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

“混帳!畜生!”李世民將手中的奏摺狠狠的向桌子一摔,全身氣的都在微微發抖,本來堅毅的臉上滿是猙獰,好像要擇人而噬一般。

兩儀殿中的幾位文武重臣看到李世民暴怒的樣子,全都低頭不語,若是其它事他們還有發言的餘地,可是這件事卻是關係到皇家的家事,所以像李靖、房玄齡等人全都眼觀鼻、鼻觀口,如老僧入定一般。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像李靖和房玄齡這樣淡定,只見幾個重要文臣的一方站出來一人,黑著臉大聲說道:“陛下,權萬紀本是陛下派去教導蜀王之人,雖名爲長史,但實與師長無異,蜀王李佑膽大妄爲,竟然意圖襲殺之,實屬無父無君之舉,請陛下一定重處!”

站出來說話的是個乾瘦的老者,一身倔犟的正氣,也絲毫不爲這件事牽扯到皇家而退縮,整個大唐有如此膽量,敢於直言上諫的臣子,除了魏徵再無第二人了。

李世民本來就在火頭上,整張臉都氣鐵青,現在聽到魏徵要求嚴處兒子的話,臉色都已經變得青中變黑,兩道劍眉立起,整個人已經憤怒到極點。只不過連李世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氣兒子不爭氣,還是氣魏徵不給面子?

其實也難怪李世民生這麼大的氣,本來大唐國力蒸蒸日上,對外征戰也是攻無不克,不但親自滅了高句麗,而且兒子李愔也滅了新羅和百濟,這個消息傳到長安。讓李世民感覺比親自滅了高句麗還高興。另外北方草原這個心腹大患也已經找到剋制之法,只要將水泥路與堡壘堅持修下去。那麼等待草原胡人的只有一個命運,那就是徹底的融入大唐之中。再無反叛的能力。

不過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李世民在國事上的得意,但是在家事上卻有著無窮的煩惱,最主要的就是兩個兒子李承乾和李泰明裡暗裡的爭位,而且兩人的動作越來越大,幾乎已經到了撕破臉皮的地步,對於這件事,做爲父親的李世民卻不知該怎麼管,感情上他更喜歡李泰。但是理智上卻又偏向於李承乾,所以他對這件事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兩個兒子鬧的不太過分,他就當沒看見。

不過李世民的注意力只放在長安的兩個兒子上,卻忘了還有一個兒子更不省心,當然了,這個兒子並不是李愔,而是比李愔大一點的蜀王李佑。

說起李佑,他可是讓李愔給坑慘了。藉助綁架武媚孃的事,李佑幾乎是被李世民給發配到益州,不但派了一個長史權萬紀監管他的所作所爲,而且還王府衛隊的指揮權也剝奪了。派了一名校尉韋文振,擔任蜀王府的典軍,代李佑管理王府的兵馬。

對於這種安排。李佑自然是十分不滿,特別是對於權萬紀這個長史。更是心存怨恨,這主要是因爲權萬紀性格剛硬。動不動就指責李佑,甚至兩人還經常爭吵,這也直接導致了兩的關係十分惡劣。

對於權萬紀對自己的管制,身爲皇子的李佑當然要予以反擊,他暗中派人在李世民面前告了權萬紀一狀,大概意思就是對方不尊重自己,而且十分專橫。李世民雖然不喜歡李佑,但對方畢竟也是自己的兒子,所以李世民就派人調查了一下,然後讓兩人返回長安,打算讓他們當面對質。

只不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李佑膽大包天,竟然在半路上派人襲擊了權萬紀,不過萬幸的是,身爲王府典軍的韋文振提前得知,立刻派兵救下了權萬紀。

按說李佑這件事雖然嚴重,但至少權萬紀沒死,以李佑的身份,只要他主動向李世民認錯,頂多是受到重罰,可能會被關上幾年禁閉,至少不會有性命之憂。

不過壞就壞在李佑身邊的一幫小人身上,這些人知道,李佑犯了這麼大的錯,雖然他自己不會有事,但他們這些身邊的人肯定難逃一死,所以就鼓動李佑起兵叛亂,而李佑也是個蠢貨,腦子一熱,二百五的脾氣就上來了,竟然帶著一幫親信起兵叛亂。

可惜李佑這蠢貨很快就發現,連王府的親兵都不在他的掌握中,願意跟著他叛亂的,僅僅只有幾百人的親信,結果他這場如鬧劇般的反叛還沒持續兩天,就被蜀王府的親兵再加上當地的駐軍給剿滅了,連李佑也被活捉,,現在正在押送長安的途中。

李佑的這次叛亂和原來歷史上差不多,但也用一些變化,比如被分屍的權萬紀逃脫一命,李佑的叛亂規模也要小的多,根本沒動用大軍就已經被活捉,可以說比歷史上還要窩囊。

不過當李佑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時,就發生了上面的一幕,李世民爲此大發雷霆,魏徵則要求嚴懲李佑,至於如何嚴懲,很簡單,按大唐律,叛亂可是死罪,而且還是那種死無可恕,哪怕他是皇子也是一樣。

正所謂虎毒不食子,李世民雖然不喜歡李佑,但對方畢竟是他的兒子,再加上他一向又是個護短的性子,所以並不想按律處死李佑。正是抱著這種想法,李世民對魏徵的話並沒在搭腔,而是岔開話題道:“現在那個逆子已經到了哪裡了,幾時可以到達長安?”

