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

李世民本來就不想殺兒子,可是現在李佑反叛的消息已經鬧到朝堂上,以魏徵爲首的大臣都要求嚴懲李佑,所以李世民面對的壓力極大,不過正在他左右爲難之時,第一重臣房玄齡卻說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這讓李世民精神一震,房玄齡有多謀之才,他既然說有辦法,那就一定有辦法。

看到李世民滿臉希望的看向自己,房玄齡輕咳一聲說道:“啓稟陛下,蜀王罔顧君父,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造反,可以說是十惡不赦,若不明證刑典,恐怕難以服衆!”

房玄齡上面的話說的很重,話裡的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讓李世民對李佑處以重罰,這下把滿心希望的李世民當頭打了一棒子,不過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很快就清醒過來,同時臉色更是陰沉如水,看向房玄齡的目光中也滿是怒火,心想難道連房玄齡都要逼著自己殺掉兒子李佑嗎?

不過只見房玄齡忽然露出一個有些奇怪的微笑道:“蜀王雖然是天皇貴胄,但畢竟罪無可恕,所以老臣以爲,應該對蜀王予以重罰,不過這段時間以來,國內的罪犯一般都是流放到齊王那裡做工恕罪,所以老臣提議,可將蜀王貶爲庶人,然後發往齊王那裡處置!”

高!實在是高!房玄齡的話剛說完,旁邊的李靖和長孫無忌全都看向對方,目光中滿是敬佩之色,雖然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不合,但是在處置李佑這件事上,他們都是站在李世民這邊的。所以聽到房玄齡如此巧妙的處置辦法,長孫無忌自然也不吝敬佩之意。

而李世民正是一拍桌子。興奮的走到房玄齡身邊高聲讚道:“好,玄齡不愧是朕之肱骨。我大唐以仁義治國,哪怕是罪犯,朕也會給予他們一個機會,李佑雖然犯下濤天大錯,不過畢竟還太年輕,受到小人唆使,自然難免犯錯,所以這次朕就給他一個機會,發配到六郎那裡做苦力。只不過海外瘴氣橫行,李佑這個逆子一去,恐怕再無相見之日了!”

李世民前面的話纔是他的真心話,表露了心中並不想處死兒子的心理,不過最後可能是發現自己太過露骨,所以又加上了一句什麼海外瘴氣橫行,好像發配李佑到李愔那裡十分危險一般,藉此來掩飾自己的尷尬。房玄齡三人自然也都聽的出來,不過都是相視一笑。什麼話也沒說。

房玄齡之所以提出將李佑流放到李愔那裡,其實也是有事實根據的,當初李愔手中人力匱乏,所以就向李世民提出。希望將國內的罪犯都流放到他那裡,倒不是指望著這些人幹什麼重活,只是想讓這些罪犯去做一下監工。管理那些幹活的奴隸,畢竟相比其它人。這些窮兇極惡的罪犯幹這種活最合適。

而李世民聽到這個建議也不錯,反正罪犯放在國內的話。不但要爲他們建監牢,而且還浪費糧食,倒不如全都塞給李愔,反正那裡是海外,也不怕這些罪犯再跑回來,所以也就同意了。而到現在爲止,大唐境內的監獄已經裁掉了九成,絕大部分罪犯也都送到了臺灣,剩下的一成監獄大多也就是做做樣子,關押著少數不便於流放的罪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爲了支持李愔,李世民已經下令,除了一些十惡不赦的罪犯外,其它的一些死刑犯也被免除死刑,改爲終生流放到海外。

按說李佑謀反的罪名應該在十惡不赦之中,不過他畢竟是李世民的兒子,所以房玄齡纔會提出將其當成一般的死刑犯,將其流放到李愔那裡,這種的處罰雖然比殺頭輕一些,但畢竟也保住了一條命,至於李愔那裡,雖然他和李佑的關係不好,但畢竟是兄弟,李愔再怎麼不喜歡李佑,想必也不會真的太爲難他。

三日之後,李佑謀反的事終於傳了出去,各大報紙都開始爭相報道,不過在這之前,關於李佑的處罰就已經定了下來,剝奪蜀王的爵位,貶爲庶人,然後流放到海外,永世不得回國,不過因爲李佑特殊的身份,他這次卻要先去泗沘見一下李愔,然後再由李愔安排他去一個不起眼的海島上釣海龜?

