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

原來李貞在看到僧伽羅王國對一枚佛牙舍利如此重視,又想到長安也有一枚佛牙,所以就想到一個缺德的辦法,那就是以長安的那枚佛牙爲誘餌,將國王辛克亞和一幫重臣都吸引出來,然後一舉將對方拿下,到時僧伽羅王國羣龍無首,還不是任他們拿捏?

想到這個辦法後,李貞立刻與李惲、王玄策等人的商議,結果得到王玄策等人的一致支持,而李惲雖然覺得這個辦法有點陰損,但是軍校裡的教官曾經告訴過他們,戰場上只有勝負,沒有對錯,更何況他們來這裡可不是交朋友的。所以李惲最後也表示支持。

貞觀十八年十月中旬,王玄策以大使的身份告訴僧伽羅國王辛克亞,李貞和李惲的父親,也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聽說僧伽羅王國也有一枚佛牙舍利時,對此十分興奮,因此特別命人將大唐長安的那枚佛牙舍利護送到僧伽羅王國,讓兩枚佛牙舍利重逢,然後在僧伽羅王國共同供奉一百零八天後,再歸還大唐,以此來弘揚佛法。

若是辛克亞對大唐有所瞭解的話,他肯定能從王玄策話中聽出不少破綻,比如大唐李氏自認是老子之後,皇室貴族大都信奉道教,另外佛牙舍利關係重大,海面上又不太平靜,誰沒事吃飽撐的把佛牙舍利送到萬里之外的錫蘭島啊?

不過很可惜的是,僧伽羅王國是個島國,消息相對比較閉塞。除了隱約知道另外一枚佛牙舍利在東方外,其它的一概不知。所以在聽到王玄策的話後。辛克亞和衆位大臣全都信以爲真,並且動用國庫。爲迎接佛牙舍利的到來大肆準備。

僅僅過了半個月,李貞和李惲就通知僧伽羅王國,告訴他們佛牙已經從大唐運過來了,結果滿心歡喜的辛克亞竟然沒有懷疑,估計他可能以爲大唐離他們的距離並不遠,最多也就是像北天竺到他們這裡的距離,所以半個月已經算是有些慢了。

迎接佛牙舍利是一件大事,至於對於舉國信佛的僧伽羅王國來說,絕對是一世可以載入史冊的盛舉。所以他們將獅子中裝點的十分漂亮,整個城中花香處處,幾乎所有人都在誦讀,以表達自己對佛祖的虔誠。

本來國王辛克亞爲了表達自己對佛祖的尊敬,準備出城十里迎接佛牙,不過王玄策卻告訴對方,佛牙舍利對於整個錫蘭島來說,都是一件盛事,所以只是出城並不顯得虔誠。最好是能出海十里,迎接裝載著佛牙的海船到來。

已經被佛牙舍利衝昏了頭腦的辛克亞不疑有它,聽後甚至還感覺十分有理,所以就在‘佛牙舍利’到來的那天。辛克亞帶著一些重要的文武官員,上了李貞的越王號,然後出海迎接‘佛牙舍利’的到來。雖然其中也有個別官員提出異議,但是因爲李貞和李惲之前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最後辛克亞還是選擇相信這兩個盟友。

不過這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越王號剛一出海。李貞和李惲立刻就變了臉,命令船上的武士將辛克亞和全部文武官員扣押,然後大軍兵臨僧伽羅王國,並逼迫辛克亞向他們投降,讓僧伽羅王國放棄抵抗。

國王辛克亞受到欺騙後,對李貞和李惲他們兩人也十分的憤怒,不過身爲一個佛教徒,他也有一般人一樣,身上有一種逆來順受的特質,特別是他還知道,李貞和李惲能在短時間內滅掉宿敵泰米爾王國,足以說明對方的實力強橫,根本不是自己能抵擋的。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辛克亞與其它一起被俘的文武官員商議後,最後同意向李貞和李惲投降,不過卻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附加條件,那就是讓李貞和李惲必須答應他們,完成之前的承諾,將長安真正的佛牙舍利請到僧伽羅王國來,然後供奉一百零八天。

對於辛克亞他們提出的這個條件,一開始真的讓李貞和李惲他們嚇了一跳,以爲這幫人的腦子有毛病了,不過後來隨他們一起來的中原高僧告訴他們,對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來說,供奉佛牙舍利要比統治國家重要的多。

這下李貞和李惲終於打消疑慮,然後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將長安的佛牙舍利請過來讓他們供奉,甚至若是一百零八天不夠的話,還可以隨意增加。只可惜他們的信用已經在之前透支光了,辛克亞他們並不相信兩人的口頭保證,後來還是雙方立下書面協議,才總算將這件事定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由辛克亞出面,很快將就羣龍無首的僧伽羅王國安撫下來,然後李貞和李惲的軍隊進入僧伽羅王國,並且控制了最重要的獅子城,結果僧伽羅王國滅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僧伽羅王國並不是第一個因爲佛骨舍利滅亡的國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佛祖反對殺生,但是因爲他遺留的佛骨而死亡的人不知凡幾,亡國滅種者也是數不勝數,這對於佛祖來說,未免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李治聽完李貞和李惲在錫蘭做的事後,當場是哈哈大笑道:“這個僧伽羅國王還真是可笑,爲了一個小小的佛牙舍利,竟然真的將國家都送給了七哥和八哥。”

李愔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九弟,這你就錯怪那位辛克亞國王了,其實他能命令全國放棄抵抗,這在我看來,纔是真正的大智慧、大勇氣!”

