭邊的幾戶人家要出貴人,從前出過沒有不知道,但是建國之後的這幾代人,卻是實實在在的沒有出過,哪怕一個村長都沒出過,一直到1967年遊志剛出生。

遊志剛就出生在鱉王潭邊上一戶普通農家,祖上可以考證到的幾代人都是純正的貧農。1986年,他從縣城的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不過在村子裡也算是個知識分子了,他不甘心一輩子在家務農,於是就隻身前往廣東打工,成了村子裡第一個外出打工的人。

遊志剛在廣東呆了六七年,期間輾轉廣東多地,還娶了老婆生了一雙兒女,不過事業上始終沒搞出太大的名堂來。1993年,他帶著老婆兒女從廣東回到遊家溝,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家門前鱉王潭中鱉王的啓發,他和弟弟遊志強倆人合夥承包了村裡的一片池塘搞起水產養殖,主要就是養鱉,兩三年下來就發達了。

遊家溝這地方處在武當山餘脈,距離漢江、丹江口水庫都不遠,周圍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不少,見遊志剛兄弟倆靠水產養殖發了家,不少村民有樣學樣,也陸陸續續的跟著搞起了水產養殖。遊家兄弟倆也熱心,不藏私,幫忙買苗、育苗,傳授養殖技術,一起帶著進城販水產等等,沒幾

年功夫,村子裡不少人家都靠著水產養殖富了起來。

2000年,遊志剛被推舉爲村主任,上臺之後,他琢磨著各家各戶小打小鬧也不是長遠之計,於是就張羅著全村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水產養殖公司,各家各戶以土地、山林、池塘入股,有錢的再掏點錢,另外算股份。遊志剛在村中本來威望就高,再加上又得到了縣政府的支持,公司於2001年正式掛牌成立,縣城府也出了一部分錢,佔了公司20%的股份,遊家溝全體村民持有80%的股份,遊志剛、遊志強兄弟倆出任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全村家家戶戶都成了公司股東。公司成立之後,發展的很不錯,頭一年就每家人都分到了錢,少的兩三萬,多的七八萬甚至十幾萬。

隨後遊志剛又動了心思,藉著靠近武當山的優勢,搞起了特色農家旅遊,也做得有聲有色,經過三四年的發展,水產養殖公司發展成了“遊家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淡水水產養殖爲主業,其他還有家禽家畜養殖、旅行社、客運、餐飲、酒店、演藝團體等諸多副業。

2006年,對於遊家溝這個昔日的山間小村而言,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年。因爲這一年的國慶節前夕,遊家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證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就叫做“遊家溝”,上市首日公司市值就突破150億元,諸多村民在紙面上一夜之間成了百萬、千萬、乃至億萬富翁。因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水產養殖,其中尤以鱉養殖所佔比重最大,因此公司董事長遊志剛也被資本市場冠以了一個“中國鱉王”的美名。

富起來之後,不少人家都陸陸續續搬離了村子,搬到縣城、市裡甚至是省城武漢去工作、求學、生活,依然還留在村裡長期生活的人家已經只剩下三四十戶了,大多都是些故土難離的老輩人。

“鱉王死了!”

“鱉王死

了!”

……

天剛矇矇亮,村子裡原本一片寂靜,老太太原本沙啞的叫嚷聲也顯得分外清晰,聽見的人趕緊向鱉王潭趕來,同時也不忘擡頭喊上一嗓子,不一會兒消息就由近及遠傳遍了全村。二三十分鐘的工夫,村裡的老少,以及一些在村裡留宿的遊客就都先後匯聚到了鱉王潭邊,三三兩兩議論起來。

不知道是爲了配合搞旅遊而有人刻意設計,還是村裡民間自發流傳起來的,反正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遊家溝,乃至周邊一些村鎮就流傳著一個說法——遊家溝鱉王潭中的鱉王已經成了仙家,只要有幸能親眼看到鱉王上岸,就會沾到仙氣,一年到頭就都會身輕體健、萬事如意。

這種迷信的說法本是無稽之談,但因爲那老鱉或許是年齡太大,加之近年來周圍自然環境有所惡化的緣故,最近幾年確實已經很少爬上岸,偏偏最近這些年遊家溝又發展的日新月異,幾乎是年年月月都有大吉大利的事情在發生。被人兩下一附會印證,這個傳說就變得有鼻子有眼,越傳越廣了,如今不光周圍十里八鄉的人相信,就連遠地一些人都聽過這個傳說,甚至有人專門趕到這兒來,就爲了碰碰運氣看能否沾到點仙氣。漸漸的,“鱉王潭遇仙”也就成了遊家溝特色旅遊的一個重要項目,公司還在潭邊建了一座“鱉王廟”供遊客上香祈福,賺點香火錢。

