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問題是無界note 3的XOS系統,有60%的64位加成!”
“有了60%的加成,鯤鵬902就很厲害了,雖然也不如獵戶座7420?!?
“那幀率怎麼比我們S6還高?”李健熙懵了。
“是因爲屏幕!”崔在值嘆了口氣:“我們S6是2K屏幕,無界note 3是1080P屏幕。2K屏幕負荷更大,耗電更高,發熱更大,也更吃性能!”
“如果同爲2K屏,或者同爲1080P屏,無界note 3的鯤鵬902根本不是我們三星S6獵戶座7420的對手!”
“但他們1080P,我們2K,就反超了我們!”
“原來如此,竟然是屏幕問題!”李健熙聽懂了。
就像負重賽跑,都是1080斤的負重,或者都是2000斤的負重,那鯤鵬902肯定不是獵戶座7420的對手。
但鯤鵬902負重1080,獵戶座負重2K,那就完全不同了!
崔在值憤恨不已:“王逸這傢伙真可惡,拿著1080P屏幕的遊戲幀率,吊打我們2K屏幕的遊戲幀率,簡直不要臉!”
李健熙卻是冷哼一聲:“咱們五六千的三星S6,被人家一兩千的無界note 3幹成這樣,你還好意思找藉口?”
“我……”崔在值一時語塞。
是啊,一兩千的無界note 3,能有這般實力,五六千的三星S6就已經輸了,輸得很徹底。
再說什麼屏幕,都多餘了。
王逸繼續道:“最關鍵的,無界note 3性能、配置,全部翻倍飆升,但是價格依舊美麗!”
“無界note 3,16G版本依舊1799!”
“無界note 3,32G版本2099!”
“無界note 3,64G版本2499!”
可庫克卻覺得天塌了:
“我們五六千的iPhone 6S即將用上的20瓦快充,1799的無界note 3也用上了!我們iPhone 6S豈不尷尬了?”
“王逸這傢伙,故意噁心我們的吧!”
“最要命的,無界note 3不僅用上和我們iPhone 6S一樣的20瓦快充,還比我們提前發佈,甚至性能都強大的很,我們iPhone 6S更難了!”
其他高層也是一片寒霜。
可廣大用戶就興奮了!
太興奮了!
這配置,這價格,兩千元上下的絕對神機,沒有之一!
“精彩繼續!”王逸笑說:“無界S3,同樣驚喜滿滿?!?
“無界 S3處理器全面升級!全系標配鯤鵬910 SOC!內存升級爲3G內存,快充升級爲星逸快衝3.0,30瓦極速快衝!”
現場響起一片尖叫!
這配置太強了!
“標準版,5英寸屏幕,3500毫安大電池,鏡頭升級爲1300萬+1600萬像素!”
“plus版,5.5英寸屏幕,4000毫安大電池,鏡頭升級爲1300萬+2070萬像素!”
“售價依舊美麗!”
“標準版3G+16G版本,3999起!送星逸音樂星逸視頻雙年會員!”
“plus版本3G+16G版本,4999起!送星逸音樂星逸視頻雙年會員!”
現場又是一片歡呼:
“無界S3的配置,簡直是xphone 4的翻版,只是價格降低了很多?!?
“xphone 4大促繼續降價,估計也得4799,而無界S3直接3999起,性價比更高??!”
“而且無界S3還有30瓦快充,xphone 4都是20瓦!”
“無界S3絕對值得,性價比無敵。”
“喜歡星逸手機的品牌就衝xphone 4,喜歡性價比就無界S3,不差錢直接星逸x2!很差錢就看看無界三代,無界note 3。都不會出錯!”
“星逸科技價格調整後很清晰,無界3千元最強神機!無界note 3兩千元最強神機!無界S3四千元最強神機!xphone 4五千元最強神機!星逸x2 8000-10000超旗艦神機!”
“不管什麼預算,星逸科技都有最好選擇,閉著眼買就是!”
“還真是,看預算下單,星逸手機,無界手機閉著眼買就行,包穩!”
王逸繼續道:“此外,xphone 4系列、無界s2系列等手機,全部618大促直降,價格美麗,歡迎選購!”
