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

“陛下,既然您不願向齊王殿下武器,那不如這樣,我們可向齊王殿下購買一批新式火器,然後看看這兩種火器是否真的像李士他們所說的那樣,可以所向披靡。”李績忽然站出來說道。他之所以提出購買火器,而是相信那兩種火器真的像李士描述的那樣威力無窮,只要等李世民親眼見識到兩種火器的威力,那麼到時再讓他同意向李愔要製造方法的事,就容易多了。

李世民未必看不出李績話中所隱含的意思,不過他也對那兩種名叫火槍和火炮的武器十分好奇,想親眼見一見,讓家府家將都如此推崇的武器,是不是真的有那麼不凡的威力?

想到這裡,李世民當下開口道:“好吧,那就讓戶部撥一筆錢,到登州與六郎商談購買事宜!”

聽到李世民的口風終於鬆動,李靖和李績也總算鬆了口氣,雖然購買武器要花費一段時間,但只要能讓陛下親眼見到兩種武器的威力,然後同意下旨向齊王討要製造方法,那麼這一切也都值了。

不過就在李世民準備叫人草擬聖旨之時,忽然一位小黃門飛奔而來,見到李世民立刻稟報道:“啓稟陛下,齊王殿下派人回來了,現在正在宮門外求見。”

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和李靖他們對視一眼,然後這才吩咐道:“宣他覲見!”

小黃門答應一聲,轉身飛奔而去。不一會的功夫。就見一位身穿武將服飾的黑瘦中年人快步走來,見到李世民後立刻行了一個軍禮道:“末將劉仁軌,參見吾皇萬歲!”

“平身!”李世民有些疑惑的上下打量著劉仁軌,過了好一會纔開口道,“劉仁軌,朕記得當初你隨齊王去登州時,是擔任王府主薄之職,怎麼現在變成武將了?”

當初李愔去登州上任時,特意點了籍籍無名的劉仁軌擔任王府主薄,這讓李世民十分驚訝。所以還特意召見了對方,結果發現對方性格方正,而且辦事認真,的確是個可造之材。所以這才同意,沒想到再次見到對方,劉仁軌卻從一名文臣變成了武將,這倒是十分少見。

劉仁軌沒想到皇帝陛下竟然記得自己這個小人物,當下十分激動的回道:“啓稟陛下,末將本來在王府擔任主薄一職,不過後來殿下需要編練一支新軍,與現有的其它軍隊都不同,末將雖然沒有帶兵的經驗,但齊王殿下剛好看中末將這一點。認爲這樣纔不會被以往的經驗束縛住手腳。所以纔將新軍交給末將訓練!”

聽到劉仁軌說他編練了一支新軍,李世民卻是心中一動,立刻開口道:“你編練的新軍,是不是在倭國戰場上大放異彩的火器營?”

“啓稟殿下,正是火器營!”劉仁軌再次回答道。

聽到劉仁軌的回答。李世民看了一眼旁邊的李靖等人,目光中也帶上一絲得意之色,雖然劉仁軌還沒有說他這次來的目的,但是李世民何等聰明。僅從劉仁軌的職務上就猜出了他來見自己的原因。

事實上李世民猜的不錯,劉仁軌的確是來給他送火槍和火炮的製造方法的,而且還帶來百名火器營的士兵,他們將負責爲李世民演示這兩種新火器的威力,而且事後他們也將暫時留在長安,將新火器的戰法傳授給大唐的將領,以免他們在摸索之時走彎路。

李世民和李靖聽完劉仁軌稟明來意後,全都露出興奮的神色,特別是李世民,心中對自己這個兒子更加滿意,幾乎什麼事情都對自己不隱瞞,這纔是最大的孝心。不過緊接著李世民又想到同爲自己兒子的李承乾和李泰,他們兩個爲了爭位,揹著自己不知幹了多少齷齪事。現在人家李愔已經在海外開拓出大片的國土,而他們兩個卻還只知道窩裡鬥,這種比較之下,更讓李世民心中對李愔的寵愛加重了幾分。

劉仁軌是爲了演示新式火器的威力而來,而這段時間以來,李世民他們耳朵裡聽到的都是關於那兩種新式火器的稟報,所以早就好奇的要命,現在聽劉仁軌說,他已經帶了一批火槍和火炮到長安,現在就停在齊王府中,結果李世民立刻下令,讓所有新軍帶著火槍和火炮到城外的霹靂院中,這裡有專門的火器演示場。

當李世民和李靖這幫老將一起趕來時,新軍早已經準備完畢,二十門火炮一字排開,黑黝黝的炮口斜指天空,雖然是件死物,但是讓人看在眼裡,卻好像是一頭頭盤踞著猛虎一般,讓人禁不種有種心悸的感覺。

剛趕來的李孝恭上前摸著這些火炮,臉上雖然有些清瘦,但目光卻是炯炯有神,好像是想一眼看出這些火炮是如何殺敵的一般。

本來李孝恭沒和李靖他們一道去勸李世民,這主要是因爲他是李愔的堂伯父,而且又與李愔的關係最親密,所以他雖然也眼饞兩種新火器的威力,但卻不好與李靖他們一起去勸李世民向李愔索要,否則就顯得太不厚道了,不過他在聽說李愔把劉仁軌派來演示火器時,立刻騎馬就跑來了。