看到鱉王上岸能沾仙氣,如今看到鱉王死了又是什麼預兆?想來只怕不是什麼好兆頭,遊客覺著遺憾、晦氣,而本村人心裡更是不好受,沮喪、惶恐……

一位佝僂的耄耋老人,一手輕輕拍著潭邊的石欄桿,嘴裡含糊不清的嘟囔了一句:“大兇之兆喲……大兇……趕緊給村長打電話喲,怕是要給鱉王安排法事。”

“村長”是村裡老輩人對遊志剛習慣的稱呼,年輕些的都隨潮流稱呼他作“董事長”了。

(本章完)

第一卷 水災_第060章 配型(一)第二卷 火災_第284章 田間第二卷 火災_第171章 臨江(三)第一卷 水災_第026章 鞋子(三)第二卷 火災_第143章 臺階(二)第一卷 水災_第121章 演員(一)第二卷 火災_第183章 討債(三)第二卷 火災_第280章 辦公樓(十一)第二卷 火災_第296章 火災(十二)第二卷 火災_第233章 狗肉(一)第三卷 人和_第354章第三卷 人和_第336章 好人(二)第二卷 火災_第301章 火災(十七)第一卷 水災_第099章 新方案第二卷 火災_第251章 江陵(三)第一卷 水災_第112章 變色(一)第三卷 人和_第345章 尋仇(六)第一卷 水災_第111章 電話第二卷 火災_第161章 東窗(八)第二卷 火災_第154章 東窗(一)第一卷 水災_第014章 徐顯慧(一)第二卷 火災_第227章 誘惑(二)第一卷 水災_第083章 白條(二)第三卷 人和_第423章 後事(二)第一卷 水災_第038章 退婚(四)第一卷 水災_第064章 兄弟(二)第二卷 火災_第301章 火災(十七)第三卷 人和_第325章 雲麗(四)第二卷 火災_第251章 江陵(三)第二卷 火災_第204章 堵路(四)第三卷 人和_第435章 醫療費(四)第二卷 火災_第272章 辦公樓(三)第三卷 人和_第459章 借款(四)第二卷 火災_第141章 樂果(三)第三卷 人和_第399章第三卷 人和_第455章第二卷 火災_第166章 母女(三)第二卷 火災_第206章 堵路(五)第三卷 人和_第338章 好人(四)第三卷 人和_第383章 老師(二)第二卷 火災_第276章 辦公樓(七)第二卷 火災_第176章 墳包(五)第二卷 火災_第280章 辦公樓(十一)第三卷 人和_第423章 後事(二)第二卷 火災_第239章 夜宵(三)第三卷 人和_第334章 雲麗(十三)第二卷 火災_第300章 火災(十六)第三卷 人和_第355章 返京(七)第二卷 火災_第134章 採訪(一)第三卷 人和_第331章 雲麗(十)第一卷 水災_第072章 復牌(六)第二卷 火災_第132章 套路(二)第二卷 火災_第185章 討債(五)第二卷 火災_第242章 夜宵(六)第三卷 人和_第400章第二卷 火災_第201章 賣房(四)第三卷 人和_第426章 後事(五)第一卷 水災_第020章 談判(一)第一卷 水災_第067章 復牌(一)第一卷 水災_第050章 宗耀(四)第一卷 水災_第050章 宗耀(四)第二卷 火災_第301章 火災(十七)第一卷 水災_第027章 鞋子(四)第二卷 火災_第142章 臺階(一)第一卷 水災_第081章 江景(四)第三卷 人和_第468章第一卷 水災_第093章 欺騙(二)第二卷 火災_第185章 討債(五)第二卷 火災_第176章 墳包(五)第三卷 人和_第343章 尋仇(四)第二卷 火災_第297章 火災(十三)第三卷 人和_第414章第二卷 火災_第197章 賈晶晶(三)第一卷 水災_第086章 縫隙(三)第二卷 火災_第180章 照片(二)第三卷 人和_第336章 好人(二)第二卷 火災_第253章 新聞(二)第二卷 火災_第262章 桂花糊(二)第三卷 人和_第378章 過年(四)第三卷 人和_第444章 醫療費(十三)第二卷 火災_第233章 狗肉(一)第一卷 水災_第043章 商德(二)第二卷 火災_第165章 母女(二)第三卷 人和_第346章 尋仇(七)第三卷 人和_第434章 醫療費(三)第一卷 水災_第025章 鞋子(二)第一卷 水災_第106章 主力(三)第三卷 人和_第371章 姐妹(五)第三卷 人和_第399章第三卷 人和_第475章 終章(一)第二卷 火災_第242章 夜宵(六)第二卷 火災_第230章 誘惑(五)第二卷 火災_第257章 收條(二)第三卷 人和_第366章 求婚(九)第一卷 水災_第055章 翻身第二卷 火災_第273章 辦公樓(四)第一卷 水災_第092章 欺騙(一)第三卷 人和_第423章 後事(二)第三卷 人和_第324章 雲麗(三)第二卷 火災_第238章 夜宵(二)