這一波新機集中發售,舊機型大促降價清庫存,不僅是對上半年熱銷畫上最後的句點,也是下半年輝煌的開啓!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星逸科技這一次618的新機發布,有些過強,過快,過集中!
像是無界3代,憑藉XOS系統的強大,即便用鯤鵬508也能熱銷,性能也不俗,但王逸依舊直接安排了鯤鵬706!
還有無界S3,升級到鯤鵬906也夠強大,但王逸直接升級到了鯤鵬910!
主打一個大殺四方!
千元機暴擊兩千元,兩千元暴擊四千元,四千元暴擊六千元!
管你蘋果三星,還是中華酷聯,全部無差別暴擊!
究其原因,就是王逸要衝銷量,要立品牌!
在爆錘來臨之前,全面亮劍!
把星逸手機做到全球第一之外,還要把無界手機也做到去全球前五!
在爆錘來臨之前,儘量多地搶奪市場,拿下用戶!
用超強性能,超高性價比,超優的體驗,把用戶圈住,培養爲忠誠用戶!
如此一來,即便接下來歐米爆錘,全面封殺,星逸科技也有數億用戶的基本盤,堅定地支持星逸科技,選擇星逸科技的產品。
像是華爲,在爆錘前就穩居全球第二,更是拿下季度全球第一。
並且mate 20系列搭載的麒麟980,乃是全球首款7納米芯片,性能全球領先!
正是這一系列顯著成就,讓全球認識到華爲的強大,認識到麒麟的強大,海思的強大,並且圈了很多忠誠粉絲。
哪怕後續備受打壓,都堅定地支持華爲,信賴華爲。
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這一系列顯著成就,就不可能有那麼多忠誠粉絲,有那麼多用戶。
同樣,星逸科技也是如此。
自從發佈了14納米處理器鯤鵬920 SOC,並且實現了自研自產,星逸科技就低調不了了,就進入了歐米爆錘倒計時!
甚至現在就有很多企業,開始遊說議員,要求調查星逸科技!
一旦這些提議被重視,那調查可能提前,做局可能提前,爆錘也會提前!
根本不會等到2019年,2020年,搞不好2017年,甚至2016年就可能開始!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星逸科技發展太快了,也太輝煌!
爆錘提前個兩三年,都是正常的!
因此王逸也沒辦法繼續低調,索性大打出手,大殺四方!
在爆錘之前,全面秀肌肉,星逸手機拿下全球第一!
無界手機也要進入全球前五!
只有這樣,才能讓全球用戶記住星逸手機,無界手機,才能認可星逸科技,無界科技!
纔能有足夠的忠誠用戶和粉絲,哪怕後續遭遇爆錘,被禁售,都能堅定不移地支持星逸手機,無界手機!
哪怕買水貨都要支持!
直到輕舟已過萬重山,星逸科技王者歸來!
因此王逸不裝了!
全面秀肌肉。
無界3代,直接上鯤鵬706,跨級狙擊iPhone 6S!
如果蘋果也普及64位應用,也有64位加成,鯤鵬706肯定不是A9的對手,差得太遠。
但眼下蘋果的64位應用也很少,大都享受不了64加成,而鯤鵬706有了60%的加成後,對陣A9還是有希望一戰的!
只要千元機的無界三代能和iPhone 6S對陣,哪怕打不過都雖敗猶榮,都是iPhone 6s的恥辱!
都能暴擊蘋果的品牌形象和銷量!
都能贏得用戶的支持!
更何況無界note 3、無界S3,都能碾壓iPhone 6s!
能搶下大量iPhone 6S的潛在用戶!
這就足夠了!
前世iPhone爲什麼賣的好?
爲什麼2020年後,iPhone連續拉跨,很多方面不如安卓旗艦,可依舊很多人買iPhone,根本不考慮售價更低的安卓旗艦?
就是2020年之前,蘋果做的太好,圈了足夠多的用戶和粉絲!
尤其是很多學生,還在學生時代,買不起iPhone,但依舊喜歡iPhone,崇拜iPhone,並且打定主意,將來有錢了,一定要買一部iPhone!
這種從小就有的信仰力量,非常強大,並且根深蒂固。
後來他們工作了,賺錢了,會第一時間買一部iPhone圓夢,並且後續換手機,大概率還是iPhone!
