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玉手上穩穩的端著羽扇,難得濃妝豔抹的嫵媚雙眼,含情脈脈的看著一步步走近的姜凌。
帝王的黑色錦衣,確實與姜凌相得益彰。
原本就清冷貴氣,讓黑衣一襯,更是多了威嚴。
黑亮垂直的發,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蘊藏著銳利的黑眸,削薄輕抿的脣,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鷹,冷傲孤清卻又盛氣逼人,孑然獨立間散發的是傲視天地的強勢。
這樣的姜凌讓餘玉一下子看呆了。
就連手上的羽扇什麼時候,被姜凌輕輕拿開走不知道。
而餘玉沉浸在姜凌的美色中不能自拔,可姜凌又何嘗不是。
白玉一般的臉上,鮮亮惑人的妝容,有別平日餘玉淡然素雅的樣子。
只是美豔流轉,就看的人魂魄不在。
就算現在呆呆的看著姜凌,眼神中微微的動容,也讓人看的心動不已。
一身更改了數次的嫁衣,錦茜紅妝蟒暗花緙金絲雙層廣綾大袖衫,邊緣盡繡鴛鴦石榴圖案,胸前以一顆赤金嵌紅寶石領釦扣住,外罩一件品紅雙孔雀繡雲金纓絡霞帔,那開屏孔雀有婉轉溫順之態,好似要活過來一般。
桃紅緞彩繡成雙花鳥紋腰封垂下雲鶴銷金描銀十二幅留仙裙,裙上繡出百子百福花樣,尾裙長擺曳地三尺許,邊緣滾寸長的金絲綴,鑲五色米珠,行走時簌簌有聲,髮鬢正中戴著聯紋珠荷花鴛鴦滿池嬌分心,兩側各一株盛放的並蒂荷花,垂下絞成兩股的珍珠珊瑚流蘇和碧玉墜角,中心一對赤金鴛鴦左右合抱,明珠翠玉作底,更覺光彩耀目。
仿若是天上遙不可及的神女,只是靜靜端坐著,就讓人忍不住屈膝跪拜。
就算是看了多次的知書和思棋,也跟殿內伺候的宮侍一同,忍不住到抽一口涼氣。
兩股戰戰,恨不能馬上伏跪在地。
這樣的餘玉,姜凌怎麼看都不夠,還是餘玉先回過神來,含情的水眸瞟了姜凌一眼,嗔笑道:“看夠了嗎?”
姜凌側身坐到餘玉身側,一雙本來無情的眼睛,閃亮寵溺的緊緊盯著餘玉看。
“不夠,看一輩子也不夠。”姜凌現在的情話,真的是隨口就來,不過也就是他自己知道,他所言並非是情話,還是他心中真實所想。
餘玉想要說他嘴甜,卻在看到那雙認真的眼睛時,只剩下歡喜的淺笑。
不知是誰先主動,兩人靜靜依偎在一塊兒。
看著這樣的一對兒,殿內的宮侍門,心中都是滿滿歡喜。
能在今日前來伺候的,當然都被掛在餘玉這個王后名頭上,若是想在這後宮之中過得舒坦,被大王看重的王后當然纔是他們的依靠。
宮侍門都是有眼力介兒的,就連思棋和知書也知道姜凌的性子,衆人相視無聲微微一笑,就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
思棋和知書是餘玉帶進來的,以前就是她的貼身侍女,就算是後宮的宮侍,再有頭有臉得,也不敢對她們有絲毫怠慢。
這個寢宮知書和思棋,從知曉大婚是在此處,餘玉不方便進宮,當然就是她們進來歸置東西的。
可還是因爲時間緊張,之前的心思都用在公子府
,只能是勉強收拾一下,能用的儘量用上,不合適的也只能放進餘玉如今的庫房中。
那些旁人求之不得的寶石琉璃,還有剔透的玻璃窗,這寢殿是應有盡有。
而且琉璃還被一個個串起來,跟薄紗的垂簾一起,就那麼隨意掛著。
在明亮的日光下,反射出五彩斑斕耀眼的光芒。
進進出出的宮侍們,就算是看過幾次,還是忍不住暗暗咋舌。
誰能想到一個孤女,竟然悄無聲息有這樣的財富。
當然也有心思是大王幫著做臉,可是曬妝的那一日,整個妝籠裡,滿滿當當龍眼大小的各色珍珠。
還有那人高的琉璃梳妝鏡,千金難得的彩色瓷器。
就算是前王后的私庫中也是遍尋不著的,更別說各色的寶石玉石。
這才真真的是十里紅妝,瞧見這些嫁妝的衆人,都忍不住驚歎大王這哪是娶妻,分明是娶了個金娃娃。
就只是這些嫁妝,在戶部做了不斷時間的朱弛,都忍不住說不比國庫差了。
餘玉這次炫富很成功,就這些東西就再也沒人敢小看餘玉這個王后的。
不管這些東西是不是餘玉的,就算是姜凌給他的,也能看出其真心如何。
真的是傾盡家財了,就這樣誰還敢心存怠慢。
當然想要進餘玉這裡當差的更是多了起來。
原本這後宮因爲前姜王散盡後宮,就沒有多少正經的主子了。