本來按照原來的歷史上,李孝恭本來應該在今年就因病去世的,不過現在的李孝恭卻與歷史上不同,他現在是軍校的副院長之一,平時有不少事情要忙,再也不像歷史上那樣整天窩在家裡,而他又是那種越忙越精神的人,所以這幾年身子骨越發顯得健壯了,甚至還有點發福的跡象,不過今年年初卻是生了場大病,幸好經過孫思邈診治,再加上他的身體又比較強健,所以這才扛了過來,不過卻比之前清瘦了許多。

看到李孝恭上下摸索研究著火炮,同爲軍校副校長的李靖卻是兩眼放光的看著旁邊排成三列的火槍兵,只見他走過去打量了一下火槍兵的衣著,然後又看了一下像個鋼管子似的火槍,同時對其中的一個士卒道:“將你手中的武器給我看一下!”

李愔身爲大唐武將之首,命令一個士卒將武器讓他看一下,自然算不得什麼事,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普通的士卒就像是根本沒聽到李靖的話一般,站在那裡扛著火槍,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前方,根本沒有絲毫的反應。

看到這種情況,李靖先是一愣,緊接著立刻反應過來,當下大笑起來,拍著對方的肩膀道:“不錯!不錯!”說完又轉頭對旁邊的劉仁軌道:“劉將軍,你命令他們將手中的武器給我一個,讓老夫好好看看!”

軍中講究令行禁止,精銳的士卒除了聽從自己上官的命令外,其它誰的命令都不會聽,李靖雖然是大唐的武將之首,但劉仁軌纔是火器營的最高長官,所以他的話士卒根本不用理會,一切都只聽劉仁軌的命令。

雖然上面看似簡單,但能做到這一點的軍隊,無疑可以稱的上是精銳二字,所以李靖纔會拍著對方的肩膀讚歎,同時對劉仁軌這個半路出家的武將另眼相看,畢竟大唐很多武將都不能把自己手中的軍隊練成這樣,而人家一個文官卻做到了,難怪火器營在倭國戰場上大放光彩。

劉仁軌看到自己手下士卒的表現,心中也十分滿意,不過他沒從士卒手中拿槍,而是從旁邊的一個箱子裡拿出一條新火槍,然後遞給李靖道:“啓稟衛公,火器營的士卒視手中的火槍爲自己的性命,除非戰死,否則不會交於旁人,不過卑下這裡有預備好的火槍,請衛公和各位老將軍查看!”

聽到劉仁軌的話,李靖和一幫老將們不禁對他又高看了幾分,連李世民也露出了讚賞的神色,同時心中暗贊兒子李愔會用人,這個劉仁軌允文允武,日後絕對是個棟樑之材。

接下來衆人紛紛上前,拿起箱子裡的火槍查看起來,可惜他們根本不知道火槍的用法,看了半天卻是越看越迷糊,倒是一直研究火炮的李孝恭好像看出了點門道,從旁邊的箱子裡拿出一枚實心彈,正放在炮口上比較。其實他也是靈光一閃,忽然發現這火炮好像過年放的焰火原理差不多,只不過這東西是用火藥的威力將手中的鐵球打出去。

李世民他們看不懂,劉仁軌自然要爲衆人講解,不過他先從火炮的原理講起,最後纔講了火槍。其實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其原理都是一樣的,甚至火槍基本上就可以看做是一個縮小版的火炮,只是它的點火方式更先進一些。

“陛下,請您和衆位將軍退後十丈,末將將先從火槍開始演示。”劉仁軌躬身對李世民說道。在他講完了火槍和火炮的發射原理後,李世民和衆位老將軍立刻迫不急待的想要觀看真槍實彈的演示,而劉仁軌也是精神一震,接下來就是他和手下士卒的表演時間了,不過爲了安全,他也沒忘讓李世民退後。(未完待續)

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506章 陷阱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704章 政變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441章 連環殺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332章 鬼哭島,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01章 慘勝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96章 回登州第444章 歸來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89章 人渣李愔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36章 文心發火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
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506章 陷阱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704章 政變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441章 連環殺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99章 東宮暗流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332章 鬼哭島,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01章 慘勝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96章 回登州第444章 歸來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89章 人渣李愔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36章 文心發火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南涧| 沂水县| 平潭县| 江津市| 新建县| 城口县| 衢州市| 车险| 拉萨市| 友谊县| 临泽县| 泰宁县| 闵行区| 东阳市| 昌图县| 宜川县| 青川县| 无极县| 依安县| 德安县| 平潭县| 景宁| 都匀市| 上饶市| 铅山县| 苏尼特左旗| 叙永县| 滨州市| 安康市| 龙门县| 保德县| 澄迈县| 绥中县| 耿马| 内黄县| 晋州市| 吴旗县| 泰顺县| 和平区|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