哪怕iPhone不如安卓了,依舊堅定地選擇iPhone。
少年時期的信仰,往往會像白月光一樣無敵。
王逸把無界三代,無界note 3這兩款千元機做的那麼強,可以對標iPhone,甚至略勝iPhone,就是爲了拿下年輕用戶,拿下90後,00後。
現在的90後、00後,大都是剛工作的年輕人,或者大學生,中學生。
他們現在剛工作,收入有限,或者還在上學,沒收入,消費能力都不高,但是不礙事,他們纔是未來的種子。等到幾年後,曾經的學生工作了,有了收入。
曾經剛工作的年輕人升職加薪,成了中層,高層,收入不菲!
在之前囊中羞澀的階段,無界手機給他們最好的選擇,最好的體驗,他們收入高了,也會轉而購買無界科技的高端產品,購買星逸科技的旗艦產品,超旗艦產品!
這纔是基本盤!
也是星逸科技打贏科技戰的根本。
王逸佈局無界手機,不只是爲了壯大XOS系統的市場份額,也是爲了贏得年輕人,爲了贏得未來!
沒辦法,爆錘將至,大概率提前,王逸都不得不提前準備,多手準備。
至於說提前三年,明年就全面爆錘……
王逸覺得,這可能性不大。
無他,當下對方的野心很大,很貪婪。
明年他們要的,可不只是爆錘一個企業而已!
而是一場大規模的硬戰!
但留給王逸的時間,當真不多了。
現在就得趁著對方計劃明年大動作,無瑕爆錘星逸科技之際,王逸全力出手,迅速發展,積攢力量!
發佈會繼續:“手機部分,到此結束?!?
“接下來,顯卡,年度旗艦顯卡RTX 980 ti!”
現場再度響起一片掌聲。
老黃卻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和星逸RTX 980的XM210智顯架構不同,RTX 980 ti升級爲我們星逸半導體自研的XM220智顯架構,全面升級爲星逸半導體14納米工藝!”
現場瞬間響起一片掌聲。
“RTX 980 ti核心數超過3000個,高達3086個?!?
“基礎頻率1300MHz!”
“顯存升級爲6GB GDDR5,位寬升級爲 384-bit!”
“顯存帶寬336G/s!”
“散熱採取三風扇+ 6熱管的頂配散熱,8+8pin供電!”
“可以說,RTX 980 ti的配置遠超友商的GTX 980 ti,性能也更強。”
“但是RTX 980 ti的TDP功耗卻只有220w,比友商雙風扇的GTX 980 ti還低很多?!?
“這便是14納米工藝的偉大!”
“更強大的性能,更低的功耗。”
現場掌聲雷鳴老黃的臉卻是徹底綠了。
怕什麼來什麼!
當王逸官宣RTX 980 ti爲14納米工藝那一刻,老黃就知道GTX 980 ti完了!
如果是20納米工藝,28納米的GTX 980 ti還能一戰。
但是14納米工藝,那GTX 980 ti根本不是對手。
除非星逸半導體拿著大炮打蚊子,把配置做的很低。
可很顯然,這不可能。
RTX 980 ti的配置全面超越GTX 980 ti,性能全面超越,製程工藝全面超越,那如何輸?
除非RTX 980 ti翻車!
但可惜,RTX 980 ti的配置比起GTX 980 ti只提升了一點,沒有過於激進,甚至有些保守!
又有14納米工藝加持,翻車的可能性不能說一點沒有,但實在是低的可憐。
隨後,王逸又進行了實際測試,直接和RTX 980、GTX 980、GTX 980 ti做對比。
“如大家所見,在多款遊戲的測試下,五千多的GTX 980 ti比起我們三千多的RTX 980,強大了30%,比GTX 980強40%,還算不錯。”
“但和我們的RTX 980 ti相比,GTX 980 ti就有點不夠看了?!?
“十幾款主流遊戲的測試,我們RTX 980 ti比起GTX 980 ti強大20%-30%!”
“可以說,遙遙領先!”
“最主要的,我們的RTX 980 ti售價和GTX 980 ti差不多!”
“只要5399!”
