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廠區和環形總部之間,有一處固有的地上建築,準確點說,曾經是一個廢棄的小工廠。
已經閒置了許多年,這裡以及周圍一小片地方,也是孫馬莊地界上,唯一一處無法由縣政府統一管理的土地,因爲它曾經屬於毛紡廠。
毛紡廠的歷史太長了,從建國初期就成立,許多劃批的土地都是在不同法律規則下的,毛紡廠是這片地的擁有者,而非和縣政府協議租用,類似的土地遍佈全縣許多地方。
不過在沈睿老師的翰旋下,翟達以一個非常公平的價格買下了周邊區域,使得孫馬莊在使用上再無阻礙。
毛紡廠一來是看沈睿的面子,二是對翟達這個「毛孩子」也有天然的好感,支持東陽大建設丶
大發展。
老廠早晚是該推掉的,但翟達來這看了以後,決定暫時將其當做自家廠區和總部大廈竣工前的臨時場所,修粉飾了一番,改造了一下基礎設施。
這樣可以更早的進入投產準備階段。
對了,老廠有自己的名字。
「三一毛紡廠精密儀表分廠」
在「國家需要什麼就造什麼」的年代成立,甚至從全國各地抽調了許多技術能手,後因需求被砍改做了倉庫,再最後則是業務萎縮連倉庫都不需要了,徹底閒置。
門頭那黃銅金屬色的標誌翟達沒拆,只是在旁邊新立了一個牌子。
「機械核心研究院臨時辦公點」。
於是外公和許學軍曾經奮鬥過的地方,有了新的生命力。
車子一路開了進去,這處院落不大,四周也有不少幾十年的老樹,綠化比剛纔的廠區不要好太多,林蔭諷諷,院落深深。
如果忘記之前的牌子,這裡倒更像是一處80年代的「廠區學校」。
而現在,它主要的功能,也確實差不多。
「還真像個學校啊.::」周墨忍不住感慨道。
車隊一路停在了廠樓門口,剛好看見許學軍在角落抽菸,翟達下車後小手一指:「第幾根了?」
許學軍臉色一垮,沒好氣道:「管的真寬,我女兒都不管我抽菸。」
「你女兒也得管得到才行...少抽點吧,一把歲數了。」
許學軍哼哼兩聲:「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
翟達:「走的早的人都是這麼說的。」
齊林下車後也招手問好,他跟隨許學軍學了不少東西,受益匪淺。
翟達指了指身後的一衆天才:「諾~我給你帶來了一批新老師,減輕你的壓力。」
「那敢情好,這幫娃笨的不行,氣的我肝疼。」
作爲高技術領域,招來的人哪怕是「基礎操作員」,直接上手也很難,如果是成熟大廠可以用「老帶新」的方式在工作中逐漸過渡,但他們沒這個條件。
等工廠開始運轉了再招人培訓是來不及的,過去的四個月裡,碳化矽項目的招聘從未停過,並且大部分人都需要經歷三個月的培訓。
這也是初步的篩選工作,也會刷下去一批。
目前東陽這邊招工兩百四十餘人,排除支持性崗位如保安丶保潔丶食堂幾十人外,剩下的部分包括:
二十幾位有半導體廠經驗的成熟工程師丶相近領域的研究生丶科研工作者。
以及數量最多的:高中以上學歷的操作員。
從工廠勞動力來說,高中以上四個字,已經是奢侈了,當然也有本科。
半導體工業是高精尖,上手都是複雜設備。
對學歷其實沒有要求,但對智力有要求而學歷,是遂選智力最粗暴有效的方法。
這裡要提一下那些成熟工程師和研究生。
能在建廠初期就來,未等一切就緒來到這小縣城,機械核心研究院的聲望作用很大。
這不由讓翟達想起盧部的建議:能上新聞就儘量上,出名要趁早,這些東西日後都會沉澱。
上半年他們屢屢放出好消息,主要是翟達主攻的設備自主化,聲望已經極高,還未量產就有了「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的位格。
換個不知名的項目,跑到東陽這種偏僻地方,哪裡能招募到這麼多高學歷人才?
薪資越高越嚇人,包是「免北直通車」的。
培訓工作之前主要就是這些高學歷人才在帶,當然論效果肯定不如「π」的成員。
不單單因爲「π」的成員水平更高,更是因爲整個碳化矽技術就是他們各自趟平的路子,是技術的源頭。
所以翟達才說拉來了幾個老師。
許學軍碾了菸頭:「走吧,我帶你們看看,這幫娃可不好教,別當成是哈工大的學生。」
翟達道:「哈工大學生還沒來呢,他們在哈城那邊培訓。」
恰逢此時是午休結束,年輕人們從四面八方冒出來,朝這裡涌入,有的認得出就和老闆打個招呼,認不出的一路瘋跑。
π的成員們好似潮水中的礁石,有些手足無措。
幾分鐘時間,外面就沒什麼人了。
只有一個圓臉姑娘,站在翟達面前不願離去。
翟達一愣,好奇道:「你...不去上課麼?」
圓臉姑娘並不胖,只是臉型顯的很憨,還帶單顆小虎牙:「老師,你難道不記得我了麼?」
翟達:我表現得還不夠明顯麼?
「你是...?」
「我是劉靜呀!老師!烏托邦的時候我在您的洛川路上過課,那年我高二。」
圓臉姑娘又轉頭拉起盧薇的手:「還有盧老師,我也上過您的數學課!沒想到這幾年過去了,
又能上您課了,好激動啊!」
翟達:.
「您說我們這不是緣分是什麼?!」
我倒是更希望你和高考有緣分,所以你是連大專都沒考上麼?有什麼激動的?!
當年開那麼多掛,是開到狗身上了麼?
翟達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嘆了一口氣。
也沒辦法。
那時雖然有【少年直棍】丶【老漢電視機】丶【威話筒】等初代裝備輔助,但暑假結束後,
哪怕最大的學生也都還有一年才高考。
一年的時間,生個娃都夠了。
足夠磨滅所有好習慣,也足夠放空所有小腦袋。
當時烏托邦大幾百學員,不可能每個都一帆風順,且努力刻苦。
翟達只知道的,烏托邦後東陽的升學率總體是上升的,斷斷續續也有當初學員發簡訊給他報喜,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但不排除有小傻瓜,補了一暑假,補了個寂寞。
眼前這個...看著就不太聰明的樣子呢...小虎牙自己還挺高興的。
「劉靜對吧...那你高考後在幹嘛?」
中間應該有一年以上的空檔纔對。
「先是在我大伯的店裡端盤子,幹了大半年吧...後來我有個表姐,叫我去杭城打工,說一個月能掙一萬嘞,我都收拾行李了她突然失聯了,再後來就看到翟老師的工廠在招工,就來了。」
翟達欲言又止,最後只能拍了拍劉靜的肩膀:「你...長點心吧...這次好好學,也不是參加培訓就一定能留下來...」
說不定200多員工裡,劉靜並不是特例。
考得好和翟老師大學相見,考不好進翟老師廠裡打工?
上過翟老師的課,一輩子翟老師的人?
「您放心老師,我一看到您,當初學習的感覺就全上來了!真的太有緣分了,我要是高考考好了,還見不到您嘞~」
怎麼不算雙向奔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