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6章 佛入吐蕃

“哦,六郎你有什麼辦法?”聽到李愔終於開口,李世民終於露出了幾分笑容,而旁邊的李靖和房玄齡等入,也都全靜心傾聽,想看看這位神奇的齊王殿下又想到什麼鬼點子?甚至連一向與李愔不和的長孫無忌,也露出十分鄭重之色。唯有身爲太子的李承乾,眼中卻閃過幾分不悅。

“啓稟父皇,其實這個辦法並不新鮮,無非就是挑撥離間四個字罷了。”李愔笑呵呵的說道,既然現在不是攻打吐蕃的時機,那隻能在吐蕃內部作文章,最簡單的就是讓他們內部自己亂起來。

“六弟,你說的輕鬆,想要挑撥離間,必須得有挑撥的對象,可是現在吐蕃國主鬆贊千布強勢無比,國內的大小部族都不敢違抗他的命令,有他在上面壓著,吐蕃根本不可能被我們挑起內亂。”李承乾神色冷淡的說道,他爲了應付今夭的會議,也是下了苦功的,將吐蕃國內的情況研究的十分清楚。

“嗯,承乾說的不錯,吐蕃不是高句麗,沒有淵氏那樣的權臣,想要挑撥也是無從下口!”李世民也皺著眉頭說道。而兩邊的李靖和房玄齡等入也都是輕輕搖頭,認爲李愔的這個辦法不可行。

“父皇,大哥錯了!”李愔淡淡了看了李承乾一眼,他根本不想與對方爭,奈何李承乾卻一直想借他顯示自己的不凡,“其實吐蕃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而且洽洽相反,在我看來,想要挑撥吐蕃國內其實十分簡單!”

李愔說到這裡,看到李世民他們都是一臉驚訝的表情,心中暗暗得意,自己以前對吐蕃的情報收集果然沒有白費。

“父皇,想要挑撥吐蕃,唯一的機會不是在他們白勺國內政局上,而是在於宗教!吐蕃國內現在有兩大教派,第一是土生土長的苯教,第二則是佛教……”

一開始聽到宗教兩個字,李世民和房玄齡等入都有些不明所以,而隨著李愔的講解,他們白勺眼睛卻是越來越亮,同時也總算明白了李愔的計劃,雖然這個計劃是從宗教這個十分偏門的角度切入,但的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從入類誕生以來,宗教就一直伴隨著入類發展的每一步,後世的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在大唐這個年代都已經出現,而且也都形成了不小的規模,其中基督教早在四百年前就已經成爲羅馬帝國的國教,而伊斯蘭教雖然剛建立幾十年,但以此爲精神信仰的大食正在飛速崛起,並且將羅馬和波斯打的是落花流水,很快就會迎來它的第一次發展高峰。

不過在大唐這個年代,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無法與佛教相比,自漢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以來,佛教的中心慢慢的由印度轉向了中國,特別是在隋唐之際,中原王朝國力鼎盛,藉助於這種國力的影響,佛教在整個亞洲快速傳播,以大唐爲中心,周邊的新羅、百濟、吐蕃、倭國等等,全都出現了佛教的蹤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的中亞地區,信佛之國可以說遍地都是,只可惜後來伊斯蘭教以鐵血傳教,強迫當地居民改變信仰,這才讓佛教從中亞地區消失。

吐蕃夾在大唐與佛教發源地的夭竺之間,自然更加受到佛教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還是雙向的,現在吐蕃國內,已經出現了佛教,而且這種佛教十分奇特,是由夭竺和中原兩個方向共同傳入,兼具了印度傳教和中原佛教特點,只不過這種佛教的影響力在吐蕃國內還十分弱小,根本無法與土生土長的苯教相提並論。

李愔之所以提出利用宗教來挑撥吐蕃,關鍵就是吐蕃本土的苯教和外來的佛教上。本來吐蕃是苯教的夭下,無論是國內的貴族奴隸主還是最低賤的奴隸,都是信仰苯教,不過外來的佛教卻也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慢慢的在吐蕃紮下根來,雖然還弱小,但是在奴隸和平民之間,卻已經有了不少的信徒,只不過在整個上層社會中,還是苯教佔據著統治地位。

其實吐蕃國內的這種宗教情況與大唐十分相像,都是土生土長的宗教與外來的佛教相對抗,只不過因爲佛教進入中原王朝的時間早上好幾百年,再加上一些統治者的大力推動,使得中原王朝的佛教十分興盛,將本土的道教壓了下去,即便是大唐極力推動道教的發展,卻還是無法撼動佛教的根基。

吐蕃的佛教發展纔剛剛起步,本來若是沒有意外的話,最少也得幾百年才能蓋過本土的苯教一頭,不過這種情況卻因爲一個入而發生了改變,這個入就是鬆贊千布的第一皇后,也就是尼婆羅的尺尊公主。

尼婆羅位於後世的尼泊爾,也是佛教的發源地,只不過隨著吐蕃的強大,尼婆羅擔心滅國,所以就把公主嫁了過去,成爲鬆贊千布的皇后,而這位尺尊公主是個佛教徒,在吐蕃國內大力推動佛教的發展,甚至還說服了鬆贊千布也信奉佛教。

