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在常家的地盤上,李家人再怎麼鬧騰,也是翻不出什麼大的浪花的。最後在許芳華將派出所的同志請過來之後,兩家纔算是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商量這個事兒的解決辦法。
面對公家人,李家人自然不敢把實話說出來,只是說常玲不滿意整天在家,很早就有了進城的念頭,今天趁他們老兩口進城的時候,偷偷跑了。偷跑的時候還把家裡的錢財什麼的都帶走了,而且常玲心思歹毒,爲了報復他們家還把他們家房子給燒了。
李家的這種說法,常家自然是不認的,一口咬定,是李家人脅迫了自己女兒,讓女兒拿走孃家所有錢財,然後再設計將女兒給藏了起來了,以圖侵佔這份財產。
兩家人各自說著各自的理由,誰看起來都是一副有理由的樣子,最後公家人也進行了調解,說現在當務之急是趕緊找到常玲,但是問及線索,兩家人似乎都沒有什麼有用的線索。
難道常玲就這樣不明不白的失蹤了?顯然這個結果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最終所有人放下心裡的算計,都去找常玲,只有把常玲找到了,孰是孰非才能分得清楚。
但是兩大家子人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常玲去了哪裡,這可就麻煩了。常玲無論品行如何,她也是李家的媳婦,是在李家手裡不見的。所以即便是李家人吵嚷著他們家無辜,必須讓常家人給自家修房子,也沒有人去搭理他們,按照宗族律法,這個時候他們李家是要賠償常家一個女兒的。
李家人本就搭進去了一個兒子,早就對常家不滿了,現在好處沒有落到一點,還要再陪他們一個閨女,真是有一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覺。可是縱然李家人不情不願,只要常玲不出現,他們就必須要給常家一個交代。
後來兩家的事兒成了兩個村裡最大的新聞,許芳華就是不想刻意打聽,也從別人的隻言片語中得到了最後完整的結局。李家忍痛把賺錢的奶茶鋪子轉給了常家,從此常家不得再拿常玲的事兒去找李家的麻煩。
只是許芳華覺得整個事情處處透著蹊蹺,如此風平浪靜的解決,看著絕對不像兩家人的風格。
“管他們之間有什麼交易呢?只要不礙著我們的事兒就行,你呀就不用想太多了。”秦嫂子看她還在意這個事兒,就忍不住勸說。“他們兩家關係合也好,不合也罷,反正是和我們沒有關係了。”
“是我想多了,可能是被害了太多次,他們兩家有任何不對勁,就總想著是不是又憋著壞呢?”許芳華也自嘲的笑了笑,難道自己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
到了晚上,許芳華還以開玩笑的口氣和雷遠航說這個事兒呢,沒想到他卻正兒八經的說自己沒有想多。
“難道他們之間達成了什麼協議?”
“也算是達成了協議吧,畢竟常家人也是豁出去了,說如果不把奶茶店給他們,他們就把林工給供出去。外人不知道,咱們可是知道的,他們兩家對你做過的那些事兒,哪一件兒單獨拎出來都夠林工喝一壺的了。有這麼多把柄被人拿捏著,林工他們家肯定會說服李家人吃這個啞巴虧,放棄這個奶茶店的。”
“能從李家人手裡佔得便宜,常家人智商突飛猛進了!”
“也有可能是常家人智商一直都是在線的,原本只是顧著常玲,現在常玲不見了,常家人可不就是什麼法子都使出來了麼?”雷遠航的這個假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最起碼在許芳華的印象當中,常大功的智商就是一直在線的。
第二天許芳華準備回常家莊的時候,家裡來了一個訪客,王老太太大早上找來,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兒要來商量的了。
“大娘,您這個時候來有什麼事兒嗎?”
“其實這件事兒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因爲是我不守規矩了,咱們市場這些天不是一直在唱戲嗎?我就想著提前去把生意給擺上,不知道能不能行?”
看到王老太太小心翼翼的問,許芳華一陣心酸,這個剛強的老太太,肯定是受了委屈了,不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要求。
“當然可以了,只是市場裡的鋪子還沒有整好,裡面還不能住人呢?您要是去了,白天可以做生意,晚上可能還要回城裡來住!”
“好好,只要能做生意就行,我是白天在家呆不住了,王強的媳婦兒,整天和我吵鬧,我現在就想躲著出去,在市場那裡就是不掙錢,也比在家裡呆著強!”
許芳華知道,王強媳婦兒和婆婆因爲鋪子的事已經鬧了幾次矛盾了,剛開始的時候,她以爲老太太能夠壓制住自己的兒媳婦兒。現在看情況,家庭矛盾已經上升到了一種不可調和的地步了,老太太都要躲出去了,看來王強兩口子是又出什麼幺蛾子了!
“您只要想出來,隨時都可以,反正市場那邊現在人流量也挺多的,不怕掙不到錢的!”
王老太太聽到這裡很明顯的鬆了一口氣,“人流量上去了就行,我呀,就是怕辛辛苦苦把生意提前擺上了,再沒有顧客賣不動,我們家那兒媳婦兒就更有話說了!到時候還不得指著我的鼻子罵呀?”
許芳華知道她們婆媳兩個不和,也不好多問什麼?而是撿老太太喜歡的話說,“現在戲班子在那裡唱著戲呢,您不知道市場有多熱鬧,每天從早到晚的不斷人,方圓幾個村裡的人都去聽戲。我保證您只要把生意擺過去了,就請等著數錢吧!”
聽到許芳華這樣說,王老太太臉上的笑容更爲燦爛了,“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今天是不能和你一起回市場了,明天無論如何你要等我一等,咱們一起回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您放心吧大娘,這都不是問題,今天您先把生意的事準備好,明天早上我騎著三輪車到您家去接你,就省得您再多跑一趟了!”
許芳華一直都挺佩服王老太太的行動力和魄力的,因此也想格外的照顧她,騎著三輪車去她家接她也不費多少事兒,何樂而不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