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度量衡

“父皇,您向前走兩步!”李愔手捧著一把沒有刻度的尺子,一臉笑嘻嘻的對李世民說道。這裡是皇宮裡的一個小校場,除了他們父子兩人外,旁邊還有身爲工部尚書的段綸陪著,不過看他滿臉不情願的樣子,猜也能猜是被李愔硬拉來的。

“六郎,你搞這些有必要嗎?”李世民笑呵呵的向前走了幾步,邊走還邊向李愔問道。今天剛一下朝,自己這個兒子就進了宮,非要拉著他做什麼測量,雖然自己想不出李愔做這種事的意圖,不過也算是給自己留名的舉動,所以他也表現出幾分興趣。

“陛下所言不錯,老臣也覺得齊王殿下多此一舉!”段綸也不是外人,而且和李愔的關係極好,因此說話也沒什麼顧及,況且他工部裡還有一堆的事等著他處理,實在不想在這裡陪著李愔胡鬧。

“父皇和姑父有所不知,這可不是我在胡鬧,而是事關日後的工商業發展,所以千萬不要小瞧這件事!”李愔依然笑呵呵的解釋道。

前幾天他和長孫無忌在皇位一事上達成一致,等待機會將李治推上臺,而且他還警告了一下對方,讓他老老實實的輔佐李治,千萬不要有什麼其它的想法。這讓長孫無忌雖然感到十分憤怒,不過最後還是被李愔的氣勢和實力壓服。

不過搞定長孫無忌這件事後,李愔卻又爲另外一件事感到頭疼,而且這件事還是他偶然間發現的。現在雖然還看不出什麼,但日後卻可能會造成極大的不便。所以李愔才下定決心,想要在今年就把這個隱患給解決了。

等李世民在校場上走了幾步,身後立刻露出一連串的腳印,李愔則拿著空白尺子上前,逐個量了一下每個腳印之間的距離,然後交給旁邊的人。讓其取一個平均值,然後再將這個平均值乘以二,得到的就是一步的距離。這裡要說明一下。古代一步是指兩支腳交替邁出之後的距離,只擡一隻腳的稱爲跬,兩跬爲一步。

旁邊的人將一步的距離計算好後。又在空白尺子上做好標記,然後尺子多餘的部分給截去,這纔將尺子又交給李愔,只見他手捧這個還沒有標刻度的尺子,臉上也露出興奮之色,躬身對李世民說道:“父皇,這就是大唐新的長度單位,爲了和現在的長度單位區別,兒臣決定稱其爲皇步,也可稱爲公步!”

李愔爲了讓李世民同意自己接下來的舉動。話中是大拍對方的馬屁,反正只是一個長度單位,叫米也是叫,叫步也是叫,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在之前的冬運會上。特別是自行車比賽中,李愔偶然間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比賽中損壞的自行車,很少能像後世那樣隨意更換零件,必須有高手匠人專門爲損失的自行車定製零件,然後纔可以再次使用。

這個發現讓李愔十分奇怪。等他特意瞭解了一下後才明白,原來現在自行車的生產廠家不一,每家工廠都有自己的規格,甚至同一個廠家生產的自行車,規格也都不一樣。這主要是因爲自行車的生產流程極其不規範,都是由一個有經驗的老師傅帶著一幫徒弟,從自行車的選材到最後的安裝調試,全都是由這幫人負責,這就導致每個老師傅生產出來的自行車都有微小的差異,零件之間很難通用。

對於這個發現,李愔本來想引進後世的流水線工作,可是後來發現根本行不通,因爲這其中還有一個最基礎的問題,那就是度量衡的不標準。本來李愔以爲自從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後,古代中國在這方面應該都是統一的,可是瞭解之後他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說起來咱們的老祖宗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度量衡這麼基礎的東西,卻一直改來改去,雖然名稱可能沒變,但代表的含義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度量衡。比如拿長度單位尺來說吧,這個單位早在商代就有了,換算下來約等於後世的二十釐米,不過可能古代的君王卻不怎麼把這個單位和皇權掛上了勾,每個朝代新立,都要在在原來一尺的基礎上增長一點,以此來表示和前朝不同,到了唐朝時,一尺已經達到了三十釐米。而且貞觀年間才立國幾十年,許多地方還在沿用前隋的尺寸,所以一尺所代表的長度,在全國各地可能有不同的長度。

最簡單的長度單位都是如此,更不用說面積、體積以及重量單位了。沒有統一規範的度量衡,更不用提統一的工業標準了,因此李愔的流水線根本無從談起。

對於這件情況,李愔只得從最基礎的方面著手,準備制定一套工業專用的度量衡,只不過這件事卻要有工部參與其中,李愔雖然和段綸關係不錯,不過在這種事上,卻沒把握說服對方,所以就把主意到了李世民身上,將長度單位按對方的一步來做標準,所以纔有了今天的這一幕。