“比起GTX 980 ti只貴了200,但能多給你們20%-30%的性能!”
“你們就說,這兩百塊劃不劃算?”
“劃算!”
衆人異口同聲道:
“別說貴200塊強大20%-30%,就算貴1000塊都超值!”
“正常說來,20%-30%的性能提升,貴1500-2000都值!”
“沒錯,買的起五千多塊的顯卡,根本不差錢,差得是性能!”
“只要性能到位,價格貴點就貴點,無所謂的?!?
“GTX 980 ti 5199,RTX 980 ti 5399,就差200,性能差了30%!誰買GTX 980 ti?肯定衝RTX 980 ti!”
“這兩百塊,我告訴你們,單是14納米工藝剩下的電費,一年就差不多200了?!?
“哈哈,還真是,老黃這個小垃圾,拿什麼和星逸顯卡比?”
“幸好沒衝動地下單GTX 980 ti,現在RTX 980 ti來了,明顯更香?!?
王逸繼續道:“RTX 980 ti全球開售,也是發佈即上市。不過初期產能有限,欲購從速。當然,買不到的用戶也不用擔心,華碩、微星、技嘉、影馳等品牌,也會推出非公版RTX 980 ti,歡迎選購!”
RTX 980 ti如果只有星逸科技一家賣,那肯定得多備貨,首月至少備貨50萬張。
但時間太緊,星逸顯卡產能有限,根本生產不了這麼多,那618根本無法開售,七月份上市才穩妥。
但有了華碩、技嘉、微星、影馳等合作伙伴推出零售非公版RTX 980 ti,那就不成問題了。
星逸半導體只需要量產五十萬張RTX 980 ti GPU芯片,然後生產10萬張公版RTX 980 ti就夠了,剩下的40萬張交給華碩、微星、技嘉等合作伙伴就是了。
這樣一來6月份,就能有50萬張RTX 980 ti顯卡,迅速推出,足夠覆蓋當下市場需求。
後續產能緩過來,再生產一部分,一直到年底,半年左右的時間,RTX 980 ti出貨200萬張,也就差不多了。
明年產品末期,一年再賣個100-150萬張,也就到頭了。
五千多的旗艦顯卡,總銷量不會太多的。
可現場衆人和網友都震驚了:
“華碩、技嘉、微星、影馳!我靠,好熟悉的名字!”
“這些不是英偉達的戰略合作伙伴嗎?怎麼都成了星逸顯卡的戰略合作伙伴?都開始推星逸顯卡的零售非公版?”
“對啊,到底咋回事?英偉達要倒閉了?合作伙伴都要叛變了?”
“這事我清楚不是英偉達的合作伙伴要叛變,是英偉達欺人太甚!”
“沒錯,英偉達GTX 970顯存門翻車,把戰略合作伙伴坑慘了,把用戶坑慘,但拒不負責,讓華碩、技嘉、微星等等全部損失慘重,於是他們就投奔星逸顯卡了?!?
“原來如此,這是好事啊。垃圾英偉達,今後只買星逸顯卡。”
“對,非公版的星逸顯卡也同步上市,再加上星逸半導體的產能,豈不是以後顯卡都能敞開供應,不用搶購了?”
“這是肯定的,也就英偉達這個小垃圾玩飢餓營銷,每次首發都得搶。現在好了,自己搶去吧,我們都買RTX 980 ti,畢竟價格相近,RTX 980 ti性能強了一大截!”
“星逸顯卡強大穩定不翻車,今後只買星逸顯卡,英偉達自己玩去吧!”
看著星逸Ai翻譯的彈幕,老黃面色鐵青,只覺得英偉達危險了:
“現在消費者都這般反感我們英偉達了嗎?”
副總裁點點頭:“原本還好,但自從GTX 970顯存門翻車,用戶對我們英偉達就不太看好了。GTX 960 128位的顯存位寬再度翻車,用戶就更加不看好了!”
“再加上星逸顯卡那邊配置高,性能強,價格差不多,甚至更低,很多英偉達的忠實用戶和粉絲,都叛變了!”
“這……”老黃嘴角抽搐:“還有華碩、技嘉、微星等合作伙伴,也都徹底叛變,成了星逸顯卡的戰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