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玲在李寶庫面前趾高氣揚慣了,李寶庫也是真心喜歡她,所以事事忍讓縱容,這也讓常玲有了這樣一種錯覺,李家的人也都是她的舔狗。所以李大蘭的這一巴掌讓她懵了,李家人這是想反天了嗎,竟敢打她,不應(yīng)該是小心翼翼的伺候著自己嗎?
捱了打之後,常玲也有些口不擇言,“他就是讓我丟人了,他有什麼資格跟我求婚?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李大蘭氣的還想伸手再去打常玲,此時已反應(yīng)過來的李寶庫趕緊拉住大姐的手,祈求的看著她,希望她不要再動手。
李寶庫跪了這麼長時間,腿有些麻了,他藉著大姐的力緩緩站了起來,“玲子,今天是我不對,給你帶來困擾了,我也替我姐給你道歉,你要是覺得不解氣,你打我兩巴掌,出出氣也行”。
“你有什麼資格替她跟我道歉?我要讓她李大蘭親自給我道歉!”常玲不依不饒的說。
看到弟弟沒有出息的樣子,李大蘭氣得心口直疼,在聽到常玲這句話後,她感覺自己眼冒火星,嘴裡呼出來的熱氣都要把周圍的空氣給灼燒了。這個小賤人她怎麼敢?她怎麼敢這樣對自己的弟弟?自己如珠如寶帶大的弟弟呀!
現(xiàn)在弟弟護著這賤人,她是沒有辦法再爲李家討回一點公道了,但是等著吧,她早晚要把這小賤人給收拾的老老實實的!
常玲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現(xiàn)在李寶庫讓她丟了人,李大蘭讓她捱了打,她絕不會善罷甘休。許芳華本想出去幫她一把,但想想還是算了吧,以常玲的性子,她是希望這個場景不被熟人看到的!如果許芳華現(xiàn)在現(xiàn)身去幫忙,常玲非但不會領(lǐng)情,反而可能會記恨她!
其實現(xiàn)場最難過的人要數(shù)李寶庫了,精心準備的求婚被女神給砸了,最尊敬的大姐,打了自己最心愛的女神。兩個都是自己放在心尖上的人,現(xiàn)在她們兩個發(fā)生了矛盾,幫誰不幫誰都是爲難。
最後李寶庫歉意的看著李大蘭,“大姐,今天是你不對,還是給玲子道個歉吧!”
李大蘭不可思議的看著弟弟,她打常玲是爲了誰?還不是爲了給弟弟出氣?
好,好的很!這個弟弟白疼這麼多年了,爲了一個根本不稀罕他的女人,讓自己的親大姐去道莫須有的歉。
李大蘭失望的看了弟弟一眼,然後轉(zhuǎn)身走了,而常玲對著李大蘭的背影吐了一口口水,“呸,什麼玩意兒!”
李寶庫現(xiàn)在說不清心裡是什麼滋味,常玲是他求而不得的人,所以無論她做什麼,他都可以原諒,但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其實許芳華也覺得,自己這個便宜小姑子有些過分了,如果不喜歡李寶庫就保持距離,不要故作一些曖昧的動作,何必一邊吊著利用著,又一邊折辱著。若是她一直拿捏的住李寶庫還好,否則她常玲承擔(dān)不住李寶庫反噬的後果。
以前許芳華認爲常玲在上學(xué)的時候,和李寶庫不清不楚的容易被人戳脊梁骨,她那個時候擔(dān)心的不行,怕她連累了家裡的其他女孩被人看不起。沒想到現(xiàn)在兩人還是糾纏在一起,如果說她是真的喜歡李寶庫,是正兒八經(jīng)的處對象也行,現(xiàn)在明顯的是常玲看不上李寶庫。
許芳華髮現(xiàn),常玲並不覺得她自己的行爲有多不妥,反而有一種樂在其中的感覺。現(xiàn)在許芳華對常玲這個人是相當(dāng)?shù)目床簧希齺K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想自己乾點什麼,家裡常大功和常婆子肯定能幫她忙,不讓她多操心。這樣既能讓常大功兩口子享受到,來自這個偏愛的小女兒帶來的福利,常玲自己也能掙到錢,不比現(xiàn)在事事依靠李家要好嗎?
有時候許芳華也懷疑,自己上一次把常玲和李寶庫的事情鬧出去到底對不對,似乎整個事情擔(dān)驚受怕的只有自己。從現(xiàn)在的情形來看,作爲當(dāng)事人的常玲並沒有把這個事兒放在心上,似乎還爲那次的事兒怨恨上了自己。而常大兩口子似乎也沒有領(lǐng)情,按說常玲這一番作爲,直接受傷害的就是常朵,只是他們兩口子只是在那個時候站了一下立場,事情過去了之後,並沒有再繼續(xù)關(guān)注事情以後的發(fā)展。
現(xiàn)在許芳華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難道是自己太小心眼了,還是八十年代的鄉(xiāng)村,社會已經(jīng)開放到了如此地步?隨即一想,她又否定了這個想法,如果社會風(fēng)氣真的開明瞭,自己娘倆在村裡的生活也不會如此艱難了。
其實風(fēng)氣開明的不是這個社會,而是她們個人,許芳華事事爲別人考慮,總是不希望自己爲別人帶來麻煩,所以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而常玲卻恰恰相反,她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時時想的是如何讓自己過得開不開心,她的人生準則是,只要自己過得開心了,管別人是死是活。
許芳華想明白了這些事兒,就不再糾結(jié)了,深處事件旋渦的人一個個的都不在意,爲什麼自己一個不相干的人卻要爲此擔(dān)驚受怕呢?自己又不是聖母小白花,何必爲了那一大家子自私的人去煩心呢?事情是他們自己作出來的,即便是有什麼後果,也需要他們自己去承擔(dān),和她許芳華又有什麼關(guān)係呢?
回到家之後,許芳華開始試做新的產(chǎn)品,她經(jīng)過這些天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在電影院門前做生意,還是要以時尚爲主。電影院的消費主力軍是年輕人,這些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高,他們不像老一輩那樣節(jié)儉,捨得花錢。許芳華想了許久,現(xiàn)在比較容易被這些小年輕接受的,應(yīng)該就是飲品了。
電影院門前也有幾間攤位,每個攤位賣的最好的都是果汁,雪糕和冰棍也有人買,但多是小孩子,收益遠不如果汁。現(xiàn)在正是葡萄豐收的季節(jié),許芳華想著做一個應(yīng)時的甜品,葡萄撞奶肯定受歡迎。
如今滷菜生意已經(jīng)完全交給了許天工,自己有大把的時間去研究新產(chǎn)品,她給葡萄撞奶定義的是一款比較高級的飲品,但是這個高級怎麼顯現(xiàn)還是有些困難的,許芳華犯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