“殿下,咱們大唐早已經有了度量衡,而且民間也早已經適應,根本沒必要高用一套新的度量衡!”段綸依然反對道,他主要是考慮現在的度量衡已經被大部分人接受,若是貿然再推出一套的話,可能會引起市場的混亂,給他們工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姑父你誤會了,我這套度量衡並不是給民間用的,而是用在工業生產中,與原有的度量衡並不衝突。”李愔笑著解釋道。他說的這種情況很普遍,比如在後世買東西,雖然標準的重量單位是千克,但中國民間還是普遍的用市斤這種單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那我就想不明白了,那爲什麼不直接在工業上用原來的度量衡?”段綸追問道。

“姑父,難道你沒發現原來的度量衡太複雜嗎,以衡的單位爲例,就有銖、兩、斤、鈞、石等單位,而且之間進位十分複雜,其中就有二十四銖爲一兩,十六兩爲一斤,三十斤爲一鈞,四鈞爲一石,這些單位之間的進位不一,計算起來十分複雜,另外度和量的單位,也都存在著這種問題,工業生產要用到大量的計算,老的度量衡根本無法適應這種要求,所以我纔不得不想出一套新的度量衡……”

李愔說到這裡,將自己想到的度量衡簡單的介紹了一遍,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大部分都是參照後世的單位,比如長度單位就有步、分步、釐步、毫步等等,而且之間都是以十爲進制,其實就是將後世的米換成了步,而一步的距離則定爲李世民一步的長度。有了長度單位,體積就更加容易了,只要引入立方的概念就可以,至於重量,李愔則將大唐一斤乘以二,定名爲公斤,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唐朝的斤實在太小了,在一些工業產品計算方面很不方便,一千公斤爲一噸,一公斤等於十公兩等等,

щшш ?Tтkā n ?C〇

這些度量衡的單位之間,統一使用十進制,將原來那種四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甚至是二十四進制統統扔掉,使得計算起來大爲簡便,而且爲了讓工業生產便於計算以及提高精確性,特別還增加了一些大單位和小單位,比如噸、毫步之類的。

聽完李愔介紹的新型度量衡,李世民和段綸也都陷入沉思之中,雖然他們也早已經習慣了舊式度量衡,但是不得不說,李愔提出來的這套度量衡的確也更加便於理解,畢竟全都是統一的十進制,理解了一種,其它幾種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

“段卿,你以爲如何?”李世民沉思了一會,自己卻沒有率先表態,反而先問起段綸的意見。

“這……”段綸也是一陣躊躇,他明確的知道,新式的度量衡的確比舊式的要方便的多,但是一想到推廣,他就一陣頭疼,大唐這麼大,哪怕只是在工業方面推廣,那也夠他忙的了。

“姑父,其實新度量衡推廣起來並不難,特別是在工業方面,只要工部出一個正式的條文,將新度量衡發佈出去,並且強制工部下的所有產業都要使用,到時我再說服各個行業協會,讓他們帶頭在行業內推廣,如此一來官方和民間都有了參照的榜樣,到時其它行業想不變也不行啊!”李愔一看段綸的樣子,立刻明白對方是在顧慮什麼,因此立刻開口勸道。

段綸聽到李愔竟然主動幫自己分擔了不少工作,當下再也沒什麼顧慮,立刻拍板道:“即如此,老臣也沒有什麼意見了,只不過度量衡事關重大,六郎你在推廣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謹慎,絕對不可蠻幹!”

對於段綸的囑咐,李愔自然點頭答應,其實根本不用對方提醒,李愔也知道度量衡關係重大,而且度量衡的推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商定了這件事後,段綸又和李愔約了個時間詳談,畢竟兩人要攜手合作,自然要進一步溝通,接著段綸就匆匆的回工部忙他的事了。而李愔又陪了李世民一會,這才準備告辭,只不過在離開之前,他卻向李世民借了一樣東西。(未完待續)

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64章 援軍到了!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200章 八百斤!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289章 醫學院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81章 碧玉指環第431章 狗頭金第106章 鬧洞房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6章 大唐備戰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704章 政變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635章 滅族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687章 搶人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44章 歸來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29章 吐蕃大使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
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64章 援軍到了!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200章 八百斤!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289章 醫學院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81章 碧玉指環第431章 狗頭金第106章 鬧洞房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46章 大唐備戰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704章 政變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635章 滅族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687章 搶人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44章 歸來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29章 吐蕃大使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灌南县| 贵港市| 桑日县| 新营市| 遂川县| 云林县| 宁津县| 大城县| 仙游县| 铁岭县| 西畴县| 阿坝县| 五台县| 沂南县| 绥德县| 衡东县| 江达县| 黑河市| 喀喇沁旗| 南部县| 太康县| 洮南市| 五常市| 元谋县| 竹溪县| 景洪市| 韶山市| 嘉善县| 永顺县| 永川市| 大荔县| 阿勒泰市| 嘉禾县| 曲沃县| 德州市| 平顺县| 洛浦县| 营山县| 游戏|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