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8章 建州逃民

長江以南的冬季溫度並不是很低,最多也就在零度左右徘徊,不過南方地區水汽比較重,所以這裡的冬天不像北方那麼幹冷,但卻是一種潮乎乎的寒冷,讓人感覺更加的難受。

這裡是福州西北方向的建州,這個建州並不是後世東北那地方的建州,而是在後世的福建省境內,其中福建兩個字拆開來,福是指的福州,而建則是指的建州。不過在大唐時期,福州卻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紡織、港口貿易等,都是在全國排的上號的。

與福州相比,建州卻還不怎麼出名,唯一拿的出手的,也只有一個茶葉了,後世大名鼎鼎的龍鳳團茶,就是產自這裡,可惜建州的茶是在中唐時期開始聞名全國,到宋代成爲貢茶,達到一個頂峰,而在貞觀年間,建州卻還只是一個沒有多少人注意的地方。

福建多山,建州自然也不例外,這裡是建州東南方向的一片羣山,山上叢林密佈,不過因爲冬天的緣故,山林中的樹木大都變得光禿禿的,草叢也失去了往日的綠色,看上去十分的蕭索。

在這片山林之中,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上,有一支十幾人的小隊伍正在艱難的沿著這條小路前進。這十幾人都是些十七八歲的青壯男子,雖然身上穿的衣服有些破舊,但是氣色都很好,而且每人都推著輛獨輪車,車上都是一些大包小包的,也不知道里面是什麼?

這些人一邊走一邊說道,其中隊伍中那個胖乎乎的年青人,正在對他前面那個黑瘦的年青人抱怨道:“石頭哥,再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這時候各個工廠的東家都在漲工錢,咱們要是再幹一個月的話,那這個月的工錢就頂以前兩個月的,可是你非要咱們都回家,這不是白白浪費嗎?”

走在隊伍最前面。被胖子稱爲石頭哥的黑瘦年青人看樣子是他們的頭。而石頭在聽到胖子的抱怨後卻是氣道:“墩子你懂什麼,過年的時候的確是個掙錢的好機會,但這時候官府查的也嚴,生怕在過年時鬧出什麼亂子,以咱們這些人的身份。萬一讓官府給查到的話,後果還用我說嗎?”

石頭哥的話剛落,立刻引得其它人的大聲附和,其中緊跟在墩子後面,長的又瘦又小,滿腦袋都是黃毛。看上去像個猴子似的傢伙也開口笑道:“還是石頭哥說的好,咱們可都是逃民,在官府裡也沒有戶籍,萬一被查到的話,那二話不說,立刻就會趕到船上送回老家,算起來咱們爹孃都是從宋州逃到這裡的,而且十幾年都沒回去了。老家那裡是沒房又沒地,回去難道讓咱們喝西北風啊!”

聽到對方的話,最前面的石頭哥驚訝的回頭看了一眼,有些意外的道:“猴子,沒想到這次出去你學了不少東西啊,這話說的都是一套一套的。”

聽到石頭哥的打趣,猴子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而後面的那幫年輕人也都紛紛大笑。同時開始聊起他們這次出去的收穫。有了這些年青人的說話聲,山路上總算是有了些生氣,甚至連溫度都似乎上升了幾分。

前面的石頭哥並沒有參與到夥伴們的討論之中,而是擡頭看了看山路,計算了一下到家的還需要多少時間,然後開始一言不發的想著心事。

石頭和他身後的這些夥伴都是來自一個名叫落石寨的小村子,不過這個村子有些特殊,這倒不是說落石寨十分偏僻。需要翻過幾道山樑才能到,而是說落石寨中的村民有些特殊,這是因爲他們都是逃民,也就是那些雖然住在大唐境內。卻沒有大唐戶籍的人。

逃民的組成很複雜,其中有大部分是因爲戰亂而躲避在山林之中,很少有外界交往,也有些人是因爲不願意交稅,所以主動逃跑做了逃民,另外還有一些因爲歷史遺留原因,被動的做了逃民。

比如像石頭這些人,當年他們的父母爲了躲避中原的戰亂,所以才逃到南方,最後定居在建州附近,算是成爲戰亂逃民,而石頭這些人則都是在定居這裡後纔出生的,早已經將這裡當成了家,可是按照朝廷的規定,凡是逃民被發現後,立刻會被送回原籍,這對石頭這些人來說,自然是不願意。

其實說起來石頭這些逃民的生活並不太好,他們沒有戶籍,也就不能得到官府發放的土地,爲了生活,他們就不得不進山開墾荒地,再加上怕被官府的人發現,所以逃民居住的地方一般都十分偏僻,甚至還十分危險,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野獸什麼的襲擊,再加上荒地的糧食產量也不高,他們一年打的糧食最多也只能吃個大半年,剩下的時間則都要上山打獵或挖野菜爲生。

另外因爲逃民爲了逃避官府,所以都會盡量不與外人接觸,再加上生活貧困,所以連日常生活用的各種物品都十分匱乏,比如拿最基本的食鹽來說,他們就只能拿東西向一些私鹽販子交換,而且往往都要付出幾倍的價格,可以說是十分吃虧。

