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

聽到李冰說出的這段後,崔景與其相視而笑,崔璜卻是聽的一頭霧水,不知李冰話中何指?而盧宏雖然滿臉尷尬,但卻並沒有感到驚訝,過了一會這才說道:“齊王在魏州遇刺之事,小弟也聽說一些,其實說起來幕後主使也是一片好心,本想借此讓齊王的目光轉向皇位之爭,可惜卻沒有成功,否則我們這些世家身上的擔子也就輕了許多。”

聽到盧宏話中的暗示,李冰和崔景也沒再追問,倒是崔璜背後的清河崔氏勢力差一些,根本沒有聽說這件事,因此剛開始並沒有聽懂,不過從三人的對話和表現上,崔璜也能猜出一二,心中也不禁有些駭然,看向盧宏的目光中也帶上一種震驚。

李業詡並沒有撒謊,就在盧宏他們這場竹林聚會過去沒多久,在李愔的建議下,李世民下旨在長安成立了大唐新聞監察總院,並且將許紹宗從專利司調出來,成爲了新聞監察總院的第一任郎中,而專利司郎中則是由原來的員外郞李義府接任。

而在新聞監察總院成立的同時,大唐頒發法令,允許私人辦報,不過報紙的主辦人卻要帶著戶籍證明,到新聞監察總院報名,然後總院再根據辦報人的收入與名望,再決定是否給於辦報的資格。

至於辦報用到的印刷與造紙,這個也不是問題,因爲李愔已經和長安各個新貴世家,投資興建起不少的印刷廠與造紙廠,各個報社的報紙都可交由這些廠子排版印刷,而李愔他們也從中賺了一筆。

這條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一片譁然,隨著大唐日報日益增長的銷售量。知道內情的人都已經明白。這是李愔掌握在手中,用來打擊五姓七望影響力的利器,但正是如此重要的東西。他卻拿出來讓所有人分享,實在是讓人猜不透他是怎麼想的?

不過在新聞監察總院成立後,雖然上門詢問的人挺多。但真正願意辦報紙的卻是少之又少,因爲早在之前很多人就知道,大唐日報現在就是賠錢經營,全都靠家底豐厚的李愔向裡面貼錢,因此報紙可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

當然了,願意辦報的人還是有的,比如石炭、水泥、玻璃等幾個工業協會,聯合開辦了《工商報》;上次在竹林中密談的盧宏、崔璜等一些世家子弟,聯合開辦了《儒報》;另外在洛陽、太原、鄭州等幾個大城市。也都開辦了自己的地區性報紙。

隨著這些報紙的開辦,對於工商業與農業人口之爭的話題,也更加的激烈。只不過爭吵的陣地卻在慢慢轉移。其中支持工商業的人多在工商報和大唐日報上發表文章,而支持農業的人則多在儒報上發表文章。另外幾個地區性的報紙上,也不時出現雙方爭吵的身影。

隨著幾份報紙的開辦與發展,早已經準備多時的廣告業務,也終於被李愔引入到報紙上,他名下的產業無數,找幾個重點項目在大唐日報上做下廣告,雖然報紙也是他開辦的,不過做廣告的產業依然要出一定的廣告費。

不過大唐日報是一份政治性比較強的報紙,所以上面並不適合做大量的廣告,而且有些廣告也不適合放在上面,所以李愔在大唐日報上做廣告的同時,還讓人與更適合做商業廣告的商業報進行洽談,按對方報紙的銷售量與影響力,給出一定比例的廣告費。

報紙廣告業務一經推出,幾乎立刻解釋了報紙虧損的大問題,以並不適合做廣告的大唐日報爲例,雖然報紙上的廣告位不多,但因爲這是大唐的第一份報紙,無論是銷售量還是影響力上,都不是其它報紙可比的,所以報紙的廣告費也是最貴的。

不過即便如此,大唐日報上的廣告位也很快被各個工商業主搶訂一空,紛紛在上面打出自己的品牌廣告,而這些廣告費用的收入,也立刻扭轉了大唐日報的虧損局面。雖然沒給李愔帶來多少收入,不過只要報社能夠獨立支撐起自己的財務運轉,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至於那少量的營利,李愔也沒看在眼裡,全都讓燕北當成獎勵發給報社裡的先進工作者了。

相比大唐日報的不賠不賺,商業報這個從名字上就帶著金錢氣息的報紙,卻從廣告業務中賺取了大量的金錢。做爲大唐商業氣氛最濃重的報紙,它面向的讀者大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商業主,他們用自己敏銳的目光,從報紙上一條條的商業信息中,挑揀出對自己有利的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轉化成金錢,因此商業報的讀者數量極多,而且流傳範圍也極廣,甚至它還是緊隨大唐日報之後,第二個開始在各個城市開辦分社的報紙。

正是因爲商業廣告在商業報上能達到最大的轉化率,報紙沒有官方背景,不用顧及嚴不嚴肅的問題,報紙上可增加的廣告位極多,再加上不俗的銷售量和影響力,不少工商業主都願意花大把的金錢在上面打廣告,所以短時間內,工商報的廣告收入就超過了大唐日報,成爲大唐最賺錢的報紙。

這點倒是出乎幾個工商協會的意料,他們當初之所以想辦報紙,第一是看在李愔的面子上,第二是因爲工商業對信息流通的要求極高,所以纔不惜賠錢開辦了工商報,只是沒想到錢沒有賠,反而還讓他們多了一個收入渠道,這讓幾個協會的人不得不感慨:齊王不愧是財神爺轉世,隨手一個點子就能賺來大筆的錢財!