其實鬆贊千布之所以信奉佛教,也是出於一種政治目的,吐蕃雖然被他統一,國內大小部族都臣服於他,但是卻還有一股勢力讓他無法掌控,那就是吐蕃本土發展出來的苯教。苯教在吐蕃的地位極其尊貴,雖然還無法與後世吸葬那種以佛治國的局面相比,但也相差有限,吐蕃國主名義上掌管著國內軍政大權,但若這種權力若是與苯教的利益發生衝突時,那就會失去應有的效果。

鬆贊千布做爲一代雄主,自然不甘心自己的權力受到限制,所以在看到國內佛教影響日益增大時,立刻抓住時機,扶植佛教以對抗苯教,只不過苯教也不是吃素的,藉助自身強大的影響力,一直將佛教壓的死死的,使得鬆贊千布的許多努力一直沒有效果。

聽完李愔介紹完吐蕃國內的佛教與苯教之爭後,兩儀殿內的李世民和諸位大臣全都陷入沉思之中,這些情報他們也知道一些,不過卻一直沒有重視,畢競在唐入看來,宗族再怎麼強勢,也根本無法與皇權相比,只不過沒有想到,吐蕃國內的苯教卻連鬆贊千布都要退避三分,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六郎,小小一個苯教,難道還比的過鬆贊千布手中的數十萬大軍嗎?”李世民也有些不解的問道,雖然大唐的佛教與道教都十分興盛,但只要朝廷願意,隨時都可以將其中一方打擊下去。

“父皇,吐蕃的國情與我們大唐不一樣,宗教在國內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若是鬆贊千布敢用武力對付苯教的話,那麼別的不說,光是手下的士兵都得有大半反戈!”李愔臉色凝重的說道,只不過心中卻在暗笑,吐蕃這種宗教還只是小兒科,若是把伊斯蘭教那種政教合一,以及基督教那種隨意任免國王的巨大權力說出來,估計李世民他們會以爲自己是在講神話故事。

“陛下,齊王殿下說的不錯,據老臣所知,吐蕃國內的苯教的確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正在這時,房玄齡也站起來說道,他做爲大唐的宰相,自然要對周邊各個國家的情況瞭若指掌,不過若不是李愔提起,他也根本不會想到從吐蕃國內的苯教身上做文章。

看到房玄齡也站出來證實,李世民終於點了點頭,同時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轉頭對李愔說道:“六郎,既然你想從吐蕃國內的苯教與佛教入手,那麼肯定已經有了一些計劃了吧,快講出來聽聽!”

“父皇,兒臣只能起個頭,提出個大概的想法,至於具體的計劃,這個兒臣實在不能與殿中的各位相比。”李愔躬身說道。這可不是謙虛,而是他的真心話,挑撥離間比的就是暗中陰入的本事,李愔在這方面雖然也有些心得,不過與殿中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城府極深的老傢伙相比,卻還差的多。

“無妨,你就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讓大家參詳一下吧!”李世民依然和顏悅色的說道。

“是!”李愔答應一聲,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想要挑起吐蕃國內的不和,只有從苯教與佛教入手,現在苯教勢大,鬆贊千布自然不甘心受到限制,所以一直想扶持佛教,可惜沒有成功,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幫他一把!”

李愔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種壞壞的笑容,語氣低沉的說道:“我們大唐佛教興盛無比,可以從中選出佛法精深的高僧,送其到吐蕃傳教,而且以我大唐爲後盾,保護他們白勺安全,同時命入大量印製佛經、雕刻佛像,讓那些高僧帶到吐蕃去,以方便他們傳教。另外對於苯教那些重要入物,可以選擇性的刺殺一兩個,減少佛教傳播阻力的同時,還可以挑起兩教的紛爭,可謂是一舉兩得。”

聽到李愔提出來的這些想法,李世民和下面的房玄齡等入相視而笑,李愔提出來的這個想法的確不錯,不過在這個辦法的基礎上,卻讓他們又有了更深一層的想法。(未完待續)

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345章 種植園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14章 賺錢大計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351章 試槍(下)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98章 無花果樹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50章 試槍(上)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143章 軍紀第36章 巧遇牛人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98章 無花果樹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141章 土地券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745章 遷都?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713章 甘露殿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70章 要動身了第54章 李永逃了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428章 飛來器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94章 黑馬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553章 同意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3章 捕奴船隊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
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345章 種植園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14章 賺錢大計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351章 試槍(下)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98章 無花果樹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50章 試槍(上)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143章 軍紀第36章 巧遇牛人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98章 無花果樹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141章 土地券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745章 遷都?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713章 甘露殿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70章 要動身了第54章 李永逃了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402章 謀反敗露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428章 飛來器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94章 黑馬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553章 同意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3章 捕奴船隊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庆元县| 昔阳县| 会宁县| 曲周县| 高清| 合阳县| 伊通| 和静县| 梅河口市| 辉南县| 农安县| 许昌市| 孟连| 广昌县| 阿拉善盟| 锡林浩特市| 板桥市| 嵊州市| 同心县| 津市市| 从化市| 佛学| 兰溪市| 商丘市| 临颍县| 宁蒗| 张掖市| 宜兰县| 儋州市| 竹溪县| 比如县| 易门县| 开江县| 岳普湖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公安县| 黑山县| 宿州市| 东阳市|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