而在對李佑的處罰下達之時,一道兵部的命令也下達到草原唐軍的手中,要求他們配合齊王府王傅的舉動,對於那些歸附齊王的草原胡人放開一條生路。

炎熱的夏季還沒有過去,草原上一片繁茂的景象,長長的牧草比牛羊還高,偶爾一陣輕風吹過,碧綠的草葉出海浪般起伏不定,這讓坐在馬車上的王安精神有些恍惚,感覺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般。

王安和杜爾一行人在半個月前到達太原,在那裡休整了一下,同時也在那裡接到了長安傳來的聖旨,授權給他招募草原部落。然後王安他們立刻順著剛修好的草原水泥路一路向北。

這一路行來,倒是讓王安對草原上的形勢有了更加真實的瞭解,自從他們進了草原之後,看到的不再是當年那種一望無際的草原,而是一條彎彎曲曲向天際延伸的水泥路,而沿著這條水泥路向前,不時還有一座座堡壘聳立在草原上,堡壘的大門前,行人進進出出,有不少是草原上的胡人,他們帶著皮毛、牛羊等物,在堡壘中換取鹽巴、茶磚等生活必需品。

另外進出的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漢人,甚至偶而遇到的牧人之中,也有不少是唐人打扮,由此可見,大唐的觸手已經真正的伸入草原之中,相信數十年後,這裡將會成爲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草原上的水泥路雖然不是十分寬闊,但卻修的十分堅固,王安一開始乘著馬車一路疾行,很快就走到了大唐實際控制草原的最北端,也就是水泥路的盡頭。不過在這裡,卻駐紮著大唐的軍隊,另外還有草原各族徵來的勞工在這裡幹活,工作很簡單,就是修路和修堡壘。這招計策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大唐只出錢出物,人力卻是向依附的草原胡人要,如此一來,就成了草原胡人自己往自己脖子上勒繩子。

王安到達這裡時,這裡的駐軍早就接到了命令,所以駐軍在見到王安後,不但十分熱情的招待了他,而且還派了一千人的騎兵做爲王安的護衛,以防他們在草原上出現什麼意外。

辭別了唐軍後,王安就正式進入還沒有完全被大唐控制的草原。剛一進入這裡,王安立刻感覺到一種野蠻的氣息撲面而來,相比被大唐實際控制的草原,他們所處的草原幾乎可以說是危險重重,哪怕是他們打著大唐正規軍的旗號,路上卻也遇到了幾夥膽大包天的馬賊。

這些馬賊的來源很複雜,有些是失去部族的牧人以及逃跑的奴隸組成的馬賊,不過這種馬賊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大部分馬賊都是附近的部落客串的,這些草原胡人向來兇狠,爲民爲賊都只是一念之間,只要看到有利可圖,哪怕是大唐正規軍的虎鬚他們也敢捋一捋。

王安他們這次的隊伍人數極多,光是護衛就有五百王府護衛,以及一千人的大唐正規軍,另外在太原的時候,杜爾還僱傭了一支大商隊,購買了一大批生活用品,畢竟他們的部落逃出去後,各種生活用品都是奇缺,剛好趁這個機會補充一些。不過也誻這些東西,引來不少馬賊團伙的注意,所以纔不顧大唐正規軍的威懾,幾次想要火中取粟,可惜王安這次卻是踢到了鐵板,那一千正規軍暫且不說,光是那五百王府護衛就不是這些馬賊能吃的下的,畢竟這些人可全都是虎頭軍,沒有十倍以上的人數想要攔住這支精銳,簡直就是作夢。

一路上擊潰了幾支膽大包天的馬賊,而且虎頭軍出手,自然十分血腥,不過也正是如此,才終於讓那些畏威而不懷德的草原胡人嚇破了膽,再也不敢來招惹這支隊伍。又經過近十天的趕路,王安終於乘著馬車到達了杜爾所在的落雲部。

其實落雲部與大唐實際的控制線離的並不遠,之所以在路上浪費了十天功夫,主要是因爲王安的個人原因,他腳有殘疾,無法騎馬,一開始有水泥路時,乘著馬車倒也十分快捷,可是進入這片自由的草原後,看上去地面好像十分平坦,但其實大坑小坑不斷,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這裡一片十分貧瘠的草原,牧草也是稀稀拉拉,落雲部的牧人驅趕著牛羊,在這樣的草場上放牧,不過相比其它牧草豐盛的地方,落雲部的牛羊顯然要瘦弱許多,不過他們畢竟是從其它地方逃過來的,能有這麼一處貧瘠的草場就已經不錯了。甚至王安還聽杜爾說過,僅僅爲了這處草場,他們就與其它部落大打了幾次,仗著部落人口較多,這纔在這裡站穩了腳跟。(未完待續)

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141章 土地券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10章 三字經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87章 搶人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121章 崔氏女第36章 巧遇牛人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36章 文心發火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429章 藍寶石?第351章 試槍(下)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14章 王傅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745章 遷都?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06章 陷阱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
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141章 土地券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10章 三字經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87章 搶人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121章 崔氏女第36章 巧遇牛人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36章 文心發火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429章 藍寶石?第351章 試槍(下)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114章 王傅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745章 遷都?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06章 陷阱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博客| 黔西县| 上蔡县| 康保县| 云霄县| 周至县| 新绛县| 太原市| 桃园市| 苗栗市| 荔波县| 莎车县| 宁阳县| 阿巴嘎旗| 清徐县| 兴业县| 大悟县| 满洲里市| 乌鲁木齐县| 松江区| 息烽县| 汾阳市| 麻城市| 永春县| 红原县| 五原县| 中牟县| 麦盖提县| 泽库县| 镇康县| 高陵县| 当阳市| 靖宇县| 石楼县| 县级市| 永胜县| 会宁县| 兴国县| 攀枝花市|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