現在前姜王和前王后,雖然後宮有寢殿,卻整日都在外遊玩,月餘都不會回來一遭。
前姜王總歸還有個有子的美人,現在的姜王大婚前就言明,只會有王后一人。
進言的當然不少,可誰讓如今當權的幾個,家中都有子嗣拜了王后爲師。
不說如今王后的身份,在各地的啓蒙書冊都出現後,王后餘玉這個名字,真的是連周天子都知曉。
今日兩人大婚,周天子也派遣使節前來祝賀,當然也少不了珍貴的物什,可比起那十里紅妝的東西,周天子送的就不顯眼了。
啓蒙書冊不比其他,若是用這些東西啓蒙的,都是相當於餘玉的弟子。
若是沒有能超過這些書冊的啓蒙書冊出現,隨著年月越久,恐怕整個周朝天下的學子,都會是姜國王后的弟子。
那麼多的人,就算餘玉一個也不認,只是感念之情,也足夠餘玉受用無窮盡。
姜凌不愧是天之驕子,得天地氣運而生的。
現在又有餘玉的幫襯,他更是想要勵精圖治,將姜國弄的富國民強。
餘玉如今也瞧清楚,一次次的試探改變,都沒有什麼禍事降臨她的頭上,給她什麼警示。
自然也不會吝嗇腦中的知識,不說幾個羽翼豐滿的弟子,都陸續進入朝堂,就算是三個女弟子,她們年紀雖然尚幼。
可四處歷練遊學,卻也闖出不少名頭。
餘玉雖然貴爲王后,卻也沒有絲毫得閒的時候。
姜凌從來都不會想要束縛餘玉,哪怕是給了她王后之位,朝中的許多事情,也都是事無鉅細的告知她。
水利之事當然還是重中之重,還有已經頗有心得的農耕之事,李季也有
師弟妹們幫襯,姜國不過短短月餘,各地都已經是一派欣欣向榮之態。
姜凌現在這樣急迫,也是想要在父王離世前,能看到他改變的姜國。
餘玉也知道姜凌的心思,就更是盡全力幫扶。
整日整夜的陪著姜凌處理商議政事,幸好餘玉早有所料,雖然姜凌並不在意,餘玉對朝中的事情說話,可是那些朝堂的老頑固,未免有太多異樣的聲音,這些都交代姜凌,千萬莫要說她如何說的。
不得不說餘玉說的不錯,少了她的聲音在裡面,姜凌又本是名正言順即位的,多年收攏的人心也不少,很多瞧不見好處的政令,從姜凌嘴裡說出來,反對的聲音也並沒有多少。
也就是試探了一番,再加上之前就有好處的農耕、工部又出了不少新式用於耕種、紡織等等的好東西,都讓朝堂上對姜凌反對的聲音,越發的沒有什麼力量。
這也是餘玉思量到的,再加上現在她的三個弟子,都已經進入朝中,就算是三弟子不喜政務,有陳英幫他頂著,雜事也煩勞不到他。
每每陳容又弄出什麼好東西,陳英都要訴苦的炫耀,聽的朝中大臣都沒了跟他說話的心思。
“署見過大王。”不過月餘的時間,李署代替姜凌從京都回來,姜國就已經變了天。
不過現在的晴朗天空,卻讓李署或者說李家都很是滿意。
從龍之功,從來都是醉心權勢人最逃脫不開的。
姜凌看著李署臉上掩飾不住的喜色,微微額首,脣角也帶上淺淺的笑道:“你們那日離開,一路可有波折?”
對於京都的事情,就算姜凌沒有去京都,卻也從各處的來了消息,比著李署快馬趕回來還要早上一日。
原本就是自幼跟隨他的,姜凌自然對他更上心幾分。
李署瞧見姜凌還是原本待他的模樣,這心也放下了不少,可恭敬卻沒有半分懈怠,作揖回道:“回大王,當日分開之後,我帶著京都來使快馬急行一日,瞧見沒有追殺的人,就知道他們怕是沒心思理會我們,就留下十人,其他的趕緊回去尋你們,我跟來使就一路快馬加鞭趕去京都。”
“嗯,幸好有那些人,不然姬武他們怕是就都沒了。”姜凌不無感嘆的說,原本餘玉整日說他是天命之子,遇事總能逢兇化吉,只覺得是逗弄的話,如今想想他確實有幾分運道。
不過這些運道,姜凌可知道都是從遇見餘玉開始的。
沒有遇見餘玉之前,姜凌雖然過得也不算是順遂,不然也不會爲了躲避那麼多的算計,躲到了李家。
李署雖然是剛剛歸來,可也聽說那日的兇險。
“都是大王的福澤。”李署不無拍馬屁的說道。
姜凌當然知道他怎麼活下來的,若是沒有餘玉,怕是現在他都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畢竟隱瞞活著的消息,回來暗中調查的時候,姜凌才知道劉恭和禹國,還有姜齊和齊麗華,對他可真都下了死手。
但是成王敗寇,再說舊事也沒了意義。
“閒話改日再說,將京都的事情都一一與我細說吧。”姜凌瞧見滿身疲憊的李署,念著他一路辛苦,也就不說廢話道。
李署忙恭敬回話。
(本章完)