不過即便如此,這些逃民仍然不原回到原籍,畢竟他們在這裡的生活雖然不太好,但至少也餓不死,偶爾打到些野味的話,還能換上幾塊鹽巴。而若是讓他們回到原籍,一來沒有住的地方,二來也不知道官府是不是會分給他們田地,他們不敢冒這個險,所以在留下與回去之間,他們選擇了前者。

石頭想到以前寨子中的苦日子,也是長長的嘆了口氣,他身後都是和他一起長大的兄弟,但是除了墩子外,幾乎個個都瘦的厲害,這全都是因爲常年吃不飽飯餓的。至於墩子,則是因爲他父親是個經驗豐富的老獵人,經常可以打到不少獵物,再加上家中除了幾個姐姐妹妹外,就只有他這一個兒子,所以家中有什麼好吃的都先讓墩子吃,結果才吃成這麼一個胖子。記得小時候他和其它兄弟可沒少羨慕胖子能經常吃肉。

不過以前的苦日子都過去了,自從幾年前,齊王殿下在大唐興起工商業,各地都是興建了不少的工廠和作坊,建州雖然地處南方,但因爲離福州那個大港口很近,再加上這裡又盛產茶葉,所以有不少商人在這裡投資建廠,除了生產各種類型的茶葉外,還有紡織、食品等工廠,現在已經成爲福州海貿的貨源基地之一。

也正是因爲如此,建州城及周邊的城鎮到處都在招人,甚至不少實在缺人的工廠裡,都逼不得已找門路買來不少奴隸幹活。在這種情況下,不少逃民也紛紛從山裡跑到城鎮中,進到工廠裡幹活。

不過這些逃民與正常的百姓相比,卻要吃很大的虧,這是因爲他們沒有戶籍,所以往往會受到工廠主的欺壓,給他們開的工錢比其它工人要低好多,甚至有時還不到正常工人的一半,另外他們在城鎮中生活也要小心翼翼,不能被官府抓到,否則就會被遣送回原籍,這纔是所有逃民最害怕的。

石頭他們所在的落石寨十分偏僻,對外界的瞭解也更少一些,甚至石頭他們也是在今年上半年時,才聽一位嫁到另一個逃民寨子的本村姐姐說起建州招工這件事,而且據那位姐姐說,她男人和村裡的一些小夥子就在建州城的一座制廠工廠幹活,每月能拿好幾百文工錢,雖然比普通的工人少很多,但這麼多錢換成糧食、布匹等東西,也足夠他們一家吃用了。

對於這位外嫁姐姐帶來的消息,石頭他們這些年青人聽後都是十分心動,可惜他們的父輩卻都抱著老觀念,生怕出去後被官府發現,所以對於石頭他們提出要到外面做工的打算,全都是持反對態度。

面對這種情況,石頭這個平時最有主見的人就成了墩子、猴子他們的主心骨,最後他們幾個一商量,終於決定偷偷跑出來,然後到了建州城外的一座小鎮上打工,先是在給一個商人做苦力,扛了一個月的大包,最後摸到了點門路後,又進到小鎮上的一家茶葉廠,做了一個月學徒,這才正式上崗,算起來才正式工作了四個月。

做學徒本來是沒有工錢的,不過現在什麼地方都缺人,所以現在連學徒也有一些工錢,雖然不多,但足夠一個人吃飽了。而且在石頭他們正式上工的這四個月,每人都乾的不錯,而且他們是按量算工錢,幹多少拿多少的工錢,所以最後一算,石頭他們每人都攢了兩貫多。

不要小看這兩貫錢,要知道大唐一斗米也不過才四五文錢,而且這幾年鹽的價格下跌,每斤鹽也就是幾文錢,所以若是算起來,兩貫銅錢足夠他們家中一年的花費了。

也正是有了這些工錢,石頭他們纔有底氣回家,而且他們在山裡要錢也沒什麼用,所以在回來的時候,全都把錢換成肉米油鹽等生活必須品,想必等家中的父輩們看到自己帶回來的這些東西,應該就不會再追究他們當初偷偷逃出來的罪過了吧?(未完待續)

第737章 樑皇山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498章 錫蘭島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194章 黑馬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132章 採訪(上)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10章 經典船型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01章 慘勝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619章 莫力城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81章 兩支殘槊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350章 試槍(上)第36章 巧遇牛人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737章 樑皇山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141章 土地券第563章 下南洋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
第737章 樑皇山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498章 錫蘭島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194章 黑馬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132章 採訪(上)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10章 經典船型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01章 慘勝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619章 莫力城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81章 兩支殘槊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350章 試槍(上)第36章 巧遇牛人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737章 樑皇山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141章 土地券第563章 下南洋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康保县| 阜新| 土默特左旗| 乡城县| 苗栗县| 涡阳县| 惠安县| 建德市| 买车| 滦平县| 涞水县| 吴桥县| 进贤县| 田东县| 栖霞市| 孙吴县| 固镇县| 岢岚县| 拉萨市| 兴化市| 阿克陶县| 宁波市| 永和县| 三原县| 保德县| 铜陵市| 洛南县| 南充市| 浪卡子县| 上栗县| 台东县| 龙泉市| 资源县| 克拉玛依市| 茶陵县| 湄潭县| 辽宁省| 阿荣旗| 大渡口区|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