李治聽後先是一愣,緊接著就反應過來,轉而若有所思道:“不錯,剛纔我倒是錯怪了對方,以七哥和八哥的實力,僧伽羅王國無論如何也不是對手,再加上國王與文武大臣都被俘虜,若是強行抵抗的話,最後也只會讓國內血流成河,甚至還有滅族之禍,與其如此的話,還不如放棄抵抗。”

看到李治如此快的反應過來,李愔也是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補充道:“另外對方提出將佛牙舍利請到僧伽羅王國,也向七弟和八弟間接表示,他們國家之人一心向佛,對其它方面的要求不多,這樣也更能讓七弟和八弟放心,日後對僧伽羅王國統治時,也不會施行太過嚴苛的律法。”

“妙!妙啊!”李治聽到這裡一拍大腿道,他實在沒想到,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海外小國,竟然能有如此的智慧,看來這個世界上能稱王稱皇的人,沒有一個是簡單易與之輩。

“對了六哥,接下來怎麼樣了,七哥和八哥真的打算把長安的佛牙舍利請到僧伽羅王國去嗎?”李治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立刻急不可待的問道。

李愔聽後卻是大笑道:“這是自然,當初他們欺騙僧伽羅國王也只是權宜之計,現在既然僧伽羅王國已經被他們掌控,爲了安撫當地的民心,自然不會再食言,所以他們已經向父皇上書請求這件事,雖然會遇到一些阻力,不過一枚佛牙舍利就能化解一場滅國之戰,相信大唐的佛門中的有德高僧也會同意這件事。”

其實李愔並不知道,就在他與李治談話的同時,大唐的佛門已經統一的意見,同意將佛牙舍利送到僧伽羅王國供奉一段時間,不過他們也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希望派出一批高僧護送,然後這批高僧將由錫蘭到達天竺,到佛祖生活過的地方遊歷。最後這次隨行的高僧達到一百零八人,史稱‘百僧西渡’,是一件佛教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事件,甚至它還爲李貞和李惲日後的行動帶來巨大的影響,現在暫且不提。

聊完了李貞和李惲的事後,李愔又問起李治這一路的經歷與感想,特別是對他在大唐國內遊歷時的所見所得十分感興趣,因爲這些讓李愔真切的感受到,大唐這幾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九弟,你來到臺灣的目的我已經很清楚,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有什麼安排?”李愔忽然開口問道。

“這……”李治聽後卻沉吟起來,他來臺灣本來就是考查學習的,要對臺灣和大唐做出一個全方面的對比,以便他能學習到一些東西,日後也能更好的統治大唐,只是現在他對臺灣根本不瞭解,而且剩下的也只有大半年時間,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看到李治的樣子,李愔卻是微微一笑道:“九弟,你想要了解臺灣,我倒是有兩個建議,其中一個十分輕鬆自由,一切全都看你自己的意思,不過卻可能無法真正的瞭解臺灣。”

李愔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然後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再次說道:“至於另一個建議,則是一個比較辛苦,而且也沒有任何的自由,你在臺灣的一切都要聽我的,另外也沒有時間與採兒和兕子呆在一起,你想選哪一個?”

李治看到李愔臉上的笑容,卻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心頭也禁涌起一種不妙的感覺!(未完待續……)

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3章 新式捕撈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10章 三字經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142章 搶銀行?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485章 情定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163章 夢碎第72章 獻壽禮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348章 蒸汽船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742章 駕崩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290章 解剖學第98章 無花果樹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362章 坐等上門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62章 聯姻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351章 試槍(下)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72章 表兄張儉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326章 遭遇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737章 樑皇山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2章 兩軍相對第289章 醫學院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546章 流鼻血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
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3章 新式捕撈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10章 三字經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142章 搶銀行?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485章 情定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163章 夢碎第72章 獻壽禮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348章 蒸汽船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742章 駕崩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290章 解剖學第98章 無花果樹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362章 坐等上門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62章 聯姻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351章 試槍(下)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72章 表兄張儉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326章 遭遇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737章 樑皇山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2章 兩軍相對第289章 醫學院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546章 流鼻血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麻城市| 海兴县| 钟山县| 洱源县| 兴安县| 阿合奇县| 广昌县| 山西省| 元朗区| 洮南市| 平果县| 彭山县| 新源县| 社会| 万载县| 西乌| 昆山市| 高要市| 勐海县| 麻阳| 台北县| 高台县| 姚安县| 鹤岗市| 米易县| 昭平县| 泰兴市| 平罗县| 旅游| 蒙阴县| 上思县| 凌云县| 辽中县| 辉县市| 辽宁省| 中超| 石门县| 德令哈市| 和林格尔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