第一卷 水災_第060章 配型(一)第二卷 火災_第284章 田間第二卷 火災_第171章 臨江(三)第一卷 水災_第026章 鞋子(三)第二卷 火災_第143章 臺階(二)第一卷 水災_第121章 演員(一)第二卷 火災_第183章 討債(三)第二卷 火災_第280章 辦公樓(十一)第二卷 火災_第296章 火災(十二)第二卷 火災_第233章 狗肉(一)第三卷 人和_第354章第三卷 人和_第336章 好人(二)第二卷 火災_第301章 火災(十七)第一卷 水災_第099章 新方案第二卷 火災_第251章 江陵(三)第一卷 水災_第112章 變色(一)第三卷 人和_第345章 尋仇(六)第一卷 水災_第111章 電話第二卷 火災_第161章 東窗(八)第二卷 火災_第154章 東窗(一)第一卷 水災_第014章 徐顯慧(一)第二卷 火災_第227章 誘惑(二)第一卷 水災_第083章 白條(二)第三卷 人和_第423章 後事(二)第一卷 水災_第038章 退婚(四)第一卷 水災_第064章 兄弟(二)第二卷 火災_第301章 火災(十七)第三卷 人和_第325章 雲麗(四)第二卷 火災_第251章 江陵(三)第二卷 火災_第204章 堵路(四)第三卷 人和_第435章 醫療費(四)第二卷 火災_第272章 辦公樓(三)第三卷 人和_第459章 借款(四)第二卷 火災_第141章 樂果(三)第三卷 人和_第399章第三卷 人和_第455章第二卷 火災_第166章 母女(三)第二卷 火災_第206章 堵路(五)第三卷 人和_第338章 好人(四)第三卷 人和_第383章 老師(二)第二卷 火災_第276章 辦公樓(七)第二卷 火災_第176章 墳包(五)第二卷 火災_第280章 辦公樓(十一)第三卷 人和_第423章 後事(二)第二卷 火災_第239章 夜宵(三)第三卷 人和_第334章 雲麗(十三)第二卷 火災_第300章 火災(十六)第三卷 人和_第355章 返京(七)第二卷 火災_第134章 採訪(一)第三卷 人和_第331章 雲麗(十)第一卷 水災_第072章 復牌(六)第二卷 火災_第132章 套路(二)第二卷 火災_第185章 討債(五)第二卷 火災_第242章 夜宵(六)第三卷 人和_第400章第二卷 火災_第201章 賣房(四)第三卷 人和_第426章 後事(五)第一卷 水災_第020章 談判(一)第一卷 水災_第067章 復牌(一)第一卷 水災_第050章 宗耀(四)第一卷 水災_第050章 宗耀(四)第二卷 火災_第301章 火災(十七)第一卷 水災_第027章 鞋子(四)第二卷 火災_第142章 臺階(一)第一卷 水災_第081章 江景(四)第三卷 人和_第468章第一卷 水災_第093章 欺騙(二)第二卷 火災_第185章 討債(五)第二卷 火災_第176章 墳包(五)第三卷 人和_第343章 尋仇(四)第二卷 火災_第297章 火災(十三)第三卷 人和_第414章第二卷 火災_第197章 賈晶晶(三)第一卷 水災_第086章 縫隙(三)第二卷 火災_第180章 照片(二)第三卷 人和_第336章 好人(二)第二卷 火災_第253章 新聞(二)第二卷 火災_第262章 桂花糊(二)第三卷 人和_第378章 過年(四)第三卷 人和_第444章 醫療費(十三)第二卷 火災_第233章 狗肉(一)第一卷 水災_第043章 商德(二)第二卷 火災_第165章 母女(二)第三卷 人和_第346章 尋仇(七)第三卷 人和_第434章 醫療費(三)第一卷 水災_第025章 鞋子(二)第一卷 水災_第106章 主力(三)第三卷 人和_第371章 姐妹(五)第三卷 人和_第399章第三卷 人和_第475章 終章(一)第二卷 火災_第242章 夜宵(六)第二卷 火災_第230章 誘惑(五)第二卷 火災_第257章 收條(二)第三卷 人和_第366章 求婚(九)第一卷 水災_第055章 翻身第二卷 火災_第273章 辦公樓(四)第一卷 水災_第092章 欺騙(一)第三卷 人和_第423章 後事(二)第三卷 人和_第324章 雲麗(三)第二卷 火災_第238章 夜宵(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定边县| 江津市| 富源县| 潮安县| 元氏县| 阆中市| 鹰潭市| 南澳县| 曲松县| 读书| 二手房| 东辽县| 奉新县| 阳西县| 永川市| 谷城县| 广元市| 北海市| 江陵县| 进贤县| 怀安县| 澄迈县| 蒙阴县| 武乡县| 柯坪县| 武宁县| 西充县| 景东| 夏邑县| 安龙县| 剑川县| 鹿泉市| 普兰店市| 崇义县| 宜阳县| 巍山| 攀枝花市| 民勤县| 承德市|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