魏徵一看李世民不理自己,剛想再次直諫,不過前面的房玄齡卻急忙出來打斷他道:“啓稟陛下,蜀王已經在押解長安的途中,現在已經到了梁州境內,相信再過兩天就能到達長安。”

李世民聽後點了點頭,剛想再問一問其它人的意見,忽然卻見後面的魏徵繞過房玄齡,準備再次直諫,這下讓李世民十分無奈,只得搶先說道:“諸位愛卿都都是公務纏身,今天就到這裡吧,退朝!”

李世民說完,轉身就離開了兩儀殿,根本不給魏徵說話的機會。而魏徵也是氣的不輕,不過他也不是輕易放棄的人,一甩袍袖快步離開了兩儀殿,打算將自己的意見寫成奏摺,然後到朝會時直接上奏。

兩天之後,李佑被押解到長安,不過十分巧合的是,李愔寫給李世民的書信也同時送到了長安,只不過這兩個兒子卻給李世民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兩儀殿右側的御書房裡,李世民在這裡只召見了三個心腹大臣,分別是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只不過今天李世民卻臉色複雜的坐在書案後面,書案上放著兩樣東西,分別是李愔請求允許他招募草原胡人的書信,以及魏徵請求重處李佑的奏摺。

魏徵是個死心眼,只要認定的事,就必須做到,所以彈劾李佑的奏摺終於還是在朝會上當面上奏,而他的這一舉動,也得到不少正直官員的支持,畢竟李佑本來就是個膽大妄爲之人,現在又犯下反叛的重罪,自然有不少人希望將其繩之以法。

“同樣都是朕的兒子,可是這個虐畜爲何讓朕如此不省心?”李世民一巴掌拍在魏徵的奏摺上,一臉沉痛的低吼道。

看到李世民痛苦的表情,下面的房玄齡三人卻全都嘆了口氣,李愔是李世民最看重的兒子,也是衆皇子中最有志氣的人,憑藉著大唐的支持和自己的才智,已經在海外打開局面,不但輕鬆佔據了新羅和百濟,而且還將流求大島佔據,經營的十分興旺,現在又準備對倭國動手,如此出色的作爲,連李世民自問若是換成自己,都不見得能做的如此好。

可是相比出色的李愔,李佑簡直就成一堆無用的垃圾,平時好勇鬥狠、狩獵無度也就罷了,可是他竟然還敢襲殺陛下指定的長史,事後更是起兵叛亂,雖然這個叛亂成了一個笑話,但卻也是十惡不赦,朝堂上爲了他的事,已經吵翻了天,李世民更是幾天都沒睡好覺。

“陛下息怒,事情已經發生,再罵蜀王也是無濟於事,還是儘快想出處理的辦法纔是!”與李世民關係最好的長孫無忌開口道。

“哼!還能有什麼辦法,這個畜生如此無君無父,那朕就當沒他這個兒子,一切按律行事就是了!”李世民一甩袖子,氣呼呼的說道。不過下面的三人卻全都知道,這些是李世民的氣話,根本做不得準。

“陛下,蜀王再怎麼不是,卻也是我大唐的皇子,而且他也是受奸人矇蔽,並不是真心的想要反叛,所以微臣以爲,可將蠱惑蜀王反叛的人處於極刑,至於蜀王殿下,則將其爵位奪去,讓其不得再爲非作歹就是了!”長孫無忌開口又道。他很清楚李世民的脾氣,知道對方並不想殺死自己的兒子,所以才如此說。

不過李靖聽後卻是搖了搖頭道:“長孫大人的話雖然沒錯,但蜀王畢竟是反叛的主犯,若是隻處理從犯的話,恐怕會引起魏徵的不滿的,到時若是他將事情捅到報紙上的話,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李靖的話倒是給李世民提了個醒,因爲李佑剛反叛就被抓,所以知道的極少,現在報紙上還沒有接到消息,而李世民也早已經下令,將這個消息完全封鎖,只不過這個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李佑造反的消息遲早都會流傳出去,所以李世民必須在這之前,將處罰李佑的事定下來。

“啓稟殿下,老臣倒是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不過這個辦法卻齊王殿下幫忙了!”正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房玄齡忽然開口道,臉上更是閃著一種古怪的笑容。(未完待續)

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563章 下南洋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142章 搶銀行?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34章 謝縣令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656章 受傷第434章 醜醜姐弟的遊樂場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194章 黑馬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754章 大結局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302章 逃民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99章 長安局勢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316章 逃跑了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547章 偶遇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350章 試槍(上)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97章 白送火器?
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563章 下南洋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142章 搶銀行?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34章 謝縣令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656章 受傷第434章 醜醜姐弟的遊樂場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194章 黑馬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754章 大結局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302章 逃民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99章 長安局勢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316章 逃跑了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547章 偶遇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350章 試槍(上)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97章 白送火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德昌县| 江阴市| 临泽县| 西和县| 通许县| 崇仁县| 定州市| 成武县| 西藏| 郸城县| 云安县| 饶阳县| 东台市| 扎兰屯市| 德江县| 两当县| 武川县| 长丰县| 会理县| 柘荣县| 阿拉善右旗| 汝南县| 蛟河市| 上饶县| 常山县| 青阳县| 贡嘎县| 麻江县| 隆尧县| 微山县| 四川省| 望奎县| 巧家县| 左权县| 海宁市| 济阳县| 绥化市| 阳高县| 福鼎市|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