相比賺錢的商業報,幾大世家開辦的儒報卻是一個反而典型,因爲它是打壓工商業的陣地,所以遭到工商業的一致抵制,如此一來,更沒有工商業主敢在上面打廣告,否則他們的生意也別想做下去了,畢竟沒有人會和一個資敵的商人合作。

不過儒報背後的世家大族對此並不在乎,甚至他們還在儒報上宣稱,大唐日報和工商報以文字賺錢,實在是有辱聖賢、有辱斯文之舉,將有利於學術交流的報紙,變成了只顧著撈錢、充滿了銅臭的工具,實乃報界的恥辱云云。 wωω? тtkan? ℃o

對於儒報的謾罵,大唐日報和商業報卻一反之前的強硬,反而並沒有出聲,就在儒報以爲對方被自己罵的啞口無言,正在暗暗得意之時,第二天卻忽然接到新聞監察總院的傳單,大意就是他們在報紙上指名道姓對大唐日報和商業報進行謾罵,這種行爲是新聞監察總院所不允許的,責令他們三天內在報紙上公開道歉,同時繳納一笑數額巨大的罰款也做警示,否則將取消他們的辦報資格。

初入報業的世家大族,根本沒想到李愔還有這一手,更沒想到新聞監察總院還有這種權力。任憑他們的勢力再大,也影響不到則李愔掌控的新聞監察總院中,無奈之下只得認罰,在期限的最後一天,在自己的報紙上公開道歉,而大唐日報和商業報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十分無良的轉載這一道歉聲明,使之傳到了大唐各地,進一步打擊了世家大族的聲望。

商業報成功的賺錢模式,慢慢的傳播到大唐各地,如此一來,原來那些有些心動的人,立刻轉化爲實際行動,紛紛籌備報紙的開辦。畢竟報紙可不僅僅是賺錢工具,它在賺錢的同時,還能給主辦人帶來巨大的聲望,而這種聲望與影響力,在大部分人眼中,甚至比單純的金錢要寶貴的多。

當李愔從許敬宗那裡得知,越來越多的人準備開辦報紙時,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自得的微笑。在沒有電話、網絡和手機,甚至連電報都沒有年代,報紙無疑是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等到全國各地的報紙網絡形成之後,信息的傳遞速度將以幾何倍數遞增,做爲一個後世人,整個大唐沒有人能比他更瞭解信息的重要性了。

說起許敬宗,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不高,說他不但貪財,而且爲人刻薄輕狂。不過在李愔眼中,這個許敬宗卻不是個簡單的人物。當初因緣巧合,本來屬於李愔的專利司郎中之職落到他的頭上,不過專利司中都是原來水泥督造院中的老人,又有李義府這個笑面虎統領,所以許敬宗那個郎中之職坐的並不穩。

不過在他任職的這兩年,許敬宗憑藉著自己多年的爲官經驗,不但將專利司管理的井井有條,連李義府這個表面恭順,實則內中狂傲的傢伙,也對其十分推崇,從一開始的排斥,發展到後來的主動合作,由此可以看出,許敬宗此人的手段。

許敬宗這次之所以擔負新聞督察院的郎中之職,聽說還是他主動要求的,因爲他本來就是耍筆桿子出身,當初就是專門給李世民草擬召書的中書舍人,本身也十分有才氣。因此相比專利司那種地方,他還是新聞督察院這種與筆桿子有關的工作感興趣,所以才向李世民毛遂自薦,而李世民也看重他的才氣和能力,於是就答應下來。

就在李愔正在爲自己取得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時,卻忽然被李世民召到宮中,兩人在兩儀殿後的書房內密談了好一會,當他從書房中走出來時,臉上卻變得無比陰沉,獨自走到兩儀殿的殿門時,李愔擡頭看了看東北方向的天空,口中恨恨的說道:“范陽盧氏!”

第234章 謝縣令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81章 兩支殘槊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418章 搬遷第704章 政變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6章 蕭家來人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11章 飲宴聽琴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91章 終於走了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41章 土地券第66章 蕭家來人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66章 蕭家來人第345章 種植園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143章 軍紀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癥第754章 大結局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366章 風議郎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289章 醫學院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45章 種植園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200章 八百斤!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632章 李恪啓航
第234章 謝縣令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81章 兩支殘槊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418章 搬遷第704章 政變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6章 蕭家來人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11章 飲宴聽琴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91章 終於走了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141章 土地券第66章 蕭家來人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66章 蕭家來人第345章 種植園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143章 軍紀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271章 抱著思唐進宮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癥第754章 大結局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366章 風議郎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289章 醫學院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45章 種植園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200章 八百斤!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632章 李恪啓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巴林左旗| 天津市| 潜山县| 牡丹江市| 乃东县| 晋江市| 土默特左旗| 江陵县| 拉萨市| 大田县| 杭州市| 阿巴嘎旗| 呼玛县| 泰和县| 潼南县| 永昌县| 渝中区| 团风县| 新密市| 河源市| 泌阳县| 米脂县| 渭源县| 德昌县| 桦川县| 平安县| 临夏市| 库伦旗| 教育| 朔州市| 五寨县| 临泽县| 大田县| 海口市| 临安市| 五指山市| 门源| 民县| 九寨沟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